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振福  阐维奎 《气象》1983,9(8):22-23
“铁丰18号”大豆育成于辽宁铁岭,它不但在辽宁已成为大豆的主栽品种,而且从1974年以来经全国各地广泛试种,在北京、河北、甘肃、宁夏、薪疆、四川也都表现出增产趋势,表明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较好的商品性能、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强的抗病能力。近几年,有关科研部门又在更多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兴安岭地区≥10℃积温增加97.5-107.4℃,为发展冷凉型农业带来了机遇,当前除重点种植马铃薯外,发展极早熟大豆是又一个战略选择。利用从终霜到稳定通过10℃终日的积温庆与大豆品种生育期积温一致。品种生育期积温是从出苗算起的,终霜保证率应为80%,终霜到稳定通过10℃终日的积温保证率也应为80%,这样就可以把因障碍性冷害和延迟性冷害造成的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另外,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还必须在大的问题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3.
柳州地区素有种植大豆的习惯,尤以春大豆的面积最大,并已发展为我区春大豆主栽区之一。但寒、旱、涝和高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对大豆生产危害较大,产量低而不稳定。本文以 1985年我站大豆分期播种资料 (北京豆和75-375两个春型品种;播期从二月下旬至九月上旬每旬逢六播种,每品种共20期;每期每品种设两个重复,每亩2万亩,小区面积0.025亩;观测生育期、生长量和产量性状等),通过对大豆不同季节播种产量要素的气象条件分析,鉴定其气候适应性,为进一步发展大豆生产,合理利用气候  相似文献   

4.
内乡县丘陵粘土地面积约1.7万公顷,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3。由于地力较脊薄,十年九旱,农作物多以玉米、红薯为主,且产量低而不稳。1986年以来,我们致力于丘陵粘土地种植花生的课题研究,总结探索出丘陵粘土地花生高产的种植技术。1 选好优良品种过去种植以花37号、海花1号等品种为主。1996年以来,我们推广白沙1016号为当家品种,该产品具有品质优、增产明显、出油率高的特点,是内乡县对外出口的主要品种。2 适宜播期春播花生适宜播种温度指标是5cm地温稳定通过14℃,土壤含水率为18%~20%。播期一…  相似文献   

5.
利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岳普湖县1981—2019年气象观测资料,结合金银花生长发育情况,分析气候条件与金银花生长的利弊关系,根据金银花的生态学特性,对岳普湖县金银花栽培的气象条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金银花各物候期的平均气温呈明显的升高趋势、日照时数有明显的增多趋势、水源充足,有利于金银花正常生长发育。随着气温升高、日照时数增多,种植时间从以前的3月中旬提早至3月上旬,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从2016年的几十公顷扩大到2019年的345 hm2,种植模式从平作方式调整到套种模式,品种统一用北花一号品种。金银花生长发育过程中≥38 ℃的连续高温日数,尤其是≥40 ℃的高温天气、短时强降水天气、风沙天气等气象条件对金银花品质和产量产生了有害影响。探讨金银花种植产业的有利气候条件,可为新疆金银花产业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花农增收致富提供气象保障。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营口市老边区路南镇现有水田种植面积(?)29万亩,水稻生长季(4~9月)大于等于10℃活动积温3500~3600℃,日照时数1500~1600h,降水量500mm左右。该地区适宜种植中晚熟、晚熟型水稻品种。为充分利用本地区气候资源,进一步发挥品种生产潜力,从1991  相似文献   

7.
1 引言为充分利用凌源市农业气候资源,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以春麦为上茬、大豆为下茬的复种生产形式发展很快,播种面积由1988年的3.86万亩,增加到1991年的13.0万亩。但是,由于麦茬大豆产量不够稳定,有些年度成熟度不好造成产量下降,影响了经济效益。本文根据近几年大豆(合丰26号,下同)生产情况和本市不同地点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初步确定麦茬大豆的一些农业气象指标,为大面积推广麦茬大豆种植和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作物的地理分布,乃至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合理布局及产量,都与某一地区的热量条件有密切关系.麦茬棉(收麦以后播种)在关中地区能否大面积种植?产量如何?是当前有关部门和广大棉农议论的热点问题.现就关中灌区的热量条件,结合有关试验资料,进行如下分析,供生产单位参考.一、麦茬棉生长期间的热量条件中棉10号属陆地棉早熟品种,是夏播棉采用的主要品系.据报导,中棉10号品种从播种到开始吐絮一般为120天,需要≥10℃  相似文献   

9.
1994年早春出现的低温天气,使南召17.5%种植面积的小麦遭受冻害.1 冻害原因1.1 春性品种面积较大1994~1995年度,南召春性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县小麦总种植面积的57.8%.由于春性品种抗寒能力差,早春遇到低温天气,极易受冻害.统计结果表明,绵阳系列、铁河1号、豫麦18等春性品种均受到不同程度冻害;南召麦2号、矮丰3号、郑州8327等冬性、半冬性品种基本未受到冻害.因此,春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再生稻生长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和尤溪气候的基本特征。再生稻生长主要与稳定通过 10℃初日、稳定通过 2 2℃终日、≥ 10℃活动积温、10~ 2 2℃持续日数及其活动积温等气候要素关系密切 ,根据气象站 (哨 )资料 ,建立其空间分布模式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Arcview软件制作分布图 ,并结合再生稻示范推广的情况 ,将尤溪具水稻生产分为 4个生产区 :双季稻种植区、再生稻种植适宜区、单季稻晚熟品种种植区 (再生稻种植过渡区 )和单季稻中熟品种种植区。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呼伦贝尔市农牧交错带农业种植结构的实质,利用贝叶斯准则及该区气象资料,主要作物大豆、玉米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及产量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区种植作物的经济效益大小排序为:大豆>玉米>小麦;②如果预报有干旱发生,则作物种植比例大小排序为:玉米>大豆>小麦;如果预报有洪涝或低温冷害发生,则作物种植比例大小排序为:大豆>玉米>小麦;③设计了两种在干旱气候年型下的作物种植比例最优方案,产值可分别增加3%和5%以上。  相似文献   

12.
刘汉中 《气象》1979,5(5):30-31
在上一篇文章(见本刊1979年4月号)中,根据涿县与晋县两年分期播种资料之对比分析,论证了大豆的某些品种开花到成熟之发育速度,明显地受光照之影响,短光照加快发育,长光照反之。本文引用丁振麟教授《我国大豆生物气候适应性的研究(一)》一文中,四月白等六个品种1956年分期播种与地理播种中有关出苗、开花、成熟日数的原始资料,配合各地当年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并发展了上文的论点。  相似文献   

13.
铜鼓县山区气候明显,适宜喜温瓜果类蔬菜生长,高山种植可适当延长生长期和采摘期。也适合根茎、叶类蔬菜早种早上市,从而丰富我县蔬菜淡季市场。我们配合县蔬菜办进行了专门气候调查后,以辣椒、萝卜为品种,选择大伪山林场羊场(海拔650m,代表高山)、县气象局(海拔260m,代表平地)为基地在1997年进行了一次对比种植试验。现就其气候状况及对比种植结果作一分析。1试验品种及其生长气象条件、茬口安排1.1试验品种高山辣椒选长势旺、果大肉厚、坚硬、耐贮运、产量高、抗病能力强的中晚熟优良品种:湘研6号、10号以及陕西华县渭椒一号…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以3个当地主栽品种(莎车1号、莎车14号和莎车18号)为试材,在春季巴旦杏花蕾期至开花期,利用高精度冰箱进行花蕾、花朵和叶低温霜冻害模拟试验,结合历史灾情资料分析春季低温霜冻的强度与发生时段,确定巴旦杏晚霜冻冻害气象指标。结果表明,在开花期若遇到-4.0℃低温且持续2h,会出现轻度冻害;-4.0℃低温若持续4h,莎车1号(纸皮)、莎车14号(叶尔羌)和莎车18号(晚丰)三个品种均会发生冻害,减产幅度达到20%左右;若-6.0℃的低温霜冻持续达2h,三个品种都会发生严重冻害。  相似文献   

15.
巴旦杏春季低温霜冻灾害气象指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当地主栽品种(莎车1号、莎车14号和莎车18号)为试材,在春季巴旦杏花蕾期至开花期,利用高精度冰箱进行花蕾、花朵和叶低温霜冻害模拟试验,结合历史灾情资料分析春季低温霜冻的强度与发生时段,确定巴旦杏晚霜冻冻害气象指标。结果表明,在开花期若遇到-4.0℃低温且持续2h,会出现轻度冻害;-4.0℃低温若持续4h,莎车1号(纸皮)、莎车14号(叶尔羌)和莎车18号(晚丰)3个品种均会发生冻害,减产幅度达到20%左右;若-6.0℃的低温霜冻持续达2h,3个品种都会发生严重冻害。  相似文献   

16.
850农场水稻气候灾害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新峰 《黑龙江气象》2009,26(2):28-28,30
1 引言 850农场无霜期为140 d,可以满足水稻种植的要求.早熟品种从移栽到成熟≥10℃的活动积温要求在2070~2150℃;中熟水稻品种要求2180~2200℃:晚熟品种要求2250~2300℃.850农场历年≥10℃的活动积温平均为2522.8℃.稳定通过10℃的初日平均在5月10日,稳定通过10℃的终日平均在9月29日.由≥10℃的活动积温保证率曲线图查得:80%保证率的积温值为2383℃.  相似文献   

17.
一、各种作物单产年际变动的特点黑龙江嘉荫县位于小兴安岭北坡。10℃以上活动积温2200℃,年降水量612毫米,年可能蒸发量579毫米,属于温带湿润气候类型地区。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海拔90—300米,为以小麦、大豆、谷子、玉米等所构成的一年一熟制。按照试验资料,它们要求的活动积温为1800℃(小麦)、2100℃(大豆)、2200℃(谷子)、2250℃(玉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气候变暖背景下新疆不同品种熟性棉花适宜种植区的变化,对科学制定新疆棉花发展规划和品种布局,促进棉花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新疆102个气象台站1961-2020年历史气候资料,使用统计学方法以及ArcGIS的空间插值技术,在对近60a影响新疆棉花种植的主要气候因子,≥10℃积温、无霜冻期和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新疆棉花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就不同品种熟性棉花适宜种植区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新疆≥10℃积温、无霜冻期和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南疆多,北疆少;平原和盆地多,山区少”的特点。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60年新疆≥l0℃积温、无霜冻期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以75.657℃?d /10a、4.36d/10a和0.218℃/10a的倾向率呈显著(P=0.001)增多或上升趋势,并且上述要素均于1997年发生突变,突变后较突变前全疆平均≥l0℃积温、无霜冻期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升高或增多了268.2℃?d、13.5d和0.8℃。受其影响,1997年后较其之前,新疆各棉区不同品种熟性棉花适宜种植区的海拔上限均不同程度的抬升,其中,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哈密盆地棉区海拔上限抬升了150-200m,塔里木盆地棉区抬升了50-100m;全疆中熟、中早熟和早熟品种棉区占新疆总面积的百分率分别增大了2.1%、4.3%和1.7%,特早熟品种棉区和不宜棉区分别减小了2.1%和6.0%。[结论]气候变暖使新疆宜棉区扩大,不宜棉区缩小,且部分棉区适宜种植的品种熟性向生长期较长、产量较高的品种熟级转变,这对促进新疆棉花生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区外引进5个优良谷子品种,1990年和1991年在北疆乌兰乌苏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及耐旱试验。1990年初步选出3个品种;1991年对初选出的3个品种继续试验,肯定豫谷1号丰产性最好,其次是保定1号,浇水次数以全生育期3—4次产量最高;在半农半牧区,若以收获谷草为主,则以种植延谷8号为宜。  相似文献   

20.
杨泽龙  陈杰  巴彦  白利云  郭文杰 《气象》2006,32(S1):121-125
结合生物产量分析,以聚类方法对内蒙古抗錦旗引种的9个牧草品种进行了气候相关性分析,划分了适应抗錦旗不同气候时段的牧草品种,提出大面积种植敖汉首蓿、草原1号苜蓿和阿尔冈金首蓿3个牧草品种,搭配种植一定面积的红豆草和蒙古冰草的人工草地优化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