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兰州区域气象中心DEC业务网络下运行的新型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对西北地区东部的重要天气,按中短期预报时效,以模块的方式建立预报系统;以引进人工智能神经元网络技术,预报甘肃省降水天气。该系统经试运行,具有业务实用性强、预报效果较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天气预报的业务技术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总结回顾了中央气象台近年来的天气预报业务技术进展。天气预报质量的历史演变显示了预报业务水平的提高, 这种业务能力的提高既反映了预报技术的发展, 也带来了天气预报业务的变化。对业务天气预报中各种预报技术应用进展的分析表明:数值预报在天气预报业务能力提高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 基于对不同尺度天气影响系统发展演变过程深入认识的基础上, 天气学的预报方法依然是预报业务中的重要技术方法; 动力诊断预报已成为灾害性天气预报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是实现气象要素精细定量预报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由于大气初值与数值模式中物理过程存在不确定性等客观事实,集合预报无疑代表着数值天气预报未来前进与发展的方向,它标志着天气预报的预报范式转变,即用户不仅可以得到未来大气状态的单一现实,还可得到未来大气可能出现的一系列场景。文中扼要地梳理了欧洲全球业务集合预报与有限区域模式高分辨业务集合预报的研究动态与技术发展、基本问题及其未来最新发展方向,包括:1)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业务集合预报系统发展沿革及概况;2)欧洲国家主要业务高分辨率集合预报系统概况;3)当前业务集合预报存在的问题、挑战及未来前进的方向。文中除了关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应用,还梳理了目前欧洲高分辨业务集合预报取得的成就,以引起有关研究人员的注意。总之,借鉴欧洲业务集合预报的发展思路,不仅有助于集合预报理论创新,还对发展集合预报业务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熊伟  严小冬 《贵州气象》2005,29(Z1):37-39
中短期预报实时预报业务系统是为了适应现行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制的发展变化,满足贵州省天气预报业务工作的需要而设计开发的.系统以数值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利用统计学方法设计开发出的客观预报方法.试运行情况证明,系统做出的客观温度预报及降水预报对贵州省的天气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矫梅燕 《气象》2007,33(11):3-8
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是气象业务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的工作。作者从天气预报的业务技术体系着眼,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分析了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发展精细化的预报技术体系,将数值预报模式、天气学预报方法、动力诊断和统计释用及基于卫星和雷达等现代探测技术的短时临近预警技术相结合的预报技术路线;提出了有利于精细化预报的业务体系,即发展以定量降水预报、台风预报和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为重点的专业化预报业务体系;指出专家型预报队伍的建设是提高预报业务水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集合预报业务使用现状和趋势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毛恒青  王建捷 《气象》2000,26(6):26-29
依据 1999年 11月 14~ 19日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举行的第 7届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研讨会的情况 ,对集合预报的业务使用现状、集合预报产品以及未来趋势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
美国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薛纪善 《气象》1998,24(11):3-6
介绍了美国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在大气探测技术、数值预报及可视化技术发展的推动下美国传统的天气预报向定量与定时方向发展。定量降水预报的实现是天气预报由定性走向定量的重要标志。在充分利用数值模式产品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卫星与雷达资料建立客观预报工具在暴雨和强对流天气预报中取得较好效果;中尺度分析业务系统的不断改进使降水预报的技巧有明显提高。作者还介绍了美国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及预报业务系统的概况。最后  相似文献   

8.
我国业务天气预报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伍荣生  谈哲敏  王元 《气象科学》2007,27(1):112-118
本文着重从我国业务天气预报的现状和国际业务化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趋势出发,探讨了业务天气预报发展目前存在问题和对于这些问题的若干思考。并强调了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必须和大气探测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紧密结合,并强调了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应主观和客观预报相结合、数值和统计预报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德阳天气预报系统是依据客观预报方法和"以数值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系统为主要工作平台,综合应用各种气象信息和先进的预报技术方法"研制的.系统包括3部份内容: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系统、天气预报业务流程、预报平台.  相似文献   

10.
刘还珠 《广西气象》2000,21(2):1-2,6
围绕天气预报业务工作的中心,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主题,概括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动态,并提出了新世纪中预报业务发展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多模式集合预报技术及其分析与检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基于国家气象中心天气预报业务平台,对德国、日本、欧洲中心数值预报模式和我国T213模式的夏季预报产品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模式对目标区域预报能力的分析,分别应用神经元网络预报技术和基于Ts评分的客观多模式权重系数法(ME),建立了4个模式的集合预报方法,并应用于2005年汛期业务运行。结果表明:ME对短期降水预报技巧高于简单集合平均,因此具有一定的业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中短期天气集合预报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章国材 《气象》2004,30(4):3-5
集合预报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兴起 ,目前已成为许多业务预报中心的重要业务之一 ,同时也成为研究的重要工具。系统介绍了全球模式中短期天气预报集合、有限区域模式短期天气预报集合以及集合预报在强风暴预报中的应用等 ,并对集合预报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张善君 《山东气象》1999,19(3):1-4,10
利用《山东省志.气象志》等文献资料,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山东省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有我国天气预报业务技术体制正在进行深刻的变革。面临的新的形势,广大预报人员更需要加强强学习,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围绕天气预报业务工作的中心,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主题,概括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动态,并提出了新世纪中预报业务发展所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天气预报会商业务,基于VB、Fortran90、Perl、C#、Bash shell综合编程技术和Curl、NCL、Surfer外部程序包,设计和开发了湖南省三级天气预报会商辅助系统,从技术上实现了天气预报会商气象信息产品的优化,和湖南各级会商发言PPT制作与传输的快速化、自动化;为增强湖南天气预报技术、思路交流,和提高全省各级天气会商质量和预报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业务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数值预报业务体系的建立及预报信息量的增加,传统的天气预报作业流程和以天气图加经验分析为主的作业方式,已不能适应天气预报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大效益地发挥气象部门的现代化和信息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中国气象局的天气预报技术路线,建立了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完善了渭南的预报业务系统,使预报业务和管理工作实现了自动化、规范化和制度化。1 系统基本结构渭南市气象台“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包括:预报工作流程、预报制作向导、预报会商及分发、预报管理及监控、系统维护及帮助5部分内容。系统中还建立了天气预…  相似文献   

17.
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业务预报系统(EC)、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全球预报系统(GFS)、我国的中尺度数值业务预报系统(CMA-MESO)和全球预报系统(CMA-GFS)这4个预报系统的华东及周边地区(20°~40°N、110°~130°E)2020年1—4月逐日地面和高空风的0~72 h预报资料,利用复卡尔曼滤波...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黑龙江省短期天气预报现有业务基础上,研究了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发展趋势,提出数字化天气预报系统技术概念,阐述了其接口标准和预报自动合成技术,提出了系统体系结构、系统数据流模型及系统的功能结构。  相似文献   

19.
中短期数字化天气预报技术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代刊  曹勇  钱奇峰  高嵩  赵声蓉  谌芸  钱传海 《气象》2016,42(12):1445-1455
建立无缝隙集约化的天气预报业务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中短期天气预报业务技术的发展。通过对现状回顾,指出经过2011—2015年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在我国国家级和部分省级业务单位已初步建立了数字化中短期业务预报技术流程,其包括数值模式系统、客观方法释用、预报主观编辑制作以及精细化格点后处理四个方面。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短期业务技术还存在数值模式发展水平不高、客观预报技术方法未全面深入开展、缺乏有效技术工具支撑预报员进行订正、格点化的处理技术基础薄弱等问题。文章在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应提高自主数值模式系统的基础支撑作用,深入发展海量预报信息的客观提取及订正技术,加强开发主观和客观融合的技术和工具平台,完善精细化的格点处理技术的发展思路,并进行具体阐述。最后,从技术发展的基础数据支持、路线选择、发展规律以及交流共享四个方面提出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刘海明 《青海气象》2005,(3):70-72,74
青海省气象局自1999年开始推行预报业务体制改革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已逐步建立了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方法的天气预报业务流程,短期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现代化建设成效显著,短期气候趋势预测、一般性降水预报及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逐年稳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青海省天气预报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