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黔东南地质遗迹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是对地质遗迹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本文在对黔东南地质遗迹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对黔东南地区的地质遗迹进行了评价,确定了地质遗迹的质量水平,进行了重要性分级,为地质遗迹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制定地学旅游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地质遗迹保护区划研究初探与保护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强  徐朱  周晓丹 《安徽地质》2014,(4):280-284
基于地质遗迹资源价值和开发利用条件两方面因素,构建了地质遗迹综合评价体系。遵循地域性、点面结合、保护与开发结合等原则,提出了以地质遗迹分布区划分区为评价单元,综合考虑地质遗迹评价与空间分布特征的地质遗迹保护区划方法。结合保护区划结果,对江苏省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提出了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中回顾了陕西地质遗迹保护30年历史,并对陕西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历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在分析目前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发展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可持续的陕西省地质遗迹保护利用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球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由于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众多具有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也是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主要有地层剖面、构造剖面以及古生物化石等。本文系统总结我国地质遗迹分布现状、地质遗迹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和遗迹保护现状,分析了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立国家地质公园是保护地质遗迹、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地质遗迹的调查与评价又是地质公园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基础。青海省化隆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黄河流经该县168 km,具有丰富的黄河文化遗存,但地质遗迹资源能否达到建设地质公园的要求尚不清楚。本文在地质遗迹调查的基础上,采用专家打分及层次分析法,对化隆县地质遗迹的价值进行定量评价,初步确定了拟建的化隆国家地质公园的边界范围。园区内地质遗迹共计40处,涵盖6大类,9类20亚类,其中包括2处世界级地质遗迹组合、6处国家级地质遗迹。拉脊山早寒武世缝合带、西宁群—化隆岩群角度不整合等地质遗迹,具有原特提斯洋演化、青藏高原隆升等重要的科学价值及国际对比意义。化隆县地质遗迹种类丰富、特征明显、价值极高且保存完好,具备良好的建设国家地质公园的资源禀赋,拥有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的潜力。本研究不仅为化隆国家地质公园的申报及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黄河流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带的打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西藏日喀则地区地质遗迹种类丰富、特色显著,然而对地质遗迹的类型和分布特点还缺乏深入研究,制约了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本文在地质调查以及对已有地质学、地理学资料收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日喀则地区的地质遗迹类型、分布和重要地质遗迹的特点,将地质遗迹划分为3个大类、11类和22个亚类,明确了不同类型地质遗迹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采用SWOT方法对日喀则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的优势和风险等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地质遗迹研究与评价、提高地质遗迹科学价值认知程度、构建地质遗迹与其它资源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一体化体系应是未来地质公园建设应采取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按照地质遗迹分类标准划分了重庆合川区的地质遗迹类型,选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典型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对比评价研究。评价研究表明:马门溪龙化石、地层剖面、斗牛石等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均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和观赏价值,为合川区地质遗迹的开发与规划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8.
《四川地质学报》2022,(2):344-348
按照地质遗迹分类标准划分了重庆合川区的地质遗迹类型,选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典型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对比评价研究。评价研究表明:马门溪龙化石、地层剖面、斗牛石等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均具有较高的科研科普和观赏价值,为合川区地质遗迹的开发与规划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9.
秦岭终南山地质遗迹全球对比及世界地质公园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永祥  吴成基 《地质论评》2008,54(6):849-855
秦岭中段终南山地区地质现象复杂,地质遗迹资源数量多、种类全,分布有典型地层剖面、岩浆活动遗迹、构造剖面及典型构造运动遗迹、地质地貌景观等多种类型地质遗迹。这些遗迹在环境、造山带和大陆动力学等研究方面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许多还具有景观价值。全球对比表明,区内多种地质遗迹具有独特性和垄断性。为保护好地质遗迹开展科研和旅游并兼顾生态保护,建立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是最佳选择。为此,划分出三级地质遗迹保护区及生态保护区,在保护区内设立若干特殊遗迹保护点,并提出相应管理措施。同时,作为大型地质公园,在分区开发保护的基础上,利用中应充分注意各种资源及各园区的有效整合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丙霞  沈诚 《江苏地质》2011,35(2):210-214
贵州省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多样。特殊的区域地质背景和自然环境造就了其鲜明的特色,这些遗迹资源有着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但目前保护利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在对贵州省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着"保护第一,合理开发"的原则,提出一些现实可行的保护建议,旨在实现贵州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李如友 《江苏地质》2012,36(1):107-112
地质遗迹是具有独特观赏价值和科普价值的自然遗产,旅游资源化是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最佳方式。提出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化的概念,分析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化的动力和途径,认为地质遗迹旅游资源化是旅游需求层次的提高、地质遗迹的保护、地质产业转型、国家政策的支持、地质公园建设的成功5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质遗迹向旅游资源的转化需经过地质遗迹调查、地质遗迹评价、旅游产品开发、完善解说系统等步骤。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主要研究成果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展地质环境区划研究,对有效保护地质环境、履行地质环境保护管理职能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既是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开展全国地质环境区划的试点,又是江苏省地质环境保护规划的支撑性工作,是在国内尚无成功的范例,又没有成熟的理论研究体系下开展的。项目在分析地质环境区划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明确了江苏省地质环境区划“六专(专题区划)一综(综合区划)”的区划思路;从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个层面考虑,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等6个专题区划评价指标体系;以MapGIS的空间分析模块为评价平台,进行了6个专题区划评价;基于6个专题区划成果,建立地质环境综合区划评判体系,以地质环境问题为导向进行一级区划,以地质环境功能为导向进行二级区划;从地质资源保障及地质环境安全角度,提出了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地质环境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地质环境区划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地质环境质量,对有效保护地质环境、履行地质环境保护管理职能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充分分析研究江苏省地质环境资料及成果的基础上,以地质环境问题为导向,人地和谐统一的思路,基于地质环境安全、地质资源保障及社会需求的原则,从地质环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考虑,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山体资源保护、地质遗迹保护、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等6个专项区划的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一套由7个目标层、16个约束层和40项指标构成的江苏省地质环境综合区划评价指标体系,为合理评价江苏省地质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地质公园区域地质背景入手,探讨宣汉百里峡地质景观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表明:地质构造、水流侵蚀、岩溶作用是百里峡地质遗迹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尤其是与褶皱构造变形关系极为密切,从这一特征来看,百里峡与长江三峡属于相同峡谷类型,在景观特征上具有诸多相似之处。构造地层剖面、岩溶峡谷地貌、溶洞景观是地质公园的主要保护对象,并根据地质遗迹的典型性、稀有性对地质遗迹景观进行保护分区规划。  相似文献   

15.
地质遗迹资源属性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遗迹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自然资源,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目前对地质遗迹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遗迹资源的分类、评价及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属性尚未进行全面分析.论文从广义的地质遗迹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入手,进而对地质遗迹资源的属性进行较全面的论述,并分析了其自然属性、经济属性、环境属性、社会属性和科学属性之间的关系.地质遗迹资源属性的研究对于促进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发挥地质遗迹资源的价值与功能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质量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由于影响因素较多,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度量,至今仍未形成一套标准的评价方法。文章选取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地形地貌、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开采矿种、开采方式、对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地质遗迹的破坏、对水资源的破坏、占用破坏土地、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生态恢复治理难易程度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应用模糊评价的原理与方法,通过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和隶属度矩阵,将江苏省的矿山地质环境质量划分为良好、较好、较差及差4个等级,评价结果为江苏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整治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王雷 《贵州地质》2020,37(1):88-93
辽宁抚顺三块石地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丰富。为了发掘和保护地质遗迹,实现文化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本次工作对该区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初步揭示三块石地区地质遗迹特征,并为申报为省级地质公园提出地质遗迹保护建议。经调查,首次发现极高锶天然矿泉,首次识别出系统分布的第四纪冰川地质遗迹。将调查得的60处地质遗迹划分为2大类5类8亚类。采用专家打分法对各地质遗迹开展综合评价,确定了地质遗迹级别。结果为三块石地区拥有国家级(Ⅱ级)地质遗迹2处、省级(Ⅲ级)地质遗迹19处,省级以下(Ⅳ级)地质遗迹39处,建议在不同等级的地质遗迹集中区分别设立二、三级保护区。  相似文献   

18.
苗阶 《地质找矿论丛》2019,34(3):493-498
岫岩陨石坑是中国第一个被证实并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陨石坑,是极为珍贵的地质遗迹及自然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与开发利用价值。岫岩陨石坑范围应定为地质遗迹重点保护区,根据地貌单元、遗迹点分布特点及人文因素,将保护区划分为地质遗迹景观区、居民点保留区和自然生态区等3个分区;借鉴国外对陨石坑遗迹保护开发的经验和岫岩陨石坑的现状,提出了进行保护和开发的路线;针对地质遗迹景观区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点保留区和自然生态区功能性升级、场馆的建设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对实地考察和相关资料收集的基础上,科学、客观地评价了长宁梅硐古石林地质遗迹资源,分析了其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保护开发的可行性措施。有利于指导长宁梅硐古石林地质遗迹区的旅游业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也为四川省重点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科学、翔实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雷志强 《江苏地质》2011,35(1):104-108
镇江是江苏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城市,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和建设绿色矿山入手,介绍镇江在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地质环境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为有效保护地质环境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