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抗震液化设计的对比和分析.提出了以承载力和抗震液化相互综合考虑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由于土体振动孔隙水压力的产生,桩的竖向承载力将发生退化,基于桩的竖向承载机理以及地震作用下土的有效应力状态变化,提出了桩竖向抗震承载力退化效应的应力动力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地震作用下极限桩侧阻力和极限桩端阻力的退化计算模型,最后应用该方法对液化砂土地基上的桩基进行了竖向抗震承载力退化计算。  相似文献   

3.
地震荷载作用引起的粉土液化是路基抗震设计的重要问题。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了不同围压、动剪应力条件下辽西地区饱和粉土的液化特性,并利用应变孔压模型对辽西饱和粉土路基进行了液化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围压条件一定时,动剪应力与液化振次呈双曲线关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超越概率63.5%和10%的地震荷载不能使辽西饱和粉土发生液化,而超越概率2%时液化深度约为5 m左右,这为粉土路基抗震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宿迁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的具体的岩土工程条件,设计选用干振碎石挤密桩处理建筑场地内液化土层并提高了场地内土的地基承载力。通过对检测结果分析表明,干振碎石挤密桩对降低宿迁市黄泛区易液化土层的液化指数并提高其承载力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首先对影响武汉市粉土和砂土液化的地质属性和人为因素进行分析;再选择有代表性的工程地段进行液化判定与液化指数的计算;最后得到武汉市饱和粉、砂土的振动液化性的灾害程度及需要重点防治的地段范围,达到对武汉市饱和粉、砂土振动液化性量化分析研究的目的。对本地区的工程环境评价、建筑抗震设计、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有实际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修建地铁隧道后场地液化特征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建筑场地的液化判别方法已有很多的研究,而且形成一些较为成熟的方法。场地在修建隧道后的液化特性也会发生变化,而考虑这些变化进行液化判别的研究较少。作者旨在探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自由场地的有效应力有限元法和考虑隧道修建后,应力状态改变的有效应力有限元法在场地地震液化判别之间的差异,分析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对地下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把多种方法应用于某核设施勘察中,针对抗震工类物项饱和砂土地基液化判别,认为现行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对液化判别的安全度与核设施破坏的严重后果不匹配。学者建议的基于SPT和剪切波速液化判别方法的安全裕度高于现行抗震规范,建议对抗震Ⅰ类物项饱和砂土除按照规范进行液化判别外,应采用最新的液化判别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建议抗震Ⅰ类物项液化概率控制值可由4%调整到8%、名义抗液化安全系数可由1.45调整为1.2。对基于剪切波速的液化判别曲线,指出了在特定条件下会出现不符合常理的计算结果,应结合地质资料综合判定是否液化。  相似文献   

8.
在北京三一产业园工程中采用了CFG桩与碎石桩复合地基新技术,尤其为适应消除地层液化和承载力设计需要,又为了便于施工,采用了CFG桩与碎石桩相间的布桩方案,既消除地层的液化,满足了承载力的要求,又节约了投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实用的方法。还对复合地基的设计计算进行了专门讨论。  相似文献   

9.
山东威海大屋建材装饰商城为五层框架结构商用楼,天然地基存在液化土层且满足不了承载力要求。采用CFG桩法进行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力不但达到了设计要求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压密注浆法应用于安庆电厂地基液化处理的实践。通过现场检测资料的分析得出了压密注浆在处理液化地基的工程中可以达到设计要求,消除液化,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而且在不便于大型施工机具进入的狭窄场所具有优越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唐晓武  柳江南  杨晓秋  俞悦 《岩土力学》2019,40(9):3335-3343
可液化地基在遇到地震作用或任何其他突变应力条件下,土体会迅速丧失强度和刚度,发生液化,从而失去承载能力。传统的抗液化措施主要集中在地基处理层面,而开孔管桩则兼具抗液化性能和承载能力。在假设开孔管桩孔洞内液体流动满足Poiseuille方程且等应变假设成立的前提下,结合开孔管桩复合地基的应力集中现象,推导出地基在时变荷载作用下的径竖向组合孔压解析解。考虑到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孔压积累现象,进一步利用孔压发展的经验模型改进该解析解。在此解析解的基础上,分析、对比开孔管桩、碎石桩、不排水桩以及天然地基的孔压发展情况,得出开孔管桩具有最好的孔压消散能力。桩-土模量比、井径比等因素对孔压的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桩-土模量比越大、井径比越小,孔压消散速率越快。桩本身开孔系数对孔压发展的影响不明显。荷载频率只影响初始孔压峰值,并不影响孔压振荡衰减的速率。  相似文献   

12.
水力吹填地基的水平排水板振动碾压处理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水力吹填地基,本文提出了在吹填过程中分层铺设水平向排水板并振动碾压的处理方法和应用实例,处理后的标准贯入试验显示吹填细砂的标贯击数提高到不处理时的3-4倍,标准贯入,静力触探和荷载板试验表明,处理后的吹填细砂达到了电厂地坪要求的承载力,沉降和不液化目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是当今世界工程设计领域的发展趋势,地基基础要应用可靠度理论进行设计是一大难点,而地基极限承栽力标准值的确定是最重要的方面。利用原制订基本承载力时的荷载试验资料,再补充收集了一部分新资料,重新提出极限承载力,找出极限承栽力与基本承载力的关系值K(安全系数),将K值乘以基本承载力表,并以公式计算值及林业部标准进行比较。综合得出极限承载力范围值表,在此基础上进行概率分析,得出极限承载力标准值。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法求得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变异系数。  相似文献   

14.
As shown in Part I of this study, the saturated surface silt of the dam foundations in Tianjin is vulnerable to liquefaction with a seismic intensity of VII.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codes for the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Hydro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pecifications for seismic design of hydraulic structures (DL 5073–2000), China Water Power Press, Beijing (in Chinese) 2000,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of China,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GB 50011–2001) and China Building Industry Press, Beijing 2001), specific procedures were selected for anti-liquefaction treatments in this project. Numerical simulation analyses, which have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step in engineering practice, especially for large projects such as this, have been applied to dam foundations before and after anti-liquefaction treatments to see how they will behave in an earthquake. Simulated results of the dam foundations during an earthquake were obtained for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acceleration, displacement, and properties that are considered useful for earthquake geotechnical design. The simulation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mpirical methods for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am foundation during the earthquak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anti-liquefaction treatments that made use of a cutoff wall and a platform beyond the dam improved the integral stability of the dam. The cutoff wall can prevent lateral spreading (of the left side foundation soil in the case presented here), and the platform prevents an increase in pore water pressure.  相似文献   

15.
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抗液化机理、抗液化性能判别方法、动力分析方法等方面入手,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简要介 绍和分析。结果表明,过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碎石桩的加密效应和排水效应方面。对水平剪应力分担情况的研究相对较少 碎石桩复合地基抗液化效果判别方法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目前,动力分析方法基本上以粘弹性理论为基础,应加强弹塑性及 粘弹塑性有效应力动力分析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东营某工程为例,基于黄河冲洪积地层试桩试验成果,对试桩试验、试桩单桩极限承载力实测值与预估值相差较大(6.36%~20.19%)的原因进行分析。建立在相同桩顶标高(-5.7 m)条件下单桩极限承载力实测平均值与桩底标高(可以换算成桩长)的关系曲线,对工程桩桩基承载力设计方法进行优化。根据桩基检测结果,优化后的工程桩在相同桩长、桩径条件下单桩极限承载力实测值与预估值承载力相比提高约10%,达到发掘地质条件的潜力、减少桩数、节省工程造价的目的。相关试验方法、优化桩基承载力设计的方法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工程设计及建立区域桩基承载力数据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潘志军 《福建地质》2010,29(1):39-41
以工程实例介绍静压管桩基础的设计承载力取值,采用先施工工程桩进行静载试验,以其结果反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结合桩的入土长度等给出应用于工程实际的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R)的方法,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当常规桩基础中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时采用的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予以设计计算,实践证明,其具有更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深层搅拌法在真空预压后地基工程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惠中 《世界地质》2005,24(3):304-307
为使经真空预压首期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从80 kPa提高到230kPa,设计采用深层搅拌法-水泥搅拌桩二次加固软弱地基.经现场成桩工艺试验和检测表明,桩身水泥土强度在90 d龄期时>1.80 MPa,单桩承载力标准值>150kN;以φ600桩径、桩长13.5 m、置换率为0.308和φ500桩径、桩长13.5m、置换率为0.267两种方案布置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均超过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扩底桩桩端承载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松霖 《岩土力学》2011,32(7):1970-1974
桩端承载力是扩底桩承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定性、定量地评价其承载机制是扩底桩设计的关键。通过扩底桩的模型试验,对扩底桩桩端承载机制进行了探讨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扩底桩承载力的大小受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控制。扩底桩桩端承载力和桩周摩阻力发挥的不同步程度要比非扩底桩的显著。扩底桩桩端极限破坏形状与非扩底桩的不同,类似于逆向的锚板基础破坏形状。由于扩底部的存在,使得桩端地基承载力强度有所下降;在扩底桩桩端承载力设计计算时,必须进行因扩底引起桩端承载力降低的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