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中央地質部地球物理探礦管理處所屬的地球物理勘探隊是一支隨着國家五年計劃而迅速發展起來的年輕的勘探隊伍。它的工作對象是除石油和天然氣以外的地質問題:黑色金属(鐵、锰、铬等)、有色金属(銅、鉛、鋅等)、特種金屬(錫等)和煤田等等礦床的地質問題;以及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問題。採用  相似文献   

2.
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是由解放前原來分散在不同機構中的前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的氣象和地磁工作部分、前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地球物理研究室和前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應用地球物理工作部分組成的;在1950年又接管了徐家滙、佘山天文觀象台中的地球物理工作。四年來,這個新中國的地球物理學中心在黨和政府的領導、關懷和  相似文献   

3.
一.地電阻儀所測量之數值地電阻探礦儀,簡稱地電阻儀,係物理探礦中測量地電阻率時所用之儀器。為欲觀察地下导電之情形,可將電流I,藉兩個電極C1,C2通入地下,再自另外兩個電極P1,P2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教研室于1986年8月23日至25日举行了1986年地球物理科学讨论会,以纪念地球物理专业成立30周年。23日上午举行了隆重的纪念大会,出席者200余人。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第一任地球物理教研室主任傅承义教授,因病未能出席大会。曾对本专业的创立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的老  相似文献   

5.
《应用地球物理》2013,(4):I0002-I0002,F0003
9月16日至17日,第三届全国应用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举行,来自全国15家单位的专家、老师和学生共8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油气地球物理探测”。会议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肖立志院长主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陈大恩副校长致欢迎词。本次一天半的研讨会共交流30篇学术报告,内容丰富,反映了本学科的最新进展,促进了应用地球物理学科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球物理学报》2004,47(6):1060-1060
刊  名编辑部所在地主 办 单 位城市与减灾北京北京市地震局大地形变测量天津国家地震局第一地形变监测中心地方地震工作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科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进展兰州国家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等地球物理学报 北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学进展 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信息科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地震 北京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等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北京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学会地震观测技术专业委员会地震地质 北京中国地震局地质研…  相似文献   

7.
1985年6月12日,苏联卓越的地球物理学家、地球内部物理学方面的著名专家马格尼茨基年满70周岁。他从事科学、教育和科学组织工作已经45年,发展了苏联地球物理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固体地球物理学。他的活动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地球学科中采用精确的数理方法,从而能把他所建立的地球物理方向摆在严格而坚实的科学基础上。由于马格尼茨基的努力,在列入世界科学先进行列的地球内部物理学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有重大价值的成果,其中每项成果均揭示出地球物理学的新的科学方向,其中可以提及的有:分带熔化分析理论;现代地壳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原因的研究;根据各基准点计算地球内部温度的方法;下地幔物质熔解成氧化物的学说;地球内部各种极值条件下的物质状态的平衡。马格尼茨基创立了一个学派,他多年的教学活动无疑促进了这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他撰写的《地球物理基础》和《地球内部结构和物理》等专著驰名于国内外。马格尼茨基主持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物理系地球内部物理学教研室和地球物理学部,领导着苏联科学院施米特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和行星物理研究室。他是学术刊物《地球物理》(苏联科学院汇报)的主编。 1971年他当选为国际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主席,他为在一系列科学规划中发展国际合作倾注了许多精力。他领导着社会主义国家地球物理研究协调委员会的一个处。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4届年会于2008年10月17日至21日在北京太阳城召开.注册与会人员466人,实际参加人数510人.10月17日上午在北京太阳城度假村举行了大会开幕式.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张永刚主持会议,理事长王水致开幕词,他指出年会是每年地球物理学会的重头戏,希望本届年会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应用地球物理》英文版编辑部主办、清华大学地震波勘探开发研究所承办的第二届应用地球物理学术研讨会,将于2009年10月底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京都大学地球物理实验室共同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第9届勘探地球物理学新近展国际研讨会暨城市地球物理和活动构造中日双边会议(RAEG2005)于2005年3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外国专家大厦举行.本次研讨会共有15位日方代表和30位中方代表参加,分别来自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11.
1988年7月21日,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学术报告会,以纪念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成立40周年、《地球物理学报》创刊40周年。200多名地球物理科技工作者冒着滂沱大雨参加了大会。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是我国较早成立的学会之一,在国内外有较高的声誉。在40年前成立时,只不过是一个志同道合的地球物理工作者联谊会,唯一的工作是出版《地球物理学报》,那时正是气象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4月21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46个单位的12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日地空间物理是研究太阳大气、行星际空间、地球磁层、电离层、高层及中性大气各种物理现象、过程及相互制约的一门新兴科学,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多年来,日地空间物理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及有关学会和研究机构的倡  相似文献   

13.
在地球物理學中,我們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如何從在一定的觀測時間內所觀测得到的數據中,找出在所觀測的對象中潛伏着的週期性。众所周知,我們可以利用諧波分析及自相關方法(autocorrelation method)的數字計算以達到這個目的。但是,這樣做是頗為繁冗的。這里我們將要介紹一種波譜分析儀,用電子學  相似文献   

14.
地震學目前的主要任務是:研究地球的地震活動性,特别是地震危險地帶的地震活動性,研究地震對建築物的影響和尋求耐震建築的物理基礎,研究地球的內部構造,研究第一類脈動來测定海上風暴的路徑等等。解決上述各項任務的主要資料就是地震台所積累的儀器觀測記錄。只有在數量多而設備好的地震台网上進行觀測,才有可能解決現代地震學的大部分問題。  相似文献   

15.
当前,苏联高等院校只有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和第比利斯大学设有地球物理教研室,据报道,每年培养地球物理专业学生近100人。近年来,位于地震活动区的各加盟共和国的大学都相继增设了地震地质、工程抗震等新专业。大学的学制5年,一般在校学习4年,最后一年为实习课。按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某个题目的研究并完成一篇科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1963年学术年会于今年9月16—21日在北京举行.到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地球物理工作者的代表80余人以及列席和来宾共约400余人.会上首先听取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武衡副主任的报告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工作委  相似文献   

17.
2004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仪器专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地球物理仪器国际化问题”(4月)和“地球物理技术在工程上的应用”(8月)两个研讨会。会议发表了大量论文,展示了目前我国先进的地球物理仪器和地球物理技术在工程方面的应用成就.承《地球物理学进展》编辑部支持,决定在2004年第四期和2005年第一期,连续刊载经专家审查和推荐的地球物理仪器和技术方面的部分优秀论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磁暴预报学术交流会于1982年9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参加会议的有26个单位的46名科技工作者。 磁暴是太阳风与地球磁层复杂耦合所引起的最重要的地球物理效应之一。磁暴预报工作不仅能推动日地关系、磁层物理等基础理论研究,而且在宇航、通讯、磁测、输电、输油、天气、气候等方面有着重  相似文献   

19.
由会长巴曼先生率领的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协会(SEG)代表团一行十二人及四位夫人于1982年9月18日到达北京,受到了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及其所属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学会的热烈欢迎。 在访问期间,代表团分别与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学会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有关负责人就发展今后学会之间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进行了会谈。双方对1978年以来互相学术交流和友好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957年2月5日至9日在北京联合举行。大会总结了中国解放后七年来地球物理学各个方面的工作,并由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气象局、地质部地球物理探矿局、石油工业部和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国家委员会介绍了工作概况并分组宣读论文和交流经验,通过会章,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