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王海静 《地理教学》2021,(13):23-25
课程思政对地理科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养成与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管理机制及评价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亟需改进.因此,本文提出了构建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找准专业课程思政与国家发展,全球变化大背景下的契合点,突出教育实习和野外实践的重要作用,建构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等途径.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思政的作用,做到既契合"课程思政"的育人要求,又可以保质保量地实施专业课程教学.  相似文献   

2.
人文地理学课程是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学生建构人文地理学理论框架、培养人文地理学科思维、提高人文地理问题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阐释人文地理学理论体系和实践内容的基础上,从教学体系、思政元素、育人效果和专业特色4个方面探讨了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并且,本文结合具体实践,从目标引领与融合、建设模式与实施路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思政设计方案,以期为地理科学专业相关课程的思政建设与教学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     
F590 2003042862旅游资源野外实习课程建设研究:以皖南实习甚地为例=Researeh about building of tourism resourees open eountry Prae-tiee Cot,rse:w,th the example of praetiee base,Wannan洲杨效忠,陆林…刀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一2003、26(2)厂一191一194 旅游管理和人文地理是实践性较强的两个专业,旅游资源野外实习是其重要的实践课程.就旅游资源野外实习基地选择原则,安排旅游资源野外实习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构建较完整的实习评估体系,协调学生、教师和旅游实习地三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以保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4.
龚胜生  莫慧  梅琳 《地理教学》2023,(20):59-6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人文地理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经世致用的课程,具有天然的课程思政优势。“人文地理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要兼顾专业知识与价值引领的目标要求,以专业为内核、以课程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以家国情怀为目标,实现地理国情世情知识与爱国主义教育、人文世界演进知识与核心价值观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知识与生态文明理念教育、人文世界优化知识与新发展理念教育的有机结合。“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要注重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体系的有效性,采取线上线下双平台混合、“授—业—展—研”衔接、“视—听—图—说”融合、热点案例强化、资源平台整合等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伴随素养本位教育的改革潮流,建设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课程成为师范专业课程改革的方向。《地理综合野外实习》课程是地理师范专业核心课程,是衔接中学与高校地理研学旅行的主要课程。本文基于ADDIE模型的一般步骤,构建了师范专业核心素养本位课程改革模式,分析得出《地理综合野外实习》课程支撑的核心素养,并根据学情分析结果,设计了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系统化教学管理、项目式学习模式、多元教学评价、素养取向教学内容、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期为素养本位下《地理综合野外实习》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思政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任务,地理学对解决地球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便于开展思政教育。高中人文地理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在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指引下,本文基于区域认知视角,从全球视野、家国情怀以及小尺度工匠精神入手,提出高中人文地理交通主题融合思政教育的路径、素材与典型案例,以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思政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本文挖掘人文地理学课程融入的思政元素,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洪都拉斯偷渡等现实社会重大热点问题,对比不同案例中的人口空间移动行为,通过隐性教育让学生感受制度的差异和优越,帮助学生养成人文地理思维方式,增强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怀.  相似文献   

8.
戴敖锁 《地理教学》2014,(20):20-23
首先根据当前世界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状,提出了乡土化高中人文地理课程的概念,并阐述了它的基本内涵,接着以《乡土水稻种植业》为例,在整合主要四种课程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乡土化高中人文地理课程开发的过程、策略与方法,最后以《乡土水稻种植业》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了这一乡土化课程的教学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9.
野外考察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是地理课堂的延续与拓展。然而,当前中学地理教学中野外考察开展较少,部分教师在资源开发和课程设计上存在困难,学生的野外观察、实践和探究能力有待提升。本文以肇庆市的中学地质地貌野外考察课程为例,梳理了中学地质地貌野外考察资源开发途径,并据此设计了野外考察方案,以期为中学开发地质地貌野外考察资源、考察方案及地理野外实习校本课程提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人文地理学兼具社会性、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新教材”的全面铺开,人文地理知识教学也进入关键阶段。本文以高中人文地理的知识特性、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发展两方面为出发点,分析“双新”背景下人文地理知识教学中知识与素养的动态变化,进而以教学策略为抓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人文地理问题、获得学习人文地理的方法,助力高中人文地理知识教学革新。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师人文地理课程体系改革设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国高师地理系传统的课程设置表现出明显的不合理性,必须进行较大的改革。本文探讨人文地理课程群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方案。该方案涉及课程的层次、各课程的功能定位、教学方法等,强调了人文地理实习和毕业论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高中地理"课程思政"的内涵是以思政价值为引领,以富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地理学科内容作为载体和抓手,以问题驱动为导向,以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为支撑,以正确的人地协调观为价值取向,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提升地理学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课堂思政教育的基本路径有: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体现思政价值引领;对接区域发展理念,创设主题情境;问题驱动,引领协同探究;多维度评价,凸显实践和价值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白絮飞  杜卫红  孙玮 《地理教学》2021,(14):8-11,32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即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本文以呼伦贝尔学院地理师范专业大兴安岭以西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为例,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对实习中的研习点进行解读,凸显专业实习中对地理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师范生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中学地理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陆心怡  高超 《地理教学》2021,(9):25-28,24
议题式教学是围绕议题以活动形式开展的教学方式.在高中地理课堂中运用议题式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开展课程思政的优势,在丰富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落实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文章对高中地理课标中所蕴含课程思政的内容要求从区域发展、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三个维度进行划分,并以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四章第四节中的"国际合作"为例,进行议题式教学,设计总议题"后疫情时代'一带一路'建设的挑战"及三个子议题,开展系列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国家认同感,并提升其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可以有效促进地理学专业课程的教与学。本文以“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为例,按照组建课程思政改革团队、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改革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和完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的总体思路,探索课程思政实践,强调从课程思政元素提炼和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两方面进行地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学设计理念,为地理学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参考。课程基于专业重要知识点,润物无声地融入区域发展观、家国情怀、团队合作与求实创新精神等思政元素,同时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与讨论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相结合,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掌握。  相似文献   

16.
地理教学     
K901 2004042650试论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改革二On the teachingrefoml of human geography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己ucation/陆林,凌善金…//人文地理一2003,18(5)一65一69 依据7所高校地理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高校地理专业人文地理学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课程成为人文地理学的核心课程.《人文地理学》的课程性质决定了它在人文地理学课程群中的总括地位,该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在于阐述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课程性质和教学重点对教材提出了…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在自然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提出利用GIS技术开发探究式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平台系统。该系统变革了传统的理论验证型和认知型实习模式,提高了学生实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对探究式自然地理实习平台系统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该需求,对平台系统框架和功能进行了设计,对研制该系统的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以庐山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为例,对该系统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平台系统能够提高实习质量,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具有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国内众多高校的地理学科都开设了“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我国地理学科关注的重要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中蕴含大量的思政元素,将其知识体系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发挥学科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以“可持续发展基础”教学实践为例,明晰可持续发展相关课程特有的思政教学优势,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的思路和实践,探索思政教学方法,落实思政教学策略,以期增强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政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徐伟 《地理教学》2011,(5):49-51
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构建课程的核心论题,更加突出人文地理教学内容,新课程高考也逐渐加大了对人文地理的考查比重。下面笔者以近三年山东文综卷地理试题为例,简析新课程高考中人文地理试题的几个突出特点,并浅谈由此对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实施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思政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在部分教学环节出现了“失效”的现象,亟需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课程思政改革的要求。世界地理是地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全球百年变局、“一带一路”倡议、课程思政改革等多重背景为世界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赋予了新的使命。为此,融合多种国内外先进教学模式,构建了服务“一带一路”的世界地理课程思政“金字塔”教学新模式。提出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为教学宗旨;奉行教学与科研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以知识、能力和思政的综合达成为教学目标;着力实施理论课程群体化、教学资源多样化、教学内容时代化和教学手段多元化四大建设举措。以期更好地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家国情怀、专业素养”的卓越拔尖人才,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建设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