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湖南石门砷—(金)矿床的古热泉成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景荣  陆建军 《地质论评》1994,40(5):429-435
湖南石门砷-(金)矿床属古热泉成因,具有典型的三层结构模式,矿体呈筒状;矿床中硅质体属热泉沉积的硅华,矿石中微量元素间该区现代热泉体系沉积物的类似;成矿溶液富Na^2^+,Ca^2^+,Cl^-,HCO3^-和SO4^2^-,也与该区现代热泉水成分相似。泉水的氢,氧,氩,氦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溶液中水主要为大气降水。提出了热泉型砷-(金)矿床的成矿模式:下渗的大气降水被深部热流体加热,在地层中循环  相似文献   

2.
石灰岩和白云岩都是海相地层中化学沉积岩。现代海水中每公升含钙400毫克,含镁1.35毫克,当它们与溶入水中的CO2结合时,钙就会以方解石CaCO3形式沉淀下来,而镁则以碳酸镁钙[CaMg(CO3)2]即白云石矿物沉积下来。由于海水中Mg很低,所以正常海水沉积中要沉积白云石就很困难了,正常开放水域的海水是难以沉积白云石的,只有在封闭一半封闭的海湾中,受太阳暴晒,海水被剧烈蒸发,海水中钙镁成分在高度浓缩环境下,才可能沉积白云石。因此旱古生代的地层中凡属白云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必定是不正常的泻湖(封闭一半封闭海湾的地理名称)环境。山西寒武系的上部,奥陶系的下部就是这样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3.
 ̄(137)C及 ̄(210)Pb_(ex)方法广泛应用于湖泊现代沉积计年。不扰动沉积物柱心的采样和高精度的分样装置是获取准确计年结果的前提。沉积物剖面中1975年层节 ̄(137)Cs次级峰值可作为辅助计年时标;沉积物中绝大部分 ̄(137)Cs处于稳定态保证了 ̄(137)Cs计年时标的可靠性。季节性滞水带缺氧湖泊中 ̄(210)Pb沉积后再迁移可能导致 ̄(210)Pb_(ex)计年结果偏低。沉积物早期成岩过程中,铅化学相的转移提供了铅扩散迁移的地球化学条件;Pb-Po的扩散机理分别受Fe-Mn循环控制。  相似文献   

4.
序(深水牵引流一书出版)我以非常喜悦的心情看到高振中教授等所著《深水牵引流沉积》这本书的出版,这是国内外关于该领域研究的第一部专著。该书以翔实的资料系统地论述了深水内潮汐、内波和等深流沉积的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沉积模式,提供了关于该领域的研...  相似文献   

5.
非火山环境海底沉积-喷流(“SEDEX”)矿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火山环境海底沉积-喷流(“SEDEX”)矿床池三川(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海底沉积-喷流成矿作用,泛指成矿水热流体(不同成因)喷溢出海底,液态状通过不同方式将所携带的成矿组分在喷口上下或侧近沉淀下来富集成矿的过程。由此作用形成的矿床,即...  相似文献   

6.
颜佳新 《沉积学报》2011,29(4):733-733
国际沉积学会(IAS)28届沉积学大会于2011年7月5—8日在西班牙萨拉戈萨(Zaragoza)顺利召开。本次沉积学大会主题包括1)陆相沉积环境、2)海相沉积环境、3)沉积过程、4)盆地分析、5)成岩作用、6)应用沉积学和资源沉积学,以及两个专题讨论会(干旱内流盆地中河流沉积过程与结构、  相似文献   

7.
岳书仓  周涛发 《矿床地质》1998,17(Z4):799-802
矿石及含矿岩系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流体包裹体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等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桦树沟(铁)铜矿床形成于近大陆边缘的海底裂谷环境,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元古宙基性火山岩,硫、碳主要来自海水。火山一沉积岩系经深循环水一热系统的作用,成矿物质被浸出和搬运,并经海底喷溢作用沉淀于海盆洼地中形成含矿层,后期变质作用使成矿物质活化、转物和富集。矿床成因为喷气(流)沉积,变质改造型(铁)铜矿床。  相似文献   

8.
对西藏江孜县沙拉岗锑(金)矿区的沉积相进行了划分,并重点阐述了颇具特色的各种重力流沉积(滑动沉积、碎屑液沉积、浊液沉积),为分析研究锑(金)成矿作用提供了丰富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带状(构造裂隙型)热储和层状(沉积盆地型)热储皆可采用热储法进行地热资源量计算,但热储分布面积及厚度两个参数应根据两种类型热储的不同空间分布特征,采取相应的确定方法。文章根据带状(构造裂隙型)热储的空间展布特征,提出了其三维空间展布参数的确立方法,并建立了该类型地热资源单井保护范围的数学模型。苏州市浒关地区两口地热井勘查结果表明,两处地热水资源受同一条断裂控制,经理论计算,两者同时开采将产生相互影响,由于开采时间较短,需要根据长期监测资料才能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学和协同学角度研究分析了秦岭造山带泥盆纪三级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的主控因素。认为三级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是受诸多因素控制的一个构造--热水成岩成矿系统(一种非线性、自组织系统)。秦岭深部岩石圈地幔近南北向收缩与佛坪大陆热点构造(hotspot)的耦合,引发陆壳浅部发生近东西向伸展,触发热水(能)从深部向陆壳浅部大规模运移。近东西向高序次同生断裂控制一级沉积盆地的形成与演化。不同级次的同生断裂是控盆-成盆的主控因素,低序次NE向、NW向和SN向同生断裂是秦岭造山带泥盆纪三级构造热水沉积成矿盆地的主控因素,也是热水喷流进入盆地的构造通道。三级构造沉积盆地为热水成岩成矿系统发生大规模聚集成矿提供了构造空间。  相似文献   

11.
法国蒙索盆地的断裂活动与泥炭(煤)堆积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法国斯蒂芬期(C3)的蒙索煤盆地巴哈露天矿1号厚煤层的沉积构成及其同沉积断裂活动对其堆积的控制作用分析,建立了内陆、山间断陷盆地物源近、构造活动强烈、水动力条件变化大、快速充填的沉积─构造背景下的断块成煤模式。早期构造活动性质、方式的改变、沉积充填碎屑岩体类型的变化与成煤期区域构造背景的变化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莫里青断陷西部在始新世双阳组沉积时期发育NE,SW和NW方向三个浊积扇体,其中NE向浊积扇体仅发育于湖平面上升初期(双一段沉积时期),SW向浊积扇体在湖平面上升初期、上升早期和快速上升时期(双一,双二和双三段沉积时期)始终存在,而NW向浊积扇体形成于湖平面上升早期(双二段沉积时期),并一直持续到湖平面快速上升时期(双三段沉积时期)。目前在区内仅钻遇中扇水道、中扇过渡带和外扇沉积。  相似文献   

13.
该矿床是华北板块南缘秦岭-“中央造山带”产于沉积岩系中的重要金矿床之一,Au的主要成矿期为“沉积变质期”。成矿作用演化自早古生代始至印支-燕山期,伴随板块构造逆冲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沉积(矿源)→变质(矿胚)→岩体热量影响(中国成矿元素叠加)→逆冲推覆、走滑脆-韧性剪节(矿体成型、初步定位)→伸展构造(破坏矿体、最终定位)演化的历程,与脆-韧性剪切带密切相伴”。应属板块构造逆冲带浊积岩-剪切带型层控金矿床,其快速定位预测标城具普遍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沉积型(贡溪式)重晶石矿床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沉积型(贡溪式)重晶石矿床模式车勤建(湖南省地质研究所,长沙410007)AMETALLOGENICMODELFORSEDIMENTARYGONGXI-TYPEBARITEDEPOSITS¥CHEQinjian(HunanInstituteofGeo...  相似文献   

15.
塔里木盆地古地温与深部找油(气)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石油勘探的初期,研究生油层成熟度及有机质热变成油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对于较古老的沉积盆地,恢复古地温是生油评价电的关键之一。近年来,我们研究了新疆一些地区的古地温,提出了古地温地质模式。古地温地质模式可以追索生油过程,查明生油期  相似文献   

16.
滇、川、黔成矿区的铅锌矿源层(岩)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滇、川、黔铅锌成矿区的矿源层(岩)及其成矿作用,具多矿源层(岩)、多容矿层和多遮挡层共存的特点。矿源层(岩)改造成矿分海西晚期改造生成贫铅锌矿床和燕山期改造生成铅锌富矿床两个旋回,改造成矿的3个主因是:多条继承、发展了基底构造的深一道断层系统,峨眉山玄武岩浆上涌产生的高热能、喷气、矿质和广泛、多中心循环的热卤水,铅锌矿床为沉积─改造─后成成矿。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秦岭泥盆地纪沉积盆地的构造成盆-后期构造变形特征研究,秦岭造山带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中构造-热流体地质事件可初步厘定如下:(1)中泥盆世伸展构造成盆-热水同生沉积成矿事件(D1)。(2)晚泥盆世-石炭纪伸展变形-深源热流体叠加事件(D2)。(3)印支期挤压收缩变形-热改造事件(D3)。(4)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改造-深源热流体加及脆性变形事伯(D4)。(5)喜玛拉雅山期胞性变形(D5)。从盆  相似文献   

18.
马建华 Fili.  GM 《世界地质》1994,13(4):90-94,111
长期以来,海洋中的磷处于限制生长状态,因此,研究自古以来海洋中磷的集聚变化对于确定海洋古生产率模式是很重要的。我们测定了加利福尼亚谢尔海滩的磷含量和集聚速率,即富磷海相沉积岩的一个岩段,其中含有蒙特雷组普遍存在的磷质和硅质岩相。磷含量在这些岩相的主要岩性中分布很广。在磷质页岩中,重量已达到0.36wt%~3.9wt%,与此相比,白云岩和硅质岩中只有0.02wt%~0.42wt%。磷集聚速率(此处记录的所有数值的单位为umo1Pcm ̄(-2)a ̄(-1))随样品岩性和岩段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两种岩相中的磷质页岩的磷集聚速率(1.5~29)都大大高于白云岩和硅质岩(0.1~3.1)。此外,上部硅质岩相的磷质页岩与下部磷质岩相的磷质页岩相比,前者的磷集聚速率(3.1~29)通常高于后者(1,5~14)。根据各岩相的线性沉积速率模式以及观察磷质页岩、白云岩和硅质岩的相对磷含量而计算出的磷平均集聚速率,在磷质和硅质岩相之间是相差不大的。这表明这两种岩相(其动物群和沉积学特征被认为反映了中中新世期间的主要海洋和气候变化)具有相似的磷埋藏量。磷的总集聚速率与其它中新世和现代成磷环境也差不多相同。我们设计了多种沉  相似文献   

19.
冰缘地貌与沉积是冰冻圈环境变化的载体,对其开展深入研究对了解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过去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藏高原(格尔木-亚东)冰缘地貌和沉积野外记录和实验分析,获得以下认识:格尔木在LGM时多年冻土至少下限到达海拔2 900 m,年均气温降至< -4 ℃,比现在至少低9 ℃,气候寒冷干燥;冰消期和全新世存在极端干冷的气候事件,可能存在地面温度< -10 ℃的冬季迅速降温气候期。楚玛尔、那曲谷露和纳木错的冰楔假型分别记录了末次冰期冷期多年冻土扩张,亚东古砂楔记录了早全新世冷事件。西藏羊八井泥炭沉积剖面孢粉和测年揭示,该区自新仙女木事件以来经历了严寒(12.8~9.8 ka)、暖湿(9.8~5.0 ka)、干冷(5.0 ka至今)的气候阶段。青藏高原(格尔木-亚东)广泛发育的冻融褶皱、成层坡积、风沙沉积等,是古环境重建的重要佐证,具有刻画冷暖-干湿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广东梅县嵩溪Ag(Sb)矿床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广东梅县嵩溪Ag(Sb)矿床,位于广东东北部、蕉梅凹陷区内,中生代寨岗上火山喷发沉积盆地的北部边缘外侧。本文在研究矿床特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矿床成因特征,并做了成矿模拟实验,提出了该矿床是一个火山喷流沉积-热液改造的大型Ag(Sb)矿床。火山喷流沉积大约发生于154Ma(相当于下侏罗统),热液改造发生在上侏罗统大规模火山活动时期,是一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理论意义的低温Ag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