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传统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实践能力弱、就业范围窄、学无所用等。结合当前学科发展趋势,对传统地理科学专业进行改造,以滁州学院为例,在充分分析总结地科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该专业应紧紧抓住地理国情监测这一契机确定专业改革方向,并对改革的可行性与发展目标进行了详细论述和讨论,认为以地理国情监测为契机改造地理科学专业是可行的。可为地方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向地理国情监测方向转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师范类地理科学专业本科生的基本技能,对于培养中学地理教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的高级人才为目标,立足于现代中学地理教师培养地理信息技术能力的需要,围绕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特点,兼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构建地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掌握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技术和方法能力.  相似文献   

3.
地理调查与地理国情监测来源于第一手实地调查和资料收集,实践技能培养十分重要。本文对地理国情监测专业地理调查与编码实践教学进行研究,以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为导向,对地理调查与编码专业的实践教学目标、内容和教案进行了设计,应用于武汉大学第一届地理国情监测专业课程集中实习。实习过程和学生实践成果表明,地理调查与编码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设置合理,对于系统培养学生地理调查实践能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4.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实践环节作为专业性、实践性、技术性和创新性较强的课程,不仅是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GIS人才技能培养的重要环节。结合陕西理工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GIS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情况,提出以项目驱动为核心的GIS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针对GIS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形式的建设,从GIS实践环节改进、考核成绩和学科竞赛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围绕“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知识体系、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方面,探讨了当前信息化发展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学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通过分析新时期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心理发展特征,研究相适应的自媒体教学手段、翻转课堂教学和多方面素质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6.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兰州交通大学适时地面向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大二年级开设了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提升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的开设,使更多的学生喜欢上编程,加深了学生对地理信息原理、地理空间数据组织与管理、地理空间分析等方面的理解与应用,毕业生的能力水平更能满足社会用人需求,也帮助将来考研究生的同学奠定了科研编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培养创新性人才对高校开放实验室的要求,介绍数字摄影测量实验室的开放形式与管理制度,阐述综合创新性实验设置的特点与具体项目,提出促进实验室社会化发展的一些途径和方法.通过几年的实践表明,实验室开放建设既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促进教师的科研与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应用型教学体系设计与实践成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以圈层协同式教学体系为基础,以分层分类实践为路径的应用型教学模式,架构了社会、学校、地理科学专业类、核心课程、实践基地"五位一体"的教学相互支撑、圈层相互协同、信息共建共享的学生发展平台,为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国家“新工科”工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开展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文中研究以“北斗杯”学科竞赛作为驱动因子,分别从项目选拔、教师指导、项目孵化、经费支持和成果显示等角度,有机地融合了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CDIO工程教育模式,开展了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实践结果表明,以学科竞赛作为驱动因子,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多种创新能力培养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提升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文中针对测绘地理信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总结和讨论,将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GIS程序设计"作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必修课,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同时GIS开发也是目前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的主要方向。文中结合工程实践,通过校园地理信息系统、森林火灾扩散模拟分析与决策系统、小组答辩自选专题地理信息系统3个从简单到复杂的GIS项目,运用递进式的项目教学方法和团队协作、课上实践、课上提问、课内外答疑、课后作业、编写项目文档等措施对该课程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创新与创新人才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以武汉大学地理信息科学(GIS)专业为例,结合专业特点和优势,探索了"地理素养、测绘技能"驱动下的GIS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厚基础、重知识、强技能"的贯通式培养途径。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从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创新型教师团队与新型教学方法、教学科研创新平台与创新条件、创新人才发展评价与激励机制等4个方面开展了创新型发展探索。结合实践表明,本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关键因素。在交通行业背景下,文中针对华东交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特点,以培养测绘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强、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深入研究该专业实践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构建集实践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于一体的测绘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实践验证该体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盛庆红  肖晖 《测绘工程》2016,25(12):77-80
没实习单位可去、无企业导师指导、没实际东西可学是导致遥感领域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而不同的教育理念会对学生培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中将耦动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在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和前沿科技讲座互动式教学3个方面进行改革创新,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专硕教育与职业的衔接,为培养遥感领域研究生实践能力、工作能力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4.
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企业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将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归纳为散点型、面片型和联网型三种类型,将校企合作归纳为临时挂钩、固定合作和深度融合三种模式,建立了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分层次实习与分阶段实习、循环实习与换位实习和顶岗实习与体验实习等几种企业实习模式,通过产学研结合和"双导师"制推行了"3+1"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外企业实习基地,可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测量数据获取和处理能力是衡量测绘工程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指标,是高素质应用型培养目标的重要体现。本文针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特点,以提升测绘专业学生综合技能为目标,从实验室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堂授课过程管理、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专业竞赛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为了满足新形势下的地理国情普查信息采集的需求,本文基于中海达QPAD移动终端,研究了在地理国情普查信息采集中涉及的移动GIS技术,设计了地理国情普查信息采集系统的架构以及各个功能模块,为移动GIS在地理国情普查信息采集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示范.  相似文献   

17.
地理国情普查是当下我国重要的测绘地理信息工程和社会服务之一,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来源于社会的发展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大背景下的滋长与提高。本文从地理国情普查的概念入手,由浅向深探索,思考了地理国情普查的背景、意义和获取及处理数据等技术手段,表达了在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之中的诸多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8.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基本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应真实、客观地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的基本情况,因此,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质量检查与控制的生产实践和工作体会,以地理国情普查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为例,对其质量元素及关键检查项进行梳理与归纳,并对每个检查项的检查方法及易出错项进行了较为系统地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地理国情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这项重大的地理国情普查、自然地理信息与国力调查,可以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掌握我国地理国情基本要素、自然地表覆盖、生态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分析空间分布、基本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本文结合朝阳市地理国情普查阐述国情普查外业调查底图制作、外业调查与核查、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制作。  相似文献   

20.
地理国情主要是指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辽宁省已完成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其成果应满足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本文从普查成果体系入手,阐述了辽宁省地理国情普查的成果应用,展望了服务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