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云南白秧坪地区是以银、钴多金属矿化为特色的矿集区,成矿作用与兰坪盆地两侧的推覆构造系统密切相关,发育一套复杂的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出现了铜、钴、镍、铋等亲地幔元素的硫化物(硫钴镍矿、硫铋铜矿),显示地幔深源物质可能参与了成矿作用。银、钴赋存状态的初步研究表明载银矿物主要为汞银矿、辉银矿、银黝铜矿、方铅矿、黝铜矿及砷、锑、铅硫盐矿物等,载钴矿物主要为硫钴镍矿、辉砷钴矿、含钴毒砂等硫化物。  相似文献   

2.
砷方硫钻矿是自然界首次发现的方硫钴矿的含砷亚种.砷方硫钴矿产在海南石碌矿区北一钴铜矿体中.该矿体呈层状或似层状分布在铁矿体之下,呈平行叠置,其基本产状受石碌群控制,仅在石碌群第二层和第六层见有钴铜矿化.含矿岩石主要为透闪石大理岩、结晶灰岩和白云岩.岩石经受强烈的绿泥石化、滑石化和蛇纹石化等蚀变.砷方硫钴矿是北一钴铜矿体中种类繁多的钴矿物之一,与之共生和伴生的含钴矿物有十多种:辉钴矿、辉砷钴镍矿、钴黄铁矿(15~20wt%Co)、含钴黄铁矿(1~15  相似文献   

3.
对东昆仑肯德可克钴铋金多金属矿床发现的未定名的钴矿物成分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该矿物是以Co、Fe、As和S为主组成的正交晶系矿物,与毒砂、钴毒砂、铁硫砷钴矿和斜硫砷钴矿不同,表明该矿物为一种新的钴工业矿物.  相似文献   

4.
卢庆兰 《矿物岩石》1993,13(1):59-59
笔者在研究辽东地区铅锌铜隐伏矿床过程中,发现了几种少见的金属矿物(硫铋铜矿,银锑黝铜矿,硫铜钴矿)。经初步研究现简述如下: 1 矿物空间分布几种少见金属矿物在区内分布较普遍,限于工作程度关系,初步查定这些矿物产出于石湖沟、正沟门、盘岭等地(表l)。银锑黝铜矿比云南的含银量高155倍,为国内少见的含银高的银锑黝铜矿。表3银锑黝铜矿电子探针分析  相似文献   

5.
湖南锑矿论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靳凤桐 《地质论评》1949,14(Z1):57-61
一·锑矿物种类。原生矿物计有辉锑矿Stibnite,变辉锑矿Metastibnite,硫锑?矿Boulangerite,黝铜矿Tetrahedrite,车骨矿Bournonite,羽毛矿Jamesenit?,自然锑,浓红银矿Pyrargyrite,汞辉锑矿Livingstonite,硫锑钟矿Sartorite,锑镍矿Breithanptite及银锑矿Dyscrasite………等。  相似文献   

6.
微束分析技术能够在微米-纳米尺度上精确分析矿石矿物的物相、形貌、结构、成分以及同位素组成,为地球科学精细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支撑。本文利用多种微束分析技术的自身优势,综合运用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micro-XRF)、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EPMA)以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技术,建立了一种简单直观且全面快速鉴别钴赋存状态的技术方法。首先采用偏光显微镜选出部分代表性的探针片,然后进行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面扫描,获得探针片中钴及组合元素分布规律及特征,再利用偏光显微镜细致观察鉴别,结合元素分布特征规律识别出独立钴矿物以及含钴矿物,最后圈出代表性矿物并采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进行主微量化学成分测定。将该方法应用于中非铜钴成矿带上典型铜钴矿床中钴的赋存状态研究,查明了谦比希东南矿体中的钴主要以独立矿物(钴镍黄铁矿、硫钴矿、硫铜钴矿)和类质同象(主要赋存于黄铁矿、磁黄铁矿中)两种形式存在,而谦比希西矿体中的钴主要以独立矿物——硫铜钴矿的形式零星存在。  相似文献   

7.
贵州省贞丰县小屯乡萤石矿床地处黔西南州中部,其深部发育锑矿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锑资源。为查明锑矿体中硫的来源与演化,通过岩相学观察、全矿物消融法及原位激光剥蚀法,对锑矿体的矿物组合和辉锑矿的硫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含硫矿物主要为辉锑矿,极少量为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和萤石。辉锑矿亏损重硫同位素(δ34S为-28.40‰~-25.07‰,n=9,全矿物消融法;δ34S为-26.74‰~-22.44‰,n=12,原位激光剥蚀法),其硫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于华南锑矿带上大部分锑矿床的硫同位素组成,暗示二者硫的来源或还原硫形成机制不同。在开放体系中,细菌硫酸盐还原作用(BSR)可以产生大量显著亏损重硫同位素的还原硫,小屯乡矿床的赋矿围岩中有草莓状沉积黄铁矿和海相硫酸盐矿物发育,暗示有BSR存在。因此,本文推测该矿床的硫主要来自地层(沉积黄铁矿和海相硫酸盐),是BSR过程的产物。另外,萤石的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100~176℃)显示成矿温度超出细菌存活温度,故推测BSR发生在锑成矿之前。小屯乡矿床的辉锑矿与沉积黄铁矿均亏损重硫同位素,表明富...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部门对铂族金属的需求日益增多.为开展综合利用,扩大铂族矿产资源.我们对某地铬精矿中的铂族矿物进行了选矿研究工作,取得了初步结果.该铬精矿中,六种铂族元素均有,其中以钉含量最高.次为锇、铱、铂,再次为铑、钯.铂族元素主要呈硫化物、砷化物、硫砷化物和金属互化物的独立矿物存在.主要矿物有硫铱锇钌矿、砷铂矿、硫砷铱矿、含铱硫砷铂矿、锑钯矿、铱钯矿、锇铱矿、硫砷铑铱铂矿等.铬精矿中主要  相似文献   

9.
邛莫金矿床中块硫锑铜矿含硒性及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硒的块硫锑铜矿产于西秦岭邛莫金矿床中,与其伴生的矿物有硒汞矿、硒铅矿、硒锑矿、斜方硒镍矿、硒铜镍矿、硒质辉锑矿、自然金以及石英、重晶石等。 含硒的块硫锑铜矿平均显微硬度VHN50=247.5kg/mm2,相当于摩氏硬度4.2。电子探 针分析结果(w,%)为:Sb 25.79,Cu 38.20,S 21.12,Se 1 2.76,Hg 0.0 0~1.49(平均0.58),Ag 0.00~0.33(平均0.09),As 0.00~2.01(平均0.76)。根据成分中S e/(S+Se)比值(原子比)<0.2抑≥0.2,可将所测矿物划分为含硒质块硫锑铜矿与硒质块硫锑 铜矿。它们的化学分子式分别为: (Cu2.84Hg0.01)2.85(Sb1.00A s0.07)1.07(S3.54Se0.46) 4.00和(Cu3.05Hg0.03)3.08(Sb1.07As0.03) 1.10(S2.77Se1.23)4.00。代表性的反射率(%): (470nm) Rγ'=22.84~22.50, Rα'= 27.92~27.99; (550 nm) Rγ'= 22.63~22.76, Rα'=2 7. 79~28.11; (590nm) Rγ'=22.92~22.08, R α'=28.27~28. 72; (650nm) Rγ'=23.08~23.76, Rα'=28.79~29.13。  相似文献   

10.
范成模  曹崇耀 《矿物学报》1991,11(3):234-242,T002
硫铋锑镍矿和派克矿与五元素矿化有关,产于富含砷镍矿和红砷镍矿的脉状矿石中,并形成特征的硫铋锑镍矿-派克矿共生组合。根据矿石组构、矿物共生组合和类质同象系列的研究,杏树台硫铋锑镍矿和派克矿属于中低温热液矿物,并形成于含矿溶液由富Ni向富Bi演变的成矿作用过程。它们晶出于砷镍矿,红砷矿之后,辉铋矿、自然铋之先。 硫铋锑镍矿在我国属首次发现。硫铋锑镍矿-派克矿共生组合在国外有关文献中尚无报道。笔者在研究杏树台五元素建造的基础上指出,硫铋锑镍矿-派克矿共生是Bi,Ni硫化物的一种极为特征的产出形式,并认为,类似的矿物共生也应见于世界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1.
赫伟  胥云 《地质科学》1993,28(3):290-292
所谓晶体结构,即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形式}o晶体结构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即图示和模型。虽然所有的物理学、化学、矿物学和材料科学的教科书中都有晶体结构图,但是要使学生乃至专家建立结构的空间概念却绝非易事。因此,许多著名的晶体学家和矿物学家都十分强调制作模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1974年在一水晶矿石英脉晶洞中,发现了一种含Ba、Li的硅酸盐新矿物--纤钡锂石。我们对纤钡锂石进行了光性研究、比重测定、差热及热失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等工作,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黄河矿晶体结构的重新测定及空间群对称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主明 Pertl.  E 《地质科学》1993,28(3):221-227
黄河矿 BaCe(CO3)2F(a=0.5072(1)nm,c=3.846(1)nm;V=856.8×10-3nm3;Z=6)晶体结构的重新测定,采用中心对称空间群 R3m-D3d5,基于337个可观察的单晶 X 射线数据(I>2σ1)和30个可变参数,R=0.031。原子坐标和均方根振幅(据各向异性位移参数计算,O.013-0.025nm)表明,没有必要降低对称性,即没有必要采用相应的非中心对称空间群或其它次群。黄河矿的结构中,原子形成似层状排列,且垂直于 c 轴;碳酸根通过 Ba 与 Ce 的联结形成三维结构。C(1)O3,和 C(2)O3,中的 C 原子偏离三个氧组成的平面,其偏离的距离分别为0.0066(15)nm 和 0.0029(15)nm。  相似文献   

14.
Geochemical potential field is defined as the scope within the earth’s space where a given component in a certain phase of a certain material system is acted upon by a diffusion force, depending on its spatial coordinatesX, Y andZ. The three coordinates follow the relations: $$NF_{ix} = - \frac{{\partial \mu }}{{\partial x}}, NF_{iy} = - \frac{{\partial \mu }}{{\partial y}}, NF_{iz} = - \frac{{\partial \mu }}{{\partial z}}$$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a field can be summarized as: (1) The summation of geochemical potentials related to the coordinatesX, Y, Z, or pseudo-velocity head, pseudo-pressure head and pseudo-potential head of a certain component in the earth is a constant as given by $$\mu _x + \mu _y + \mu _z = c$$ or $$\mu _{x2} + \mu _{y2} + \mu _{z2} = \mu _{x1} + \mu _{y1} + \mu _{z1} $$ Derived from these relations is the principle of geochemical potential conservation. The following relations have the same physical significance: $$\mu _k + \mu _u + \mu _p = c$$ or $$\mu _{k2} + \mu _{u2} + \mu _{p2} = \mu _{k1} + \mu _{u1} + \mu _{p1} $$ (2) Geochemical potential field is a vector field quantified by geochemical field intensity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diffusion force applied to one molecular volume (or one atomic volume) of a certain component moving from its higher concentration phase to lower concentration phase. The geochemical potential field intensity is given by $$\begin{gathered} E = - grad\mu \hfill \\ E = \frac{{RT}}{x}i + \frac{{RT}}{y}j + \frac{{RT}}{z}K \hfill \\ \end{gathered} $$ The present theory has been inferred to interpret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some tungsten ore deposits in China.  相似文献   

15.
索伦石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索伦石是1961年在我国发现的一种新矿物。成分为CaO·SiO2·H2O,是人工和天然的含水硅酸钙矿物中CaO∶SiO2∶H2O=1:1:1的唯一一种矿物,因此索伦石结构的测定对了解这一类矿物的晶体化学当有助益。  相似文献   

16.
史红云 《地质科技情报》1992,11(4):41-45,50
本文从晶体化学观点出发,以硫酸盐矿物为例,探讨了影响矿物晶体结构形式的因素——化学成分因素(z/x比值)和原子键价(S)因素。它们直接制约着矿物的晶体结构形式。利用矿物的化学组成,原子的键价数据以及键价规则既可解释已有的结构,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预测未知的矿物结构。  相似文献   

17.
铬天青S光度法是硅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之一,该方法的标准曲线大多采用不过零点的线性拟合,导致低铝含量测定误差大。为提高方法准确度并降低方法检出限,研究了铝标准曲线低浓度部分的拟合问题,探讨了不同拟合模型对检测结果准确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铝标准液的吸光度在0~0.3 μg/mL范围内并不满足一次函数线性关系,采用三次函数关系y=-17.45230x3+10.42883x2+1.04047x (y为扣空白的吸光度,x为铝的质量浓度)拟合能获得良好结果,其相关系数R2为0.99975。利用已知铝含量的硅试液检验该公式,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5%。样品中铝的测定值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值吻合。该法可以显著提高低浓度的铝测定的准确性,可用于测定高纯硅中含量在0.55 μg/g以上的铝杂质。  相似文献   

1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下水中锑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采用不确定度连续传递模型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地下水中锑元素含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并采用x、y的相对差,对标准曲线进行双误差回归。结果表明,水样中锑含量越低,其相对不确定度越大,且标准曲线的拟合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对其总不确定度有较大的贡献率,这与实验室中的实际测试情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硅酸盐熔体中橄榄石晶体的发育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大年  金成伟 《地质科学》1974,9(4):349-355
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显微镜刚用于岩石学和矿物学的时代,某些基性岩,超基性岩的喷出物中的橄榄石所具有的特殊形态即引起一些著名的岩石学家和矿物学家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