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特别是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与演变是城镇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1980、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7期的中国土地利用遥感数据,对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变化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工作主要有:①计算1980—2015年中国的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其他建设用地及总建设用地的面积和增长率,从而得到1980—2015年中国的建设用地变化速率。②运用GIS软件中的联合分析工具,得到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空间变化格局。③制作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从而得到1980—2015年中国建设用地结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中国建设用地整体上表现为持续扩张的态势;东部及沿海地区增长速度较快,青藏高原基本无变化,中部及东北地区增长速度较缓,西北地区有少量增加;增加建设用地以耕地转入为主。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新区城乡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变化监测,分析其变化特征,对新区未来建设和发展以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以赣江新区为例,从建设用地空间形态模式、空间重心指数、空间紧凑度、空间形状分形维数等方面,分析了赣江新区2017—2018年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均呈现逐步增长的态势,并符合规划;(2)新区属于组团型发展模式,建设空间重心整体向东北方向扩张;(3)为有关政府部门继续推进新区建设和规划调整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范本贤  方青 《现代测绘》2006,29(5):31-32
土地管理部门传统的建设用地数据管理模式已远不能满足当前实际需要,存在数据重复、丢失,管理混乱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南京市江宁区建设用地数据建库系统的建立情况,探讨了土地管理部门中建设用地数据的管理和维护问题,对整个国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小城市发展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级市是中小城市的重要一环,县级市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对中小城市发展尤为重要。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Theil系数对湖南省县级市建设用地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得出其城市建设用地存在时空差异明显、变化不稳、空间差异分布散点化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湖南省县级市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广受关注的城市建设用地新的审批方式,于2007年度正式启用。84个城市建设用地由过去的报国务院分批次审批,调整为每年由省级政府汇总后一次申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政府具体组织实施,省级政府将对城市建设用地负总责。国土资源部日前印发《关于调整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审批方式有关问题的通知》,对新的审批方式作进一步明确。[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探索城市建设节约集约用地的新途径,全面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我们在长沙召开节地型城市发展新模式现场会,这次会议不仅是探索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中节约集约用地的研讨会,也是一次鼓励大家积极开展节地实践的现场会。今天上午,我们听取了长沙市新河三角洲旧城改造中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工作有关情况的介绍,参观了现场和规划设计模型,  相似文献   

7.
为减轻和防止地质灾害给国家经济建设带来的损失,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和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实行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近日,秦皇岛市地矿局与市土地局联合发决定,对全市建设用地实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今后,凡是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各县区具体安排的建设项目;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和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建设项目,在选址阶段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相似文献   

8.
加强建设用地批后管理,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措施。2008年以来,浙江省瑞安市加大供地力度,基本完成转而未供土地清理任务。如何做好已供建设用地的后续管理工作,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为有效防止超面积占地和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容积率等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江苏省盐城市按照“严格规范管理,积极主动服务”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建立了“用地批后跟踪监管、竣工联合验收、部门联动执法”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新机制,形成了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建设用地批后监管体系,改变了过去“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模式,有效地遏制了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寿年。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用地全程监管工作是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手段,而建设建设用地全程管理系统则是有效落实建设用地全程监管工作的的重要工具。结合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信息化现状及建设用地业务需求,分析了建设用地业务及内容,提出了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思路、总体框架、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1.
阐述北京市建设用地综合决策分析平台建设的总体目标和系统架构。该平台通过对建设用地资源的数据整合,建立起北京市建设用地综合管理信息数据库,实现全市建设用地综合信息的及时、动态监管和更新,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可利用建设用地资源筛选的模型研究和自动筛选程序开发,实现了建设用地资源的综合决策分析。  相似文献   

12.
构建城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法,建立了完整的规划管理数据库,实现了满足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的项目选址、用地结构分析、存量建设用地分析等分析功能,为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提供了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国土资源管理中,有着堵与疏的关系。要做好国土资原管理工作,就必须处理好堵与疏。堵就是查处和制止各类土地违法行为,使之纳入依法用地轨道。疏,就是办理各类建设用地手续,许可各类建设用地。国家要发展经济,需要占用土地搞建设。但是,我国人多地少矛盾又十分突出,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国家法律、法规有严格的规定。既要保证国家建设合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提出了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目标和原则。以山东省建设用地审批管理为例,给出了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的体系架构设计和实现,并对建设用地审批管理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南昌市建设用地适宜性扩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建设用地持续吞噬优质土地资源,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本文以移动窗口法获取建设用地源地,选取经济和社会因子构建阻力体系,生成MCR面,通过自然断点分级法获取适宜性分区,通过ArcGIS中的Hydrology扩展模块获得适宜扩展路径、生态隔离带和生态关键点,为未来城市建设用地扩展方向和生态建设提供借鉴。结果表明:①南昌市70%的区域属于允许建设区,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区域,应当重点保护,兼顾经济-生态共同发展;②利用Hydrology扩展模块对南昌市MCR面进行进行特征提取,发现主城区北部和西部较适宜建设用地扩张;③生态关键点对于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未来规划中应重点保护,限制开发。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统计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探讨了2003年以来我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的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各类型建设用地供应量存在明显差距,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是供应的主要类型,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供应量增速最快,二者连同工矿仓储用地成为建设用地供应规模扩大的重要载体;②建设用地供应具有明显的波动性,2009~2014年间较2003~2008年明显,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的波动性明显大于其他地类;③建设用地供应可划分为3个阶段,2004~2008年为波动增长期,2009~2013年为快速增长期,2014年以来则进入调整期;④经济发展、生态、交通及水利建设是影响建设用地供应的重要因素,城镇化的作用被掩盖,居住条件改善的作用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以TM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分析了北京五、六环之间土地格局的空间分布特征,评价了绿带发展的潜力。结果表明,穿越规划 区的几条重要交通干线构建了绿化控制带基本的楔形结构;各类非建设土地资源占60%左右,为绿地的发展提供了可直接利用潜力。 但现有土地资源布局零乱,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管理,各种大型城镇建设用地的空间格局已大大超过绿带的规划构想。提高建设用地 的空间利用率,缩小建设用地的空间规模,科学配置各类绿色景观是绿带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0—2018年六期城市建设用地监测数据,本文利用城市用地年面积增长率指数、公共边测度、核密度估计、位序-规模法则等方法,刻画成渝城市群扩张演化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并对城市群规模体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呈先快后慢的趋势,空间上呈“中部高速,南北低速”的特点,建设用地扩张密度高值主要集中在成都、重庆二市且城市群内部连片发展不明显。城市群新增城市用地呈现无序蔓延态势,并未趋于紧凑。2000—2010年,成渝城市群规模分布极化,呈现明显的双核首位特征,2010年后规模分布由非均衡趋于均衡。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武汉市积极利用“九省通衢”的独特地理和区位优势,抓住国企改制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的契机,“以理顺关系拓展建设用地整理铺平道路,以实现市场化经营引导建设用地整理方向,以土地储备制度为依托筹措建设用地整理资金,以公众参与促进建设用地整理健康发展”,积极开展了南湖新城等多个建设用地整理试点,在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资产保值增值,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以及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特点建设用地整理作为土地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是按照城市规划要求,对城市一定区域内建设用地进行调…  相似文献   

20.
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扩张遥感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GIS一体化技术,获取长沙、株洲、湘潭3市(长株潭地区)2000年、2005年和2010年3期陆地卫星图像,提取建设用地扩张及其空间分布信息。运用扩张速度指数和强度指数分别对2000—2010年间10 a变化以及2005年为界的前后两个5 a区域建设用地时序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优势度指数分析了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趋向性。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在不同时期都处于增长的趋势,其中前5 a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和强度都要明显高于后5 a。2000—2010年间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约3.94万hm2,前后2个时期的扩张面积分别占增加总量的57.30%和42.70%。对长株潭地区建设用地扩张进行时空特征分析,认为建设用地扩张引起区域内耕地和林地在数量和空间格局上的变化,城区周围9~12 km范围内耕地极易转入建设用地;2个时期河流附近耕地流入建设用地随距离变化而呈现不同特征;前5 a城区周围林地转入建设用地强度大,距离交通用地3 km附近的林地易转入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