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060301空间斜方位投影研究/任留成(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测绘学报.-2006,35(1).-35~39研究了描述卫星遥感图像数据的空间斜方位投影,导出了卫星星下点轨迹投影公式和空间斜方位投影公式,分析了其投影变形情况,给出了具体的算例。060302地图数字化中基于点位坐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卫星动态获取的遥感图像,探讨其空间斜方位投影问题。利用空间几何理论建立其斜方位投影的数学模型,得到了该投影的精确表达式。并且利用矢量解法研究该投影模型的正解和反解变换算法以及星下点坐标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算例。根据算例的结果分析表明,该投影的正反解变换均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任留成  吕泗洲  王青山  吕晓华 《测绘学报》2013,42(3):461-466,473
针对卫星侧视雷达图像的空间地图投影问题,为卫星侧视雷达图像设计了一种空间斜圆锥投影(SOC),作为这类图像数据的动态数学基础。首先考虑空间斜圆锥投影的几何模型,依据该几何模型建立侧视区域中心线轨迹投影,进而导出空间斜圆锥投影公式,并讨论了投影变形,最后以海洋卫星为例求得一种空间斜圆锥投影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讨论了利用空间投影一空间斜墨卡托(SOM)投影进行卫星遥感图像精纠正与定位,解决缺少控制点地区卫星遥感图像精纠正与定位问题,并根据正反算公式讨论了卫星遥感图像纠正的空间投影数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适合于星下点轨迹是某一经线的卫星图像数据投影选择的空间Gauss-Kruger投影,推导了空间Gauss-Kruger投影公式及其变形情况,并证明了该投影是等角空间投影,最后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6.
动态空间正图像透视投影正反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星图像都是在动态情形下获取的。瞬间曝光获取的图像投影性质符合透视投影。本文针对卫星动态获取的正图像,建立其平面透视投影,利用矢量解法研究其正反解变换和星下点坐标计算方法,最后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7.
空间Gauss—Kruger投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适合于星下点轨迹是某一经线的卫星图像数据投影选择的空间Gauss—Kruger投影,推导了空间Gauss—Kruger投影公式及其变形情况,并证明了该投影是等角空间投影,最后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8.
任留成 《地图》1998,(4):28-29
地图以特定的投影作为数学基础。日趋广泛的卫星图像制图也必将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空间投影作为数学基础c自从1974年美国科学家A.P.Colvocresses提出SOM投影以来,空间投影便开辟了地图投影的新领域.空间投影是为了满足航天测图的需要,设计和选择的一种能反映随时间变化的投影方法,是适合于卫星与地球作相对运动时获取的遥感图像的新型地图投影.美国80年代已将SOM投影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卫星MSS图像的处理和连续制图,奠定了空间投影在卫星图像处理和制图方面的应用基础。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动态传感器如多光谱扫描仪(MSS)。线阵…  相似文献   

9.
空间墨卡托投影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研究适合星下点轨迹是赤道的卫星数据投影选择的空间墨卡托投影,推导了空间墨卡托投影公式,研究了其变形情况,并证明了该投影是等角空间投影,最后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0.
透视方位投影是地图投影重要的研究方面之一。反外心透视方位投影作为透视方位投影族中的重要成员,在过去的研究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该投影的特性及其应用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根据方位投影的原理和一般公式推导了适用于反外心透视方位投影的坐标与变形计算公式,分析了该投影的变形特征以及采用该投影编制的小比例尺地图具有的俯视地球的特性;最后根据该投影的特性对其在地图集和特效地图数学基础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带锐度保持的斜投影B-样条图像缩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均  朱重光 《遥感学报》2002,6(2):108-112
基于B-样条的图像缩放相对于传统图像缩放方法(最近邻点、双线性、双三次等)的优势性在诸多文献和实验中得到了印证。但基于插值的B-样条的传统方法一样,没有考虑信息损失问题,是一种次优方法。为此Unser提出正交B-样条,并从理论上证明了其最优性。由于正交B-样条的采样池数在阶数大于3时难于获取,Lee发展易于计算且保持了相当精度的斜投影B-样条。B-样条良好的连续性使图像的边缘在缩放过程中被模糊了。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提出了带锐度保持的斜投影B-样条缩放,在缩放过程中利用B-样条的递推性质对存在一阶或二阶微分过零(即有小边缘)的采样区间缩小其积分范围至边缘附近,从而达到保持锐度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持缩放图像的连续性、清晰度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Reconstruction of 3D models through integrating vertical and oblique imagery has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For a 3D reconstruction, object point cloud coordinates could be calculated using direct georeferencing (DG) obtained from the direct orientation data of a GPS/INS system. This paper implemented DG approaches for vertical and oblique imagery in the earth centered earth fixed frame (e-frame), local tangent frame (l-frame), and map projection frame (p-frame), respectively. In the p-frame, the earth curvature correction formulas were derived through naturalizing oblique imagery to vertical imagery to achieve a high positioning precision. Five basic stereo-pair models for vertical and oblique imagery were simulated to verify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different frame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DG in the e-frame and l-frame of these five scenarios were rigorous, and no systematic errors were imported by the DG model as these frames are Cartesian. DG in the p-frame has obvious systematic errors which are aroused by the earth curvature and projection deformation unconformity in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These errors, however, can be compensated effectively through correcting image coordinates of the oblique imagery by extending the standard image coordinate correction approach and the exterior orientation (EO) height term. After the correction, the absolute positioning error is lower than 1/20 GSD for simulation test-1. In the p-frame, the process is straightforward, and it is convenient for producing maps. For high accuracy DG, though, it is recommended to adopt e-frame or l-frame options.  相似文献   

13.
试图在遥感图像的连续制图方面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首次提出利用空间投影方法研究卫星遥感影像的连续制图问题。该方法的宗旨是利用空间投影坐标系来表示遥感图像坐标.利用邻带坐标的相互换算法来实现相邻轨道的图像坐标的统一,从而解决遥感图像的连续制图问题。文中同时研究了空间投影的分带投影方法,讨论了分带规定和邻带坐标换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光谱影像特征提取涉及高维数据处理难题,必须寻求一种高效的数据处理方法,实现高维数据的降维处理。为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应用投影寻踪理论和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序贯投影寻踪方法,用于高光谱影像特征提取。重点给出了序贯投影寻踪的实现过程,并利用高光谱数据进行了地物分类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序贯投影寻踪方法可以在保证分类精度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15.
斜轴变形椭球高斯投影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少锋  刘强  李忠美  李厚朴 《测绘学报》2015,44(10):1071-1077
针对东西跨度较大的线路,借助最小二乘法建立斜轴参考椭球,以减小高斯投影横坐标;通过坐标系转换理论,推导出测区在各坐标系下的空间直角坐标,进而确定测区相对于斜轴参考椭球上的大地坐标;利用椭球变换法建立斜轴变形椭球以减小因高程引起的投影变形。以某铁路线为例,可知"斜轴变形椭球高斯投影方法"可大大减小投影后横轴方向分量,避免高斯投影分带现象,同时有效减小高程及其引起的投影变形。该方法数学模型严谨、运算过程清晰,便于编制相关软件,可投入工程使用。  相似文献   

16.
李鹤元  陈刚 《测绘工程》2016,25(2):11-16
为解决网络地理信息应用二、三维一体化显示需要,通常做法是处理并存储两套不同投影的地图瓦片数据,一套采用Web墨卡托投影,面向二维地图应用;一套采用经纬度坐标,面向三维地图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数据处理效率、浪费存储资源。文中提出一种改进Web墨卡托地图投影方法,并设计一种面向影像地图和DEM数据的瓦片化方法。方法生成的影像地图瓦片数据既能同时面向二维地图和三维可视化场景使用,又有效解决Web墨卡托投影不支持高纬度地区栅格地图表达的缺陷。将新型的地图投影和数据模型通过瓦片地图服务系统进行验证,证明这种新改进的投影和影像,以及DEM瓦片化方法具备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激光点云离散分布于三维空间,导致特征计算困难,目前针对地面激光扫描点云的直线提取方法普遍存在计算量大、提取错误、或适应性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球面投影的单站地面激光点云直线段提取方法:首先将三维点云投影到球面上,球面投影后的三维点云保持了正确的邻接关系,同时也解决了三维数据计算量大的问题;然后,利用球面霍夫变换,正确提取球面投影后点云中的直线段特征;最后,利用稳健的直线拟合算法计算点云中的三维直线段参数。通过对室内室外场景数据的直线段提取试验及与商业软件Geomagic Studio等方法的对比试验,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适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王磊  周鑫鑫  吴长彬 《测绘通报》2021,(12):33-37,43
针对无人机视频巡查时无法获取视频要素与周围场景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无人机实时视频与三维地理场景融合方法。该方法通过设置路线站点获取无人机实时巡查视频,利用高分辨率倾斜摄影模型构建三维地理场景,将视频在三维地理场景中投影,构建视频投影参数规范和无人机数据传输模型,实现无人机实时视频与三维地理场景融合展示;对无人机实景融合的应用流程进行设计,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无人机实景融合具有良好的表达效果,视频与三维地理场景融合度高且视频画面变形较小。该方法将无人机视频应用扩展至三维空间,为视频要素赋予了空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