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成矿规律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8,他引:9  
文章特为庆祝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成立50周年而作.内容分3个部分:(1)有色金属矿床成矿分区.论述了重要有色金属(含贵金属)矿床共生组合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包括大陆地壳基底岩层成分分区与后生金属矿床成矿分区的关系;在钾含量高低不同的岩石系列环境中金属矿床产出特点.(2)金属域边缘线性构造成矿相关问题概述.在成矿分区所形成的金属域内,重要有色金属矿床产出特点概括地说是,在空间上产于地质(构造)体的转化(过渡)部位,在时间上形成于成矿地质过程的转化时期,定位于有利的转化界面附近.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成矿(区)带产出特点和控制矿田、矿床和矿体产出的构造等.(3)同位成矿及其找矿意义.论述了幔源与壳源在地壳中形成的岩浆房作用下,特别是在上地壳下部产出的影响地域广、关系矿种多的岩浆房和含矿热卤水库的作用下,在陆壳基底成分的支配和影响下,保持相对稳定的成矿热活动中心,具有成矿与保存最佳条件的配置和协同作用,就可产生同位成矿作用,进而形成大型-超大型矿床.  相似文献   

2.
<正>尼木铜矿整装勘查区位于冈底斯陆块西段北缘,南邻雅鲁藏布江板块结合带,为冈底斯铜(钼)矿带的组成部分。区内构造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床集中分布区之一。在该区内已发现了冲江、厅宫、白荣-岗江大型铜钼矿床,以及总训铜钼矿、彭岗铜矿、那露果铅多金属矿等一批铜、钼多金属矿床(点)和化探异常区,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的条件,找矿潜力巨大。本文通过综合研究,总结了尼木铜矿整装勘查区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  相似文献   

3.
邹光富  毛英 《矿物学报》2007,27(Z1):489-491
西南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地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结合部位的特提斯构造域东段.该区自早古生代以来经历了洋壳俯冲、陆-弧碰撞和陆内会聚等一系列大地构造事件,具有长期活动的特点.本区构造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床集中分布区之一.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金矿床的条件,找矿潜力巨大.本文根据作者对三江地区成矿作用和典型矿床的专门研究,对西南三江地区中北段金矿床类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进行讨论,以期推动该地区金矿资源的找矿勘探工作,实现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林西县北三段银铅多金属矿床是一个以银为主,并伴生有可综合利用铅、锌元素的大型矿床,矿床成因类型属于低温热液型矿床。通过对北三段银铅多金属矿床的矿区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和矿石特征等综合调查研究,结合对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成矿时代分析,并应用铅同位素探讨成矿物质来源等,提出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结合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对该矿床及其外围地区进行成矿潜力预测;依据成矿控矿地质条件分析,提出了有利找矿靶区,认为区域内北西向断裂构造、北西向与北东向及东西向与南北向断裂构造交汇部位、与晚侏罗世末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煌斑岩和辉绿岩等脉岩集中区域附近、北三段矿区与大井矿区之间区域以及北三段矿区深部为找矿有利部位,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大量典型矿床剖析的基础上,以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以大量实地观察和实验数据为支撑,通过总结矿山深部和外围找矿实践和典型矿床研究成果,按照成矿作用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辩证思维,成矿作用时间、空间、物质能量相统一的综合思维,以及元素地球化学分类和找矿预测矿床分类的比较思维,提出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等概念。成矿地质体是形成矿床主要矿产、决定主成矿阶段空间位置的成矿地质作用的实物载体,划分为沉积作用、火山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大型变形作用形成的5类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是赋存矿体的各类界面,包括构造界面、岩性界面、物理化学转换界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是能够直接指示矿体赋存位置和对找矿预测具有特殊意义的标志。依据成矿地质作用对中国主要矿床类型进行梳理划分,归纳总结了主要矿床类型的地质特征,构建了反映矿体赋存位置的成矿地质体-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三位一体”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勘查区找矿预测的工作方法,对矿床学研究、找矿预测、矿产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伟华 《江苏地质》2011,35(3):311-316
总结了部分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近两年在安徽池州马头矿区的工作成果。通过对马头矿区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等主要地质特征分析,结合下冲矿段的成矿地质条件和主要矿(体)带的规模、产状、形态及其特征的分析和总结,并与国内外斑岩型铜钼矿床典型特征进行对比,探讨了马头矿区的控矿构造与成矿之间的关系,为整个矿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义敦银锡多金属矿资源集中区成矿地质背景、主要成矿作用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成矿与昌多阔-哈嘎拉构造岩浆岩带形成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不同矿床组合显示了一个较完整岩浆热液成矿亚系列;该区找矿主攻矿床类型是矽卡岩型和构造破碎热液型两大类,主攻矿种为银、锡、铅、锌、铜。根据夏塞、措莫隆等典型矿床的矿化特征、控矿条件及找矿标志,通过对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分析,提出了找矿靶区优选建议,以期实现该区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8.
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域是会泽型(HZT)富锗银铅锌矿床的主要分布区。近十年来,该类矿床成矿时代及其成矿构造动力学一直是该区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针对铅锌矿床准确定年的难题,首次综合应用地质推断-构造变形筛分-构造古应力系统测量-同位素定年技术,提出冲断褶皱构造形成时代与矿床成矿时代一致,其主体时代为印支晚期(2.0~2.3亿年)。研究认为,该期发生的铅锌多金属成矿作用是川-滇-黔接壤区重要的地质事件,其成矿构造动力学为印支晚期特提斯洋闭合与造山作用在扬子地块西南缘前陆盆地诱发强烈的斜冲走滑,形成一系列冲断褶皱构造带,并发生流体大规模运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形成一批大型-超大型矿床。该认识对深化川-滇-黔多金属成矿域铅锌矿床成矿模型、优选找矿标志、圈定重点找矿靶区和实现找矿突破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阿加隆洼金矿位于甘孜-理塘裂谷带中段,作者研究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矿床成因,总结了找矿标志;分析了找矿潜力,提出了三个找矿潜力靶区,预测找矿潜力为大型。  相似文献   

10.
湘南位于南岭中段北缘,是南岭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向银的成矿多与有色金属成矿系列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大地构造单元、构造层、成矿条件和各类银矿床的分布规律入手,初步探讨了湘南银矿床的控矿因素,对湘南银矿床找矿方向进行讨论,认为湘南地区具有寻找大型银矿床的良好前景和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范庄银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准的研究认为,范庄银矿与铁炉坪大型银铅矿床同处于一条北东向铅锌多金属成矿带上,属构造蚀变岩型脉状矿床。该区又受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两侧拆离断层的控制,显示地质成矿条件的复杂性。本文在综合分析矿床成因的基础上,根据矿区成矿特征,划出了三个具有找矿前景的成矿靶区,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金矿成矿规律浅析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华北地台北缘地质环境复杂,金矿类型繁多,金矿空间分布不均一。对区内九处大型以上矿床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金矿成矿条件、控矿因素、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进行对比和研究,认为区内的金矿床均属地层建造、构造、岩浆活动“三位一体”成矿;矿床成因类型有别,是成矿地质背景差异所造成的不同单元中的地层建造、构造运动、岩浆活动三个互补因素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所致;总结出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成矿规律,指出找矿方向和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3.
赵兴国 《地质与勘探》2010,46(1):183-190
谦比希铜矿床产于中南部非洲赞比亚-刚果(金)铜钴成矿带内,为该成矿带内一典型的铜矿床。为了建立该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并寻找该类矿床,本文从区域地层、区域构造、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等方面着手,对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床勘探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并与国内同类型大型-超大型矿床在矿床建造、后期改造、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提出了该类型矿床在成矿时-空分布、容矿岩石、控矿构造、成矿条件、矿床的后期改造方面的问题讨论。  相似文献   

14.
滇东北乐红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乐红铅锌矿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就有多家地勘单位先后进行过普查找矿,均以“层控”观点为指导没有进展而中途下马,90年代后期,云南第一地质大队以“构控”新思路开展新一轮找矿,获得突破性进展。在研究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地质因素的基础上,认为矿床为受断裂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银)矿床,并根据控矿断裂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指出乐红矿区及外围具有形成大型矿床的找矿远景,应该加强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个旧西区成矿地质条件和东区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综合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找矿信息,建立了个旧西区锡多金属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根据找矿模型,优选出地层、构造、物探、化探、遥感等12个预测变量,在MORPAS平台上应用特征分析法对矿区进行了成矿预测,圈定了3个一级成矿远景区和3个二级成矿远景区.其中,个旧西区的梨花寨区(A2)和陡岩区(A3)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为个旧西区新一轮的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开展甘肃1∶5万莫坝尔等六幅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系统查明了区域地层、岩石、构造等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建立了区内地层格架和岩浆岩演化序列,查明了测区基本构造格架,并总结了本区的构造演化历史;新发现余石山大型铌钽稀有金属等矿床和矿(化)点24处,在此基础上在测区划分出找矿前景较好的4个成矿远景区,为后续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17.
银岩—东田金银多金属矿远景区土壤金元素异常明显,矿点普遍。通过对典型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床金银矿床(点)受岩性及构造控制,NW北向含金脆-韧剪切带是主要的控矿和贮矿构造,并且延深大的特点可指导其他矿点找矿。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银矿找矿远景较大,是进一步找矿的重要类型。提出有望预测区。  相似文献   

18.
罗镇宽 《西北地质》1992,13(1):25-31
本文按板块-地体构造观点,将秦岭地区划分为5个构造带。划分了6种重要矿床类型。并以成矿大地构造位置、成矿地质条件、主要矿床类型等因素为基础划分了8个主要成矿区(带)。论述了各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
金家坞金矿地处扬子板块中部南缘、九岭—鄣公山隆起带东段,属挤压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在系统分析该矿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和成因的基础上,通过对控矿构造以及矿体在三维空间的分布规律的研究,结合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成矿地质条件等因素,预测矿床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并提出了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相继发现了具有大型远景的白干湖钨锡矿床、戛勒赛钨锡矿床等,受到地质学者的广泛关注。以往对白干湖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李洪茂等,2006)、矿床地质特征(邢延安等,2004;时友东等,2004;李洪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