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首先讨论倾角测井资料自适应窗人机交互式对比方法,依据地质背景资料对倾角测井电导率曲线进行粗略各层,然后电脑进行精细对比,最后人的知识和经验对比结果进行确认与解释,从而保证每个资料点比结果的可靠与客观性,同时讨论了智能型知识支持下的倾角测井资料交互式构造解释方法,采用人机交互技术识别地层倾角矢量模式组合,然后完成交互式地质解释过程,实践表明,上述方法在复杂地下地质条件和井眼条件下是一种有效而快速的方  相似文献   

2.
首先讨论倾角测井资料自适应窗长人机交互式对比方法.依据地质背景资料对倾角测井电导率曲线进行粗略分层,然后电脑进行精细对比,最后人的知识和经验对对比结果进行确认与解释,从而保证每个资料点对比结果的可靠与客观性.同时讨论了智能型知识库支持下的倾角测井资料交互式构造解释方法,采用人机交互技术识别地层倾角矢量模式组合。然后完成交互式地质解释过程.实践表明,上述方法在复杂地下地质条件和井眼条件下是一种有效而快速的方法,同时可以克服倾角测井资料地质响应的多解性.  相似文献   

3.
张量感应测井视值解释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轴张量感应测井可探测地层电导率各向异性,Zhdanov et al.利用在横向各向同性均匀介质中测井响应的低频渐近式给出了由张量感应测井响应提取地层各向异性电导率和井孔倾角与方位角信息的解析公式,为张量感应测井资料解释奠定了基础.但是,他们给出的井孔倾角公式存在双值解的不确定性,其各向异性电导率解也不是最佳近似解.本文以更为简洁的推导和分析方法,给出了单值的井孔倾角解以及近似程度更好的各向异性电导率解,并通过数值模拟实例加以说明.本文的结果可为张量感应测井资料的视值解释提供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大斜度井/水平井环境下,阵列侧向测井受钻井液侵入、地层倾角和各向异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测井响应复杂,需借助反演手段提取地层真实电阻率.然而,阵列侧向测井三维正演效率低,难以满足测井资料快速反演和油气藏快速评价的需求.为此,本文基于深度学习并联合混合多种群遗传(MPGA)与列文伯格马奎特(LM)算法建立了一种快速反演方法.首先从地层参数敏感性出发,基于严格的三维有限元正演算法,依次确定侵入、各向异性和地层倾角的敏感性大小;其次,引入深度学习和模型可视化技术,实现斜井各向异性地层阵列侧向测井响应的快速正演;最后,基于数据集分解技术和混合MPGA-LM算法,实现斜井各向异性地层电阻率剖面快速精确重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斜井各向异性地层中,阵列侧向测井响应对侵入深度敏感性最高,各向异性和地层倾角次之;相较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CNN)能够实现阵列侧向测井响应的快速精确计算,计算一个测井点仅需0.36 ms,精度可达99%左右;基于三层反演模型的MPGA-LM混合算法稳定性强,电阻率参数反演精度高的优点,可用于阵列侧向测井资料的快速处理.  相似文献   

5.
以介质的电特性和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在均匀介质地层条件下,建立了地层倾角测井的正演模型.用边界元法计算了在均匀介质地层情况下,地层倾角测井地层电场电位及电位梯度的分布.研究了地层倾角测井仪电极的电特性,得出了决定测量值的地层区域和极板上电流密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6.
测井曲线是了解井下地质情况(如岩性、油气层位置等)必不可少的测井资料.利用测井曲线划分地层是测井分析的首要步骤,其自动划分地层方法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如何在分层结果中合理地剔除假地层是现今许多自动分层方法均要面对的问题.单纯的阈值设置并不能妥善处理.就此问题,本文在小波变换分层法中,提出了用形态学滤波弱化阻碍分层的因素,削弱出现假地层的可能,使得分层结果更加分明.首先将测井曲线进行形态学滤波,抹除影响分层的小直径波峰波谷,再通过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法找出拟地层界面,最后综合不同的测井曲线分层结果确定最终分层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少假地层划分,使得最后的分层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地层界面.  相似文献   

7.
江汉盆地钻孔测井资料确定地应力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钻孔测井资料并运用地层倾角测量信息分析法,给出了江汉盆地地应力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NE60 ̄65°。  相似文献   

8.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测井资料幅度异常验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前的测井资料质量标准基于人工验收制定,其中包含大量的定性标准.如何依据定性标准进行测井资料质量自动验收,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难题.将支持向量机方法应用于测井资料幅度异常预测,在资料中挑选可疑样本,依据已有的专家验收结论建立预测模型,对测井资料幅度异常进行预测,避免了自动验收中必须将定性标准定量化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有较好的效果,对同类工程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广义反射系数法推导了水平层状各向异性地层中电磁场的积分解析解,并利用快速汉克尔变换技术实现了三维感应仪器测井响应的快速计算.三维感应测井响应与地层水平电导率、垂直电导率和井斜角及仪器方位角同时有关,单一分量的测井曲线不能满足资料解释的需要.通过对仪器测量分量响应特征的考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量测井曲线的资料直观解释方法.数值模拟显示,交叉分量相关组合量可准确划分地层纵向边界,并可直观识别各向异性层;与单独分量相比,主分量相关组合量提高了纵向分辨率、减弱了与地层电导率参数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方接手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勘探工作后,为了建立盆地统一的地层划分标准,研究快速而有效的地层对比方法,开展了本次侏罗系旋回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在统一的应力作用下沉积地层具有统一或相关的旋回特征,贯穿盆地发生、发展、消亡过程,这种旋回特征是地层对比的基本依据.本次研究以测井曲线旋回趋势分析为基础,通过对侏罗系地层岩性组合特征、测井曲线旋回趋势特征分析,孢粉化石资料标定和地震波组特征约束等方法,实现了全区侏罗系旋回地层划分对比,将侏罗系划分为七个三级旋回层序JSQ1~JSQ7,并建立了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为进一步开展勘探工作奠定基础.该方法操作方便,综合应用地震、测井、钻井地质、古生物等资料,对比结果科学可靠,对盆地地层划分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震储层预测时需要高精度的测井数据,对测井曲线不仅在储层处要进行环境校正,而且在非储层处也要做环境校正。为了消除井眼扩径和其他影响因素对测井曲线的影响,针对声波和密度等孔隙度测井提出了一套校正办法。首先要找出测井曲线的失真,然后针对引起失真的原因,分别针对声波测井和密度测井提出具体校正办法,主要包括基于阵列声波测井的声波时差重新提取和其他资料的重构-编辑法。上述方法在川东北碳酸盐岩区块进行了实验,经分析与对比,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思路和方法对其他区块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北部侏罗系烃源岩受泥浆污染、分析数据少、样品分布不连续及类型多样等问题突出,利用测井资料来对有机地球化学参数进行评价难度大,无法满足勘探需求.本文阐述了不同类型烃源岩的有机质级别、测井响应特征、有机地球化学参数定量计算及品质评价等多种方法,来研究富集区烃源岩对致密气储层的持续供气能力.文中介绍了煤层、碳质泥岩、暗色泥岩等3种类型烃源岩的有机质级别和测井响应特征.首先,提出分不同岩性烃源岩的ΔlogR法,其计算结果与铀曲线相关法、多元回归法对比,效果最好;再次建立了生烃潜率、氯仿沥青“A”及镜质体发射率等多个有机质地球化学参数的测井评价模型;最终,考虑能够反映烃源岩性质的参数来综合定义烃源岩品质指数,形成了完善的烃源岩测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技术.研究表明,利用这套地球物理技术提供了烃源岩定量评价和品质分类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3.
由于石油压裂开采等开发措施的实施,会使在套管周围存在着许多被油气等高阻流体填充的微裂缝.尽管这些裂缝或孔隙可能很小,但对套管井电阻率测量会有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原地层的电阻率测井特征,因此裂缝测井响应的计算及考察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十分重要.为解决裂缝测井响应的计算问题,本文提出了计算等效电阻的电流通量管模型,利用该电流通量管模型给出了含垂直裂缝地层横向电阻的计算方法,基于传输线方程法及地层电阻的过套管测量方法实现了含裂缝地层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的数值计算,通过计算实例考察了地层裂缝对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的影响.算例表明:裂缝中的高阻流体对地层视电阻率测量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环形裂隙比垂直裂缝有更大的电阻率测井响应.本文的研究为解决微裂缝过套管电阻率测井响应的计算这一关键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计算与考察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量地球物理测井绘图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开发地球物理测井解释软件过程中,绘图所涉及的数据量很大,在绘图过程中要进行大量的比例运算、坐标转换及坐标映射等,特别是绘制巨幅、需要连续滚屏显示的声电成像测井图像,数据量和运算量更大,因此,就会经常出现内存不足、图形刷新速度过慢、图形重叠和闪烁等现象.在开发测井解释系统GeoWell过程中,采用内存映射文件、内存DC绘图、局部重绘等技术实现了大数据量巨幅测井图形的快速度、高质量绘制以及图形的连续滚动显示,提高了绘图效率,为微机环境下开发大数据量复杂测井绘图软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测井中子发生器作为中子源目前应用于地层岩性、孔隙度、含油饱和度及地层动态监测测井,是C/O测井、中子寿命测井、氧活化水流测井以及脉冲伽马能谱测井等仪器的核心部件.简要介绍了几种国外测井中子发生器的产品.阐述了测井中子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基本构成及关键技术.介绍了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测井仪器厂研制生产的中子发生器产品系列.脉冲中子伽马测井是当前油田生产动态监测普遍采用的技术.介绍了实现宽频带、锐截止的技术途径以及目前所取得的成果.中子发生器产额的稳定性及开机重复率指标的提高将会极大拓宽其应用领域,尤其在使用同位素中子源的领域,可以替代同位素中子源发挥独到的优势.介绍了中国石油测井有限公司在中子发生器产额稳定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结果,并列举了稳定产额后的中子发生器在元素分析领域所取得的成功试验.  相似文献   

16.
Fracture identification is important for the evaluation of carbonate reservoirs. However, conventional logging equipment has small depth of investigation and cannot detect rock fractures more than three meters away from the borehole. Remote acoustic logging uses phase-controlled array-transmitting and long sound probes that increase the depth of investigati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logging data with respect to fractures is typically guided by practical experience rather than theory and is often ambiguous. We use remote acoustic reflection logging data and high-order finite-difference approximations in the forward modeling and prestack reverse-time migration to image fractures. First, we perform forward modeling of the fracture responses as a function of the fracture–borehole wall distance, aperture, and dip angle. Second, we extract the energy intensity within the imaging area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fracture can be identified as the formation velocity is varied. Finally, we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fracture–borehole distance, fracture aperture, and dip angle on fracture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7.
余娜  周庆玲 《高原地震》2013,25(2):35-40
简述了川东TS—HNT地区飞仙关组鲕粒储层的地质特征及其储集性能,并介绍了鲕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以孔隙(洞)型为主,具有溶蚀孔洞发育、局部有少量裂缝、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等特点。准确的确定储层物性参数和岩性是测井解释评价的基础。通过对钻井取芯资料和测井资料的分析研究,对储层四性关系进行分析,建立了适合本区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提高了储层物性参数的计算精度;针对研究区鲕滩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渗关系变化多样的特点,以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岩芯分析数据及试气投产资料,给出了储层综合测井解释成果,且测井解释结果与实际情况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松科2井东孔是松辽盆地科学钻探工程的主体钻孔,按照计划在全井段进行地球物理测井资料采集,为深部资源勘探及白垩纪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提供准确和全面的地球物理信息.在诸多测井方法中,自然伽马测井和自然伽马能谱测井能够测量地层的天然放射性强度和铀、钍、钾元素含量等参数,被有效地应用于放射性矿床勘查,尤其是铀资源的勘查与研究;电阻率、声波、密度和中子测井等常规测井和核磁共振成像、电阻率成像、元素俘获谱测井等特殊测井能够获取地层岩性和物性参数等信息,为铀矿勘查提供有力支持.本文利用松科2井东孔自然伽马测井资料来识别高放射性异常层;基于常规测井与特殊测井资料,结合前人的地质研究成果,分析放射性异常层的特征和成因.核测井曲线指示营城组存在两段高放射性异常层,深度分别为3096.8~3102.8 m(I号层)、3168.3~3170.9 m(Ⅱ号层).I号层自然伽马值最高达360 API,铀含量范围20.5~29.3 ppm,综合测井和岩心资料判断该层为砾岩,具有铀成矿潜力;分析表明,构造条件和后生改造作用是影响I号层铀富集的关键因素,推测断裂-火山活动和盆地抬升剥蚀为含铀地下水及油气运移至I号层提供了通道,油气的后生还原作用最终导致了I号异常层的铀富集.Ⅱ号层自然伽马值最高达250API,钍含量22.4~37.3 ppm,铀含量5.9~11.0 ppm,为集块熔岩及凝灰岩,高放射性异常可能是高钍含量的流纹质成分和粘土矿物对铀的吸附作用导致的.松科2井东孔营城组高放射性异常层具有埋藏深度深、铀含量高等特点,表明松辽盆地深部具有找铀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Calculating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is a critical task in log interpretation. Elementalcapture spectroscopy (ECS) log provides the weight percentages of twelve common elements,which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accurate calculation of mineral compositions. Previousprocessing methods calculated the formation composition via the conversion relation betweenthe formation chemistry and minerals. Thus, their applicability is limited and the methodprecision is relatively low. In this study, we present a multimineral optimization processingmethod based on the ECS log. We derived the ECS response equations for calculating theformation composition, then, determined the logging response values for the elements ofcommon minerals using core data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Finally, a software modulewas developed. The results of the new method are consistent with core data and the meanabsolute error is less than 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