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多角度评价地下水资源当前现状为目的,对水资源水文地质图数据采集及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进行研究。该方法使用GIS系统结合无人机搭载相机方式获取水资源水文地质图像,经过大气辐射误差校正、图像去噪和图数据融合处理后,获取水资源水文地质图数据,构建地下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方法和GIS空间叠加分析方法构建地下水资源评价模型,以各评价指标为模型输入,输出地下水资源评价等级。最后以河南省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绘制高精度水资源水文地质图,可从多个方面对水资源使用功能进行评价,效果较好,能够为水资源合理规划利用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传统水资源评价方法分别从质、量两方面分别对水资源进行评价,割裂了水资源的内在联系,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水资源评价提出的新要求。为此,必须从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角度出发,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一套集评价指标体系、定量分析、分级标准的水资源评价方法。以陕西水资源评价为基础的实例研究,为陕西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以复合系统理论为基础,将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组成的复合系统定义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RSWRS系统)。应用Bossel可持续发展基本定向指标框架,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评价体系。应用系统综合评价法,权重采用基于Bossel评分标准,以参考状态的离差平方和最大法计算,建立了以RSWRS系统发展综合指数和发展态势度量模型。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王成硕  许成敬 《地下水》2010,32(2):107-109
以开封市为例,研究水资源承载力。针对开封市水资源短缺,本文建立了新的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水资源承载力模型。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准确客观地反应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情况。结果表明:影响开封市承栽力的主要因素有人均水资源量等10个指标;开封市水资源承载力总体水体偏低。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2017,(3)
水资源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尤其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尤为严重。从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涵义入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聚类评价法、投影寻踪法四种评价方法进行全面分析,提出通过加大理论和实践方法检验力度、构建行业专项评价机制、进行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和将可持续发展指标融入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提升评价科学性和合理性等方法,构建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矿井水资源评价——以阜新矿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矿井水资源,结合当前水资源评价的研究特点和发展方向,将矿井水和生态系统作为整体,提出了"矿井水资源评价"的概念,建立了面向生态的区域矿井水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阐述了它的内涵、研究内容和技术体系。以中国典型的矿业缺水城市阜新为例,运用数学理论、室内试验、现场监测和工程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水质评价、水量评价、污染评价及开发利用条件评价角度介绍了矿井水资源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通过对阜新矿区矿井水水质、水量、污染及开发利用条件评价,提出矿井水应该进行资源化利用,以解决矿区缺水问题,同时控制矿井水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姚娜  陈方  甘升伟  胡彩虹 《水文》2017,37(6):29-34
协同学是关于开放、非平衡系统的理论,而水资源系统正是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以湖州市为例,以两年为步长,选取2011年、2013年、2015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指标、经济社会指标,将协同学应用于湖州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将协同学应用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可行的,可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及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判别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基于供需成因分析和供需水量平衡的旱情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升乐  王旭峰 《水文》2006,26(2):6-8
以水资源的供需差值为旱情综合评价的基础,提出了两种旱情综合评价方法,即供需成因分析评价方法和供需水量平衡评价方法,应用山东省的实际资料对评价方法进行了检验,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9.
王超  李菊 《水文》2017,37(3):75-80
为满足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要求,根据水资源评价的理论及水资源公报编制的规范提出了云南水资源公报水资源量评价系统的构建思路,研究了降水、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的分析评价具体方法,并开发了云南水资源公报水资源量评价系统。实际应用验证表明,所提出的水资源评价方法是正确的、可行的,系统较好地支撑了云南水资源公报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以用水为主体的水质水量结合水资源评价方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刘克岩  王桂玲 《水文》2002,22(3):32-33,17
针对以往水资源评价中水质、水量分开评价的不足,结合北方地区的实际,提出了一种以用水为主体的水质水量结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1.
西部煤矿区规划环评中地下水专题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区规划环评在我国相对其他领域起步较晚,与之相适应的环评技术导则尚未出台,各评价单位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思路较为混乱。以我国西部典型煤矿区(榆横、榆神矿区)规划环评为例,利用水文地质学、水资源学理论,结合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提出了西部煤矿区规划环评中地下水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和思路。研究认为西部煤矿区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脆弱是共性,“三水”平衡是评价的基础,将矿区开发对水资源的影响限制在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范围之内是煤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邹胜章  朱明秋  唐建生  夏日元 《地质学报》2006,80(10):1637-1642
特殊的环境地质结构,导致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长期受到威胁,包括季节性的水资源短缺、频繁交替的洪灾与旱灾以及水污染。本文在分析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评价的四个方面的内容水量安全评价、水质安全评价、水资源利用安全评价以及水灾害防治安全评价,并阐明了西南岩溶区水资源安全的主要保障措施,包括建立水资源安全预警系统、经济转型、保护性开发地下水源、优化水资源分配、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李湘姣  王先甲 《水文》2005,25(6):12-17
按照复合系统理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一个由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且各子系统包含多个要素。由此,本文构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层次结构多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下水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水资源可利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合理评价是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依据。本文根据水质评价的特殊性,就模糊模式识别模型进行了改进,将改进的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应用于江阴市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基于熵权法赋权的模糊综合评价及传统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对地下水水质评价问题具有较高的数值稳定性和适用性,模糊模式识别法评价的水质级别趋于平均化、中间化,本文提出的模糊模式识别理论模型应用于典型案例地区地下水水质评价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用于规划目的的水资源评价方法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目前水资源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用于规划目的的水资源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西部开发的关键。本文就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问题,从西部水资源对于全国的意义、西部水资源及利用现状两个方面论述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重要性;提出将水资源评价纳入不同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最后提出包括建立有效的水资源财产权结构、进行水资源价值核算、实施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和水资源补偿在内的可持续管理对策及有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周启鸣  李剑锋  崔爱红  刘会增 《水文》2021,41(1):15-21,72
集中回顾中亚干旱区陆地水资源评估手段进展.水资源评估手段主要可分为基于观测数据和水文模型模拟两大类.从数据获取手段来讲,站点实测、遥感、再分析数据是目前中亚水资源评估的主要数据来源.其中,遥感数据又可分为成像遥感数据以及非成像遥感数据(包括雷达高度计、重力卫星数据).由于干旱区站点资料缺乏,遥感与水文模型集成已经成为常...  相似文献   

18.
怀柔应急水源地作为北京最大的应急地下水源地,在连续10多年的干旱期间,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在总结怀柔应急水源地10年供水历程的基础上,评价了连续干旱和应急开采条件下区域水资源的变化;结合南水北调进京的契机,从"资源人工回补"和供水系统"热备运行"两方面开展当地地下水资源涵养研究工作,以保障怀柔应急水源地可持续"应急供水"能力,为应对南水北调供水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做好水资源战备储备。  相似文献   

19.
程瑶  孙倩  马建琴  邱林 《水文》2008,28(1):28-31
针对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评价问题,结合模糊对向传播神经网络分类灵活、算法简练的优点,本文提出区域水资源系统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模糊对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文章采用随机模拟技术生成评价指标序列,并和其所属的评价等级值构建训练样本,基于模糊CP网络结构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应用.计算结果表明,模型合理,可操作性强,模型具有普适性,可用于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评价.  相似文献   

20.
Water security is related closely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problems, and may possibly even affect national security. The problem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arid inland watersheds. In this paper, we assess the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of three watersheds in the Hexi Corridor (Northwest China) using a multi-level, multi-target,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pproach. We constructed an assessment system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s water resourc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ociety,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of these inland watersheds. The assessment used 21 indicators that describe the ratio of water supply to dem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ood security, drinking-water security, disaster control capacity,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economic conditions. The level of the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was highest in the Shulehe watershed, followed by the Heihe watershed and the Shiyanghe watershed. Strategies to promote water security for all three watershed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