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超市顾客消费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俊雅 《福建地理》2001,16(1):22-23,31
超市作为零售业的一种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更吸引城市消费者的优势。近年来超市在适应人们现工生活快节奏需要,以及国民消费能力的增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眼市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竞争也愈演愈烈,为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超市经营者更加关注顾客的需求和消费,争夺顾客,市场成为竞争焦点,笔者以福州市为研究样本,就城市中超市顾客的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总结其主要特征,得出了应采取的经营策略,为超市经济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市作为零售业的一种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更吸引城市消费者的优势.近年来超市在适应人们现代生活快节奏需要,以及国民消费能力的增长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超市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竞争也愈演愈烈.为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超市经营者更加关注顾客的需求和消费,争夺顾客、市场成为竞争焦点.笔者以福州市为研究样本,就城市中超市顾客的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总结其主要特征,提出了应采取的经营策略,为超市经营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区位选择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贺灿飞  傅蓉 《地理学报》2009,64(6):701-712
金融业渐进式准入制度直接影响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伴随改革开放进程,外资银行最初聚集于经济特区和北京,进而扩散到上海、天津、大连和广州,以致于中西部城市,如重庆、成都和西安.外资银行的分行支行尤为聚集于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等经济发达地区,代表处则偏好聚集于北京和上海.条件逻辑模犁统计结果表明,外资银行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中国城市的区位优势,尤其是制度优势和银行业规模经济优势共同影响外资银行分支机构在中国的区位选择.外资银行尤为偏好金融规模效应显著、对外资银行准入管制较少的贸易型城市,央行总部及其区域性分行所在城市也是外资银行偏好的区位.由于代表处与分行或支行的功能差异,两者的区位行为存在一定不同.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地缘经济理论广泛应用于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政策和战略之中。以中国、日本、韩国为研究对象,东盟十国为研究区域,在Lall出口产品技术分类的基础上,以产品出口贸易市场的竞争为切入点,运用区域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市场相似性指数,对中日韩在东盟十国市场中的竞争领域和竞争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日韩两国在多种类型的出口产品中存在共同的比较优势,根据出口产品的市场分布可以看出,地缘经济博弈的核心区分布于马六甲海峡沿岸三国,其中以中韩两国在出口贸易上的竞争性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跨国零售企业在华区位研究——以沃尔玛和家乐福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制造业外资高度集聚在沿海地区不同,服务业外资则沿着中国城市体系布局,消费者外资服务业在渗透大城市市场的同时,以等级式扩散方式向内陆地区城市扩张,以蔓延式扩散方式在都市圈内扩张。本文以沃尔玛和家乐福为例,研究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的空间扩张。截止到2009年,沃尔玛超市已经渗透到许多中等城市,主要以等级式扩散方式进行空间扩张。家乐福超市则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都市圈,在各都市圈内部蔓延式扩张。二项式逻辑模型分析表明,家乐福更重视本地化零售业市场规模与潜力,偏好零售业开放时间较长的城市,同时也关注竞争对手沃尔玛新开门店的城市选择。沃尔玛则重视利用零售业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以及家乐福门店城市选择策略,但不在意本地零售业市场规模及其开放政策制度的影响。综合其空间扩散模式、物流配送以及区位选择行为,本文认为两个企业在中国采取了全球化与本土化兼顾的战略,从而得以在中国实现快速扩张。  相似文献   

6.
以河南省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样本,采用增加区位分量的偏移-份额模型,定量分析河南省境外客源市场变化及类型。结果显示:河南省入境旅游落后于毗邻省份,但在韩国、美国、香港等8个客源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除台湾、韩国、澳门以外的13个客源市场,河南省均具有专门化特征。依据区位分量与竞争分量,将客源市场划分为4种类型:①具有专门化和竞争优势;②具有专门化,但没有竞争优势;③不具有专门化,但有竞争优势;④不具有专门化,也没有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探讨河南省境外客源市场专门化与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7.
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以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制造业为例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目前,我国产业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竞争阶段,研究产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认为产业竞争力是在一定贸易条件下,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利润的能力,产业竞争力是衔接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纽带。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基础,比较优势是竞争优势的基础,竞争优势可以加强比较优势。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科学技术、产业组织和政策环境,并对它们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构建了用区位商综合评价产业竞争力的方法,并用其对东部沿海省市的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中外饭店区域集团化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卫 《世界地理研究》2003,12(3):106-112
随着饭店业全球化进程的发展,饭店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饭店集团的出现使国际旅游市场和饭店业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与中国饭店集团相比,国际饭店集团具有诸多竞争优势,本文将以世界饭店集团300强为例,与中国饭店区域集团化特征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为中国饭店业借鉴国际饭店集团成功经验,应对其挑战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详细考察辽宁省小城镇滕鳌与西柳镇,以竞争优势理论对它们的发展从空间、时间、市场、资金、人力资源五方面进行了动因分析,为其它小城镇发展道路的选择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市场群落发展机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石忆邵 《地理学报》2002,57(3):356-364
市场群落的崛起已成为21世纪初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景观,在概述市场群落的基本特点后,揭示其形成和演化的动力机制;继而对单个市场与群落型市场上经营者的行为方式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群落型市场具有多方面的竞争优势;指出市场群落的空间扩张还促进了经济国际化与本地化的有机融合发展,同时认为,市场群落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保证商人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As the world economy shifts towards services,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TNCs) in the service sector have accelerated their expans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and embeddedness of foreign hypermarket retailers in China. It also analyzes the spatial penetration patterns of retail TNCs, the impacts of home and host economies on their local embeddedness, and how they resolve the structural paradox between enforcing standardization and conducting localization. The expansion of retail TNCs has been influenced by the gradual liberalization policies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patially, they expanded in two directions: from the eastern costal region to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hinterland, and along China's urban hierarchy from larger cities to smaller cities. While home economies greatly influenced their initial strategies, foreign hypermarket retailers are constantly adjusting to better embed in the Chinese market and to more effectively resolve the structural paradox.  相似文献   

12.
王玥 《地理研究》2018,37(7):1435-1446
在过去的10年中,快速的零售业全球化进程已经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引起了强烈的关注。依托全球生产网络分析框架,通过阐述权利与价值在两个食品供应链(鲜奶和食用油)中发生的迁移与更迭,揭示出跨国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前后,本土供应链发生的转型与升级。同时,就供应链转型所具有的五个普适性特征,包括集中化采购、专业批发商的涌现、物流与信息系统升级、执行企业标准和发展自有品牌,在选取的案例产品中进行分析与比较,以此来解释供应链重组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应采用动态的视角来研究零售供应链中的权利与价值,以此才能更好地揭示新兴市场中供应链网络转型升级的复杂性和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企业2005~2015年对东南亚直接投资的项目作为研究样本,分析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东南亚直接投资的国家选择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国有企业不回避政治风险较高的国家,倾向于开拓新的国家市场;相反,民营企业倾向投资政治风险低的国家,投资与中国贸易联系紧密、相对市场规模较大以及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基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对东南亚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差异,为中国对东南亚直接投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艾少伟  苗长虹 《地理研究》2011,30(8):1483-1498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是开发区形成、发展和演进的关键驱动力量。在多种异质性行为主体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学习场"中,跨国公司要实现其全球化和本土化战略,就必须与开发区政府和本土企业之间建立有效的地方化结网"通道"。其中,"政策通道"首先为其提供了最基本的"通道"保障,成为跨国公司进驻开发区的初始动因。通过技术、市场等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外建设水电站时空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德升  万雅文  杨忍 《地理学报》2018,73(10):1942-1953
中国对外建设水电站是一种兼具对外援助、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的复合型的对外商务活动。本文分析了长时间尺度下中国对外建设水电站的时空演变过程,结合世界政治经济环境与中国政策的演变揭示了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与影响机制,并对2000年以来中国对外建设水电站所在国家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 在全球尺度上,中国对外建设水电站数量、建设形式、空间分布的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② 国家在对外建设水电站的时空演变中起到了核心主导的作用,中国对外建设水电站的时空演变格局经历了国家直接指派(1955-1981年),维护推动(1982-2000年),放权激发(2001-2009年),规划合作(2010年至今)等4个阶段。③ 2000年以来中国对外建设水电站受到中国与东道国的政治与经济外交关系、东道国的贫困人口比例、电力基础设施条件、接受援助金额、工业增长水平和市场基础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市场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整体和单项因素两个层次对旅华外国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进行测评,发现游客对旅游地的安全性、东道主友好性评价最高,对东道主行为评价一般,对环境卫生评价较差。游客整体上认为到中国旅行价格便宜,对住宿、餐饮服务评价最高,基本认可旅游交通、娱乐和购物服务,对导游和通讯评价较差。在实地旅游体验的基础上,游客对到中国旅游总体较满意。然而,由于国内环境卫生状况、旅游信息解说系统不完善以及少数人的行为陋习等问题,降低了游客的满意度,影响其后继行为,限制了对国际客源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7.
樊杰  庞效民 《地理科学》1999,19(1):28-34
基于对山东半岛韩国投资企业进行典型企业访问调查的数据和认识,力图从企业角度认识我国外资和发展国际产业联系之间的关系,了解和分析韩国投资者的具体投资动机及其对当地投资环境的评价,深入认识我国山东半岛地区和韩国之间资金流动以及经济技术联系的主要机制和动态格局。通过对韩国投资企业产业联系基本特征的解剖分析,论证韩国投资对我国发展国际产业联系,推动我国地方经济参与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加强中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保险市场历来被国际保险业公认为是下一个最具开发潜力的市场。加入WTO以来,外资寿险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进入快速扩张期,区位分布范围不断扩大。本文回顾了外资寿险公司在华发展历程,总结了其区位分布特点,并对其区位选择因子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资寿险公司的保费收入与区域人均城镇收入水平正相关,而与区域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FDI呈负相关。未来外资寿险公司将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市场发育程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企业要保持竞争力并且实现对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赶超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公司,必须进行国际化研发。目前,以华为、中兴和长安为代表的跨国企业尝试构建国际化研发网络,先后在发达国家设立技术研发中心。然而,国际化研发作为知识和资本密集型投资对共担风险和知识独占有着双重需求,加之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技术落差、文化兼容和政策激励差异等不确定性因素,导致我国企业国际化研发选址同时面临外来者劣势、来源国劣势和新兴者劣势。本研究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东道国因素对我国企业国际化研发网络节点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规模、制度质量和我国企业在东道国形成的集聚效应对企业的国际化研发网络节点选择有显著的吸引作用,而研发投入积极影响企业研发网络节点选择,但是作用不显著。此外,集聚效应在其中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我国企业在东道国的集聚效应越高,市场规模与国际化研发网络节点的正向关系得到加强,而研发投入与国际化研发网络节点选择的正向关系得到减弱。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空间网络分析——基于电子信息企业生产网络视角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武前波  宁越敏 《地理研究》2012,31(2):207-219
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基于电子信息企业生产网络视角,对中国城市网络的空间特征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在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和世界500强中,电子信息企业总部集中于以北京、上海和深圳为核心的三大沿海都市圈,以及中西部地区的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其研发机构与总部区位特征具有一定相似性,生产基地分布相对分散。由中国企业和跨国公司所主导的中国城市网络,可划分为地方化和全球化两种类型,均以东部及中西部特大城市为网络核心节点。地方化型城市网络的企业总部节点城市较为分散,网络密度和连接度较小;全球化型城市网络则以北京和上海为核心节点,对外联系程度相对较高。与传统城市等级体系相比,城市网络体系具有更强的包容性,从中可以发现崛起中的专业化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