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6~8月共有6个热带气旋影响广西,热带气旋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4亿元(占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71%)。该文对热带气旋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对主要的灾害现象及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2006年广西热带气旋灾害评估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2006年6-8月共有6个热带气旋影响广西,热带气旋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4亿元(占所有气象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71%)。该文对热带气旋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进行了评估,并对主要的灾害现象及所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一、热带气旋灾害分类的依据热带气旋灾害的构成是风灾和洪涝。在整个风暴影响过程中风雨造成的灾害是综合性的,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可以造成生命财产的伤亡和损失。因此,风和雨可当作同一因素来考察,热带气旋对国计民生的损害程度表现为四个方面:①、人员的伤亡,②、海损事故,③、财产的损失,④、生活的破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重大水旱灾害回顾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简略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气象灾害情况,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造成广西严重灾害的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的分布特征及灾害损失情况。结果显示,1994年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199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暴雨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年,其它特大暴雨洪涝发生在1996、1998、2001年和2005年;特大干旱损失最严重的是2003年;出现热带气旋最多的年份是1994年,2001年的灾损最严重。  相似文献   

5.
简略描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广西气象灾害情况,较为详细地分析了造成广西严重灾害的暴雨洪涝、干旱、热带气旋的分布特征及灾害损失情况。结果显示,1994年气象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大;199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暴雨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年,其它特大暴雨洪涝发生在1996、1998、2001年和2005年;特大干旱损失最严重的是2003年;出现热带气旋最多的年份是1994年,2001年的灾损最严重。  相似文献   

6.
1成功典型个案分析 海南地处热带低纬地区,素有“台风走廊”之称,是中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为频繁、活动期长、危害最大的地区之一,台风也是对海南造成气象灾害最多且最严重的热带天气系统。据海南省气象局统计,1949年-2008年间共有405个热带气旋影响海南,其中有140个登陆,登陆海南的热带气旋占登陆中国的20%,占登陆华南的35%。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是最主要的部分。当前全球包括中国在内仅洪捞、干旱和热带气旋所造成的损失就占全部灾害的损失75%以上,因而在减灾抗灾中,气象工作者肩负重任。为此,本刊在这里刊载“《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由来和我国的减灾活动:一文,以供读者了解这一活动,推进我省减轻自然灾害的活动和工作。希望全省气象工作者下大力做好灾害性天气的研究,预报和服务工作,并深入进行减灾抗灾的对策研究,在《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影响普宁市热带气旋的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丽玲  黄卫 《广东气象》2010,32(5):26-28
统计分析普宁市1959~2008年的热带气旋相关资料得出:1)近50年普宁市受热带气旋影响的频率为3.18个/年,严重影响频率为1.98个/年,是热带气象灾害出现的高频区;2)热带气旋给普宁市带来的灾害以强降水为主,大风天气相对较弱势;3)近50年来影响普宁市的热带气旋呈减少的趋势;4)影响普宁的热带气旋中最多是在汕头以东区域登陆,占总数的48.4%。而严重影响普宁的热带气旋主要是在汕头-海丰登陆;造成6级以上大风或暴雨以上降水的,占该区域登陆并影响普宁的热带气旋的76.9%。  相似文献   

9.
柳岳清  周国华  陈曙 《气象科技》2010,38(4):526-531
利用气象灾害普查资料、影响浙江丽水热带气旋的有关历史资料以及历年丽水市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资料,对1984~2007年影响丽水的热带气旋灾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应用改进后的气象灾害分级标准,对丽水的热带气旋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丽水的热带气旋灾害是各类气象灾害中最严重的;24年中致灾热带气旋年发生频数为1.2个;5、7、8、9、10月均有致灾热带气旋,其中8月气旋个数最多、影响最严重;热带气旋灾害在空间上呈明显的自东南向西北减轻的特点,但各月之间略有差异;热带气旋灾害风险青田最大,松阳最小,且两者之间差异巨大。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国外重大台风灾害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是有气象记录以来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南海区域登陆强度最强的台风,造成菲律宾至少8 085人死亡或失踪;特强气旋风暴"费林"是1999年以来登陆印度的最强热带气旋,仅造成奥里萨邦38人死亡。分析两个登陆的强台风灾害和造成的损失,探讨当事国应急处置的差距所在,发现"海燕"台风强度超强、菲律宾政府部门应对措施不力、公众防御超级台风灾害意识不强、防御极端灾害能力不足是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费林"风暴气象预报准确、印度政府措施有力、灾害管理体系有效是此次台风灾害造成伤亡较轻的主要原因。我国作为台风灾害频发的国家,须继续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灾害管理体系,适当提高沿海地区防灾减灾工程标准,同时加强公众防御极端台风灾害的能力,必要时政府仍需采取强制撤离措施,防止重大台风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中国气候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凌  叶殿秀  孙家民 《气象》2007,33(4):112-117
2006年,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9℃,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与此同时,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2006年,我国气象灾害频发,各类气象灾害中,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最多,干旱造成的受灾人口和农作物受灾面积最多。总的来看,2006年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999年以来最重。  相似文献   

12.
1国际防灾减灾面临的一些问题众所周知,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因素。联合国曾经公布的1947~1980年全球造成人员伤亡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热带气旋、地震、洪涝、雷暴与龙卷、雪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风暴潮与海啸、热浪、雪崩),其中大部分是气象灾害引起的。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统计,由气象现象引起的灾害占整个自然灾害的70%,每年由气象现象引起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是500亿美元,1965年以来全球受自然灾害影响达20亿人口,有300万人失去了生命。当今世界,经济的发达与社会的发展,使得气象灾害…  相似文献   

13.
热带气象灾害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陈联寿 《气象》2010,36(7):101-110
地球上的热带(Tropics)地区位于赤道两侧低纬度的环球带内,该区域海洋占有远大于陆地的面积,海洋向大气输送大量能量,海、陆、气相互作用制造出很强的天气系统。例如季风(Monsoon)和台风、飓风、气旋性风暴等旋转风速很强的大气涡旋,统称为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s)。热带地区的急性(Acute)灾害性天气主要就是热带气旋和季风。热带地区的另一种严重灾害是干旱(Drought)和沙漠化(Desertification),它会引起粮食减产和饥荒,但这是慢性(Chronic)灾害。热带灾害性天气系统一般发源于热带而灾害不限于热带。当灾害系统移到中高纬度,灾害便会延伸到温带甚至寒带。有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发源于寒带,南侵成灾,也会受到热带气象领域的关注和研究,例如冬季风(Winter Boreal Monsoon)爆发和灾害。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热带气象灾害事件以及热带气象领域发现的一些新事实,这些奇异现象很受关注。同时还介绍了国际热带气象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及其进展以及近8年来国际热带气象领域所开展的外场科学试验、科学目标以及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4.
吕爱民 《山东气象》2017,37(2):13-21
活动于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地区的热带气旋称为气旋性风暴,约占全球热带气旋年均生成总数的10%,其中活跃于孟加拉湾的气旋性风暴是造成中国西南地区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外在孟加拉湾风暴生成源地、发生频数、移动路径和生命史等方面的活动特征以及结构特征、活动机理,及其对中国天气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孟湾风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广东寒冷灾害指标及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冷灾害是指热带、亚热带作物受0℃或0℃以上低温侵袭而造成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0℃以下称冻害).寒冷灾害是广东省继洪涝、热带气旋之后的第3重大天气型灾害.尽管广东寒冷灾害发生频率以及极端最低气温远不如北方,但过程降温幅度是全国最大的.寒冷灾害往往对广东冬春作物(蔬菜、花卉)、牲畜,特别是对果树种植业、淡水养殖业等典型热带、亚热带农业造成重大损失.20世纪90年代就有4次寒冷灾害,累计给广东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达213亿元人民币,其中1999年12月的特大寒害损失达108亿元.2008年春节期间的罕见寒冷灾害,对交通运输、电力及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特别严重.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登陆热带气旋灾害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登陆浙江的热带气旋对当地社会经济的破坏程度,对登陆热带气旋的灾害影响进行了预测预警,以提高防台减灾服务水平.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对1981-2007年在浙江省登陆的热带气旋灾害的影响进行了评估.为了验证上述灾害影响评估模型的正确性,对热带气旋的实际灾情进行评估,并对灾害影响指数和灾情指数进行计算和分级.结果表明:热带气象灾害影响指数和灾情指数同级的一致率达92%,且灾害影响指数与相应直接经济损失的相关系数达0.79,说明该评估模型能够较好地评估热带气旋的灾害影响.  相似文献   

17.
层次分析法在热带气旋灾害影响评估模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应用于广东省热带气旋灾害影响评估模式中,利用1949~2003年登陆和严重影响广东省的热带气旋的特征参数、气象资料、直接经济损失和造成的灾情损失等资料,对参与评估的指标进行分层,分为中心最低气压、地理综合参数、风综合参数、雨综合参数4个亚评估指标和17个单项评估分指标,用专家打分法进行相对重要性的判别,最后建立“热带气旋综合影响指数”.并用“热带气旋综合影响指数”对热带气旋灾害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评判,定量地估算出热带气旋的可能直接经济损失,为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并可以与实际灾情调查资料相联系,评估防灾减灾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8.
自然灾害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随着人们对海洋及沿海地区的开发和利用,海洋灾害的损失在全球自然灾害中的比重日益增加。据统计,形成于热带海洋的风暴(台风、飓风、气旋等),每年在全世界造成的损失可达60至70亿美元,约占全球自然灾害损失的60%。  相似文献   

19.
今年的夏天,大自然是一个多事之夏,各种大型灾害频频发生。 4月29日,热带气旋在孟加拉国的吉大港登陆,狂风、暴雨、海洋风暴潮交织在一起肆虐南亚次大陆,洪水猛烈地泛滥,造成20多万人死亡的严重灾害。这是孟加拉国自1970年以来损失最重的一次大灾;那次由干热带气旋登陆使30万人丧生。  相似文献   

20.
热带气旋的登陆及其与中纬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6,他引:36  
雷小途  陈联寿 《气象学报》2001,59(5):602-615
热带气旋的主要灾害往往在登陆前后造成,登陆问题是当今热带气旋 研究的重点。热带气旋与中纬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不仅影响热带气旋的结构和强度变化, 也对中纬度地区天气产生重大影响。西风槽强度的变化可使热带气旋的降水突然 增幅30%。环境场的急剧调整常引起热带气旋运动突变,在弱环境场中,热带气旋的异常运 动与非对称结构关系紧密。中纬度系统对热带气旋的非对称结构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热 带气旋向极移动过程中携带了大量可供中纬度地区降水的水汽,在气旋性切变的环境场中, 热带气旋还向环境场输送能量,并激发和增强中纬度气旋性环流系统的发展,触发严重的灾 害性天气。热带气旋有时也会截断低纬向中纬度的水汽输送及中纬度波动的能量频散,95% 左右的南海热带气旋对梅雨有显著影响,其中约86%的热带气旋会导致梅雨减弱中断甚至结 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