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导合成了四种新的单取代苯甲酸多溴代芳酯:4-溴苯甲酸-2',4',6'-三溴苯酯,双(4-溴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双(4-羟基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和双(2-羟基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  相似文献   

2.
由2,2—双(羟甲基)—1,3—丙二醇开始,经溴代,磷酰氯化,和酰基化等步骤,合成三种新的2,2—双(溴甲基)—1,3—丙二醇和多溴代酚的环状磷酸酯,即:5,5—双(溴甲基)—1,3—二氧—2—磷酰基—2—(2,4,6—三溴苯氧基)环已烷;5,5—双(溴甲基)—1,3—二氧—2—磷酰基—2—(2,3,4,5,6—五溴苯氧基)环已烷;双[5,5—双(溴甲基)—1,3—二氧—2—磷酰基]—2—(2,3,5,6—四溴苯氧基)环已烷。通过对产物元素分析,IR和质子NMR测定,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3.
用m-氨基苯甲酸作原料,经溴代、重氮化、还原脱氨、酰氯化和酯化反应等步骤,合成了六种新型的三溴苯甲酸的溴代和非溴代芳酯,即;双(2,4,6-三溴苯甲酸)-2',3',5',6'-四溴-1',4'-苯二酯,2,4,6-三溴苯甲酸-2',3',4',5',6'-五溴苯酯,2,4,6-三溴苯甲酸-2',4',6'-三溴苯酯,2,4,6-三溴苯甲酸-4'-溴苯酯,2,4,6-三溴苯甲酸-4'-甲基苯酯和2,4,6-三溴苯甲酸苯酯.通过对产物中碳、氢、溴元素的定量分析以及红外吸收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的研究,验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以1,4—苯二酚和不同的短链脂肪酸为基本原料,经溴代、加成、形成酰卤和酰化等反应,合成了六种新的溴化脂肪酸—2,3,5,6—四溴—1,4—苯二酯。通过对产物的碳、氢、溴等元素的定量分析,以及红外吸收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的研究,验证了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以苯酚和4—溴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一种尚未见文献记载的新化合物——4—溴苯甲酸—2,3,4,5,6—五溴苯酯,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苯酚的全溴化。此产物可望在阻燃剂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海洋溴系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以香兰素(1)为起始原料,经过溴代、还原、氧化、傅克酰基化及酯化等反应,成功的合成了新化合物3-溴-2-(2′,3′-二溴-4′,5′-二甲氧基苯甲基)-4,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9),总收率为19.6%。通过1H-NMR,13C-NMR等方法对目标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比色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PTP1B酶抑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浓度为20 mg/L时,PTP1B酶抑制率为55.84%,表明该化合物有一定的PTP1B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用气相色谱测定海水及天然水中溴离子含量的方法,确定了最佳条件。天然海水,稀释200倍后;取10ml稀释水样,用氯胺T为氧化剂,将Br-氧化为溴,在六次甲基四胺催化的条件下,溴与丁酮反应生成溴代丁酮;用环已烷萃取后,用ECD检测器测定。此方法简便快速,对溴离子含量较低的天然水尤为适用。方法与碘量法相对照,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8.
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PBDEs)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家居、装潢、塑料、电子产品等行业的溴代阻燃剂,用以降低产品的可燃性。主要有3种商业产品:五溴联苯醚(Penta-BDE)、八溴联苯醚(Octa-BDE)和十溴联苯醚(Deca-BDE)。由于其具有持久性和生物毒性,Penta-BDE和Octa-BDE产品已经被禁止生产和使用,并于2009年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而Deca-BDE产品至今尚未在全球范围内禁止使用,并且亚洲是其主要生产基地。随着其它溴代阻燃剂产品的出现,PBDEs的使用量逐渐缩减,但是之前进入环境的PBDEs将长期滞留于此,仍对环境中的生物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主要对海洋环境中PBDEs的来源、污染现状及其对海洋生物存在的潜在健康风险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
海洋资源的化学 Ⅲ.用于海水直接提溴的新型吸着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溴是合成化学工业和感光底片的重要原料。近几十年来,由于溴大量用于制备内燃机抗震添加剂和新型的高效灭火剂,因而其需用量日益增加。我国目前溴的产量亦亟待提高。世界上现今生产的溴,虽然约有70%是来源于海水,但沿用的方法和工艺,远非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0.
实验比较新型虾保鲜剂(PPR—1)及其它类型的虾保鲜剂如亚硫酸氢钠(SBS)、植酸(PA)及日本虾保鲜剂(JPR)对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的保鲜作用。实验指出:(1)在冷藏(4℃)与冷冻(-18℃)保藏条件下,PPR—1及JPR对中国对虾的保鲜效果均优于PA和SBS;(2)在冷藏(4℃)或冷冻(-18℃)条件下,去头保鲜效果均优于带头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1.
应用正相硅胶、生物胶Bio-Beads、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反相HPLC等层析方法,从小粘膜藻(Leathesia nana)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IR、MS、1D和2D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为4-羟基苯甲酸(1)、3.羟乙酰基吲哚(2)、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醛(3)、3-溴-4,5-二羟基苯甲醛(4)、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乙醚(5)、双-(2,3-二溴-4,5-二羟基卞基)-醚(6)和3.溴-4.(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5-甲氧甲基苯二酚(7)。  相似文献   

12.
溴素生产技术及溴系列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溴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是海洋化学工业的主要分支,由它衍生的种类繁多的无机溴化物、溴酸盐和含溴有机化合物在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价值,随着我国主导工业的发展,正在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之中。1 主要的溴素生产技术路线溴素的工业生产始于19世纪中叶,随着溴系列产品越来越重要的贡献,国内外制溴业生产技术的研制开发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之中。1.1 成熟的水蒸汽蒸馏法及空气吹出法我国溴素生产目前全部采用水蒸汽蒸馏法和空气吹出法。其原理均为用氯气作氧化剂将溴离子氧化为游离溴后再用水蒸汽蒸馏和空气吹出方式进行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常山酮(halofuginone)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以2-甲基-3-羟基吡啶为起始原料,其甲基化产物与乙腈加成后经Rh/Al2O3选择性还原得(3-甲氧基-2-哌啶基)-丙酮,再经溴代、N-保护后与6-氯-7-溴-4(3H)-喹唑啉酮偶联,产物经水解脱保护得目标化合物6-氯-7-溴-3-(3-(3-羟基-2-哌啶基)-丙酮基)-4(3H)-喹唑啉酮氢溴酸盐,通过6步反应制得了常山酮,总收率为11.6%,为常山酮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目标产物和各步中间体结构经MS1、H NMR和13CNMR确证。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分离自中国南海的红树内生海洋真菌Stysanuslikesp.(#2492)菌丝体的代谢产物,从该菌菌丝体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经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十八烷(A)和γ-硬脂酸内酯(B)。其中γ-硬脂酸内酯(B)是首次以天然产物的形式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南海红树内生海洋真菌#2492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分离自中国南海的红树内生海洋真菌Stysanuslikesp.(#2492)菌丝体的代谢产物,从该菌菌丝体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经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N-(2-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3,4-三羟基-2-氨基十八烷(A)和γ-硬脂酸内酯(B)。其中γ-硬脂酸内酯(B)是首次以天然产物的形式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从无活性海洋来源放线菌M15的3株抗生素抗性抗肿瘤活性突变株发酵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原始菌M15发酵物中没有的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分别鉴定为1,9-二甲酯-吩嗪(1)、过氧化麦角甾醇(2)、对-甲胺基苯甲酸(3)、染料木素(4)、大豆黄素(5)、N-(2-羟基苯基)-乙酰胺(6)、邻二羟基苯甲酸(7)、尿嘧啶(8)和2-吡咯酸(9)。在初步预试活性测试中,化合物1,2,4,5,7,8对K562细胞示有一定抑制作用,相关活性有待进一步详细测评。  相似文献   

17.
报道一种新的有效催化剂-碘-钒盐和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四溴邻苯二甲酸酐的方法。探讨催化剂的组成配比、用量、温度及废酸循环使用等因素对合成方法的影响。该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和常用的碘、碘-铁催化剂相同,适用于四溴邻苯二甲酸酐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中国四省区(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共16处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中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和5种替代型溴系阻燃剂(alternative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 ABFRs)的污染特征, 包括十溴二苯乙烷(decabromodiphenyl ethane, DBDPE)、1, 2-双(2, 4, 6-三溴苯氧基)乙烷[1, 2-bis (2, 4, 6-tribromophenoxy) ethane, BTBPE]、六溴苯(hexabromobenzene, HBB)、五溴甲苯(pentabromotoluene, PBT)和五溴乙苯(pentabromoethylbenzene, PBEB)。结果表明, PBDEs、DBDPE和BTBPE在我国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广泛存在, 而HBB、PBT和PBEB仅在部分红树林湿地检出。PBDEs总含量的均值范围为1.39~293ng·g-1(干重), 其污染程度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p=0.016), 并且与当地人口和经济水平显著正相关(p<0.01)。在红树林沉积物样品中, BDE 209是最主要的同系物, 占PBDEs总含量的72%~96%; DBDPE和BTBPE是最主要的ABFRs, 浓度的均值范围分别为0.489~29.4ng·g-1(干重)和0.0127~1.11ng·g-1(干重)。BDE 209与其替代品DBDPE的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 反映出二者在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空间分布的相似性, 这说明BDE 209和DBDPE可能具有相似的污染源和/或环境行为。DBDPE与BDE 209的浓度比值范围为0.0839~0.925, 表明我国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DBDPE的污染水平还未超过BDE 209, 但ABFRs逐渐替代使用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3-(3′-羟基)丁基苯酞是丁苯酞在体内的代谢产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活性成分应用于药物开发中。本文以甘氨酸、甲硫氨酸和亮氨酸为起始原料,经过Boc保护,再与3-(3′-羟基)丁基苯酞进行缩合,脱保护3步反应合成了3-(3′-羟基)丁基苯酞的氨基酸酯。以期提高水溶性和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获得3-(3′-羟基)丁基苯酞的前药。  相似文献   

20.
研究201×7、201×4、D201 3种阴离子交换树脂对人工浓海水中的溴离子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01×7树脂的吸附效果最好。该树脂的静态饱和吸附量达到25.94 mg.g-1,流速为2.3 mL.min-1时的动态饱和吸附量为13.42 mg.g-1,因此选择201×7树脂作为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测得298 K时吸附速率常数k298=1.7×10-3s-1;热焓ΔH=67.75 kJ.mol-1;在解吸过程中,确定了柠檬酸钠溶液作为解吸剂。201×7树脂吸附溴离子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通过动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海水流速对201×7树脂吸附溴离子的影响。探讨了201×7树脂吸附溴离子的机理,结果表明,溴离子在201×7树脂上的吸附机理主要是Br-与—N+(CH3)3之间的静电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