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两种新的水文频率分布模型:Pareto分布和Logistic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光炎 《水文》2005,25(1):29-33,45
介绍了两种新的水文频率分布模型——Pareto分布和Logistic分布,分析了它们的统计特性和应用概况,制作了两种分布的离均系数表,能用一般的方法估计参数和设计值,可作为进一步研究频率曲线线型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南海海域新生代经历印支—南海地台裂谷期、陆间裂谷期和区域沉降阶段,形成大陆架、大陆坡和洋壳区三大区域构造单元。围绕洋壳区,大陆坡和大陆架呈准环带状分布格局。沉积盆地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和大陆坡上,亦环绕中央洋壳区呈环带状分布。南海油气勘探活动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截至目前已发现数百个油气田,这些油气田主要分布在南部、北部和西部等大陆边缘。油气田分布主要呈大陆架或其近陆部分以油田为主、大陆坡(也包括邻近大陆架部分区域)以气田为主的“外油内气”特征。油环区凹陷烃源岩以中深湖相泥岩或深海相泥岩为主,沉积有机质以Ⅰ、Ⅱ1型干酪根为主,地壳相对较厚、热流值相对较低、烃源岩主要处在生油窗以内,烃类产物主要是原油。气环区生烃凹陷烃源岩以海陆过渡相泥岩和海相烃源岩为主,沉积有机质主要是Ⅱ2—Ⅲ型干酪根,地壳厚度相对较薄,热流值高,具“超热盆”特征,烃源岩以生气为主。油环区主力储层是砂岩,形成于湖相到浅海环境,存在多套储盖组合。气环区内带存在浅水沉积和深水沉积两套储盖组合,以深水扇和生物礁储层为主,盖层主要为海相泥岩。以300 m水深为界,油环带主要位于浅水区,勘探程度较高;内带气环主要位于陆架下部及陆坡区,勘探程度较低。南海海域勘探领域正在由浅水区向深水区发展。南海油气资源丰富,有望成为我国新的大油气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防范重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研究灾害在时空上的分布特征,是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实施科学减灾措施的基础[1]。本文充分利用山区丘陵县(市)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经统计分析,发现地质灾害在时空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①我国滑坡崩塌泥石流高发期为5~8月,高发区随时间由南向北逐渐推移;②地质灾害年际变化特点为逐年波动,总体趋势上升;③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云南,巨型和大型灾害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甘肃;④汛期全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和防范重点为东南和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4.
针对上海地下工程中遇到的浅层沼气地质灾害问题,本文搜集分析了大量的实测资料,总结了上海地区浅层沼气的产出和分布规律,并最终尝试从地质灾害的角度对其进行分区。  相似文献   

5.
陕北毛乌素沙漠南缘泉水分布特征及形成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北毛乌素沙漠南级有诸多泉水出露,本文依据大量的实际勘资料将其划分四种类型,对不同类型泉水分布规律,泉水出露的微地貌条件和泉域含水层结构特征作了深入分析,探讨了各类泉水的补给条件及烧变岩破碎带的水文地质意义,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不同类型泉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7.
林崇献 《广西地质》2001,14(1):41-45
文章简述农业土壤的概念,物质组成,剖面特征,分类以及地理分布规律,论述土壤与地质环境的关系,提出农业地质土壤的概念,并初步介绍了农业地质土壤的分类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义г分布的特性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光炎  董秀颖 《水文》2003,23(2):29-32
介绍了广义г分布——对数г分布和指数г分布的一些特性和应用。通过变数的平移和倍比变换,建立起统计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可利用三参数分布的有关表格(如模比系数KP值表)和适线方法,应用于四参数分布的频率计算上,使计算简化。  相似文献   

9.
大伙房水库洪水预报误差分布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伙房水库洪水预报误差资料为例,采用P-Ⅲ型分布、极大熵误差分布和P-范分布来分析对比洪水预报误差的分布规律,并提出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参数的全局优化求解P-Ⅲ型分布、极大熵误差分布参数。分析结果表明:4阶最大熵误差分布、P-Ⅲ型分布拟合经验点据较好,而P-范分布拟合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10.
青藏高原有色金属矿产分布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青藏高原是举世无双的世界屋脊,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环境形成了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青藏高原拥有全国铜矿储量最大的玉龙超大型斑岩铜矿,镍钴矿储量最大的金川大型铜、镍(钴)矿,及铅、锌矿储量最大的金顶铅锌矿。本文以地体构造为基础,着重论述了青藏高原Cu,Pb,Zn,Co,Ni,W,Sn,Mo,Hg ,Sb等有色金属矿产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长江河田及其上海岸带水体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敏  陆敏 《地学前缘》2000,7(B08):94-98
讨论了磷的5种存在形态及其分布规律。河口及岸带水体沉积物中磷主要是以有机磷(OP)和无机磷(IP)形式存在的,有机磷是有机质的组成部分,无机磷又可分为可溶性磷(DP)、铁结合磷(Fe-P)、铝结合磷(Al-P)、铝结合磷(Al-P)、钙结合磷(Ca-P)。研究发现,沉积物中总磷含量水平在692.79~1570.99μg/g之间,无机磷含量在220.02~928.33μg/g之间,占总磷含量的31.8%~60.5~,而有机磷含量在394.89~642.66μg/g之间,为总磷含量的39.5%~68.2%。在分析水体喾物中各形态磷的含量和变化的基础上,对磷在时空上的变化,与有机碳、总氮的关系以及污水输入影响等进行了初步的论述,并提出沉积物中铁结合磷(Fe-P)和铝结合磷(Al-P)可作为判断污染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探矿工程》2006,33(10):62-62
调查显示,我国地下水资源分布呈现南多北少基本特征,且自然分配极不平衡,资源量最少和最多的地区分布量相差50倍,这也是我国部分地区极度缺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青藏高原全新世植被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唐领余  李春海 《冰川冻土》2001,23(4):367-374
根据青藏高原 30个点湖泊的孢粉记录综合研究显示 :在进入全新世之前 (12kaBP以前 )除最东南部外 ,高原从东到西均发育为荒漠草原植被 .全新世早期 (12~ 9.0kaBP)高原东南部 (10 4°~ 98°E)为落叶阔叶林 /针阔叶混交林 ,季风已进入本区 ,气温比前期上升 2~ 4°C ,降水波动于 35 0~ 5 5 0mm之间 .中部 (98°~ 92°E)为草甸或灌丛草甸 ,再向西至 80°E左右为草原植被 ,气候寒冷干燥 ,平均气温比现在低 4.5~ 5 .5℃ .最西部 10 .5~ 9.9kaBP出现相当于欧洲新仙女木气候倒转事件 .全新世中期 (9.0~ 3.2kaBP)高原由东向西古植被依次发育为针阔混交林或硬叶阔叶林 (10 4°~ 98°E)→针阔混交林 (98°~ 80°E)→灌丛草甸→草原 (92°~ 80°E) .中期气候比早晚期温暖湿润 ,东南部 1月份气温高于现在 3℃ ,年降水量比现今多 2 5 0mm以上 .中西部气候温暖湿润 ,出现高湖面期 ,年均温高出现在 5℃以上 ;全新世晚期 (3.2kaBP以后 )由东向西古植被依次为硬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草甸→草原→荒漠 ,气温降水呈非线性下降 ,越向西下降幅度越大 .东南部 1月份气温比中期下降 4~ 4.5℃ ,年降水少 35 0mm ,东北部最冷月气温比中期下降 8℃左右 .中西部严重干旱 ,湖面降低 ,湖水变咸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主要煤系地层是下二叠统“梁山煤系”、上二叠统“龙潭煤系”和上三叠统-下侏罗统“香溪煤系”。“粱山煤系”和“龙潭煤系”主要分布在鄂东南、鄂西南地区,“香溪煤系”零星分布在鄂州-赤壁、远安-当阳、巴东-兴山、利川等地。研究认为:二叠纪成煤环境属近海型,而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属于内陆型。控制聚煤作用的主要因素有:①成煤环境为滨岸沼泽相区,沼泽发育之前沉积物若为砂质、粉砂质岩类,则含煤性好,反之若为泥质或粘土质岩类,则含煤性差;(爹煤系沉积的早期沉积基底剥蚀夷平为坳陷地带,到中晚期坳陷逐渐增大,能形成宽阔的聚煤(盆地)带;⑧地壳沉降幅度大,升降速度乎稳,泥炭沼泽发育时间长;④地壳振荡次数频繁,沉积旋回多,煤层厚度较大,含煤性好,反之.沉积旋回少或不完整,煤层少,且薄,含煤性差。通过分析有利的聚煤因素,提出了各煤系的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15.
赵家绪 《青海地质》2002,11(1):44-47,43
通过对西宁市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危害程度、形成原因的分析,认为该区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水平、垂直分带性,时间分布上表现为同发性和不稳定性,并结合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将西宁市地质灾害分为危险区和易发区,对地质灾害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18.
未被发现矿床规模分布的知识在勘探计划和资源评价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获悉诸已知矿床的发现顺序后,发现矿床的过程可归结为预测未知矿床的规模分布,正如在石油资源估计中所作的那样.然而对金属矿床来讲,除了特殊情况外,即便是确定已知矿床的发现顺序也是很困难的.我们提出对未被发现矿床规模分布进行建模的一种新方法,是通过检查已知矿床规模的经验分布函数的性态来实现的.所建议的方法不要求知道已知矿床的发现顺序.众所周知,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分布函数的参数可根据这种经验分布函数的尾部估计出来.同样的技术已被应用于估计具有低于变量检测限的化学分析数据的痕量元素的分布函数了.将此法应用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质碳酸盐型矿床的数据集上,并将其结果与用通常的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20.
杨闯  王祝文  向旻  刘菁华 《世界地质》2015,34(3):825-829
为验证Choi-Williams能量分布时频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引入阵列声波测井信号处理之中。结果表明,它对于裂缝性地层具有较好的区分和识别能力,并且可以有效地抑制多频率成分信号的交叉性干扰,清晰地得到声波测井信号的时频分布性能及其特征。对于致密性地层来说,声波测井信号的各组分波均无明显的衰减。对于裂缝性地层来说,斯通利波能量会有较大幅度的衰减;破碎度更好,渗透性越好的裂缝对斯通利波的衰减影响更大;横波的衰减在渗透性更好的裂缝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