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主要应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温州市海岛保护规划进行分类研究。将温州市海岛保护分为优化开发类岛群、重点开发类岛群、一般保护类岛群和特殊保护类岛群4种类型,根据分类结果可以统筹海岛保护、开发、建设和管理,以保护海岛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合理开发利用海岛自然资源,实施海岛分类管理,突出海岛分区特色,安排海岛保护重点工程布局,建立健全海岛规范化管理制度,切实加强规划在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卫星遥感的长山群岛岛礁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岛的空间分布格局是确定群岛开发利用方向的重要依据。在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长山群岛岛礁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借用景观生态学中的相关空间格局指数,对长山群岛岛礁资源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可以较准确地对长山群岛岛礁空间格局进行调查。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岛礁空间格局指标是对长山群岛岛礁空间格局描述的有用方法。长山群岛岛礁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空间簇团状分布格局,可以分为长山岛群、广鹿岛群、石城岛群、海洋岛群和獐子岛群,其空间聚集度指数分别为0.28,0.22,0.51,0.13和0.33。这种岛礁的簇团状空间分布格局具有很大的经济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海洋生物的多样性正受到严重威胁,主要是海洋及海岸带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过度开发、污染和不适当的沿岸水产养殖等原因造成的。随着海洋经济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通过岛群海域重要生物资源及环境的智能监测保护非常必要。文章针对岛群海域独特的生态功能及环境,以重要生物资源及环境监测为目标,从岛群海域重要生物资源及环境智能监测系统构建入手,对系统框架、该框架下关键技术以及系统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该研究适合岛群海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对监测目标具有重要的适应性,对系统进一步开发及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岛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对于规范海岛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引导海岛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系统总体设计、功能设计和开发实现等几个方面设计完成了基于Visual C++开发环境、ArcGIS Engine平台和postgreSQL数据库的海岛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对唐山市打网岗岛的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进行了实例应用。该系统在实现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块的基础上,集功能定位、开发适宜性评价、健康评价、承载力评估等多种评价模型为一体,为海岛规划管理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海岛旅游是现今热门的旅游形式。北部湾海岛资源丰富,海岛旅游业方兴未艾。北部湾七星岛的纬度低,生物多样性丰富,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岛内生态环境宜人,具备重要的保护与开发价值。文章运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文献整理等方法对七星岛旅游资源进行详细调查并分类,探讨七星岛开发定位及发展规划,提出积极传承当地文化、建设红树林基地等保护...  相似文献   

6.
叙述了辽宁海岛自然概况和海岛资源的现状,对各种资源进行了简要评价,并结合海岛的地理位置及其拥有资源的特殊性,指出了加快海岛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海岛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提出应加强社会各界对海岛价值的认识,坚持因岛制宜、开发与保护并重、兼顾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原则,以维护海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对海岛进行风险评价是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以舟山群岛为研究区域,应用专家调查问卷法,对舟山群岛规划建设中的综合利用岛、滨海旅游岛、临港工业岛、港口物流岛、现代渔业岛、海洋生态岛等不同主体功能岛群面临的主要生态风险源及其危害度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接受问卷调查的专家普遍认为,舟山群岛名列前十位的生态风险源主要有台风和风暴潮、储运的石油及其制品燃烧爆炸、装卸运输产生的石油泄漏、赤潮暴发、滑坡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淡水资源短缺、过度捕捞、沙石及岛礁采挖、生物入侵、工业三废排放;按照各类主体功能岛群面临的各种生态风险源的综合潜在危害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海洋生态岛、滨海旅游岛、现代渔业岛、综合利用岛、临港工业岛、港口物流岛。在逐一分析各类主体功能岛群面临的主要生态风险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分类风险管控重点以提高防灾减灾的针对性、完善公共防灾基础设施以加强防范共性生态风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海岛进行风险评价是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文章以舟山群岛为研究区域,应用专家调查问卷法,对舟山群岛规划建设中的综合利用岛、滨海旅游岛、临港工业岛、港口物流岛、现代渔业岛、海洋生态岛等不同主体功能岛群面临的主要生态风险源及其危害度进行调查评估。结果表明,接受问卷调查的专家普遍认为,舟山群岛名列前十位的生态风险源主要有台风和风暴潮、储运的石油及其制品燃烧爆炸、装卸运输产生的石油泄漏、赤潮暴发、滑坡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淡水资源短缺、过度捕捞、沙石及岛礁采挖、生物入侵、工业三废排放;按照各类主体功能岛群面临的各种生态风险源的综合潜在危害度,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海洋生态岛、滨海旅游岛、现代渔业岛、综合利用岛、临港工业岛、港口物流岛。在逐一分析各类主体功能岛群面临的主要生态风险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分类风险管控重点以提高防灾减灾的针对性、完善公共防灾基础设施以加强防范共性生态风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胶东半岛海岛旅游资源系统野外调查成果为基础,运用李悦铮等建立的海岛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选取烟台地区长岛(南长岛和北长岛)、养马岛、崆峒岛,威海地区刘公岛、镆铘岛,青岛地区田横岛6个具有代表性的海岛,对海岛旅游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长岛、养马岛和刘公岛3个海岛综合得分分别为34.426、33.347和33.191,排名分别列1、2、3位,属于二级海岛旅游区;镆铘岛、崆峒岛和田横岛综合得分分别为25.668、24.272和23.500,排名分别列第4、5、6位,属于三级海岛旅游区,旅游资源条件、区域条件一般,其受自然环境限制较大。基于对6个海岛的评价综合层和评价项目层得分分析,得出胶东半岛海岛旅游资源存在着天然的缺陷,但也具备特色鲜明的旅游资源的结论。从而在海岛旅游开发和旅游产品结构上提出了相应的调整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港口开发的现状、优势和制约港口发展的因素,根据港口吞吐量的预测结果分析了岸线资源需求量,提出了新的港群布局框架:10个综合性港区,11个主要渔港,9个游艇码头、20个旅游码头、轮渡及陆岛交通码头.  相似文献   

11.
滦河口外泥沙岛是我国重要的泥沙岛群,开展准确的泥沙岛的动态变化监测,对海岛开发与保护、海岛管理有着重要作用。遥感监测是开展大范围泥沙岛动态变化监测的有效手段。文章利用2008-2013年6个不同时相环境卫星影像开展了滦河口外泥沙岛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对不同时相的滦河口外泥沙岛的数量、面积和岸线长度进行了统计,并开展了变化分析。发现该区域6年间,8个泥沙岛岛体因围填海消失;打网岗、石臼坨两海岛由于受基于岛体开展的围填海工程影响,海岛面积明显增大;4个海岛岛体因围填海,面积明显减少;9个海岛岛体虽然受水动力影响,但面积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滦河口外泥沙岛是我国重要的泥沙岛群,开展准确的泥沙岛的动态变化监测,对海岛开发与保护、海岛管理有着重要作用。遥感监测是开展大范围泥沙岛动态变化监测的有效手段。文章利用2008—2013年6个不同时相环境卫星影像开展了滦河口外泥沙岛动态变化遥感监测。对不同时相的滦河口外泥沙岛的数量、面积和岸线长度进行了统计,并开展了变化分析。发现该区域6年间,8个泥沙岛岛体因围填海消失;打网岗、石臼坨两海岛由于受基于岛体开展的围填海工程影响,海岛面积明显增大;4个海岛岛体因围填海,面积明显减少;9个海岛岛体虽然受水动力影响,但面积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正迎来热潮。但是鉴于海岛生态环境的独特性和脆弱性,如何更好地在开发与保护中寻找平衡,已经成为海岛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文章引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概念,初步分析了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亟须引入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模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推动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在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以及管理中的应用,为用岛者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资源和管理者科学规范地管理无居民海岛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海岛旅游发展呈现出以岛群为单位组团发展的新趋势,这对海岛旅游发展过程中的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基于马尔可夫随机过程,对游客在岛群内部海岛间的随机行为进行了模型构建和研究,通过计算游客在每个岛屿的潜在停留时间,提出了一种指导海岛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科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相关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青岛市27个面积大于500m2功能定位为旅游娱乐用岛的无居民海岛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资源和环境等特征,采用AHP和Delphi评估方法,构建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估模型,确定了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适宜性分级。研究结果表明:小青岛、小麦岛、驴岛等6个无居民海岛属于非常适宜开发;马龙岛、里连岛、即墨牛岛等9个无居民海岛属于较适宜开发;试刀石,高沙顶、涨岛等12个无居民海岛属于适宜开发。最后提出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建议,为青岛市无居民海岛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珠江口海区1990年、2000年、2006年三期TM、SPOT影像数据及其他辅助数据,选取珠江口伶仃洋岛群为研究区,对各个海岛自然旅游的数量、空间结构演变等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珠江口海岛总体呈现出快速向海推进的趋势,整体面积增加,红树林景观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自然水域呈先增长后减少的态势,而普通林地景观恰好相反,先略微减少再增加。导致伶仃洋岛群自然旅游资源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海岛开发政策、经济利益、旅游人口数量、环境保护意识等。  相似文献   

17.
浅论大榭岛港口资源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榭岛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T"型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海洋经济发达,临港工业发展迅猛,对岸线需求日趋旺盛.大榭岛具有得天独厚的深水岸线资源,港口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的优良条件.文章阐述了大榭岛港口资源开发现状及港口产业布局规划,大榭岛的港口产业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港口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海岛开发利用对植被格局的干扰和破坏程度,科学评价海岛植被退化方向和程度,选取了黄海北部的长山群岛作为研究区域,在遥感和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构建了研究区域的原生植被格局,以此为基准对该区域植被退化的空间态势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是长山群岛最主要的原生植被类型,包括农业种植开垦和城乡建设占用在内的各种人类活动对海岛植被的强度干扰和破坏,使原生植被落叶阔叶林面积由13 784.19 hm2减少到6 729.43 hm2,其中19.12%被开垦为农作物,15.04%被开发为城乡建设地.受人类活动干扰的区域差异,海岛植被退化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异性,距离大陆较近的石城岛群和广鹿岛群植被退化最为严重,落叶阔叶林仅分别留存了24.48%、32.13%,而远离大陆的獐子岛群和海洋岛群植被保护较好,落叶阔叶林的保持面积在65%以上.实践证明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方法能较好地反映海岛植被退化方向与程度,是海岛植被宏观评价分析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地质条件、地质环境及地质资源等多角度出发,建立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岸线资源等6个评价要素,15个评价因子,4个因子划分等级的多层次海岛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宁波梅山岛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叠加梅山岛生态红线管控区,将二级管控区划分为适宜性差区。评价结果表明:梅山岛工程建设适宜性总体良好,适宜-较适宜工程建设区面积占比达75.5%,可满足近期规划建设用地需求;近深水岸线区均为适宜-较适宜,其中未开发利用长度6.1 km,可有效支撑梅山岛国际港口城市新城区建设。该评价结果可为梅山岛的开发利用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完善工程建设地质适宜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徐家声 《海洋科学》1992,16(3):14-17
田横岛是青岛市第二大岛,已被列为全国重点开发的海岛。岛上资源丰富,开发环境十分优越,已列为全国首批重点开发的海岛。1992年田横岛的开发利用工作将全面展开,综合开发利用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是人们关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