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关于生物群集绝灭的论点及其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上曾存在过的40亿动植物种,绝大多数都绝灭了.绝灭往往是呈群集绝灭形式.关于生物群集绝灭的原因,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强调生物所处环境的剧烈变化(球外事件和球内事件),另一类侧重于生物自身的演变更替.本文着重评述8种当前最流行的假说及其争议,如自然种群竞争、火山爆发、古地磁极性反转、板块运动、小行星或彗星撞击等假说作者认为,群集绝灭的原因十分复杂.往往是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不能仅强调一种因素.对群集绝灭应运用综合研究方法.既要研究生物自身的兴衰更替,又要研究其所处环境的变化(球内和球外的),这样才能弄清绝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二叠—三叠纪过渡期灾变事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介了80年代以来二叠一三叠纪过渡期地质灾变事件研究最新进展,包括生物集群绝灭事件,海水进退事件,火山爆发事件.铱等元素异常与撞击事件,稀土元素、δ~(13)C、δ~(18)O异常与灾变事件,微球粒与灾变事件,灾变群及其与集群绝灭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根据化石记录可知,大量复杂生物类群迅速出现在早寒武世,这就是所谓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在此之前,有距今6亿年前的前寒武纪末埃迪卡拉生物群化石出现,此后的70~80 Ma里,生命就以上升了一个数量级的速率演化.这些在原始地层中看似迅速出现的化石,最早在19世纪中期就有所记录,达尔文认为,这是对他提出的进化论的自然选择观点的主要反对证据之一.有关新动物群的出现及演化长期困惑着地学界,集中在以下三点:在前寒武纪-寒武纪界线附近或早寒武世这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存在着生命大爆发.是什么引起了这样的快速演化事件?这对于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将意味着什么?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强烈兴趣还启发了20世纪70年代对布尔吉斯页岩化石记录的研究.不久之后,中国的澄江生物群包括对它后续的研究又很好地支持了生命大爆发.在前寒武纪一寒武纪界线附近究竟发生了什么?随着笔者对寒武纪事件越来越多的了解,积累的数据使得很多原先提出的假说都变得不太可能了.通过作者对地球环境的改变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详实的研究,发现这种改变是可以由撞击事件引起的.在对寒武纪时期的地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之后,笔者提出了新的见解.前寒武纪晚期,存在大型的陨击事件.碰撞的高温结束了大冰期,使生物信息得以交流.同时,撞击启动基因调控机制、释放HSP90变异.一方面,调控基因决定了其他基因的表达,最早的调控基因发现于布尔吉斯页岩中(535 Ma).另一方面,HSP90原本是积累突变的蛋白,一旦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所有DNA突变将得以表达,在短时间内新的生命形式得以进化.并且这种变化是可以遗传的.然后,在新生臭氧层保护与有氧呼吸能量供应下,地球另一端幸存地下生命爆发,产生硬壳及复杂的新陈代谢以适应高温高压.现代的银河系天文理论,即密度波理论,在本文中被应用以试图解释这种撞击背后的天文学诱因.5~6亿年前的寒武纪事件使笔者联想起另外两次仍然存在争议的大规模撞击事件,它们引起的大气变化、水圈变化、生物圈变化、碳酸盐岩变化、磷矿变化都惊人的相似.形成于17亿年以前的Sadbury陨击坑直径为200 km,是最大陨击坑之一;23亿年以前(23.3~22.88亿年)地质环境(沉积圈、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发生了由地外因素引起的灾变.灾变后,火山活动明显减弱,富氧大气圈形成,生物演化出现飞跃,叠层石开始广泛发育,碳酸盐岩在各大陆大量沉积,第一次全球性磷矿期开始发育.根据几处23亿年左右陨落的大量消溶型铁质宇宙尘的发现,推论该灾变的起因是与陨击作用有关的宇宙事件,且地表23亿年前的泛火山运动和月岩年龄分布(23~25亿年)以及月表陨石坑构造等表明:23亿年前,地外物体对地球的冲击作用非常强烈.再考虑到6 500万年前的契科苏博鲁陨击事件,也就是说,在已经得到广泛承认的和存在争议但有事实支持的地外灾变事件中规模最为巨大的三次撞击事件符合5~6亿年这一大周期.5~6亿年正是太阳系扫过银河系四条主旋臂一次所用的时间:太阳绕银河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90个百万年.而由于在太阳绕银河转的时候,银河系的四条大旋臂同样旋转,并且其螺旋势场的角速度约是太阳系的一半,最终叠加的结果就是这样的一个大周期.密度波理论表明,旋臂处质量密度非常大,并且形成旋臂的螺旋引力场将对太阳系产生影响,诱发撞击事件.本文通过前人定性证据和笔者实地考察表明,上述假说与当时的绝大多数重要天文事件和地质发现相吻合,广泛的铱异常与位于澳大利亚的大型陨击坑均有发现.对澳大利亚的Acraman陨击坑和HAPCIS陨击坑的基底构造实地分析也表明了前寒武纪末曾经存在过陨击事件.最后笔者利用计算机模拟了大气圈变化.模拟分两步进行,首先从岩石热分解得出需要的温度与压强数据,而后将数据作为参数用于模拟.数据结果表明撞击区域的大气温度在4 000 K左右,压强为5 600 Bar.撞击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并强化了臭氧层.这些含量的变化与地质上的记录一致.  相似文献   

4.
地球演化过程中,不断受到地外物体的撞击。迄今为止,地球上已发现近百个大小不一、年龄各异的撞击坑。据地球及类地行星撞击坑记录和 Appollo 小行星、彗星轨道计算,在显生宙中,大约每0.14Ma 便有一个直径大于10km 的撞击坑在地球表面形成;直径超过100km 的撞击坑约100Ma 产生一次;一些足以产生全球强烈灾变效应的巨大撞击事件的频率  相似文献   

5.
在地球发展过程中存在着35Ma的旋回周期,它不仅表现在全球性海平面变化、生物集群绝灭、构造运动幕、岩浆旋回以及石气候变化方面,而且也反映在古地磁倒转和陨击事件方面,反映了地球演化的自然阶段.重要地质事件明显地集中于特定时期,形成自然临界,其可能主要受天体运动周期的控制,与太阳系穿越银道面有关  相似文献   

6.
史晓颖 《地球科学》1996,21(3):235-242
在地球过程中存在着35Ma的旋回周期,它不仅表现在全球性海平面变化,生物集群绝灭,构造运动幕,岩浆旋回以及古气候变化方面,而且也反映在古地磁倒转和陨击事件方面,反映了地球演化的自然阶段,重鄄质事件明显地集中于特定时期,形成自然临界,其可能主天体运行周期的控制,与太阳系穿越银道面有关。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介形类爆发与绝灭事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界富含微体化石,节肢动物介形类分布尤其广泛,其中Cetacella、Cypridea、Austrocypris、Hemicyprinotus、Cyprideis 和Ilyocypris inermis是晚侏罗世以来各相关层位的标准化石。这些水生生物的绝灭或发生均很迅速,在区域或全球范围内均可对比,具有生物事件地层学意义:Cetacella属的绝灭可能是侏罗、白垩纪之交全球性的古气候降温和气候带变化在柴达木盆地的反映;早白垩世之后Cypridea的迅速衰退是地外因素灾变的结果;中始新世晚期的Austrocypris的绝灭、渐新世Hemicyprinotus的绝灭都与当时地质条件的改变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中中新世Cyprideis的爆发推断是青藏高原隆升,导致气候干燥、湖水咸化的结果;而晚更新世晚期I. inermis等介形类动物群的急剧衰减则与全球气候骤然变冷的末次冰期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8.
天、地、生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余年来,科学界以天、地、生等多学科密切相配合为研究手段,深入研究了地史时期各主要地质界线上的重大地质事件.迄今已查明在11条地质界线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铱等痕量元素富集、稳定同位素异常、微球粒、焚烧灰烬、冲击变质矿物及撞击坑,并伴随着生物大绝灭.认为在一些地质界线上(如白垩—第三系界线).很可能发生过天体撞击地球事件.正是由于众多灾变事件的伴生和复合,构成了特大灾变群,造成了罕见的灾变环境,导致了生物大绝灭及生物群的迅速更替.  相似文献   

9.
全球范围内已确认的新生代陨击天文事件有8次,根据陨击直接证据或板块构造演化等推测的陨击事件至少还有3次,这些陨击天文事件都对应了新生代不同程度的气候变化。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触发因素主要包括陨击天文事件、地球轨道参数变化、CO2浓度降低和全球碳循环变化、海洋及大气系统大量甲烷水合物释放、洋流变化及全球规模的构造运动(如构造隆升、超地幔柱、大规模火山活动)等,陨击天文事件是全球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触发因素。  相似文献   

10.
河南西峡盆地恐龙蛋化石及略论恐龙绝灭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峡盆地晚白垩世红色陆相碎屑岩系地层中(包括高沟组、马家村组、寺沟组),产有类型多、数量大、成窝性好的恐龙蛋化石。已发现有7科8属10种。自下而上,恐龙蛋的种类、数量、含蛋层数、蛋窝均大幅度地减少,由高沟组内5科67种,约10层含蛋层,至寺沟组内仅存1科1属2种,含蛋层为2层。恐龙绝灭原因的研究,已有30种以上的学说或观点,但这些观点都不能圆满地解释恐龙的绝灭问题。恐龙的绝灭应该是多因素的,既有地外的灾变,又有地内,生物本身生理的因素。在内、外因等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恐龙才有可能绝灭。  相似文献   

11.
欧强  覃功炯 《地学前缘》2001,8(3):102-102
陨石、彗星、小行星对地球的撞击作用是 2 0世纪末及2 1世纪初的地学界、天文界以及其他科技界一个研究热点。结合我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需要 ,我们编制了全球陨击构造信息系统 (Earthmeteoriteimpactstructureinformationsystem ,EMISIS)。我们使用了关系型数据库作基础 ,以Mi crosoftVisualFoxpro 6.0等软件为开发工具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工作编制而成。笔者在 2 0 0 0年 8月之后 ,于巴西召开的第 3 1届IGC国际地质大会收集到各国学者发表的有关陨石、彗星、…  相似文献   

12.
万天丰 《地学前缘》2018,25(2):320-335
全球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一个热门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近百年来大地构造学的各种主要假说和近四十年来板块构造学说的许多新进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 受Rampino和Stothers关于陨击作用可引起地表重大灾变事件思想的启发,笔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说。基于中、新生代(200 Ma以来)每隔33 Ma太阳系就会穿越一次银河系星际物质密集的银道面,诱发太阳系内部引力场的巨变,使部分小行星失稳,从而撞击地球。笔者根据用以描述中生代以来全球板块构造的七种不同的运动模式, 提出了巨大陨星在不同地点、以不同角度撞击地表岩石圈,可能诱发地幔底辟的形成,从而推动板块呈放射状或单向运移的假说,也即在200、170、100、65和0.78 Ma等时期的陨击事件基本上是垂直地表面而撞击的,从而诱发地幔底辟的形成和岩石圈板块的放射状张裂和运移;138 Ma的陨击事件可能是指向印度板块的斜向撞击;而35 Ma时期的微玻璃陨石撞击事件则是陨石以极低角度撞击地球表面的表现。陨石撞击地球,这是太阳系内部各星体之间引力作用变化的表现,因而此假说不是什么外因作用论。  相似文献   

13.
根据深海钻探样品分析,对东太平洋地区573孔始新世末渐新世初的地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尤其是研究了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各层球粒陨石标准化值曲线平缓,重稀土相对富集,各层Ce严重亏损(第2层轻度亏损),各层的Eu仅轻度亏损.始新世与渐新世的界线地层含金属粘土层的稀土元素含量明显比其它层含量高得多.此外,该层还富含Fe及指示地外成因的Ni、Co、Ir等元素,且底部富含微玻璃陨石.这些特征说明该含金属粘土层的形成与火山活动有明显关系,其底部可能还与陨击作用相联系.从区域地质情况来看,始新世末期有明显的生物灭绝和环境变化,微玻璃陨石广泛发育,说明该时期有明显的灾变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4.
地壳上石撞击所引起陨的冲击变形是自然界一种快速变形现象,它具有许多与其它正常地质形变不尽相同的应变特征。笔者在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陨击成因的构造岩石类型及其划分,尤其是构造岩中的常见主要矿物的形变和相变特征进行了总结。它们可作为寻找古陨击坑、研究与陨击作用有关的成岩、成矿作用以及古深源地震方面的构造岩石学的标志。深入地研究地壳陨击构造岩的形变和相变,对于了解地球的发展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广东湛江陨击混杂堆积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延鸿  孙嘉诗 《地学前缘》2006,13(4):267-273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取样分析,首次在广东湛江地区中更新统早期的北海组地层中发现了一层罕见的陨击混杂堆积层,它是陨击作用下的特殊产物,是北海组含砾砂、粘土质砂在陨击高温作用下烧结、抛射堆积而形成的。陨击混杂堆积层主要分布在湛江坡头的部分地区,有的出露地表,有的为第四系所覆盖,厚度大约为0·1~4m。陨击混杂堆积层中共生玻璃陨石(雷公墨)。陨击混杂堆积层中的击变岩砾石与原岩相比较,Si O2的含量明显减少,Fe2O3的含量明显增加,其他化学成分及含量与原岩近于一致。陨击混杂堆积层的发现可能对澳大利亚—东南亚微玻璃陨石场陨击源坑的寻找和探讨该期玻璃陨石和微玻璃陨石与靶岩之间的关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再论恐龙绝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恐龙的绝灭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出现了众多的假设、假说、猜测甚至臆测,但至今仍未有一种公认的理论来科学地合理地诠释恐龙绝灭的机理:本文从对生物绝灭的认识切入,对比地质历史上生物的绝灭事件来认识恐龙的绝灭。从绝灭理论来分析,认为恐龙绝灭决非单一因素,而环境的恶化是导致恐龙绝灭的根本,恐龙绝灭是绝灭选择的必然,而最近恐龙的鸟类起源学说将提醒人们该重新认识恐龙的绝灭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火星陨击坑壁上发育的冲沟进行研究,分析其成因和控制因素并进而探讨火星表面附近发生的地质过程,是当今火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采用分形理论对火星南半球中纬度9个陨击坑壁内不同方位发育的冲沟沟头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沟头的分维值与冲沟发育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冲沟沟头的分维值大小分布与冲沟的方位关系密切,面向极地的冲沟分维值较大,面向赤道的冲沟分维值较小。陨击坑内不同方位冲沟所处位置的局部气候因素差异控制了水量的大小,从而造成陨击坑内不同方位冲沟发育程度和分维值大小的差异。研究结果为强调火星气候因素控制了冲沟形成的地表冰雪积累/融化成因模式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8.
论构造事件的节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天丰 《地学前缘》1997,4(4):257-263
构造事件是否存在节律性,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不同的意见。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结果,笔者认为构造事件,生物灾变事件,巨大陨击事件,气候与环境变化都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节律性,周期性或旋回性。在一些大陆边缘地区,构造作用表现出几千万年相对的稳定期和数百万年的活跃期相间的演化过程,而在板块内部与造山带,节律性则可能表现得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严正  侯鸿飞 《地质科学》1993,28(2):135-144
本文对广西香田晚泥盆世弗拉斯-法门阶界线剖面进行了系统的碳、氧稳定同位素研究。发现随着弗拉斯-法门期之交的生物大量死亡和绝灭,在弗拉斯-法门阶界线层中,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出现了明显的异常。这和白垩—第三系界线灾变事件中出现的异常颇为相似。碳同位素异常达-6.6‰左右,氧同位素出现正异常达2‰。此外,在界线层中出现铱异常为230×10-12g/g。这些表明,上述同位素地球化学异常是地球历史中生物绝灭灾变事件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约在奥陶纪末(440百万年前),海洋无脊椎动物曾发生过大规模绝灭。据Sepkoski认为,阿石极期(奥陶纪末)这一绝灭事件,可能是显生宙时期第二次最重大的生物危机,科一级约消失20%。阿尔瓦茉士(Alvarez)等人曾指出白垩—第三纪界限的生物绝灭现象,并提出可能是大型流星或彗星与地球碰撞导致产生大量铱所致。奥尔什(Or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