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郑度  申元村 《地理学报》1998,53(2):116-122
本文以长江三峡库区紫色土坡地的定点试验研究成果为依据,阐明了该类坡地退化的关键因子中的坡度,以及土壤粒径,有机质及N、P、K流失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土壤地理     
5157.1 2003043103植物篱对土坡养分流失的控制机理研究“Impact of hedger-ow on the control ofso,1 nutrient 1055味远达,蔡强国…//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一2003,12(4)一345一351 通过地形测量和采样分析,拟通过局部地形变化、土壤颖粒和养分在小区内的空间分布变化来分析植物篱对紫色土区土壤养分流失的控制机理.结果表明:植物篱带前出现泥沙堆积,说明植物篱能有效阻止侵蚀泥沙的向下搬运,而植物篱对不同粒径的土壤颗粒的流失均有控制效果.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篱对土壤养分流失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图9表2参1l(宋…  相似文献   

3.
控制坡面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是坡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关键,也是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主要途径之一。在三峡库区所进行的等高活篱笆技术试验表明,这种技术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延缓径流及控制土壤流失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篱笆植物新银合欢、马桑和黄荆都是著名的绿肥植物,每年从活篱笆上修剪下的枝叶可分别为篱间地的土壤提供24000kg/hm2、8400kg/hm2和31500kg/hm2的绿肥。营养元素含量较高的新银合欢,每公顷所产绿肥含纯氮素924kg,磷48kg,钾504kg.在坡面上沿等高线种植的篱笆带密闭以后,可以起到削减径流量,延缓产流过程,增加土壤入渗,并可拦截径流中大部分的土粒。由于篱笆带阻挡了各种因素造成的土壤沿坡面下移,篱间地的坡度不断降低。这些对坡地持续生产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紫色土陡坡地径流小区大雨强模拟降雨实验表明,以等高植物篱为代表的坡地生态工程能相当有效地减少坡面侵蚀量、径流量和坡面氮、磷养分损失量。由于植物篱和带间覆盖稿秆对径流的阻滞作用使坡面径流与表土的混合、养分溶解交换过程更加充分,径流携带的养分流失成为有效养分流失的主要方式。通过施肥改善土壤渗透特性、抗蚀性及带间覆盖能明显提高控制坡面产沙、产流和养分流失。等高植物篱-农作系统各种处理中以施用有机肥和配施有、无机肥-带间麦秆覆盖两种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坡地单株植物下的微地形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坡地孤立植物下的微地形反映了植被、土壤、侵蚀和沉积过程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文通过对黄土高原三种植物微地形结构的研究,分析了坡度和植物种类对微地形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度越大,沉积物堆积高度越大,微地形越明显;不同植物之间的微地形有明显差异。本研究中,地表植被覆盖为草类的刺槐林保持土壤的作用最大,可以为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低地区的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紫色土陡坡耕地顺坡垄作条件下的土壤及其流失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坡垄作是在长江上游特别是紫色土坡耕地上农民普遍采用的耕作模式,以往由于主流思想的影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三峡库区紫色土坡耕地为例,采用野外调查与小区实验相结合,分别采集垄沟和垄坡表层土壤,测试顺坡垄作地块沟、垄土壤容重、粒径分布、有机质含量、TN、TP、土壤含水量等指标,小区实验调查顺坡垄作条件下的土壤流失特征,进而探讨顺坡垄作导致的土壤特性差异与顺坡垄作的水土保持机制。结果表明:与垄沟内土壤相比,垄坡土壤平均含水量、容重分别降低29.74%和16.41%,土壤总孔隙度高20.56%,说明垄坡土壤具有更大的吸持水分的潜力,降雨产流阈值相比于垄沟土壤也更大。相比于垄沟内土壤,粘粒在垄沟内发生富集,垄坡土壤中的有机质、总氮(TN)和总磷(TP)指标分别高18.79%、17.30%和9.31%。侵蚀泥沙中沙粒含量出现明显富集,几乎是垄沟土壤沙粒含量的1倍,而粘粒和粉粒含量则远小于径流小区土壤成分,说明顺坡垄作有利于50μm土壤细颗粒的保持。侵蚀泥沙中有机质和TN远小于径流小区土壤成分,而TP则高于径流小区土壤成分,与侵蚀泥沙颗粒分选现象近似,说明顺坡垄作的肥力指标流失差异同样主要由侵蚀分选导致,也说明顺坡垄作有利于紫色土有机质和氮肥的保持。  相似文献   

7.
云南昭通盆地降雨侵蚀性与土壤可蚀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用土壤流失公式已被广泛用于坡地土壤流失量的估算方面, 而此公式中降雨侵蚀性因子 ( R 值) 与土壤可蚀性因子 ( K 值) 因地域差异而不同, 必须结合各地和水文与土壤条件进行修正。以云南昭通坝区昭鲁河新泉水文站10 年的观测资料为基础, 分析计算了各种降雨参数的单因子和复合因子, 分别与土壤流失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适合于昭通坝区的降雨侵蚀力 R 指标为Σ E· I15, 昭通坝区年平均降雨侵蚀力 R 值为 18414。同时, 根据对本区水稻土、紫色土和山地黄壤机械组成和有机碳含量的分析结果, 计算出这些土壤的可侵蚀性因子 K 值。最后提出, 鉴于本区降雨侵蚀性因子 R 值和土壤可蚀性因子 K 值均较高的情况, 应加强地表植被和表土层的保护, 防止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8.
坡地土壤氮素与降雨、径流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型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坡地土壤氮素径流损失表现为两种形式 ,溶解于径流中的矿质氮随径流液流失 ,吸附于泥沙颗粒表面以无机态和以有机质形式存在的氮素。坡地土壤氮素流失过程实际上是表层土壤氮素与降雨、径流相互作用的过程 ,土壤氮素流失的多少主要受相互作用的限制。从分析土壤与降雨、径流相互作用入手 ,分析了土壤氮素与降雨、径流相互作用过程及机理 ,并对相互作用模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许峰  蔡强国  吴淑安 《山地学报》1999,17(3):193-199
针对南方湿润山区易受侵蚀的特点,以三峡库区紫色土为例,从防止细沟的侵蚀、树篱与带间作物的竞争、坡地的土地利用率等基本方面探讨了等高植物篱的适合带间距,并推导了可实际应用的估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沙盖黄土丘陵坡地土壤理化特性随地形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西神木县与内蒙古东胜市交界的饮马泉小流域,选择有代表性的坡面进行地形剖面和土壤层垂直方向的系统采样。每个样品进行了粒级、土壤质量含水量、土壤有机质测试。经数据的分析模拟,得以下结论:①土壤粒级构成和物理性粘粒含量特征,可以指示研究区土壤的沙化程度和演化趋向,其具有向西北更干旱粗化方向过渡的倾向。②土壤水分随地貌部位的变化规律比较明显,在峁坡顶部和上部,垂向上具有自上而下增加的趋势,而在峁坡下部和坡脚却正好相反。不论何种地貌部位都存在一个相近的土壤蒸发、渗漏、持水能力相对的平衡深度。③土壤的物理性粘粒含量与土壤的水肥关系密切,物理性粘粒含量相对高的土壤剖面,土壤的水肥组合效果较好。④土壤水肥质地的组合效果,丘陵顶部的最差,依次过渡到坡脚的组合效果最好。其进一步表明,地貌因素在土壤形成后的一系列熟化、退化、被侵蚀和沙化的演化过程中,地貌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GIS支持下的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壤侵蚀空间分析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利用ArcView3.2和ARC/INF08.1软件,通过图层叠加、统计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提取西南纵向岭谷区澜沧江流域云南段的不同类型和强度的土壤侵蚀与地形坡度、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现状、土壤类型和分布、大雨日数以及河流、道路两侧的缓冲区等的相应数据,计算出土壤侵蚀综合度。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坡度等级中,15°25°坡度上的土壤侵蚀最强,其次为8°15°坡地和4°8°坡地;>25°坡地上则较小;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壤侵蚀程度不同,总体上,旱耕坡地的土壤侵蚀较草地严重,而草地又较林地严重;在各种土壤类型中,黄壤和石灰土的土壤侵蚀最为突出,其次为红壤、黄棕壤和南方水稻土等;河流两侧和道路两侧的土壤侵蚀都较整个流域要严重,而河流两侧又略重于道路两侧;当多年平均大雨日数小于20日时,土壤侵蚀程度基本上随大雨日数的增加而增加;当大雨日数大于20日时,土壤侵蚀程度反而较小,原因在于前期大雨冲刷侵蚀,带走了地表的疏松物质。研究结果可为有针对性地防治水土流失、减少河流泥沙和水库淤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等高线植物篱提高坡地持续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等高线植物篱技术是近一、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坡地改良利用的一种生物措施。本文简要阐述了等高线植物篱的基本概念、类型及主要科学问题;从篱笆植物种类选择、布设与管理、效益评价、农林政策等方面,对等高线植物篱研究进展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该技术推广与应用的潜力与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平原沙地不同治理利用措施下土壤性质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延津站经过7~8a改造后,试区内的农业用地、果园用地、封育沙垄地较试区外未封育裸露沙垄地,粉粒含量增加9~16.64倍,物理性粘粒含量增加1.17~3.67倍,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8.4~12.6倍,全N含量增加3.6~5.25倍,全P含量增加1.52~2.19倍,碱解N含量增加2.15~3.02倍,速效P含量增加4~9.15倍,速效K含量增加1.36~2.54倍。同时,在土壤粒度、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等方面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果表明,沙地采用综合开发治理技术是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为黄淮海平原沙地农业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半干旱区植物篱侵蚀及养分控制过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于温带及半干旱地区植物篱的侵蚀及养分控制过程研究较少的状况,利用冀西北黄土丘陵区较为完备的试验小区的长年观测资料,并结合野外全坡面的大型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定量地分析黄土丘陵区坡面侵蚀分异规律,得到了在暴雨条件下细沟产生并导致侵蚀剧烈增加的临界坡长为10~15m,从而以此作为植物篱在该区域布设的理论依据。本研究模拟和分析了植物篱对养分流失拦蓄的形态、植物篱改变坡面侵蚀过程、控制细沟产生以及拦蓄泥沙而达到控制侵蚀及养分的目的,对于植物篱———农作复合农林技术在温带及半干旱地区的实践具有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黄土丘陵区林区开垦地土壤退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林地及其开垦地土壤颗粒组成、有机质含量、>0 .2 5mm水稳性团粒含量、土壤容及土壤抗强度等性质为基础 ,分析比较了林地及林地开垦后侵蚀 10年内土壤退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 ,林地一旦开垦后随侵蚀年限的增长 ,土壤性质逐年退化 :侵蚀 10年土壤粘粒和物理性粘粒比林地分别减少 2 .74 %和 3.0 1% ,粗粉粒增加 ,土壤颗粒组成粗化 ;有机质含量从林地的 4 5 .2 g/kg下降到侵蚀 10年开垦地的 9.8g/kg ,>0 .2 5mm水稳性团粒含量从林地的 6 0 .19%下降到侵蚀第 10年开垦地的 2 8.6 0 % ,土壤容重增大 ,土壤的抗剪强度从 0 .12 3kg/cm3 下降到0 .0 74kg/cm3 ;并将林地和开垦地土壤性质与土壤侵蚀强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 ,>0 .2 5mm水稳性团粒含量对土壤侵蚀强度影响最大 ,偏相关系数为 0 .972 8,其次为土壤粗粉粒和抗剪强度 ,偏相关系数为 0 .8879和 0 .6 0 2 0 ,说明了林地开垦后侵蚀土壤的退化 ,恶化了土壤侵蚀环境 ,造成土壤侵蚀更易发生 ,加剧着土壤侵蚀强度 ,表明恢复和重建森林植被在防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谢明  何江华 《地理研究》1992,11(4):75-85
华南赤红壤坡地退化具有以下特扯:1)土壤发生层次遭到剥蚀,2)土壤质地砂化,3)土壤化学性质衰退。本文介绍广东省五华县坡地立体开发,防治其继续退化以及整治严重退化坡地的试验情况,为华南的坡地利用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华南赤红壤坡地退化具有以下特扯:1)土壤发生层次遭到剥蚀,2)土壤质地砂化,3)土壤化学性质衰退。本文介绍广东省五华县坡地立体开发,防治其继续退化以及整治严重退化坡地的试验情况,为华南的坡地利用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三峡库区现代坡地剥蚀速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三峡库区以山地为主 ,人口密度较大 ,三峡工程引起的移民搬迁以及经济建设的需要 ,造成坡地上人类活动强度越来越大 ,从而造成现代坡地剥蚀作用的加剧。采用简便、实用且操作方便的地貌测量方法 ,对三峡库区草堂河流域三个坡段进行了现代坡地剥蚀速率研究。结果表明 ,<15°的缓坡、15°~ 4 5°的斜坡和 >4 5°的陡坡的现代剥蚀速率分别为 4 .0、4 .9和 7.1mm/a。当地平均现代坡地剥蚀速率已达 4 .9mm/a (790 2t/km2 ·a) ,即达到强度剥蚀标准 ,未来三峡库区坡地退耕还林 (草 )以及水土保持等生态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9.
生草覆盖和植物篱措施对红壤坡地土壤侵蚀调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安溪官桥为研究区,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采取野外调查与人工降雨野外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植被对山坡地土壤侵蚀的调控机理.研究表明,翻耕地在生草覆盖的条件下,产流量与径流系数均减少70%左右,平均入渗率提高3倍多.说明生草覆盖条件下大量的降雨以入渗的形式流入土壤中,且径流含沙量与产流产沙量均显著低于生草覆盖前,其中平均含沙量减少87.5%,产沙量减少97%.根据对野外试验小区的多年观察,说明植物篱具有缓解坡度、提高土壤抗冲性等明显的保水保土效益.因此,采取适当措施减少产流量以及提高降雨向土壤水分的转化率,均可有效减少坡地土壤流失量.  相似文献   

20.
孙辉  唐亚  王春明  何永华 《山地学报》2001,19(2):125-129
固氮植物篱近年来被热带地区用作防治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和肥力退化的有效手段。在地处亚热带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宁南持续发展实验站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顺坡耕作方式相比,利用新银合欢(L.1eucocephala)或山毛豆(T.candida)在坡耕地上每隔4m培植高密度的双行等高植物篱可使坡耕地的径流量平均减少49.6%以上,土壤侵蚀及其产生的养分流失均减少98%以上,土壤有机质、全氮、阳离子交换量等养分有很大程度的恢复和改善。农作物产量得以维持和提高,这说明等高固氮植物篱对我国亚热带坡耕地的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同样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