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作者运用地理学的时空观和基本理论,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分析了区位条件、腹地资源等因素对石臼港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探讨连云港与石臼港、岚山港分工协作形成地域港口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石臼湖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富营养化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评价了石臼湖水质现状及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石臼湖的水质级别为Ⅲ级、Ⅳ级,污染程度为轻、中度污染;影响各水域水质的主要污染物为高锰酸盐指数、硫化物、总氮、总磷;水体富营养化较为严重,高锰酸盐指数、总磷严重超标。造成石臼湖水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渔业与养殖、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因素。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连云港港口扩建工程,迅速向前推进。去年国务院又把连云港列入进一步实行对外开放的海港城市。如何使这一未来的我国中部大港一面扩建、一面发挥效益,这个问题迫切地提到人们面前。 连云港地处我国海岸线的脐部,横贯我国东西的交通大动脉——陇海铁路,以此为起点,把华东、中原和西北诸省区联结起来。以连云港为中心,北从石臼港,南至灌河口,有可能  相似文献   

4.
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自然保护区,可见大小不一的花岗岩石臼,直径基本在几十公分左右。关于这些石臼的成因众说不一,有冰川说,也有捕虏体说。笔者在2008年秋季,考察了克什克腾旗地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南京市湿地保护规划(2018—2030年)》出台。规划期内,确保全市湿地总量不下降,修复湿地面积2?133?hm~2;新建溧水东屏湖、六合池杉湖、六合兴隆洲、长江(鱼嘴)4处省级湿地公园,同时还将新建石臼湖小天鹅湿地自然保护区。根据《规划》,南京市将重点开展石臼湖、固城湖退田(圩、渔)还湖(湿)工程,开展长江、入江河流及主干河流生态修复,建立和实施栖息地修复等工程,建设水源涵养林,到2020年,修复各  相似文献   

6.
岳佳霏  潘柳榕  宗会明 《热带地理》2022,42(7):1096-1106
选取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37个集装箱港口为研究对象,选用全球前八名船公司航线数据,就其现有航线分布构建二向网络,采用度数中心度、接近中心度、介数中心度及权利指数等复杂网络中心性指标和网络结构模型对其港口体系特征和网络结构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近年来,南海沿线国家和地区间贸易愈加频繁,相关港口吞吐量不断增加,在世界集装箱港口体系内地位总体呈上升态势;各港吞吐量排名总体相对稳定,南海周边7国集装箱港口运力分布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中国与新加坡沿线。2)深圳港、新加坡港、香港港、高雄港、青岛港与上海港等港航线较多,可与较多区域直接进行贸易往来,受其他港口联系影响较小;上海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等在国际集装箱航线中起重要的串联中介作用,对航运网络控制能力较强。3)基于港口吞吐规模与中心程度分异情况将港口网络地位分为4层。第一层为国际航线母港,包括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广州港、青岛港与香港港;第二层为国际航线枢纽港,包括高雄港、丹戎帕拉帕斯港、厦门港、天津港、林查班港、巴生港与胡志明港,中心性发育程度较好;第三层为国际航线挂靠港,包括海防港、钦州港、大连港、丹绒布鲁港、马尼拉港、丹戎佩拉港、连云港、盖梅港、烟台港、营口港、日照港与福州港,港口相对中心度偏低,吞吐量相对受限;第四层为区域性喂给港,包括锦州港、太仓港、台中港、东莞港、唐山港、南京港、泉州港、南通港、珠海港、嘉兴港与海口港,因其地理区位特点成为较热门转运港口。4)整体港口网络可划分为4个港口社群。其中,社群一中心属性明显,社群二与其联通关系紧密,社群三是其喂给港群,社群四小世界属性明显,群内港口航线相对独立。  相似文献   

7.
以辽宁港口群内大连港与营口港为研究对象,选择2000—2010年港口与腹地经济协同度为切入点,测度两港的发展水平并分析未来发展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虽然略有差异,但总体上均呈现逐年提升的态势;两港与腹地经济高协同区域由沈大交通线向沿海地区转移;大连港与腹地经济中心沈阳市的协同度高于营口港;营口港与腹地经济协同度有提升态势,大连港、营口港与沈阳市的经济协同度相对于其他地级市出现逐年弱化现象。进一步探究双港驱动腹地经济协同发展的内部机制,发现在不同阶段自然条件与区位条件展开博弈;出现由市场需求和地方政府共同推动的主导港地位之争;港口与腹地经济的协同度受腹地中心城市的影响较大;外部环境及地方政策导向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港-城"关系转型的经验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港区的“港-城”关系仍处于初级互动阶段,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转型需求。本文在比较国内外案例的基础上.认为新加坡的“港-城”关系深具借鉴意义。本文在系统梳理新加坡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划分了新加坡的“港-城”关系的演进阶段.提炼出了新加坡“港-城”空间关系转型的关键要点.抽象出了新加坡“港-城”职能关系转型的概念框架。通过对比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代表的国内港区与上世纪80年代新加坡的“港-城”关系.发现二者的转型背景和发展挑战高度相似。本文结合国内港区的“港-城”关系现状,在借鉴新加坡“港-城”关系转型的基础上,从“港-城”建设、人口发展、生态宜居等方面提出了重构方案。  相似文献   

9.
王琪  陈炜  韦春竹 《热带地理》2022,42(2):236-246
以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据、全球航运网络航线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相关指标,对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内部港口吞吐量占比变化、港口群内部结构变化、湾区港口群参与全球八大区域航运网络格局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07—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港口总吞吐量增长率达到32.3%,并且在2020年总吞吐量达到7 294万TEU,占全球的9.2%,占中国的28.3%。其中,深圳港、广州港增长速度较快;2)在参与全球航运网络方面,粤港澳大湾区出现以深圳港、香港港为核心参与全球八大航运区域的层级结构,湾区整体与东亚、东南亚区域联系最为紧密,与欧洲、美洲、非洲等区域的航线联系则局限于区域核心港口间的直接联系;3)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内部深圳港、香港港、广州港三港鼎立,主要业务错位化发展,国际集装箱中转枢纽港香港港、外贸港口深圳港与内贸综合大港广州港以及区域其他支线港珠海港、东莞港等港口共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港口亟待以港口群为整体,积极参与到全球航运网络的建设中,以应对全球化进程中未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港口发展条件分析:兼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任美锷  杨宝国 《地理学报》1998,53(3):193-201
本文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际上船舶大型化与海洋货运集装箱化趋势,详细讨论了当前和21世纪初我国港口发展条件。认为社会、经济条件及人为作用对我国港口发展将起来越来越大的作用,传统的“以港兴市”概念已不尽适用。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是国港口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以组合港形式组建,包括一个中心港,即上海港,两个次中心港,即北仑港和太仑港,以及若干主要的支线港和喂给港。各港应合理分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沿海港址资源综合评价及其地域组合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港址资源是海洋空间资源的一种,是港口开发的物质基础。文中从岸线类型、数量、质量、区域体系、利用状况等方面对辽宁省沿海港址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系统阐述港址地域组合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辽宁省沿海港址资源划分为黄海北部、辽东半岛南端、辽东湾顶部、辽东湾西部 4个地域组合区,旨在从地域综合的角度为辽宁省沿海港址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宁波、舟山两港的港口资源条件的综合分析,阐述了加快开发利用两港的历史性机遇及迫切性。针对目前两港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潜在的弊端,就建设宁波—舟山联港的若干问题提出构想,并作一些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广州是华南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赵焕庭 《热带地理》2003,23(3):294-298
概述了中国在史前已发明了养蚕与纺织丝绸,用作宗教祭祀器物,周秦用于服饰和书写纸,并流传海外.丝绸之路就是古代中国向国外输出丝绸等并从外国输入货物所经之路,有海陆多条.华南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据<汉书>记载111BC有日南港、徐闻港和合浦港.据现代学者研究,秦汉时(200BC前)有番禺港(今广州);南宋和元代(12~14世纪)有刺桐港(今泉州).最早的始发港问题引起争论,焦点集中在徐闻说与番禺说.文中为进一步讨论而整理了持徐闻说和否定番禺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港口腹地系统是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重塑的重要力量,是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基于港口腹地演化理论及生态学理论,根据港口腹地发展新特征,从概念界定、演化模式、演化机理等方面提出了港口腹地“大树理论”,将其分为港腹树干生长、港腹树根生长、港腹树冠生长、港腹全树形生命空间结构生成4个时序阶段,对各阶段演化模式进行刻画和解析。其次,从港腹空间系统、经济系统、交通系统等角度对港腹全树形生命空间结构演化机理进行系统揭示。最后,以大连作为实证研究案例,验证港口腹地“大树理论”。  相似文献   

15.
“港”作为地名中的通名,其变化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规律性。“港”作为通名不是单独存在和使用的,也就是说,它是复合名词,代表着“港湾”和“港口”。在这里,“港”(特别是指港口)只有一个意思一船舶停泊地。随着时代的前进、人类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港口作为人类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船只停泊码头,而是逐渐衍变成货物运输的中转站。如果船载商品要由此港运出国境时,就又赋予“港”另外一个新的概念一海关。此处的离“港’”或出“港”,已非初始意义上的船舶离开码头,而是意味着出国,即出了海关。反之亦然。确…  相似文献   

16.
上海宁波两港空间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列辉 《地理研究》2007,26(6):1209-1220
上海港和宁波港是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港口。基于国内外港口空间关系研究现状的评述和借鉴,本文对两港的空间关系进行长时段考察和定量测度,认为近代以来,上海宁波两港的空间关系大致经历了枢纽港-支线港到枢纽港-大型深水直挂港的转变。今后上海港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而宁波港的发展势头将更加强劲,很有可能和上海港形成双枢纽港模式。  相似文献   

17.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论文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法,结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其空间生产的特征,构建“资本—权力—战略”三维逻辑框架,以解析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空间生产逻辑:从资本逻辑看,海南自由贸易港具有资本空间化与空间资本化特征,在流动空间的作用下,其资本三级循环过程有利于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从权力逻辑看,海南自由贸易港构建了制度空间,能形成对政府权力的规训,推动海南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从战略逻辑看,海南自由贸易港是新时代背景下“新国家空间”的一种形态,表征了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基地、南海海洋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中国方案等战略意义。论文运用空间生产框架从理论层面分析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地理学逻辑,能增进人们对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理解,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刘苍字  郭成涛 《地理学报》1992,47(4):344-352
本文以福建东北部沙埕港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矿物和化学分析结果为依据,结合地貌与动力条件,探讨了沙埕港表层沉积物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据此指出沙埕港泥沙来源的双向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吸引范围及其模式与划分方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所谓吸引范围或腹地,即交通线或站、港的服务地区,或称为以线、站、港为中心的经济区。具体地讲,某货流在一个时期内要经过一些线,在一些站、港装或卸,就说该货流的发生地与接收地在这一时期内是这些线、站、港的吸引范围。本文旨在系统地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20.
中国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与竞争格局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曹有挥  李海建  陈雯 《地理学报》2004,59(6):1020-1027
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演化与竞争格局变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互为因果。作者对近10年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空间结构演化与竞争格局变动进行定量测度。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 (Hirshmann-Herfindahl index) 计算表明:集中化在整个港口体系空间结构演化中已经显现;但集中化过程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港群内差异明显,且在不同时段上呈现出一定的波动。偏移-分享分析 (shift-share analysis) 显示:整个港口体系内的箱源偏移增长量一直很大,这既反映在3大港群之间,更反映在各港群内各港口之间;珠三角港群始终正偏移增长,环渤海港群一直负偏移增长,长三角港群先正偏移增长后负偏移增长;上海港在1995~1998年曾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正偏移增长,但在其他两个时段则为负偏移增长;深圳、宁波2港始终正偏移增长,且偏移增长量相当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