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空间数据库查询语言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简介了目前空间数据库查询语言研究情况和所具有的形式,按空间数据的特点和查询语言的一般要求,认为空间数据库查询语言应具有以下特征:能理解“空间概念”,能描述查询结果的表达方式和查询描述的非过程化。指出了目前空间数据库查询语言集中的3个研究方面各自的特点及待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空间数据库系统的数据模型、存储方法及实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空间数据库在天文、地理信息、城市规划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详细介绍了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模型、空间数据的操作、空间数据库上的查询及查询语言、空间数据库的存储方法,最后给出实现空间数据库的几个策略.  相似文献   

3.
广泛运用Web和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WGIS/DGIS)有利于共享的空间数据库组织之间和用户通过互连网进行数据交换。不过,这些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互操作性仍然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直到最近出版的地理标记语言(GML)标准的出现,这一问题才得到了解决。GML是一个新的实施规范并提供中立的框架为定义地理空间应用模式和对象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的文档。XML迅速成为一个事实上的标准电子数据交换之间的Web应用程序,然而,传统的数据库查询语言,在其目前的形式下并不适合直接查询和更新XML库。由W3C提出的XQuery查询语言为XML提供了强大的查询功能,但它缺乏支持空间查询,本文主要研究具有空间查询的语言GML-QL。  相似文献   

4.
GIS中自然语言空间关系定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针对现有空间关系描述方法的缺点,基于一种新的方向关系——细节方向关系,并结合外部方向关系、拓扑关系,研究了自然语言空间关系的定义和描述方法及其在空间数据库中的查询实现。  相似文献   

5.
基于自然语言的空间查询语言是空间数据库和智能GIS的重要研究领域。针对空间查询语言的特殊性就基于自然语言的空间查询语言的解译机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空间目标名称库、空间词汇库、空间查询句型模板库、空间语料库、查询结果模板库等空间知识库的支持下,介绍了如何用最大匹配分词技术对空间查询语句进行分词;说明了利用空间查询句型模板库中的句型对查询语句进行句法分析,最终解译出空间查询目标和相应空间操作的过程;详细阐述了如何进一步将这些空间目标和空间操作转换成中间空间查询语句(即扩展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函数的SQL),并由关系数据库执行查询;最后就如何选择文字或图形两种语言形式进行查询结果表示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然语言的空间查询语言是空间数据库和智能GIS的重要研究领域.针对空间查询语言的特殊性就基于自然语言的空间查询语言的解译机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空间目标名称库、空间词汇库、空间查询句型模板库、空间语料库、查询结果模板库等空间知识库的支持下,介绍了如何用最大匹配分词技术对空间查询语句进行分词;说明了利用空间查询句型模板库中的句型对查询语句进行句法分析,最终解译出空间查询目标和相应空间操作的过程;详细阐述了如何进一步将这些空间目标和空间操作转换成中间空间查询语句(即扩展空间数据类型和空间函数的SQL),并由关系数据库执行查询;最后就如何选择文字或图形两种语言形式进行查询结果表示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基于Internet的矢量数据远程查询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地理空间数据存储在文件或数据库中,对于在线服务的地理数据通常存储在空间数据库中,空间数据库已经能够管理海量矢量数据。然而由于空间数据库的远程查询在一个有限带宽的网络环境中执行有别于传统的空间数据查询,具有只能传输有限的查询结果集、会话时间短、无状态、长事务和不透明的特点。在详细阐述这些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基于查询代理的海量空间数据远程查询和基于Web的几何对象属性查询的设计与实现,实践证明能够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前,简单的关系数据库与面向对象模型都不能满足用户对数据的管理应用要求,因此,面向对象的关系数据库应运而生。同时为了对空间数据库进行高效的查询、管理,产生了空间查询语言(GSQL)。本文主要进行了空间查询语言的初步探索,详细地阐述了在OpenGIS矢量数据模型上的GSQL语言的扩展过程,其中包括在Oracle中创建空间数据类型、空间函数的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9.
闫浩文 《测绘学报》2023,(11):1962-1973
空间相似关系在空间目标的描述与匹配、空间数据库的查询与更新及空间认知和推理等方面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其综合性和复杂性,其形式化描述和表达困难,可计算性偏弱,导致目前研究成果少而零散,未见成形的理论体系。为此,本文构建了空间相似关系的理论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首先阐释了空间相似关系的定义、分类、性质与影响因子,然后论述了同尺度空间相似关系和多尺度空间相似关系的计算方法,进而探讨了空间相似关系的重要应用领域,最后给出了空间相似关系潜在的研究方向。本文成果是对空间关系理论的有益补充,有助于空间相似关系的未来研究更加严谨、深入和系统。  相似文献   

10.
空间数据库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空间数据库的技术要点.包括3个方面:第一,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模型是空间数据库的核心,是空间数据库其他技术的基础;第二,空间数据索引,空间数据索引建立在空间数据模型的基础上,是空间数据查询的线索;第三,空间数据查询语言,空间数据查询语言提供了空间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方法.这3个方面结合,使传统的关系数据库扩展到空间数据库,也使得能够方便、灵活地处理复杂的空间数据.  相似文献   

11.
 采用Landsat TM数据分析了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断面水质污染状况,通过波段的DN值和常规监测数据建立能反映水质状况的 污染物监测模型。结果发现,将2000年常规监测数据代入模型后,与遥感数据的结果基本吻合| 重建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连续水体 污染变化曲线,得出污染物浓度随着远离上游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13.
The area around Sataun in the Sirmur district of Himachal Pradesh, India (falling between the rivers Giri and Tons; both tributaries of the Yamuna River) was studied for landslide vulnerability on behalf of the inhabitants. The study was made using extensive remote sensing data (satellite and airborne). It is well supported by field evidence, demographic and infrastructural details and aided b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based techniques. Field observations testify that slope, aspect, geology, tectonic planes, drainage, and land use all influence landslides in the region. These parameters we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using the statistical approach of landslide hazard zonation. Using the census data of 1991, vulnerability of the populace to the landslide hazard was accessed. As most of the infrastructure in the region is concentrated around population centres, population data alone was used for vulnerability studies.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it is well known that coseismic gravity changes take place during an earthquake, previous research has not yielded convincing evidence demonstrating that significant gravity changes occur before large earthquakes. Furthermore, even if we suspect that gravity changes occur before large earthquakes, we have yet to demonstrate how to consistently observe these changes for useful earthquake forecast that would bring benefits to society. We analyzed ground gravity survey data obtained in 1998, 2000, 200...  相似文献   

15.
GNSS系统及其技术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国际上卫星导航系统的总体发展,对美、俄、欧、中的四大全球系统,以及相关的区域系统和增强系统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研究分析了GNSS系统及其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分析了我国Compass全球系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我国未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因受机场工程设计软件的测量数据容量限制,基于LiDAR采集、点云分类后得到的地面点云数据LAS不能完整应用于目前设计软件进行设计计算。本文通过对拟选技术方案的筛选,提出了利用FME Workbench数据处理功能,结合VBA编程获取外部方格网平面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在FME Workbench中实现了地面点云数据构建TIN、采用逐点内插方法从TIN中提取方格网高程数据、等高线生成及相应图形处理与成果输出。最终通过实际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4D”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4D”(即数字地面模型、数字正射影像、数字栅格地图和数字线划地图)系列产品的生产流程、关键技术、及其在耕地保护、防灾减灾救灾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Virtual Australia is not a well-defined or agreed concept. This discussion paper conceptualises Virtual Australia as a ‘virtual [digital] model containing and representing all non-trivial objects and their contextual environment – from blue sky to bedrock – in real world Australia’. It describes a scenario for Virtual Australia, one or two decades from now, in which the locations and conditions of non-trivial objects and their environment are updated automatically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remote sensing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support of a ‘Supranet’. It then examines the concept of the ‘Supranet’ – a pervasive information network based largely on wireless technology linking the physical world to a virtual model in real time – and develops and discusses three princip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pranet: the ability to have or collect specific information (know); the ability to process information (think); and the ability to communicate that information. If, in the near future, any or all non-trivial devices are to some extent able to know, think and communicate, the potential for object autonomy will be realised.  相似文献   

19.
Location-Based Services (LBS),an emerging new business based on smartphone and mobile networks,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Most of these LBSs,however,only offer non-seamless indoor/outdoor applications and simple applications without giving stakeholders the chance to play an active role.Our specific aim is to solve these issues.This paper presents concepts to solve these issues by expanding the Open Location Services Interface Standard (OpenLS) to allow seamless indoor/outdoor positioning and to extend the content of the services to include information recommended by stakeholders.  相似文献   

20.
GIS空间数据的采集误差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详细阐述了GIS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误差来源,重点分析了通过地图、遥感和摄影测量等方式采集数据所产生的误差及其特性,分析了其对GIS数据的影响与消减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