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杨敏 《地理教学》2021,(15):9-11
我国传统区域地理八股式教学导致学生知识碎片化、迁移能力弱等问题现状,国内相关研究者借鉴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经验,展开了以学习进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研究.本文依据核心概念强大的整合和解释能力,将"区域"这一核心概念作为组织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框架,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细致的概念理解体系.通过整合科学概念理解的发展层级模型和布卢姆认知过程水平分级,构建了高中区域地理学习进阶教学框架,旨在促进"教、学、评"相互联结、共同进阶,进一步落实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陈晓滢  张正栋 《地理教学》2021,(18):22-25,64
组织性概念是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建立的概念,其目的是为教学提供不同的思维方式.本文以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综合治理为例,结合组织性概念"感知与描述、多样性、变化、相互作用"的引申问题,构建以组织性概念为先导的教学思路,形成高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新策略,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区域特性,强化地理学习能力,发展地理核心素养,为区域地理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董瑞杰 《地理教学》2021,(17):4-7,30
地理单元教学是以地理思想方法或素养为主题的教学,让学生获得地理思维的提升,这是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创新实践.地理单元教学开展路径包括:第一,以"大观念"立意建构,在核心概念统帅下,搭建优化的学习组元,引领单元教学的方向;第二,以"大情境"融合贯通,把知识获得置身于概念专题的研究历程中,促进学生地理概念原理的积极生成,从而使单元教学获得有序生成;第三,以"大任务"驱动探究,让学生进行真实学习,通过自我监控达成目标,体现单元教学的进阶过程;第四,以"大问题"开放生成,促进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进行思维迁移,深化单元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学科教学知识(PCK)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地理学科教学知识"界定为: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法知识在地理教师作用下的特殊整合,包含五部分:地理学科的知识,地理课程的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学的知识,地理教师对"我"认识的知识。以此探寻地理学科PCK的建构意义:1.有利于高效地理课堂教学的形成;2.有利于地理学科的科学合理发展;3.有利于学生地理知识价值意义的学习;4.有利于地理教师自身的发展;5.有利于新课程的真正实施与改革深化。进而寻求地理学科PCK的建构策略:1.关心地理科学发展前沿,关注地理学科知识的价值取向;2.深入学科课程系统,拓展地理课程学科视域;3.以生为本,建构"学生指向型"地理教学;4.回归地理本真,探究"过程性"教学策略;5.加强自我学习,研修地理"自我"型教师。  相似文献   

5.
地理新课标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指导思想,选择"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地理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而情境教学主线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情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主线的特色是"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其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情感。一、情境教学主线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特点1.让地理教学更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6.
郑霁芸 《地理教学》2021,(15):34-36,40
在信息更新飞速的当代社会,地理学科需要引入大概念教学,以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实、知识体系的结构化和知识的迁移,实现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思考方式、学习态度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和自信.本文以"水资源和水循环"单元为例,提出了大概念引领下的地理教学路径,即提取大概念、分析获取核心概念和一般概念、创设情境促成知识的迁移.  相似文献   

7.
魏伊 《地理教学》2019,(6):26-29,61
概念教学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以支架式教学模式为取向,整合"教"和"学"的双方,充分考虑地理概念教学的特点,对其五个环节进行重塑,建构起地理概念教学的五个环节:进入情境,概念注意与期望阶段;独立探究,概念习得与编码阶段;协作学习,概念存储与概括阶段;学以致用,概念提取与应用阶段;效果评价,概念反馈与强化阶段。  相似文献   

8.
徐毅 《地理教学》2015,(6):43-44
地理概念是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本质属性的抽象与概括,是地理知识系统构成的最基本的要素。只有理解掌握了地理概念,才能提高地理学习能力,从而发展地理思维和学科素养。因此,如何深化地理概念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基本任务。现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有如下要求:"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  相似文献   

9.
刘登海  高孝株 《地理教学》2023,(5):27-30+26
深度学习离不开深度教学。深度教学是触及核心素养养成、促进学习主体发展的教学。在深度学习理念下,本文基于微专题“湖泊”一课的设计、实践与反思,提出了以“前概念资源化—概念视觉化—概念结构化—概念意义化”模式的地理概念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类似概念"太多,教师不可回避;"类似概念"是初中地理课堂和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对待;"类似概念"容易给课堂教学带来很多困惑,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对于怎样直面与解决"类似概念"的困惑,提出在教学实践中的对策与设想。  相似文献   

11.
惠明 《地理教学》2021,(12):55-57
项目化学习能够培养地理实践力和大概念思维.本文在分析了项目化学习与地理实践力关系的基础上,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概念,以"无锡市南泉镇自然村落名称研究"项目为例,对项目化学习各个操作环节中地理实践力的生长点和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王卫兴 《地理教学》2021,(10):18-21,45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新教材的使用,深度学习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焦点.本文将问题式教学作为地理教学的主要方式,将基于问题的教学策略融入到地理学习过程中,以"设疑—解疑—质(释)疑"开展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激励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深度学习,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地理教学中概念呈现碎片化、概念教学片段化、概念结构不清晰等问题逐渐凸显,考试评价对学生地理概念理解的要求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系统整合地理概念,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本文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切入,梳理地理概念体系建构的路径;以“河流”为例,通过提炼地理概念、联系地理概念、划分概念层级,形成围绕学生理解认知、实现教学内容重组的地理概念体系;讨论指向教学内容整合的地理概念体系的价值,即理清地理概念教学的逻辑线索、增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效果、提供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支架。  相似文献   

14.
陶倩君 《地理教学》2021,(20):46-48,59
近年来陌生概念出现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且难度较大.在地理复习备考高考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陌生概念组织专题复习.本文以"冻融作用"为例,浅谈利用冻融作用涉及的陌生概念组织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陌生概念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调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升地理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灵活应考.  相似文献   

15.
朱玲 《地理教学》2021,(10):35-37
单元学习是实现学生深度学习进而达成学科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各版本教材中隐性表达的"尺度"概念解析的基础上,以长江三角洲区域作为单元学习主题,进行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基于地理核心概念发掘学生学科素养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单元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基于大概念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与真实情境高度融合,促使学生获得更加有效的学习体验,推动初中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变。本文以初中地理“河流”单元为例,从预期学习结果、预设评价方式和单元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探究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的应用与实施。  相似文献   

17.
地理概念教学中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提炼和把握,具有促进学生理解概念、串联概念相关内容、明晰知识网络、接近学科本质的教学价值.本文紧密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提出了提炼地理概念本质属性的比较法,并依照地理学科逻辑,以概念本质属性为核心将概念相关知识串联与结合,构建完整的概念知识体系,实现高效的概念教学,并根据人教版必修一"土壤"一节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8.
张斯琪  杨光 《地理教学》2021,(13):33-36
项目式学习强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决策,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创新能力.相比社会环境,学生更熟悉校园环境,校园内也有丰富的地理教学资源,这为开展项目式学习提供了更为安全、可行的可能.笔者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校园植物"为主题,提出问题驱动、产品导向、过程进阶推动的地理项目式学习策略,为设计地理项目式学习提供新思路,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中地理教学突出强调区域性和实践性,其中研学活动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乡土地理教学内容的开发能够充分发挥地方性优势,实现地理教学走向生活化和实践化.本文依托安庆地区丰富的乡土地理资源,融合地理概念教学和问题探究式教学,分别从"教师引导式"和"学生自主式"两大视角,探究研学活动内容、活动实施、活动评价等各方面,实现乡土地理研学规范化、高效化.同时,针对研学实践过程进行反思探讨,进一步优化乡土研学设计.  相似文献   

20.
为强化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和地理思想方法的培养,笔者借鉴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中"图层叠加"的思想,以PPT为载体,运用ArcGIS软件研发了集聚25项地理图层要素的"中国地理交互式叠加分析"GIS地图,作为中国地理的学习工具,并设计运用该工具引领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课为例,阐明具体的教学过程,力证地理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方式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