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90年10月22—25日在日本仙台市召开了第十届国际声发射学术会议(10-IAES)。作者有幸参加这次大会,目睹声发射技术在国际上的最新进展,并结识了“虽闻其名未见其人”的学术界权威和朋友,使自己对声发射的理论、观测与应用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在这里愿与这个栏目读者共分享认识上得以提高的喜悦。在参加这次会议之前,,我对AE的认识仅限于岩石力学领域,如岩石破裂、隧道、工程、矿上微震等,总之,离不开石头或疙痞。但是参加这次会议的80篇论文中,竟然涉及到”高压  相似文献   

2.
1990年9月27日至10月3日在日本横滨市和鹿儿岛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国际大会。这次大会是由“国际减灾十年”日本推进本部等主办,并得到了联合国区域发展中心(UNCRD)、联合国救灾署(UNDRO)、联合国开发署(UND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银行(WB)、国际粮农组织(FAO)、国际气象组织(WMO)、国际技术协会联合会(UITA)及红十字会新月会联合会(LRCRCS)等十多个国际组织的支持。来自上述国际组织、世界上4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这次大会,其中有9位中国代表。大会发言总共87人次,包括59个专题报告和28个评述性发  相似文献   

3.
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第23届大会定于1985年8月19日至30日在日本东京召开。预计将有来自世界各地50多个国家有关方面的600多位专家出席大会。这是第一次在日本召开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的大会。会议由  相似文献   

4.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UGG)第 2 3届大会 2 0 0 3年 6月 2 9日~ 7月 11日在日本札幌举行 .大会以“行星地球的现状”为主题 ,强调对地球系统过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新技术在地球物理科学中的应用 .IUGG所属的国际大地测量协会 (IAG)、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协会 (IAGA)、国际水文科学协会 (IAHS)、国际气象学与大气科学协会 (IAMAS)、国际海洋物理科学协会 (IAPSO)、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ASPEI)、国际火山学与地球内部化学协会 (IAVCEI)等组织了相应的学术交流活动 .大会安排了 4个主题报告 (U…  相似文献   

5.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1985年8月19—30日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23届国际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大会及其执行局会议概况,内容包括:本次大会的一般概况;学术讨论会主题及评述;IASPEI 秘书长关于1983—1984年的工作报告要点;大会作出的七项决议全文,IASPEI 今后几年的会议预告,并附带介绍了1985年8月2—3日在美国檀香山召开的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协会(IUGG)执行局会议的简况及共与 IASPEI 有关的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6.
在单轴应力条件下对不同应力变化过程岩石的声发射b值或m值进行了研究。所用的岩石为济南辉长岩和房山大理岩。实验的方式有三种:(1)重复加载实验;(2)递增加载实验;(3)应力增减实验。实验表明,应力减小过程的声发射b值比应力增加过程的声发射b值低。重复加载时声发射率显著下降但声发射b值变比不大,声发射b值对岩石的应力历史的记忆效应也不及声发射率的记忆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7.
《地震地质》1986,8(4):70
1986年6月30日至7月4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学会、英国皇家学会、英国地球化学学会和欧洲地球化学学会等七个组织联合赞助的第六届国际地质年代学、宇宙年代学和同位素地质学大会在英国文化古城剑桥举行。据统计,大会共有3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50名代表参加,为上届(1982年,于日本)人数的两倍,提交大会的论文1180余篇,充分反映了这些学科和领域近年来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8.
岩石蠕变过程中声发射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吕培苓  李纪汉 《地震学报》1991,13(1):104-112
在常温下、单轴加压下对两种岩石完整样品进行蠕变破坏过程中声发射活动实验.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讨论了蠕变三个阶段中声发射活动特征.在瞬态蠕变阶段,随着加载,声发射活动逐渐增强;在稳态蠕变阶段,在较低的声发射活动背景上,可能出现较强的信号,声发射幅值-频度关系的 m 值可能稳定于某一低值,也可能下降;进入加速蠕变阶段,声发射活动水平增强,m 值下降加快,也可能表现为明显回升后再下降,并与岩石样品的性质有关.将蠕变破坏三个阶段中声发射活动与地震孕育过程中某些地震活动图象变化(如 b 值、前震活动)进行了联系,提出地壳岩石蠕变破坏机制形成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类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岩石蠕变过程中声发射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常温下、单轴加压下对两种岩石完整样品进行蠕变破坏过程中声发射活动实验.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讨论了蠕变三个阶段中声发射活动特征.在瞬态蠕变阶段,随着加载,声发射活动逐渐增强;在稳态蠕变阶段,在较低的声发射活动背景上,可能出现较强的信号,声发射幅值-频度关系的 m 值可能稳定于某一低值,也可能下降;进入加速蠕变阶段,声发射活动水平增强,m 值下降加快,也可能表现为明显回升后再下降,并与岩石样品的性质有关.将蠕变破坏三个阶段中声发射活动与地震孕育过程中某些地震活动图象变化(如 b 值、前震活动)进行了联系,提出地壳岩石蠕变破坏机制形成前震—主震—(余震)型地震序列类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正>第四届SWARM卫星工程科学大会(SWARM-2017)于2017年3月20~24日在加拿大艾伯塔省班夫(Banff)举行。这是SWARM卫星星座发射后举办的第二次国际科学会议,其在轨成功运行3年多,成果丰富,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科学家前来参加,累计收到摘要120多篇。此次会议由SWARM计划的参与方之  相似文献   

11.
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I UGG)第 2 3届IUGG大会于 6月 2 9日至 7月 1 1日在日本札幌举行。大会以“行星地球的现状”为主题 ,强调对地球系统过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和新技术在地球物理科学中的应用。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过程、人类活动对大气层的影响、地球发电机模型和地球磁场、卫星观测在地球重力场测量中的应用、地球过程的可预测性、地球物理灾害和可持续发展、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动力学等重要的科学问题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IUGG所属的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IAG)、国际地磁学与高空物理学协会 (I AGA)、国际水文科学协会 …  相似文献   

12.
不同应力途径三轴压缩下岩石的声发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颙 《地震学报》1981,3(1):41-48
在不同加载方式的三轴实验中,观测了济南辉长岩和北京昌平花岗岩的声发射(围压达1.3千巴).当最大主应力增加使岩样破坏时(A型),平均声发射率逐渐增加,离破裂强度约几百巴时声发射急剧增多.而当岩石处于一定的高应力状态,通过减小围压使岩样破坏时(B型),声发射的急剧增加仅出现在离破裂差应力20-30巴的情况下,而且这种破裂过程声发射总数只有 A 型的1/3左右.在 B 型加载情况下,从应力场的球张量部分(流体静压力)来看,是一个卸载过程,而从偏张量部分来看,是一个加载过程.这种卸载过程的存在很可能是造成声发射不同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一、声发射研究系统岩石受压变形过程中有大量声发射事件产生。从岩石内部发出的弹性波就称作声发射。根据岩石声发射的情况(多少、大小、频率、位置等)可以了解到岩石材料内部的破裂过程。不但使我们能够了解发声地点的情况,而且还能揭露它的更为深入的矛盾和实质。使我们不仅能够了解缺陷的目前状态,还可以了解缺陷的形成历史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张瑞红  林大超  乔兰 《地震研究》2011,34(3):358-364
应用最优小波包变换,采用取决于节点噪声时频特征的相关阈值,对模拟地震波到达的加噪合成信号、SDAES数字声发射仪采集的微震实验信号、NIED观测台站记录的日本2007年能登半岛地震信号进行去噪,并和基于小波变换的其他方法进行了去噪效果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信号信噪比(SNR)高、失真低,体现出了总体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20 0 3年国际大地测量学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 IUGG)大会定于该年 6月 3 0日~ 7月 1 0日在日本扎幌市举行 ,大会题目定为“行星的现状 :前沿和挑战”。1 大会学术报告初步议定为以下 4个 :1 )预测、预报及其可能性 ;2 )地球系统和全球变化 ;3 )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 ;4)火山弧的多变性 :从地层到同温层。2 大会学术讨论会初步议定为以下 6个 ,每一个又分为若干小题目。1 )预测、预报及其可能性 :1地震及其影响 ;2火山喷发 ;3洪水 ;4长期天气预报 ;5大洋底部变化的可预测性 ;6自然中的非线性变化。2 )地球系统和全球变化 :Cynosphere;…  相似文献   

16.
亚洲地震委员会作为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的地区性组织,自1996年在中国唐山成立以来,至今己成功举办过六届学术大会和五次地震学和防震减灾技术培训班,在推动和提高亚太地区的地震研究水平,增强各国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以及培养年轻人才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和积极的作用。目前,ASC已是IASPEI各委员会中工作最活跃的组织之一。2008年11月24—28日在日本筑波科学城召开,这次大会由亚洲地震委员会和日本地震学会共同主办,中国地震学会参与协办。大会研讨的主题是:共享现代科学和技术,减轻亚洲的地震灾害。欢迎中国地震…  相似文献   

17.
合作的新精神:世界减轻自然灾害大会强调区域合作1994年5月23—27日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世界减轻自然灾害大会,为2000名与会者交流经验,并确定国际减灾10年计划后半期的重点提供了一次极好的机会。自1990年以来,140个国家成立了国际减灾10年国家...  相似文献   

18.
声发射现象不仅在工程上,而且在地质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研究。岩石声发射信号的频谱携带着有关材料特性,破裂机制以及信号传播路径上的构造特征等信息。因此声发射频谱分析成了声发射研究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之一。 1.声发射信号的基本特征及频谱分析系统存在的问题 个别的声发射信号是不可重复的单次性瞬态信号。一般认为,声发射信号是一种宽频带信号。它所复  相似文献   

19.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学术讨论会暨IAG 成立125周年纪念大会于1989年8月2—12日在英国的爱丁堡举行。这次会议是国际大地测量学界的一次盛会,有44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名代表参加。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主席米勒(Mueller)、副主席托尔格(Torge)和 Kautzle-ben、秘书长路易斯(Louis)以及国际上的许多著名大地测量学者参加了大会。中国代表共6  相似文献   

20.
用声发射波形采集分析系统记录的完整花岗岩在固体围压下破裂及粘滑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波形,研究了声发射和粘滑时间序列与天然地震序列的关系,讨论了粘滑过程的时间分布,发现粘滑事件的累积频度曲线随时间的变化受围压和应变率影响,大致呈现指数函数和线性关系两种形式。总事件(包括粘滑和声发射)的累积频度随时间的变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呈现出对数函数形式,粘滑序列中的声发射随时间减少。本文的结果对于研究不同应变速率及不同震源深度的地区的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以及在判别地震活跃期内不同阶段强震序列类型和前兆特征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