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在平原地区或者利用地形条件较好的高山进行中转建立超短波气象辅助通信网,已经屡见不鲜.但是,在地形复杂,通信距离远的边远地区如何建网?本文介绍了伊犁州气象局的有关同志建设伊犁地区气象辅助通信网的情况.在经过较长时间试验以后,他们充分利用短波单边带和超短波两种通信方式的特点,采用两种电台混合组网的  相似文献   

2.
一、概况长期以来,由于气象通信条件限制,气象资料和情报收集、传递时效慢,满足不了预报服务工作需要.为改变这一局面,1987年以昌吉州局为中心与米泉、蔡家湖、阜康、天池、呼图壁气象站建立了超短波气象辅助通信网(西部网).该通信网建立之后,当年在防洪抢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组建西部通信网取得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上,1989年又建立了以奇台为中心包括北塔山、木垒、吉木萨尔气象站的超短波气象辅助通信网(东部网).在西部网中又增加了玛纳斯气象站.同时,完成了东西部网奇台与昌  相似文献   

3.
气象部门除了广播外,目前采用的通信手段主要有两种:气象台站依靠邮电部门的通信线路和设施进行气象信息的传输,这是主要的手段。以此方式组成的通信网络称为主要通信网。另一种是利用气象部门自建的无线短波、超短波电台进行通信联络,这种方式组成的通信网称为辅助通信网。后者作为一种辅助通信手段,弥补了主要通信网的  相似文献   

4.
内容提要在气象辅助通信网中,超短波通信正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在我区目前还处于开始阶段,可以预见,不久将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手段应用于我区的气象预报会商、服务、灾害性天气监测,人控作业指挥和气象资料传递.笔者根据一年多来的调研,谈谈这方面的认识,供通信工作者参考. 在理想的平原地区,超短波通信的有效距离由下列公式求出:  相似文献   

5.
一种使用方式灵活、运行·稳定可靠的气象 VHF(超短波)辅助通信网在我省建成,并于元月15日通过了有关专家的鉴定。该网为省—市和市—县间覆盖14个主台、52个分台、3个中转站、两级中转方式的星型结构通信网络。自1984年开始筹建。通过  相似文献   

6.
超短波通信网配备的DVD1731型充电稳压电源,在我省气象台站使用以来,其主要故障有以下两则: 例一,供电电路中整流器Q_1击穿. 故障现象1,接通电源后,有烧焦的气味,电压表无指示,无直流输出电压,时间稍长(约在2秒钟左右)电源保险丝(3A)烧断;故障现象2,接通电源后,电压表无指示,无直流电压输出,电源保险丝不会烧  相似文献   

7.
1引言短波单边带通信的调制方式在我区气象辅助通信网、数据通信网中已得到应用,但在其它基础业务工作中进一步推广也有广阔的前景。例如,气象话语广播目前仍是我区基层台站作天气预报的主要信息来源,要求提高广播质量和效果的呼声十分强烈;天气警报系统开始推广应用,但采用的是视距内传输的超短波波段,距离近,服务范围小,特别是影响了为农牧业服务的领域。我区地域辽阔、台站分布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改变现有的通信体制,推广应用适合于我区使用的先进的技术方式,为边疆的气象事业服务。2单边带调制方式的优缺点我们习惯…  相似文献   

8.
气象通信为适应气象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以及为社会服务的需要,近年来,建立了甚高频气象辅助通信网、气象警报服务网。但对通信天线结构和架设中应注意的问题认识不足,影响着通信设备作用及通信效果的发挥。通过近年来的组网实践,体会到:利用超短波(VHF)波段进行组网通信,信道质量的好、坏,除在前期设计中保证电路有足够的系统余量外,另一个保证通信效果的因素,就是天线结构和架设问题。在天线的使用上有下列几个  相似文献   

9.
鄂西自治州位于湖北西南山区,地形复杂,地势险要,巫山、武陵山、大娄山等,构成无线通信的多道天然屏障,严重影响了通信效果,全州各县市气象局大都位于山脚及洼地位置,相对高度差很大,给VHF的视距通信增添了困难,如何在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建立无线通信网,是一个比较复杂而有探索价值的课题.无线通信是利用电波传播来达到两地沟通,无线通信属于HF和VHF,即为短波和超短波范围.无线电波在同一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而进入性质不同的另一介质时,则会发生反射和折射.高大建筑物阻挡,只能削弱电波,不会使信道中断,而高大山脉的存在,若通信点又处于山脉脚下的寂静区,则利用VHF通信是困难的,必须改用短波HF通信,一般短波和超短波,总是设法架高天线,采用空间波传播.在山区,由于山脉阻挡,通信组网时不但要考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气象辅助通信网的发展,短波单边带电台不断增加,西安至榆林、延安、汉中、安康、商洛地区局的单边带网已于七月初投入业务运行。榆林、汉中、宝鸡等地区局至部分县站间因地形等条件的限制,利用VHF电话难以联通,也采用了短波单边带组网。为了更好地发挥其工作效益,本文将简要介绍一些有关短波通信的基础知识,供台站同志在实际工作中参考。一、无线电通信使用的频率范围无线电通信使用的频率大致在30千赫到30000兆赫的范围,根据电磁波传播的特征,通常又可分为超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等波段。见表1。  相似文献   

11.
气象业务网络故障实例分析与排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网络故障诊断分析的一般方法,以典型气象业务网络故障实例为基础,分析了气象业务网络一般故障的分析、诊断和排除的过程。结果表明:由路由器、交换机和病毒引发的网络中断是排除网络故障的主要诊断对象。对网络整体结构的掌握,是处理网络故障的前提;诊断命令是查找网络故障的工具;按照网络故障处理的一般步骤处理网络故障,可以加快排除故障速度。  相似文献   

12.
论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国勇 《山西气象》2004,(4):29-30,48
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过程网络规划、网络设计、网络实施、网络验收等具体过程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了当今信息时代一个网络工程建设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步骤和所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气象局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安全网络的要求,利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与设备,针对大连市气象局局域网在网络结构、网络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提出网络系统改造方案及加强网络安全的措施:网络改造方案中采用子网划分技术重新规划网络结构,实现子网划分;针对可能存在的内、外部网络攻击,部署了多层次防线,对边界防毒和应用服务器防毒及客户端防毒均作了相应的部署。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技术、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技术、网络版病毒防护软件、网关防毒产品、防火墙技术和物理隔离等多种专业网络安全产品,构建整体安全网络系统。实施后表明:网络安全得到保障,网络通信质量显著提高,达到了建设安全、畅通、高速局域网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无线Mesh网络是无线局域网和移动自组织网络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无线多跳网状拓扑网络,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阐述了无线Mesh网络的通信结构和特点,对该技术的实现方式和常用协议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应用领域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应用DynamipsGUI软件开展小型局域网络的仿真,简化了网络的分析和设计.通过配置虚拟局域网中继协议和生成树协议,详细介绍了仿真实验的过程.在虚拟环境下,应用多类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不仅有益于网络配置技术的学习,而且符合真实的网络.  相似文献   

16.
气象业务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增长,对广域宽带网络系统提出更高要求,不但要求传输的数据量大,时效性强,而且要求其可靠性高。目前各省级气象局的宽带网可靠性设计,大都采用降级备份,无法做到双链路自动切换、无缝备份,难以满足气象业务7×24 h从不间断的实际需求,网络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双向转发检测 (BFD) 和策略路由技术的网络可靠性设计方案,应用该方案不仅使网络结构和带宽有大幅提升,还能实现业务分流、链路冗余和故障自动切换,提高气象宽带网的可靠性水平。该方案经严格测试后,已依托广东省气象宽带网得以实现并投入业务运行,效果良好。同时,该设计对其他省级气象网络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北京气象信息网络安全和有效地满足气象信息共享、等级保护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在分析现有北京气象信息网络建设中存在安全风险的基础上,从人员思想意识、管理和技术等方面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思路。结果表明:可从信息安全系统建设方面以安全等级划分作为首要切入点,建立安全域,解决办公网、业务网和互联网三网关联问题。将安全检查评估和加固贯穿到信息系统整个周期,采用网络安全联防机制安全准入方案,解决VPN接入导致的网络边界模糊问题。可根据信息系统属性和损害客体及损害程度划分信息系统等级。此研究思路,对气象信息系统安全的进一步发展有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获取异构传感器网络数据的复杂性,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接入异构网络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系统的中间件设计方案.该方案是以S3C6410为主处理器的嵌入式开发板作为硬件开发平台,通过AODV路由协议,使多个监测区域的WSN网关和Adhoc网关组建成Adhoc类型的网络,从而解决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与外部公网无缝隙连接的问题.该方案不但实现了经过WSN网关处理加工后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上传至远程服务器的功能,而且为多个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时接入外部网络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市级气象通信网的建设安装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永成 《气象科技》2007,35(1):148-151
随着接入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必须建设气象宽带通信网,提升气象部门网络间的信息通信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气象业务发展需求。该文通过通信线路选择、网络协议选择、网络拓扑结构设计,以及网络接入设备连接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市级气象宽带通信网的建设、安装情况,同时对通信网运行过程中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和诊断,并结合实践总结出快速准确地排查网络故障的“从内到外,由近及远,先软后硬,分段检测”原则。  相似文献   

20.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发展及在大气科学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金龙 《气象科技》2004,32(6):385-39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有了快速的发展,并在众多学科领域取得了大量的应用研究成果。文章首先概述了国外有关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研究发展的主要过程及我国开展神经网络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状况。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大气学科中,关于神经网络方法在中、短期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农业气象,空气污染预报,卫星云图识别以及气象观测资料处理等许多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并且也进一步介绍了有关神经网络气象预报建模研究的关键技术一过拟合,网络结构问题的研究工作以及模糊系统理论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糊神经网络,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气象预报建模的最近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