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天气局技术服务处测试鉴定科的基本职责是确定国家天气局所用的新仪器的适应性。在过去的几年里,T与ED的功能实验和测试部门一直在负责对各种自动观测系统以及观测资料的自动传递系统进行功能测试。本文介绍一些所测试的系统,并简述功能测试工作的进展。一、自动化系统 1.自动气象观测系统(AMOS III—73) 早在1944年就已研制出AMOS自动气象观测系统I型,AMOSIII—73是这个系统的第三次改型,1973年才确定研制。它采用110伏市用交流电源,当接到来自远距离台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地面气象自动化实时监测需求,适应气象观测向集约化、标准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在北京观象台建设了代表未来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发展的业务原型站,设计了基于ZigBee无线传输系统。该系统采用当今成熟稳定的电子测量、数据传输和控制技术,具有高可靠性、高准确性、易维护、易扩展等特点,支持地面气象数据对象字典协议格式,地面自动观测数据实时数据通过ZigBee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ZigBee协调器,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ISOS)通过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完成观测数据采集,从而实现地面自动观测数据的质控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国家天气局(NWS)正在实施一项以应用小型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气象业务现代化的计划。其中,在通讯和气象业务的现代化方面建立一个业务服务自动化系统(AFOS);在地面气象观测方面建立一个地面气象自动遙测系统(RAMOS)。地面气象自动遙测系统是业务服务自动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地面气象自动遥测系统是用于遙远地区自动观测各种气象参数的装置。计划到1980年在美国本土、夏威夷群岛和阿拉斯加等地共建立138个站点。RAMOS 可分为中心站和野外站。一个中心站可与若干个野外站编组,每个野外站可测量七种基本的气象参数和16种附加的参数。  相似文献   

4.
张庆阳 《气象》1979,5(8):39-40
日本气象业务自动化,包括地区气象观测系统(AMeDAS),气象雷达观测系统,气象卫星系统(GMS)等等。本文介绍的气象资料自动编集中继系统(简称ADESS),是日本气象业务自动化的核心部分。 一、ADESS的由来 六十年代初,随着气象卫星,气象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观测手段在气象业务上的应用,气象资料数量显著增加。为适应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日本气象厅从1962年开始酝酿气象资料的收集、传递、编集处理的自动化问题。于1963和1965年先后成立了专门机  相似文献   

5.
新书架     
《气象》2013,(1):117
《现代气象业务丛书综合气象观测(上下册)》王强主编气象观测业务是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概括介绍了由天基、地基和空基观测系统构成的现代气象观测业务体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气象观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方法。重点讲述了地面和高空气象观测的原理、技术方法和业务要求,地基气象遥感探测技术的基础知识和业务应用。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大气边界层和城市气象观测、农业和生态气象观测、海洋气象观测、大气成分观测、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等专业气象服务观测系统,以及气象观测资料处理和质量管理、气象计量、综合气象观测保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气象自动化观测技术的发展,全国已经建成了70 000多个自动观测站点,全面实现了气象观测自动化。自动化观测技术使得气象常规观测资料量得到了飞速增长,这也使得通过质量控制提高自动观测站资料的利用率尤为重要。利用江苏省气象局提供的2019年12月1日00时—7日23时共168个时次的地面自动站温度观测资料,及ECWMF (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的ERA5(ECMWF Reanalysis V5)再分析资料中的温度格点资料作为背景场,结合常规质量控制方法及EOF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质量控制方法,建立了适用于高时空密度的地面温度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并对我国中东部地面自动站温度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在利用常规质量控制方法剔除观测资料中明显异常的资料后,针对自动站高密度的特点,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析区域,EOF分析方法可以很好提取有组织的观测系统信息,从而保证剩余信息更好地满足随机分布特点,利用随机概率分布特点就可以很好剔除异常观测资料,并且可以避免天气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唐燕  潘来  陈蕴  赵虎 《贵州气象》2012,36(5):61-62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简称ASOM)已成为地面测报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监控工具。该系统能够反馈国家级地面自动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ASOM系统中自动站观测数据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自动站观测资料的业务可用性水平,保障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稳定运行。该文根据近2 a来的工作经验,分析总结了自动站运行监控中观测数据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软件(Operational Soltware for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简写为OSSMO)是为了满足《地面气象观测规范》(2003版,即新规范)的需要,针对各类气象站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工作和各级审核部门的资料处理而编制的一套综合业务应用软件。本软件适用于人工观测和自动站观测方式的各类气象观测站以及各级审核部门对地面气象观测资料模式文件的审核及信息化处理,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所谓高空气象观测就是用火箭或气球等将气象仪器带到高空,观测自由大气中的气象现象。现在,高空观测的概念还不包括从地面或卫星观测高空云等。区别前者和后者的最大特征,可以说高空观测是现场观测,后者在于遥测。本稿只介绍一直使用于高空观测的手段和仪器(探空仪)的概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综合大气探测系统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国材 《山东气象》1998,18(4):4-11
1引言大气探测是基本气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40多年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大气探测各分系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气象卫星从无到有,天气雷达从简易型到多普勒型,地面观测向遥测化、自动化迈进,新型高空探测设备将进行外场试验,专业气象观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气象观测的自动化,地面气象观测在观测时次和空间密度上得到极大提高。常规站资料是地面观测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站点分布合理、监测连续,对于气候变化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质量控制确保资料的可靠性和代表性,提高资料的应用价值。目前,经过已有的自动化质量控制之后,常规站观测资料中质量控制仍有错判、漏判等问题存在。该文以2018年贵州省常规站气温相关要素数据评估为例,实现本地常规气象资料质量控制方法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现在,自动化几乎在气象学领域的每一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在美国气象业务中,自动化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观测、通信和预报.现就美国这三个方面的自动化现状及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概述如下.一、观测1.地面自动观测现状在最近几年里,美国国家天气局已经研制了好几种陆地和海洋自动观测站,其中有自动气象观测站(AMOS),遥测自动气象观测站(RAMOS)、自动水文气象观测站(AHOS)、自动观测站(AUTOB)、部分参数自动观测站、大型导航浮标站(LNB)、自动浮标站以及暴洪报警站等.到1978年年底为止的各种自动观测站布站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3.
燕芳杰 《气象》1982,8(9):40-41
一、前言 气象观测人员把观测到的气象记录编成电报,通过电信传输系统传到各级气象台。气象电报种类繁多,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下如何识别它们。 从编码型式来看,气象电报主要分以下两类。1.数码型式:它是用数字编码的电报,一般是五个数码一组,各数码代表一定的内容。如地面天气观测报告、高空风报告、探空报告、格点值报告等都属于这一类;2.明文型式:这一类主要使用简明英文编报,在报文中夹杂一些常用的和专业的缩写英文字。一般说来,  相似文献   

14.
随着自动气象观测逐步取代人工观测,以实时传输的数据文件为质量控制对象的质量控制方法也在全国逐步开展,为气象业务、科研和服务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支持。根据现代气象观测自动化以及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后地面气象数据的特点,结合目前在一体化业务试验中使用的实时和历史质量控制方法,参考天气因素及其特殊天气现象、气象要素日变化和地理条件对数据质量标注的影响,设计了适应我国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5.
2018年青海省被中国气象局确定为全国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七个试点省份之一,同年11月15日,在全省国家级气象台站开展自动化改革试点工作;2019年6月进入试运行,期间我省天峻和互助两站参加全国15个单轨试点站开展了ISOS地面气象观测软件、地面气象数据标准格式(BUFR)单轨运行试验;2020年4月全省进入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业务运行。通过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试点、试运行及正式运行几个阶段以来,全省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整体运行稳定可靠,充分发挥了现代化观测设备的作用,明确了地面观测项目布局、改革内容、设备软件使用方法等相关技术;在实际工作中逐步优化运行机制,为推动全省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中效益显著,经过各阶段评估显示,地面气象观测业务试运行工作达到了预期效果,自动化改革在增强观测能力、提升信息化水平、优化观测业务流程、释放基层人员红利等方面成效明显。同时,对地面观测自动化业务运行后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6.
浅谈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的审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气象记录报表是气象台站所积累的气象情报资料原始档案,自动站在全月观测数据文件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加工处理完成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根据上级业务部门的规定或本站气象服务的需要,按照统一格式和编制要求进行编制。台站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地面气象测报业务系统软件操作手册》、《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和记录簿表格式》中的规定和要求编制,修改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文件(A文件)和分钟观测数据文件(J文件)。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审核自动站分钟数据文件(以下简称J文件),发现自动站分钟数据存在跳变现象,气压跳变尤其明显.本文根据新疆大西沟、巴仑台气象站2008年3月自动站分钟数据文件及相应月数据文件(以下简称A文件)分析了分钟数据跳变的几种情况,并结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及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综合技术解答1号提出了解决办法,同时也从实测资料的角度,为仪器检定部门进一步了解自动站采集器性能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前,气象观测站(地面高空)普遍使用全国统一的PC—1500机的测报程序实现了自动编报。但是观测站与报房之间却一直存在自动化的断裂处,即还使用人工电话传报,其弊端不言而喻。 随着我台24路自动转报系统的引进,我们以本台地面观测站为试验点,经过三个月的研制,使PC—1500机与转报系统的通信  相似文献   

19.
氯化锂湿度元件从三十年代出现后,很快就在气象部门得到应用,最早使用的是美国的电子探空仪,后来随着地面观测自动化的发展,又逐渐地应用在自动气象站上。据1971年世界气象组织“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统计,约有一半以上国家的自动气象站(包括有线遥测和无线遥测)都使用氯化锂元件测量湿度,其中日本气象厅1974年内已批准使用有该元件的地面自动气象观测装置(一种自动综合有线遥测装置)152套,配置于全日本各气象台站。  相似文献   

20.
自动农业气象观测系统功能与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现代农业气象业务需求,提出了可视化、实时性、远程控制的自动农业气象观测系统技术思路、设计原则,并设计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及自动化观测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具有作物生长、农田气象要素观测及环境监控功能,可实现作物发育期、株高、盖度等的自动观测,还可实现农田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实时监测。该文利用三维空间模拟技术初步确定了CCD (charge-coupled device) 传感器的技术指标;提出利用图像判别技术,结合作物生长特征及农业气象指标,实现作物发育期自动判别;利用摄影测量学技术,采用动态跟踪法实现作物株高自动化观测;提出了作物盖度的计算方法和通过研究作物盖度与密度、叶面积指数的关系,解决作物种植密度和叶面积指数自动观测的技术思路。该系统模仿人工观测原理,将图像处理和摄影测量学等技术引入农业气象自动观测中,基本上可以满足农业气象观测的主要任务的实时性、可视化和自动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