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CT扫描器射线源、探测器及扫描方式的发展,详细讨论了评价CT性能的参数,如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对比灵敏度、探测器效率、断层厚度及伪象,并对CT机的研制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50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结果表明CT扫描在发现卵巢肿瘤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且根据主要CT表现鉴别良恶性质是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CT扫描在某种程度上低于传统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HRCT(高分辨CT)图像是较常规CT具有更清晰的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从而提高病灶细节以及正常和异常细微结构的显示能力,对配合临床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如何利用普及型CT机获得HRCT图像。我们做了技术上的改进,并在不增加设备的基础上利用软件功能,提出一些技术参数,主要是扫描层厚,管电流及扫描时间,高分辨薄层重建,尽可能的缩小显示野,加大矩阵等。所得到的图像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HRCT(高分辨CT)图像是较常规CT具有更清晰的空间分辨率的图像。可明显提高图像质量,从而提高病灶细节以及正常和异常细微结构的显示能力,对配合临床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如何利用普及型CT机获得HRCT图像。我们做了技术上的改进,并在不增加硬件设备的基础上利用软件功能,提高一些技术参数,主要是扫描层厚,管电流及扫描时间,高分辨薄层重建,尽可能的缩小显示野,加大矩阵等。所得到的图像分辨率明显高于常规CT,如肺小结节的显示,腔隙性梗塞的检出率,可疑小腔隙与大的像素颗粒的辨别等。我们认为,进一步开发软件功能。会获得更加理想的HRCT图像  相似文献   

5.
体积CT中的图象重建算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积CT是继断层CT发展而来的一种高新技术。它具有获取投影数据的速度快、X射线利用率高、成象结果空间分辨率各向同性等优点,因而将成为用于医学影象诊断、工业无损检测等领域的更为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对体积CT技术的发展历史、主要特点、算法分类及未来发展等进行了系统地回顾、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全身CT扫描机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各国的CT厂商都在努力提高CT开机率,除精心设计、制造提高可靠性外,另外的途径是出现故障后及时维修,为此,我们在研制生产我国第一台全身CT机CT-C6000同时,研制成功了CT远程维修诊断。即借助于普通电话网,在公司总部就可以实现对千里之外的CT机故障进行诊断与维修。  相似文献   

7.
保证CT的可靠运行,提供最佳质量的CT图,已成为临床放射全面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TCT80A和GE9000两台CT机为例,从维修角度谈CT机的质量保证。  相似文献   

8.
X线CT,自1970年问世以来,迄今已发展到第五代,成为临床诊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之一。据初步统计,仅在山东省就有各种类型的X线CT机300余台;在中国大陆拥有4000台X-CT机,并已安置多层螺旋CT机和电子束CT机若干台。 泰山医学院早在1983年即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全国放射技师培训基地,1985年设置放射技术专业,不久开始招收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1993年在泰山医学院召开了第七届全国CT理论与应用学术交流会:1996年该专业被评为省重点学科,稍后成为医学影像专业硕士生培养点。鉴于泰山医学院…  相似文献   

9.
CT机、SPECT及PET等医疗设备是当前重要的医疗诊断工具,但这些设备都跟某些射互有关,当放射性元素衰变而发射某种射线时,如果它们在4立体角范围内是等概率分布的,则扇形采集比在上方向上有集的效率提高了许多。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原理,扫描参数和图像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螺旋CT最显著的特征是X线球管围绕病人旋转时,扫描床上病人连续通过机架,由于滑环技术的发明螺旋CT于1989年投入临床应用,它被广泛接受并成功地应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检查。由于产生容积数据,螺旋CT产生较少的呼吸遣漏扫描且可行允许重建,提高了Z轴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通用MOD代替专用MOD模块,解决CT机数据资料的存储问题。方法:用MAXOPTIXMOD来代换PIONEER MOD。结果;很好的解决了CT机数据资料的存储问题,保证了CT数据的安全性。结论:MAXOPTIX MODS可以成功地应用在SYTEC4000CT机上,成果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光学弱相干层析成像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光学弱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结合了共焦、弱相干、光外差及扫描层析成像等技术的优点,可实现无损伤、在体检测,具有较高的探测灵敏度和分辨率,可望在生物组织活检中获得广泛应用。本文在讨论OCT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OCT系统的若干应用,如龋齿、体内器官粘膜的成像检测和对血管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的成像检测等。  相似文献   

13.
腔隙性脑梗塞的CT诊断及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20例脑腔隙性梗塞的CT诊断及临床特点,认为梗塞病灶可被清晰、准确的发现。有助于临床的定性分析,为治疗提供了依据。CT是目前诊断脑腔隙性梗塞的最有效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4.
根据声光衍射原理,提出一种全新扫描方式和图象重建方法的医学CT技术设想。在理论上给出了新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并提出新方法实用化实验的参数和条件。与现用的CT相比,交真有扫描时间短,重建图象速度快,对人体无害,图象分辨率高,成本大幅度降低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15.
笔者对55例经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超声CT平扫与动态增强及肝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肝癌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比较了CT平扫与动态增强的影像表现,探讨了动态CT扫描的特异性征象及其产生的病理基础,并为临床选择治疗手段和判定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多准则迭代卷积重建是多目标决策下的Radon变换求逆过程。我们从图像场的本质出发,设立反映图像场平滑性测度-熵函数、反映图像场的能量一平方范数及反映重建精度测试-投影响与重建图象的再投影之间的平方误差之和作为重建的三个性能测试。基于这些准则的多准则正则化方法是非适定图象重建一个有效的工具,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实际CT投影数据的重建结果来看,多准则迭代卷积重建优于CT机用的卷积算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回顾了CT在78例急性脑外伤和脑血管病中应用,认为CT在帮助临床上定位,定性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手段上提供了客观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用γ射线-CT机对恐龙蛋作三维成像复原恐龙胚胎骨骼形态获得成功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赵永界研究员等与郑州大学物理系鲁祖惠教授等合作,用ICT-B01型Y射线一CT机对恐龙蛋作三维成像复原恐龙胚胎形态成功,已摄出在未孵化出的恐龙蛋中,小恐龙的三维胚胎图像...  相似文献   

19.
全身扫描机,即全身X射线计算机层析扫描摄影装置,其研制与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把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全身CT扫描机CT-C6000的设计与实现介绍给大家,为我国的CT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CT机在扫描和予后处理过程中,受机器零部件,计算机,患者以及环境等各因素影响,会产生出不同类型的图像伪影。根据图像伪影类型,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原因所在,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图像质量完好。本文以SOMATOM DRH CT机为例,列举了例图像伪影,并对其成因,排除方法,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