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概况 1974年6月17日,北起渤海,经山东、江苏、安徽及豫东,南至浙北、赣北及鄂东的广大地区,发生了一次罕见的强烈雷暴天气过程。其中大部份地区都有8级以上的大风和暴雨,(10分钟下10毫米以上)。淮北,苏北及南京附近有二十来个县下了冰雹。个别地区还出现了龙卷风。 在这次过程中,大风是主要的成灾因素,其特点是:①范围广、风力强、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约有40多个县、市刮了10级大风;20多个县、市刮了11级大风;南京附近十来个县、市风力在12级以  相似文献   

2.
通过气象站记录、灾害大典、气候影响评价等多种途径,收集到湖北通山核电站周边300km×300km区域范围内1956-2000年龙卷风资料,对龙卷风的时间分布和灾害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龙卷风有明显的时间分布,一年中主要集中在夏春季,以7月、4月最多;一天中,午后至傍晚最多;龙卷风平均持续时间为17min;近45年,1976~1985年这10年中龙卷风出现最频繁;龙卷风出现时,蒲福风力等级一般在10级以上,平均12~13级,最大17级,富士达风力等级平均F1级,最大F3级,风速约70m·s^-1;龙卷风从NW→SE向移动的频次最多;龙卷风影响宽度一般在0.5km内,平均带长为10.0km;龙卷风灾害呈并发性,主要是风灾,往往伴有冰雹、暴雨、雷击及飞射物,使灾害加重。  相似文献   

3.
对豫西1949-2008年龙卷风的有关史料调查分析表明:豫西(多丘陵山地)发生龙卷风的概率相对全省较低,富士达分级F0级17次,F1级12次,F2级仅有2次;90年代龙卷风发生较多,主要集中在6-8月,一天之中多出现在下午至傍晚;风力一般都在10级以上,持续时间8-60 min不等,平均25 min.豫西的龙卷风各有2个县(市)发生过4次和3次,7个县(市)发生过2次,11个县(市)发生过1次,其余33个县(市)没有龙卷风的相关记录.在豫西只有相对比较开阔、平坦的地域才可能促生龙卷风.  相似文献   

4.
一、灾情概况 1981年7月18日中午。烟台市栖霞、海阳二县27个乡镇共628个自然村遭受了严重的冰雹龙卷大风的袭击(简称85.7过程)。据烟台日报报导,冰雹平均积地4—5寸厚,直径多在60mm,暴雨如注,海阳县战场泊乡15分钟降雨54.0mm,普遍出现10级以上大风。至使11万2千余间房屋不同程度遭受破坏,死1人伤120人,死亡家禽15万只,农作物受灾50多万亩,二县经济损失约1亿6千余万元,是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风雹灾害。  相似文献   

5.
1956-2011年黑龙江省龙卷风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富士达—皮尔森强度分类法对1956—2011年黑龙江省229个龙卷风样本进行分类,分析龙卷风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典型龙卷风个例的环流背景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956—2011年黑龙江省龙卷风灾害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20世纪60—80年代龙卷风活动频繁,90年代龙卷风发生频次最少,2001—2011年龙卷风发生频次略增加。龙卷风主要集中发生在夏季,以7月发生最多,且多出现在午后至傍晚。对龙卷风空间分析发现黑龙江省绥化地区是龙卷风多发区,与该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大气环流特征有关。不稳定的形势场是龙卷风产生的基础,暖湿气流的输送和冷暖空气的强对流运动为龙卷风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河北涞水的一次龙卷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军 《气象》1981,7(11):32-32
1981年5月15日,河北涞水县附近发生了一次强龙卷风。12时20分在涞水县西北5公里处、在海拔100米的向阳坡的上方,有一个气旋式龙卷风形成,生成后先沿山坡向南东南方向移动,绕过山后,转向东北移动(见图1),时速约4.8公里。移动中发生嗡嗡的响声,旋转速度很快,水平直径和垂直高度迅速扩展。形成了一个直立的黑色云柱体,直径约为50米  相似文献   

7.
受1522号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影响,2015年10月4日15:28—16:00佛山市出现了强龙卷风并对多个镇街造成严重灾害。通过灾害现场调查、多普勒雷达观测、群众走访、视频影像等资料,综合比对分析龙卷风的特征,结果表明:该次龙卷风过程发生在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中,发生时的台风中心距离佛山350 km;龙卷风影响时间约为32 min,路径长度为31.7 km,平均时速约为60 km/h,强度达F2级,属于强龙卷,具有"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风力破坏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美国《建筑和其它结构最小设计荷载》中t秒平均最大风速与1h平均最大风速的比值公式,推导出EF级别和F级别风速测量标准间的转换方法,将京津冀1956—2016年122个龙卷风个例由EF等级转化为F等级,再按照《核电厂厂址选择的极端气象事件》HAD101/10中推荐的龙卷风风险评估方法,对京津冀龙卷风风险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京津冀122个龙卷风个例的风程1/4mile平均最大风速均比3s平均最大风速低,平均偏低2.1m·s~(-1),风速越大,两者差距越小;122个龙卷风个例分布在F0到F3共4个等级中,F0等级31个,F1等级78个,F2等级12个,F3等级1个;京津冀龙卷风发生次数最多依次为天津、唐山和张家口市,分别为21、21和14次,强龙卷发生最多的是廊坊市(3个),衡水、承德、保定、北京4个市没有发生过强龙卷;京津冀发生超越EF1、EF2、EF3、EF4等级龙卷风重现期分别为5.8、10.1、20.2、49.5a,发生超越F1、F2、F3、F4等级龙卷风重现期分别为4.9、13.8、38.5、130.7a;京津冀一年中单位面上(1km~2)10~(-7)概率水平对应的龙卷风设计基准风速为73.4m·s~(-1)。  相似文献   

9.
龙卷风曾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据联合国公布的一份资料称 :全球平均每年发生的龙卷风次数高达 10 0 0次以上 ;美国在 1980~ 1984年的 5年中 ,龙卷风就发生过 45 0 0多次 ;仅在 1947~ 1970年这 2 0多年中 ,全世界就有 74.5万人被龙卷风夺去了生命。我国龙卷风出现频次也较多。如上海市近 3 0多年中 ,龙卷风肆虐达 74次 ;广东湛江地区在 1981年 4月到 5月的 40多天里 ,竟 4次遭龙卷风袭击。面对突如其来的龙卷风 ,难道人类真的就束手无策难逃厄运吗 ?龙卷风 ,又称龙卷 ,是一种破坏力最强的小尺度风暴 ,系自积雨云中下伸的漏斗状云体。龙卷漏…  相似文献   

10.
正1暴雨过程2017年4—6月10站以上暴雨日数共9 d(表1)。4—5月区域暴雨日数仅1 d。4月8—9日出现首场区域性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共有50个县(市)出现雷电;赣东北有10个县(市)出现短时8—9级雷雨大风天气,风速以乐平24 m/s为最大。有25县(市、区)的64个测站出现30 mm/h以上强降水。强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6月(共6次),其中6月10—16日、20—29日先后出现连续暴雨过程,位列  相似文献   

11.
1990年7月6—7日,鲁北地区出现了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降雨从6日午后开始至7日上午结束,持续近20个小时。大暴雨区主要出现在黄河以北,面积约1.6万km~2,其中乐陵站雨量最大,达148.6mm(图1)。这次大暴雨过程,强度大、范围广,造成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25日16时至17时30分,我站测得一次完整的龙卷冰雹天气过程。图像甲、乙为龙卷冰雹云的平高显回波图。此龙卷云的特征是块状大,强度强、移速快、受3000米的偏西风引导,生命史短,影响范围小。平 均移速为60公里,最大移速为70公里;龙卷及地面宽约一公里,长一百公里;下的冰雹粒直径3—4公分,最大达鸡蛋、拳头大。事后地区气象局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实地调查、总结,取得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5月17日白天到夜间,顺德市出现了强对流天气,北窖下午5时左右,杏坛在午夜时分出现了龙卷风,全市10个镇区除了顺德港降雨22.2mm外,其余各镇区均下了暴雨到大暴雨,其中24小时(17日08时~18日08时)最大降雨量出现在均安,达201.2mm.降水集中在凌晨4~5时,最大降雨强度出现在勒流,1小时降雨量达102.6mm,创历史最大记录.这次强对流天气,由于出现龙卷风和大范围大暴雨,给我市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超200万元.顺德"5.18"大暴雨是该日华南大范围暴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出现有着大范围环流背景,也有中小尺度特征.现分别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1998年8月11日中午,龙卷风袭击了盐湖城市中心。根据事后的报导,漏斗状龙卷风于当地时间12时55分在西部1000W,6005着地,以时速110到150英里的速度,仅5分钟时间,向北偏东横扫到州政府大厦附近不到3英里的狭长地带,其中包括了可以容纳2万多观众的最大的“Delta”体育中心(屋顶及玻璃窗受损,导致场内严重漏水),15层高的Wyndham饭店(84个房间玻璃窗受损),以及Avenure附近的高级住宅区,造成121所房屋受损,其中34所房屋被掀掉屋顶,已经不能住人;80多人受伤,1人死亡;700多棵大树折断或连根拔起,估计总损失达一亿五千万美元…  相似文献   

15.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1暴雨过程气象记录显示,江西省7—9月发生区域性暴雨天气平均每年3.8次。2012年7—9月,江西降水偏多,10站以上区域性暴雨日达8 d(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暴雨日异常偏多。13日傍晚至17日的对流性强降雨过程为历史同期少见,全省平均降雨103.6 mm,单日雨量以南丰316 mm为最大,其中南丰县莱溪17日05—11时6 h雨  相似文献   

16.
一次雹暴回波和雹块微结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76年6月4日甘肃平凉发生一次猛烈雹暴。地面降雹前,等效反射率因子 Ze≥10~(4.6)mm~6m(-3)的强回波有二个轴。主轴顶伸展较高,约离地8公里(对应环境温度约-40℃);次轴顶较低,约离地6公里(环境温度约-25℃)。两个轴在离地3—4公里(-5℃—-10℃)间互相连接。地面收集的雹块经切片分析后得知:雹胚有52%为透明和半透明圆球;雹块内部结构有4—5个层次和1—2个层次的各占45.8 %和33.6%。由110个雹块的外形得知,扁球、圆球和半圆球形的各占33%、23%和22%。微结构特征说明雹块主要生长在温度较高和扰动较大的过冷却水滴区。  相似文献   

17.
急流     
《气象》1975,(5)
急流一般是指出现在对流层上部或平流层下部的一支风速较大、范围较窄的气流。它的宽度约几百公里,厚度约几公里,长度可伸延几千公里。 究竟风速多大才算急流?世界气象组织的定义是,最大风速达到30米/秒或以上,垂直方向的风速切变达5—10米/秒/公里,水平方向的风速切变5米/秒/100公里才算急流。 急流带中风速最大区域的连线称为急流轴。在天气图上常用急流轴来表示急流带。沿急流轴上的风速并不是均一的,一段大些,另一段小些。急流带中蕴  相似文献   

18.
烟台市87.9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卫星云图的云场演变为线索,分析了1987年9月4——5日(简称“87.9”)烟台历史上罕见的暴雨天气过程的云图特征。指出该暴雨过程源于高原气旋云团,由黄河气旋、江淮再生气旋影响半岛。冷锋云带与山东气旋云团汇合叠加,造成了5日的暴雨1987年9月3日20时至5日7时,烟台市全区连降大—暴雨,有五个县市超过100mm,市区最大为168mm,平均雨量75.3mm。降雨同时,风力7—8级,阵风10级。大部分县市区遭受严重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501.4万元。九月连续两天出现强烈暴雨,为建国以来所罕见。这次降雨过程明显分二个时段。第一时段从9月3日23时至4日4时,5小时降水40毫米以上;从4日17时至5日4时,11小时约降水100毫米以上,为降水的第二时段。表明先后有两个强系统影响山东半岛。根据卫星云图上云场的演变特征,可将该次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湖北大畈核电站周边地区龙卷风参数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气象站记录、灾害大典、气候影响评价等多种途径,收集了核电站周边地区的300 km×300 km区域1956—2000年间的龙卷风资料,并根据《核安全导则汇编(上册)》规定的方法详细计算了龙卷风各个参数间的关系,最后给出核电站的龙卷风设计基准参数,即最大风速为70 m/s(对应概率为1×10-8),平移速度13.5 m/s,旋转半径206 m,最大气压降9.9 hPa,设计基准等级为F3级,这些结论已在设计部门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地质灾害是自然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目前不完全统计,杭州地区有100余处,其中1~6万m~3土方量的有5处;金华地区26处(其中滑坡14处,崩坍12处);绍兴地区约50处;丽水地区26处,其中滑坡10处,泥石流三处。大于5万m~3土方量的有2个,1—5万m~3土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