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祁连山寒山金矿成矿时代讨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寒山大型金矿是近年来在北祁连山西段发现的与基性火山岩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作者利用Rb-Sr同位素方法测得寒山金矿的成矿时代为339 Ma,属华力西期.指出寒山金矿的成矿时代应为(303~339)Ma,有多期热液叠加,多期成矿作用.因此,作者认为寒山金矿的热液很可能是青山斜长花岗岩(370±25Ma)、寒山辉长岩(347.1±6.4Ma)共同提供的.由于该区有较多的中酸性岩体存在,现成矿时代的确定对于该区在寻找华力西期-加里东晚期蚀变岩型金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刘春花  聂凤军 《地质通报》2015,34(6):1045-1056
拜韦尔特半岛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铜、金和石棉,区域地层和构造是控制矿床形成、发展和叠加改造的主要因素。这些矿产资源主要赋存在拜韦尔特海洋带达利吉带圣母玛利亚亚带的早奥陶世潜次火山岩中,包括起源于超俯冲作用带的蛇绿岩套和火山岩盖层。其蛇绿岩套超镁铁堆积岩的热液蚀变岩中产出石棉,火山成因的块状硫化物型(VMS型)铜±金矿产在基性和双峰式火山岩中,金矿产在基性和超基性的热液蚀变岩中。而蛇绿岩套火山岩盖层中则产出与条带状含铁建造(BIF)有关的后生金矿,石英脉型或相关的交代型矿床则大多赋存在蚀变和变形的基性岩中。拜韦尔特半岛的构造样式和几何结构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3.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金矿类型及成矿条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岳清  田农 《地质学报》1993,67(1):63-75
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是中国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成矿远景区之一。金矿类型繁多,主要有:蛇绿混杂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与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多金属石英脉型;构造破碎带中的微细浸染型;碳酸盐岩层构造裂隙中的混成热液型;与次火山岩有关的热液型;火山热泉型和海底火山喷流沉积-热液改造型。成矿时间集中于中新生代。矿床和矿体主要受线型构造控制。岩浆活动在金的成矿过程中有不同程度影响。金矿基本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蚀变作用普遍强烈。成矿物质及热液具多源性。  相似文献   

4.
李金春 《甘肃地质》1995,(1):28-34,43
区内金矿床划分为两个矿带:阿尔金断裂金矿化带和北祁连北缘金矿化带。又细分为5个亚带和3种矿化类型:鹰嘴山亚带——与超基性岩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牛毛泉—寒山亚带——与中酸性火山岩破碎蚀变有关的金矿;雄子沟—河大坂亚带——热液充填的石英脉型金矿及金湾子—大风沟金矿亚带;石油河金铜矿亚带——断裂蚀变带和热液交代型为主的金矿。矿化类型: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热液交代型  相似文献   

5.
李金春 《甘肃地质》1999,(Z1):28-34,43
区内金矿床划分为两个矿带:阿尔金断裂金矿化带和北祁连北缘金矿化带。又细分为5个亚带和3种矿化类型:鹰嘴山亚带——与超基性岩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牛毛泉—寒山亚带——与中酸性火山岩破碎蚀变有关的金矿;雄子沟—河大坂亚带——热液充填的石英脉型金矿及金湾子—大风沟金矿亚带;石油河金铜矿亚带——断裂蚀变带和热液交代型为主的金矿。矿化类型: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热液交代型  相似文献   

6.
李金春 《甘肃地质》1999,8(C00):25-31,40
区内金矿床发为两个矿带:阿尔金断裂金矿化带和北祁连北缘金矿化带。又细分为5个亚带和3咎矿化类型:鹰嘴山亚带--与超基性岩有关的蚀变岩型金矿;牛毛泉--寒山亚带--与中酸性火山岩破碎蚀变有关的金矿;雄子沟--河大坂亚带--热液充填的石英脉型金矿及金湾子--大风沟金矿亚带;石油河金铜矿亚带--断鲜明蚀变带和热液交代型为主的金矿、矿化类型;蚀变岩型、石英脉型、热液交代型。  相似文献   

7.
宁芜北段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火山岩型金矿成矿远景区。金矿类型繁多,主要有火山热液充填脉型金矿、陆相火山―沉积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型金矿、蚀变破碎带型金矿、爆发角砾岩筒型金矿、铁帽型金矿以及伴生金。矿床主要受NNE、NW向区域性大断裂及其派生次级断裂控制,与安山质火山角砾岩、辉石闪长玢岩关系密切。梅山地区、铜井地区碱性火山岩内及外围、谷里地区及宁芜北段东部隆起带是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北祁连西段鹰嘴山金矿的成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启福 《甘肃地质》1999,(Z1):35-38
鹰嘴山金矿位于阿尔金左行走滑大断裂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呈锐角相交的部位。矿床赋存于黑茨沟组一套中、酸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的火山岩中,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床特征及成因的分析认为,矿化硅化岩是热液成因,中、酸性火山岩为矿源层,经蚀变为成矿提供了矿物质,构造控制了矿化体的分布、形态、产状。鹰嘴山金矿为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9.
鹰嘴山金矿位于阿尔金左行走滑大断裂与北祁连加里东褶皱带呈锐角相交的部位。矿床赋存于黑茨沟组一套中、酸性火山岩—碎屑岩建造的火山岩中,受NW向断裂构造控制。通过对矿床特征及成因的分析认为,矿化硅化岩是热液成因,中、酸性火山岩为矿源层,经蚀变为成矿提供了矿物质,构造控制了矿化体的分布、形态、产状。鹰嘴山金矿为火山岩中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矿区成矿元素地球化学以及成矿流休的初步研究表明,五台山七图金矿的成矿物质(金,银)主要来源于围岩的滹沱群四集庄组粗碎屑岩组合,变质基性火山岩的去硫作用提供了金矿化的硫源,韧-脆性剪切事宾发育及活动是金矿化的动力学机制,成矿流体具有变质流体的性质,在变质基性火山岩中形成的蚀变岩与金矿化密切相关,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1.
庐枞盆地为一陆相火山岩盆地,成硫与中—中基性富碱打质火山—次火山岩活动有关,受岩侵型火山隆起、断裂及接触带构造控制,矿体主要产于粗安玢岩顶部及侏罗系上统龙门院组和砖桥组火山岩中,次为前火山岩系碳酸盐岩和钙质碎屑岩中。硫铁矿常与铁、铜、硬石膏等矿产共生或伴生,形成综合型矿床。硅化等热液蚀变与矿化关系密切,为找矿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受吴川—四会断裂影响,在白沙与乐东一带形成潭爷岭断裂带,将海南岛分为东西两部分。主要构造控制了金矿床的产出。海南岛金矿类型有变质热液破碎蚀变岩型、沉积岩层问破碎热液型、花岗闪长岩破碎蚀变岩型、含金石英脉型,火山岩型和砂金矿。作者从各种控制因素探讨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属含古老地块并经中生代改造的中古生代造山带,存在金、锡等丰度较高的锡林浩特元古宙杂岩、古生代蛇绿岩及板块缝合带、二叠系火山岩、中生代伸展构造背景下的大规模火山-侵入活动及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本区金矿化类型主要有:韧性剪切带中的石英脉型、蚀变岩型金矿,产于幔源中基性侵入岩中的铜金矿,燕山晚期斑岩型铜金矿,与燕山期次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脉状铜矿床中的伴生金矿化,微细浸染型金矿化,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等.研究区金矿成矿时代可分为242~229Ma、169~161.8Ma、132~159Ma (可能以130~140Ma为主)、127~109.2Ma四个区间.认识到存在印支期成矿、燕山期多阶段成矿等特点对于区内金矿勘查有重要意义.新发现7个矿床(点)的伴生金矿化.毛登、大井等多金属矿床的伴生金矿化具有重要的潜在工业意义.  相似文献   

14.
祁连素 《贵州地质》2021,38(1):22-28, 64
原先认为泥堡金矿床容矿火山岩系中间的"粉砂岩夹层",研究发现其具有与火山碎屑岩的成分与结构构造特征,包括熔蚀石英晶屑和长石板状晶假象,局部还出现大量生物化石碎片,应归属为蚀变凝灰岩。火山岩系的原"粉砂岩夹层"并不存在,只是短暂的火山喷发间隙,整个容矿火山岩系形成从偏基性火山碎屑岩到中基性火山角砾岩的晚二叠世火山喷发旋回。火山岩旋回的早期到晚期,金矿成矿作用强度逐渐增强,印证金成矿作用与火山岩的密切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15.
豫西前河金矿床控矿因素及深部找矿远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松森 《地质与勘探》2011,47(2):204-208
前河金矿床属构造蚀变岩型矿床,为河南省金矿的主要类型,其成矿物质来源于熊耳群鸡蛋坪组火山岩及其下伏太华群变质的超铁镁质岩、变基性火山岩.在燕山期断裂构造活动、岩浆活动及成矿热液作用下,成矿物质在构造的有利部位富集成矿,在构造的转折部位、分支复合部位及构造交汇部位矿体变厚,品位变高.金矿化与硅化、黄铁矿化、黄铁绢英岩化、...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化探数据简要介绍了阿尔金中段苏吾什杰地区39种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在分析化探异常的基础上,探讨了该地区主要成矿类型和主要找矿方向。金属矿方面,主要是寻找与火山岩有关的块状硫化物铜多金属矿、与奥陶纪超基性-基性杂岩有关的铜镍矿、与早古生代岩浆岩有关的矽卡岩-石英脉型钨锡矿、稀有-稀土矿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非金属方面,主要寻找白云母矿、石棉矿、玉石矿等。  相似文献   

17.
高菊生 《西北地质》1998,19(1):35-41
洛源金矿床分布于小秦岭金(钼)成矿带的百段。控矿岩系主要为一套中基性火山岩.区内顺层挤压破碎带及东西向、北京向、北酉向断裂和节理发育.在顺层的挤压破碎带及节理裂隙中分布两种类型金矿,即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及石英脉型金矿。文中根据三元论的观点,分析了矿区的地层、构造及岩浆岩与金矿的关系,认为地层提供了金的成矿物质,构造提供了金矿的运移及沉淀场所,燕山期岩浆热液为金矿质的活化提供了热动力,矿床属热液改造型层控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西安河金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安河构造 (热液 )蚀变岩型金矿床 ,产于丹凤群及大草滩组发育的近EW向断裂破碎带内。矿床规模已达中型。矿石以低品位构造蚀变岩型为主 ,褐铁矿、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为特征。中基性火山岩、韧脆性断裂构造、中酸性岩浆侵入“三位一体”是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条件。区内成矿条件优越 ,具有形成大型金矿的可能性 ,近EW向断裂蚀变延伸带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9.
讨论了冀东地区已知金矿类型及其地质特征、矿体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并与印度的科拉尔金矿作了对比。认为冀东地区的金矿不是典型的绿岩型金矿,而是与基性火山岩有成因联系的沉积变质-变质热液-重熔岩浆热液等不同成因类型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白垩纪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在空间上绝大多数发育于白垩纪火山盆地,仅程潮和金山店出现于隆起区;成矿时间上分为两个时代,即133~130Ma和127~125Ma。按照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过程,鉴别出4个成矿系统:即在隆起区与石英闪长岩有关的矽卡岩铁矿(系统1);在火山盆地内,与大王山(或砖桥)旋回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包括,磷灰石-磁铁矿型铁矿、类矽卡岩型铁矿、矿浆型铁矿、热液型硫铜金矿、热液型铅锌矿)(系统2)和与二长-正长岩有关的矽卡岩型铁矿(系统3);与娘娘山(或浮山)旋回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铜(金)矿和金铀矿(系统4)。盆地内和隆起区的矽卡岩型铁矿形成时间基本一致,略晚于与辉石闪长玢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系统2), 但早于铜金铀为主的成矿系统4。前人以系统2中的磷灰石-磁铁矿型铁矿、类矽卡岩型铁矿和矿浆型铁矿为主,结合其他一些少见或不具工业意义的铁矿类型,提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玢岩铁矿成矿模式。此文以玢岩铁矿成矿模式为基础,结合4个成矿系统的基本特点,提出了白垩纪陆相火山-侵入岩有关的铁多金属矿床模型。以上这些具有成因联系的矿床系统和类型及其分带互为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