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怀杰 《地质与资源》2008,17(4):307-311
鄂尔多斯盆地油藏以低渗油藏为主,对低渗油藏进行油藏数值模拟是目前的难点,这是因为经过大型整体压裂的低渗油藏数值模拟有其特殊性.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的低渗特点,以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为例,在油藏数值模拟中,结合试井资料,根据等值渗流阻力法原理对近井地带地层渗透率做了合理调整,根据等连通系数法原理采用井间连通性修正技术和局部网格加密技术来模拟水力压裂时产生的压裂裂缝,从而达到较好的动态资料拟合效果.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进行油田不同生产规模和不同注采比开发技术政策界限的研究,设计了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对油田开发生产起到了很好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对低渗透储层压裂效果评价和指导油藏精细注水开发的重要手段。通过观测、分析由压裂产生的微小地震事件,能够获取压裂裂缝的位置、大小、导流能力、几何形态及局部裂缝分布规律等诸多信息。姬塬油田王盘山长8油藏具有低孔、低渗、低压特征,常规压裂生产一段时间后减产很快;近年来开展了混合水体积压裂并实施了微地震监测。芦58-54井监测混合水体积压裂结果显示:产生的缝长达到315.97 m,缝宽104 m,缝高约58 m,影响体积约244.8万m3,方位北偏东19.5°;压裂使储层裂缝开启,泄油半径增大,单井产油量增加,效果非常明显。为该油藏进一步精细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民 《地质力学学报》2013,19(4):440-446
曙光油田低渗油藏存在老井低产与注压高注不进的双重难题,需要实施重复压裂提高产能.但常规重复压裂存在改造效果差和快速水窜风险,因而选择在注采对应井开展转向压裂矿场实验研究.通过注采对应井转向压裂方案研究、转向剂筛选及现场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增产增注效果.此次实验研究中,注采井均实施转向压裂,拓宽了转向压裂的思路,扩大了转向压裂的应用范围,进一步验证了转向压裂对老井挖潜增产、提高低渗油气田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三塘湖油田西山窑组为"低孔、低渗、低压、高粘"复合圈闭砂岩油藏,属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成南北向带状分布,储层非均质性强,开采难度较大。通过对该油田地质特征的分析,结合不同井网的实际生产情况、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合理优化井网类型,从而为新区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魏涛  朱玉双  李莉  温柔  孙亚君 《地下水》2013,(3):139-141
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测井分析等各种资料对靖安油田张渠二区长21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认为:研究区储层岩性主要为细-中粒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溶孔次之。孔隙结构以中孔中喉型为主,进汞曲线平台较明显,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属中孔、低渗油藏。储层特征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6.
魏凯  邓校国  付杰  张智勇  李凯 《探矿工程》2022,49(5):194-201
福山凹陷流沙港组致密砂岩是海南福山油田勘探开发的重要目标之一。受复杂构造演化影响,该区致密砂岩具有砂泥薄互层明显、低孔低渗、高温等特征,为了解决以往储层改造中经常出现的施工压力高、缝高失控、砂堵、单井产量低、压裂后产量下降快等问题。借鉴非常规体积压裂技术,采用变排量、人工隔层控缝高、暂堵转向等工艺,同时进一步优化压裂液,应用纳米增效洗油剂,在福山油田致密砂岩开展了4口井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非常规体积压裂技术可有效降低砂堵风险,提高福山油田致密砂岩储层的改造效果。变排量、人工隔层控缝高、暂堵转向压裂等储层改造工艺的实施,有效控制了缝高,提高了储层的压开程度。纳米增效洗油剂的应用,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液体对地层和裂缝的伤害,发挥了纳米液滴渗吸洗油作用,增加了油气井的稳产期。  相似文献   

7.
庄华  潘保芝  张丽华 《世界地质》2012,31(4):785-790
松辽盆地朝长地区扶杨油层是典型的低孔低渗砂岩储层,需要进行压裂改造,产能影响因素较多,用常规线性方法进行的产能预测结果往往精度不够。在研究该区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地区经验和灰色关联分析法,优选自然伽马、声波、电阻率、中子和密度5 个测井特征参数,及含砂比、破裂压力2 个压裂施工参数,与已有的试油结论作为模型的训练样本,建立预测储层压裂改造后单位厚度产液量和单位厚度产油量的BP 神经网络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能较准确地划分油水层,同时给出了产油量的计算参考值,实现了对低孔低渗砂岩储层压裂产能的有效快速预测。  相似文献   

8.
微地震监测技术是页岩气开采过程中对页岩气储层压裂效果评价和指导压裂过程的重要手段,可通过观察、分析压裂过程中诱发微地震事件,获取压裂裂缝参数、导流能力、裂缝展布发育方向等信息。中牟区块牟页1井具有低孔、低渗储层特征,对含气层段的三层储层,采用大排量水力压裂施工,进行地面微地震监测、井中微破裂成像技术压裂监测及微地震监测;牟页1井监测压裂结果显示为缝长251~496m,缝宽120~252m,改造体积约为237.5×104~387.7×104 m3,方位角64°~80°。压裂实施使储层裂缝开启含气层段得到改造,指导了实时压裂和压裂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9.
李国军  闫新智  张炜  田靖 《西北地质》2011,44(2):141-148
注水开发是提高陕北浅层低孔特低渗油藏最终采收率和开发效益的主要方式。随着开发工作的开展,油田污水已成为注水开发的主要水源,污水的处理、污水回注和再利用是油田可持续高效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南泥湾低渗油藏脱后污水及池塘污水化验结果,通过对絮凝剂、助凝剂、杀菌剂、缓蚀阻垢剂、除氧剂、浮选剂种类及加药量的优选,进行了回注污水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所筛选出的各种水处理剂选型及浓度选择混合后,配伍性良好,处理后的污水水质各项指标均达到延长低渗透油藏注入水推荐标准,可满足南泥湾油田特低渗油藏注水开发要求。研究结果可为陕北浅层低渗油田污水处理及注水方案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针对低渗透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和压敏效应的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水电相似原理,应用等值渗流阻力法,建立了压裂水平井补孔和不补孔两种情况下的产能公式,并且与其他压裂水平井产能公式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如果水平井压裂后补孔,建议使用本研究建立的公式;如果压裂后不补孔,建议使用郎兆新的计算公式。建立的压裂水平井产能公式,对目前低渗透油藏利用水平井进行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南泥湾油田开发特征及工艺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军利 《西北地质》2000,33(3):42-47
南泥湾油田位于陕甘宁盆地东南部的延安市宝区镜内。三叠系延长组长4+5,长6是该区主要储层,埋深200~700m,属特低渗岩性油藏。多年来,形成了多打井,多出油的生产格局,开发工艺相对滞后,采收率低。本文经过对储层及开发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并实施了高能气体预处理、冻胶液压裂、射孔完井、解堵等开发配套工艺措施,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最大化油藏接触,提高油藏产出水平,长庆环江油田巴19区块长7油藏采用大斜度井开发方式。在初期压裂改造中,由于忽视了层内钙质夹层对压裂缝高的影响,导致实际裂缝的几何形态与设计产生巨大偏差,出现了邻井裂缝串通及生产高含水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油藏剖面测井特征,在细分层位基础上分析纵向应力分布,研究“复合层效应”影响裂缝缝高延伸的关键因素,优化了分段压裂方案,获得了更好的水力裂缝几何形态和尺寸。技术调整后现场压裂工艺质量获得提高,长7段油藏压裂改造质量优良率100%,大大提高了该区块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碎软低渗煤层压裂改造过程中煤粉产出和压裂裂缝不易延伸的技术瓶颈,采用地应力和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煤层气井间接压裂适应性及裂缝展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湖南洪山殿矿区进行了间接压裂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间接压裂可有效提高碎软低渗煤层的压裂改造效果,增加压裂裂缝长度,当顶底板为脆性砂岩时,更加有利于间接压裂;洪山殿矿区HC01井取得了单井产气量1 850 m3/d的良好产气效果,表明"大排量、大砂量、高前置液比、中砂比"的活性水间接压裂技术适用于碎软低渗煤层的增产改造;同时,可钻桥塞电缆射孔联作技术的应用可有效缩短煤层气井多煤层段压裂改造的施工周期,提高压裂施工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构造煤由于煤层渗透性低,地面煤层气开发进程迟缓。通过研究低渗煤层的地质模型,结合以往工程实践经验分析,探讨了低渗煤层中采用水力压裂技术进行储层改造增产的机理,并在淮北矿区芦岭煤矿地面煤层气井中进行了应用。研究表明,采用高强度水力压裂技术工艺可在低渗煤层中产生比较长的裂缝,取得比较理想的产气效果。研究结果对我国碎软低渗煤层开展地面煤层气开发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油田长6段储层沉积相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下寺湾油田长6段已知油藏沉积相、沉积微相的研究分析,认识到低孔、低渗油田有利储层分布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本地区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微相是主要的储集层,同时油气富集也受局部微幅度构造的影响。本区生、储、盖组合关系良好,具备形成大规模油藏的条件,在勘探方向上以已知油藏为中心,向东、西两侧进行勘探,将会有更大发现。  相似文献   

16.
刘建宏 《西北地质》2004,37(3):73-76
针对南泥湾油田特点。确定适合本区地质及油藏工程特点的工业油流标准,提高该类油田储量的计算精度。应用数值模拟、类比等方法。结果显示.南泥湾这类必须经过压裂改造的特低渗油藏.单井产量仍然按照双曲线递减规律;工业油流标准的确定,需要准确把握单井平均总投资、原油利润、收回单井总投资的单井产量等参数,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工业油流标准更能满足生产需要,对储量计算、滚动开发建产、管理者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曲线等资料,对靖安油田长2油层组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和沉积相特征及砂体分布规律对圈闭的影响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2油层组主要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发育主河道与分流河道砂体,靖安油田受沉积相带、鼻状隆起等因素控制.经油藏分析,靖安油田有利圈闭主要以构造圈闭为主,高闭合度鼻状隆起对油气藏形成具重要控制作用,分流河道汇合部位厚砂体是油气富集主要场所,大规模溶蚀作用形成局部高孔、高渗带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瓦斯低渗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瓦斯抽采钻孔施工量大、抽采周期长、抽采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气相压裂增透瓦斯治理技术,介绍了气相压裂设备及技术原理,确定了工作面压裂施工方案,并对气相压裂后的预抽效果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显示:气相压裂孔较普通钻孔抽采量提高了4倍,压裂影响区域内的预抽孔抽采量提高了2.4倍。实践证明,气相压裂技术适用于矿井高瓦斯松软低渗煤层的瓦斯抽采。   相似文献   

19.
鄯善油田低渗油藏储层伤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油田低渗透和特低渗透特点,鄯善油田在投产初期实施整体压裂,采取气举、深抽等采油方式生产,形成高采油速度、大生产压差的开发局面.同时随着压力的下降及油井见水, 油井产液(油)能力大幅度下降.随着油田井数增加,油水井措施逐年增加,其中2003-2004年水井共酸洗和酸化103井次,累计增注14.7×104 m,油井解堵9井次,累计增油4 203 t,同时通过井组动态分析、储层微观特征和地下渗流条件,以及各种针对性措施效果的变化,认为目前鄯善低渗砂岩油藏的地下储层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分析储层污染的因素,进行油层保护, 针对油层污染状况,优选适宜的解堵技术,改善解堵措施效果, 对油藏稳产及提高油田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脉冲水力压裂技术是改造低渗储层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水楔效应和脉冲疲劳损伤双重作用沟通裂隙网络,提高低渗储层导流能力。在脉冲水力压裂室内试验中,试样中预制孔的密封问题是决定水力压裂试验成败的关键,而起裂压力又是评价脉冲封孔段密封效果的重要指标。通过煤岩脉冲水力压裂室内试验,建立了封孔段薄弱结合面与煤岩基体力学性质的关联,研究不同频率对煤岩起裂压力的影响,最终拟合相关数据得到:基于煤岩脉冲作用下起裂压力的预制孔封孔压力经验公式。研究结果为脉冲水力压裂室内试验的试样预制孔密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