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西走廓中部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勋  蔺国菊 《中国沙漠》1997,17(4):432-434
单个农田林多的防风度为28.2%,而大面积连片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成,区域性防风效应更加显著。与建设初期相比,张掖,临泽和高台3县防护林网的总防风度为42.8%〉年大风日数降低68.4%,年沙尘爆日数降低66.1%。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中部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单个农田林网的防风度为28.2%,而大面积连片农田防护林体系的建成,区域性防风效应更加显著。与建设初期相比,张掖、临泽和高台3县(市)防护林网的总防风度为42.8%,年大风日数降低68.4%,年沙尘暴日数降低66.1%。  相似文献   

3.
赵明范 《中国沙漠》1993,13(3):53-57
“三北”地区干旱少雨多风沙,因此,适宜乔木生长的范围是有限的,而当地许多灌木树种对干旱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宜造林的范围广。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突出作用,此外,灌木林还可以提供饲料,燃料,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对于加速“三北”防护林建设,振兴“三北”经济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在这一地区今后造林工作中应扩大灌木林的比例,充分发挥灌木林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冀北坝上位于内蒙古高原的南缘,属半干旱农牧交错地带,是我国沙漠化发展最危险、最明显的地区之一。因此,在坝上干草原的滩地农区,如何营造农田防护林,继而更新培育第二代防护林,连续发挥林木优化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是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依据“三北“防护林地区土地资源特点及其质量数量构成,阐明了该区防护林体系合理布局问题。  相似文献   

8.
天山北坡农田防护林合理灌溉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天山北坡箭杆杨成林农田防护林带进行了灌溉量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其净灌溉需水量,确定了本区域新的灌溉制度并对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10.
三北防护林建设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短缺是三北防护林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文章在对我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区水资源时空格局及其演变趋势分析的基础上,对三北五期工程623个县的水资源承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水资源约束下适宜造林的县区有387个,较适宜造林的县区有185个,次适宜造林的县区有60个。  相似文献   

11.
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风沙灾害与防护林带参数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王志刚 《中国沙漠》1995,15(1):79-83
本文分析了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风沙灾害的季节性、风沙运动矢量特征及其与林带参数之间的关系。认为:当地新垦绿洲农田防护林带主带走向与MW向垂直;主带间距采用树高10倍的保守设计;结构设计应尽可能使冬季相疏透度在0.35附近。  相似文献   

12.
四川盆地丘陵区,人多地少,资源贫乏,经济不发达,生态环境质量低劣,因而建设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防护林体系很有必要。建设本区防护林体系的原则应是:共生,布局与结构合理,土地资源充分利用和总体最优。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后,最终建成一个良性农田生态防护林网络体系,以协调当地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使其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四川盆地森林水文效应的研究,对长江上游防护林体系的生态环境作用进行了初步预测,并提出水源林、水土保持林的分区原则,以及防护林作用的累积效应,对长江上游防护林的规划和评价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华 《福建地理》2002,17(1):23-27
闽清县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小县,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对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水土流失现状与成因的分析,寻找防治水土流失的途径,实现综合治理,以促进水土保持和农、林、牧、副持续、全面、协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洪鸣  周杰 《中国沙漠》2002,22(2):197-200
在中国北方干旱一半干旱区,防护林对阻止沙漠化的推进和防止生态环境恶化起了重要的作用。文章试图通过建立微分方程动态模型的方法讨论防护林对风沙扬尘阻滞作用的机理,在对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营建防护林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东山县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清泉 《福建地理》2002,17(2):45-47,44
本文在分析了东山县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以实现东山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循环,为本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以往规划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林业规划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提出了适于防护林建设要求的一套参与性规划的工作程序,具体做法和经验,包括:(1)调查队伍的组建,(2)社区问题的调查,(3)问题分析与对策筛选,(4)参与性规划,(5)内业资料整理和完成规划报告。  相似文献   

18.
海岸沙地防护林的小气候效应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谢平  李燕 《中国沙漠》2001,21(1):93-96
对广东省湛江市东海岛海岸沙地防护林林内与林外的光照、温度、湿度及风速等气象因子进行对比观测,结果表明,防护林林内光照强度减弱、温度变化缓和、湿度增加、风速减小,小气候效应显著,改善了海岸沙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防护林降解近地表沙尘的风洞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本理论基础上,依据相似性理论,采用风洞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结构类型防护林降解近地表沙尘的基本规律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防护林内不同位置降尘量分布规律是第二:条林带后或第二网格内降尘量最多,然后依次减少。在同一网格内风速低时,从网格的前端到后端降尘量在逐渐增加;风速高时,网格中间降尘量少,两端降尘量多。从每一点的绝对降尘量来看,网格的前端是高风速降尘量人于低风速,中间往后是低风速的降尘量大于高风速降尘量。  相似文献   

20.
重点探讨了黄淮海平原地区几种主要防护林为在型对沙土的改良作用,结果说明:各防护林类型在降低风速、减少沙土风蚀、增加沙土的营养物质积累量,改善沙土的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方面均发挥着显著作用,万以刺槐固沙林和枣槐+波兰杨混交固沙林对沙土的改良作用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