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滨里海碳酸盐岩台地北部的硫化氢气体(摘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滨里海盆地北部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含硫天然气资源,象阿斯特拉罕,卡拉恰格纳克和奥伦堡为巨大的天然气聚集区,总共约有10×10~(12)m~3的天然气储量。阿斯特拉罕气田有5×10~(12)m~3的可采储量,其中有1.1×10~(12)m~3的 H_2S 气体(约合1.7×10~9t 的硫)。盆地处于古老东欧地台和地中海—喜马拉雅褶皱带之间的低洼地中,面积为52×10~4km~2,盆地中心沉积厚度为22km 以上,而盆地边缘带则减薄到8~15 km。在早、中古生代发育有碳酸盐岩裂谷系。这样,碳酸盐岩微型克拉通就象池边之蛙一样环绕着中间的古生代巨型裂陷槽。这些微  相似文献   

2.
<正> 塔里木是目前我国唯一既有海相,又有陆相成因工业性气田的盆地。其天然气资源量为8.4×10~(12)m~3,占该盆地油气总资源量的43%,占全国  相似文献   

3.
全球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特征及油气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对中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全球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最新资料为基础,系统统计分析了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截至2013年底,全球15个含油气盆地中共发现了89个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油气可采储量达495.9×108,t油当量,占全球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总储量的20.9%。研究表明,大油气田分布在中东、前苏联、北美和亚太地区,其中,大油田主要分布于前苏联和北美,大气田则主要位于中东和亚太,20世纪70年代是大气田发现的高峰期。大油气田的油气主要来自古生界烃源岩,以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和泥盆系(按重要性排序)为主;烃源岩岩性主要为泥页岩、沥青质泥页岩和沥青质碳酸盐岩。盖层以蒸发岩和碎屑岩为主。层系上,油气主要富集于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白云岩和生物礁储集层占重要地位。埋深上,储量分布相对集中的埋深为2500~3000,m、3500~4000,m和4000~4500,m,分别占总储量的52.6%、15.9%和9.5%。油气藏类型上,以构造圈闭为主,不过近年来发现的大油气田的非构造圈闭比例有所增大。建议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应重视白云岩储集层,更重要的是,应加强深层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成藏机理和分布主控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碳酸盐岩大型气田的气源(摘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正> 各国大气田的划分标准不同。中国把探明储量等于或大于300×10~8m~3的气田称为大气田。目前中国发现大气田10个,其中6个(四川盆地的威远、五百梯、卧龙河、磨溪气田,鄂尔多斯盆地的长庆气田和塔里木盆地的和田河气田)是碳酸盐岩大气田。根据有机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这些储集在碳酸盐岩大气田中的气源都不是自生自储的,而是它源的。威远气田它是中国产层(震旦系灯影组)时代最老的气田,储层厚650m 左右,为一套含藻白云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其’99科技工作会议上确定的公司“十五”及2010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目标为:勘探成功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新增石油探明储量15×10~8~20×10~8t,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1×10~(12)m~3;原油采收率提高5%,探井周期缩短1/3,原油年产量达1.15×10~8t,  相似文献   

6.
<正> 渤海湾盆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量分别为188×10~8t 和22×10~(11)m~3,目前已经发现217个油气田,理论上已属于高勘探程度区。但是盆地的油气储量探明率低,剩余资源量仍然巨大,剩余石油资源量为98.2×10~8t,剩余天然气资源量为19.7×10~(11)m~3,因此进一步挖潜的领域非常广阔。田在艺等认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渤海湾盆地油气储量和产量继续增长的重要途径是高勘探程度区剩余资源量的进一步挖潜。其中,近期目标是以下第三系为主要烃源岩的复杂断块、碎屑岩、湖相碳酸盐岩、泥岩裂缝、古潜山以及  相似文献   

7.
“七一”冰川物质平衡变化与气候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祁连山中段夏季(6—8月)平均气温以1986年为转折年,后18年较前11年平均下降1℃,零平衡线下降88m。“七一”冰川前11年以负平衡为主,累积负平衡值达232.9×10~4m~3;后18年则以正平衡为主,累积正平衡值为773.4×10~4m~3,消融期平均缩短14天。  相似文献   

8.
<正> 世界上可采探明储量超过7000×10~4 t 的油田有266个,其中44%(116个)为碳酸盐岩油气藏。世界上可采储量(包括已采出的储量)为246.8×10~8t,其中61%(近150×10~8 t)产自碳酸盐岩油气藏。大多数海相烃源岩(如泥岩、页岩及碳酸盐岩)多发育在盆地氧化面之下的低能沉积环境中,而碳酸盐岩储集层绝大多数发育在稳定盆地高能浅水环境中。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成因类型分为三类:构造型、地层-岩性型、地层-岩性和构造复合型。中国的海相碳酸盐岩分布面积为344×  相似文献   

9.
中国天然气可采资源量及高峰产量预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的高峰产量是指四年以上油气连续最高水平的年产量。运用国内外20个主要油气区的实际资料,编制了油气资源开采速度曲线。曲线表明:油气高峰产量与油气的资源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规律性。当天然气资源量大于(11~12)×10~(12)m~3时,高峰产量为资源量的1,00%~1.26%,且变化持平稳,当天然气资源量小于(11~12)×10~(12)m~3时,高峰产量为资源量的1.26%~2.50%,变化较大。主要利用四川盆地资源评价中总结得出的一些参数,推断出我国天然气的经济技术可采资源量为11.0×10~(12)m~3,并采用资源开采速度曲线法、类比法和翁(文波)氏法,综合预测出我国天然气的高峰产量为(1040~1420)×10~Sm~3(中值1230×10~8m~3)。  相似文献   

10.
据《中国石油报》介绍:近年来,四川的石油地质学家经过研究,认为四川威远的震旦系气藏是由水溶气脱气而成的。威远气田的震旦系在喜马拉雅期褶皱前,埋深7500m,地层水中天然气溶解量为7.5m~3(气)/m~3(水);喜马拉雅期褶皱后,震旦系上隆至埋深2800m,地层压力从77.7MPa 下降为现今的28.0MPa,地层温度从219℃降为90℃。由于地层压力和温度的下降,使得地层水中溶解气大量逸出,估算每立方米的水中逸出的天然气达5m~3。这些水溶气的脱溶气充满了威远背斜顶部25%的圈闭空间,形成了储量达400×10~8m~3的大气田。  相似文献   

11.
罗家寨气田发现于2000年,是四川盆地迄今为止发现的储量规模最大的一个气田,2002年探明储量为581.08×108m3。其下三叠统飞仙关组储层由碳酸盐岩蒸发台地边缘优质鲕粒滩白云岩构成,圈闭面积大,构造幅度高,具有一定的埋藏隐蔽性。论述了气田的发现和探明过程,气藏地质的特征,以及对碳酸盐岩气藏勘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在鄂尔多斯、渤海湾、塔里木盆地等深埋藏碳酸盐岩中的油气勘探相继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埋藏深度约二三千米的碳酸盐岩中发现了高产古岩溶储集层。由于这类储集规律十分复杂,勘探开发有一定难度,为此从1996年起,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国大中型气田勘探开发研究(96—110)”特设立了油气田碳酸盐岩古岩溶与深岩溶专题研究。该专题研究识别出了多种多样的古岩溶成因类型。(1)鄂尔多斯盆地古岩溶包括早期“层状岩溶”、中期“膏  相似文献   

13.
具有广阔前景的盐穴地下储备库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国生 《地学前缘》2003,10(4):352-352
<正> 盐穴是利用水溶开采方式在地下较厚的盐层或盐丘中形成的人造地下洞穴,盐穴的大小和形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而定,其体积可以在5000~100×10~4m~3之间,深度可以在50~1500m之间。  相似文献   

14.
云南会泽和毛坪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中南部,小江断裂带、昭通-曲靖隐伏断裂带和垭都-紫云断裂带的构造复合部位,是我国著名的MVT型铅锌矿床。本文以会泽和毛坪铅锌矿为例,系统研究了矿床中矿石硫化物、矿区相关碳酸盐岩地层中微量硫酸盐(CAS)以及外围不同时代膏盐层中石膏的硫同位素组成,探讨了膏盐层在云南会泽和毛坪铅锌矿成矿中的作用。会泽矿床矿石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为11.0‰~20.0‰,多数集中在13.0‰~17.0‰之间,平均14.7‰,大致代表总硫的同位素组成。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中微量硫酸盐的δ~(34)S_(V-CDT)值为10.4‰~18.6‰,平均13.1‰,较矿石硫化物的值稍低。矿区外围石炭系膏盐层中石膏的δ~(34)S_(V-CDT)值为12.9‰~17.1‰,平均13.6‰,与石炭系碳酸盐岩中微量硫酸盐的δ~(34) S_(V-CDT)值几乎完全一致。毛坪矿床矿石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与其赋存层位密切相关,赋存于摆佐组(C1b)的矿石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为7.1‰~17.5‰,平均12.8‰,较会泽矿石硫化物的值稍低,与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中微量硫酸盐和石膏的值一致;赋存于宰格组(D3zg)的矿石硫化物的δ~(34)S_(V-CDT)值为18.3‰~22.7‰,平均21.1‰,与赋存于摆佐组(C1b)的矿石硫化物的值和会泽矿床矿石硫化物的值明显不同。矿区外围宰格组(D3zg)膏盐层中石膏的δ~(34)S_(V-CDT)值为21.9‰~25.9‰,平均23.6‰,与毛坪矿床宰格组(D3zg)矿石硫化物的值相似。通过对比会泽、毛坪矿床中不同赋矿层位矿石硫化物、石炭系不同层位碳酸盐岩中微量硫酸盐和矿区外围不同时代膏盐层中石膏的硫同位素组成及变化规律,提出会泽、毛坪铅锌矿床矿石硫化物中的硫主要来源于赋矿层位膏盐层中石膏硫酸盐的热还原。其中会泽铅锌矿的硫绝大部分来自石炭系膏盐层,只有10%的硫来自下伏的宰格组膏盐层;毛坪铅锌矿床中赋存于宰格组的矿体,矿石硫主要来自宰格组膏盐层,而赋存于摆佐组的矿体,矿石硫主要来自摆佐组膏盐层,即膏盐层是在原地被还原的。成矿作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石膏与甲烷等有机质发生热化学反应,全部被还原形成H2S,储存在层间裂隙或溶洞之中,同时发生大规模白云岩化;第二阶段淋滤了深部基底岩石中Pb、Zn等金属成矿物质的成矿流体与储存在层间裂隙或溶洞之中的富含H2S的流体混合,形成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等富集沉淀,形成高品位矿石。  相似文献   

15.
<正> 根据1994年完成的中国油气资源第二轮评价结果,中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及其与埋深的关系如表1所示。其中埋深大于3500m 的天然气资源量为17.11×10~(12)m~3,占陆上天然气总资源量的57.3%,且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6.
新疆油气资源开发工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康玉柱 《新疆地质》2000,18(2):97-104
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题,幅员辽阔,面积为166×104km2,其中沉积盆地有30多个,总面积约90×104km2,建国50年来,已发现油气田63个,其中大中型油气田22个,累计探明石油储量27×108t,天然气3600×108m3,1999年产原油为1722×104t,天然气达30×108m3。建立和发展了一套有特色的石油地质理论和相配套的技术方法。展望“十五”,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新疆油气勘探开发事业从油气成果上、理论上,技术方法上,一定会更加辉煌[1]。  相似文献   

17.
龚温书  欧振武 《地质论评》1989,35(5):448-455
企岭岩体属于南岭花岗岩。侵入海西和燕山早期花岗岩及寒武纪浅变质岩系,与围岩接触界线明显。同位索年龄141—162Ma。岩性为二云母花岗岩,为碱质含量高、富钾、铝过饱和的酸性岩石。~(87)Sr/~(86)Sr初始值为0.7162、δ~(18)O为11.90‰,∑REE含量为177.78 ppm,其稀土模式与寒武纪浅变质岩的稀土模式相似。岩体形成温度560—710℃,水气压118×10~6—17×10~7Pa,氢逸度316×10~2—1259×10~3Pa,氧逸度10~(-16)—10~(-17-5)atm(1atm=101325Pa),水逸度79433×10~3—80895×10~3Pa,成因类型属陆壳改造型。  相似文献   

18.
在水文地质测绘、勘探、现场试验和TEM地球物理勘探等工作基础上,建立三维含水结构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水源地开发规模进行比选分析。通过3个不同提水方案比选,结果表明:每年1 000×10~4m~3的地下水开采量所形成的地下水位最大降深位为9.67m,水位恢复后地下水位降深介于1~1.5m(地下水埋深3~5m),对减少蒸发、降低土壤盐渍化作用显著。长期预测模型显示:在工程实施的第三年,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附近并保持稳定。经方案比选后新疆沙雅县新垦农场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确定为1 000×10~4m~3/a,可以满足春灌及控制地下水位到临界深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型气田形成的主要条件及潜在勘探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岩  柳少波 《地学前缘》2008,15(2):109-1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天然气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和天然气产量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于大、中型气田的发现,全国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和探明可采储量的89%主要分布于地质储量大于100×108m3的大、中型气田中。近年来很多新领域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大进展,文中通过总结中国大、中型气田的地质特点和形成条件,提出中国大、中型气田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四大因素:(1)煤成气和油型气是中国主要的天然气成因类型,煤系和高过成熟海相烃源岩是大、中型气田形成的气源基础;(2)大面积分布的孔隙型储层是天然气的主要储集类型,包括大型河流三角洲砂体、大面积礁滩型灰岩、风化壳型碳酸盐岩、溶蚀白云岩、火山岩等;(3)煤系及膏泥岩是大、中型气田保存的优质区域盖层;(4)前陆盆地大型构造圈闭和克拉通盆地、断陷盆地大面积岩性圈闭是大、中型气田聚集的关键。未来天然气勘探领域主要是前陆盆地、克拉通盆地大型海相碳酸盐岩和河流-三角洲砂岩岩性体、东部断陷盆地的深层、东海和南海海域。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部煤成气资源及大气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西部煤成气的资源量和探明储量分别近 2 0× 10 1 2 m3 和 144 0 7亿m3 ,相应占该区天然气总资源量和总储量的 6 2 5 %和 6 7 8% ;我国 5个储量大于 10 0 0亿m3 的大气田均为西部的煤成气田 ,且大部分未开发。因此 ,西部煤成气将是我国今后天然气储量和产量大幅度增加的重要支柱。西部目前已发现 12个煤成大气田 ,这些大气田均分布于生气强度在 2 0亿m3 km2 以上的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