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殷继成  李大庆 《地质学报》1993,67(2):146-158
滇东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含有丰富多样的遗迹化石,经对27条剖面系统地采集化石和研究,共鉴定有遗迹属45个,遗迹种87个。其中新属2个,新种7个,已知属在本区首次发现的有31个,已知种在本区首次发现的有38个。根据不同遗迹属在界线层中出现的顺序和组合特征,将本区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层遗迹化石由老到新划分为4个遗迹化石组合带,并与国外相当层位的遗迹化石进行了对比,对地质意义作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
西秦岭西段志留纪遗迹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式溥  胡云绪 《现代地质》1992,6(4):384-391
本文研究了西秦岭西段志留纪海水深浅不同的两种遗迹相及其沉积环境,一种是甘南迭部拉路沟中志留世晚期浅海砂岩系所含Cruziana遗迹相,另一种是川北若尔盖晚志留世早期深海复理石Nereites遗迹相。共描述遗迹化石10属11种,其中建立3个新遗迹种。这些遗迹化石对研究西秦岭的地层发育、沉积矿产和古环境的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生物成因标志,对我国的遗迹化石研究也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青海南部曲麻莱—治多地区广泛出露厚度巨大、岩性单一、实体化石稀少的三叠系巴颜喀拉山群,其地层划分与对比因缺乏明显标志而相对困难。最近,在该地区的研究中采获大量遗迹化石,建立了8个遗迹化石组合。古遗迹学的研究表明,遗迹化石丰度、分异度及遗迹化石组合在研究区内的地层序列中存在明显差异。提出将古遗迹学特征作为一定区域内岩石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志之一,为解决巴颜喀拉山群中富含遗迹化石的上部板岩组和顶部砂岩夹板岩组的划分对比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豫西登封地区下三叠统刘家沟组及和尚沟组系一套河湖相沉积,通过沉积特征和沉积序列分析,建立了8种类型的沉积序列,并在该套地层中发现丰富的陆相遗迹化石,已鉴别出8个遗迹属10个遗迹种。根据遗迹化石的组成、产状和分布特征,建立了3种遗迹组合:1)Scoyenia遗迹组合,出现于周期性暴露的极浅水河漫滩及小型河漫湖泊环境;2)Arenicolites遗迹化石组合,产生于水体较动荡的滨湖沉积环境;3)Taenidium-Planolites遗迹化组合,形成于水体较平静的浅湖沉积环境。基于沉积特征、沉积序列及伴生遗迹化石组成与分布特征的综合分析,提出了该区早三叠世地层中遗迹化石组合的沉积环境模式。  相似文献   

5.
贵阳乌当泥盆系马鬃岭组上部地层中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云明  王建  白培荣  聂开省  王约 《贵州地质》2005,22(4):273-278,269
本文首次描述贵阳乌当泥盆系马鬃岭组上部地层中产出的遗迹化石10属,lO种(其中1个新遗迹种),并对这些遗迹化石产出层位的沉积环境作了初步分析,认为主要属于Seilacher(1964,1967)的Skolithos遗迹相,为水动力条件较强的高能滨海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6.
河北兴隆地区位于华北地台北缘 ,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发育完整 ,出露齐全 ,主要为一套滨浅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沉积。该区研究历史较早 ,研究程度高 ,主要在于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年代地层方面的研究。然而对遗迹化石的研究尚属首次。河北省区调研究所十分队 1996— 1999年在承担 1∶2 5万承德市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 ,于河北兴隆大石洞测制寒武—奥陶纪地层剖面时 ,首次发现并采集了丰富的遗迹化石样品。经中国地质大学杨式溥教授鉴定有 15个遗迹属和 2 5个遗迹种。遗迹化石产出层位自下而上依次为 :寒武系徐庄组 :紫红色页岩、泥质粉砂岩…  相似文献   

7.
杨逢清  熊伟 《沉积学报》2000,18(1):73-79
四川壤塘金木达日基沟晚三叠世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大量的遗迹化石,经鉴定有 38个遗迹属、6 3个遗迹种。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的相对丰度,建立了 5个遗迹组合 全部遗迹组合均属于Nereites遗迹相。同时应用遗迹化石的生态习性分类、特征遗迹化石和遗迹相来进行沉积环境的分析,认为金木达晚三叠世中晚期的沉积环境经历了大陆斜坡下部-深海盆地边缘-大陆斜坡中下部-深海盆地-大陆斜坡下部的演变。  相似文献   

8.
西南极利文斯顿岛晚三叠世迈尔斯陡崖组形成于海底浊积扇中扇的上、下部分,发育着许多海相遗迹化石.在采集到的样品中鉴定共有15个遗迹属、16个遗迹种,其中有10个可以鉴定到遗迹种、两个比较种,4个只鉴定到遗迹属,未鉴定到遗迹种;并建立了1个新遗迹属及新遗迹种是文献中从未发现的.除新遗迹属种外,其余14个遗迹属,15个遗迹种都曾经在深海相浊积岩内发现过,Belorhaphe、Glockerichnus、Lophoctenium、Rhabdoglyphus、Paleodictyon、Sublorenzinia、Spirophycus、Strobilorhaphe、Tuberculichnus、Cochlichnus等属于浊流前产生在深海相泥岩内的高度分异的雕画迹(Graphoglyptida),它们产于泥岩却保存为上覆砂岩底面的铸型凸起.FucusopsisNeonereites却产生在砂岩内代表浊流后形成的沉积后遗迹组合.这些遗迹化石属深水的Nereites遗迹相,为研究区的沉积环境增添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年来在准噶尔盆地的札依尔山、哈拉阿拉特山、北天山及博格达山晚古生代地层中发现了14种遗迹化石属。它们的产出常与浊流沉积有关。长期以来,人们对上述地区晚古生代地层一直认为属浅海—海陆交互环境,而对其中的遗迹化石研究甚少。因此,笔者这一  相似文献   

10.
滇东、川中地区震旦系——寒武系界线附近的遗迹化石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描述的遗迹化石采自滇东地区和四川中部峨眉、乐山地区的震旦系—寒武系界线附近。经鉴定有23个遗迹属、31个遗迹种,其中两个新遗迹属、5个新遗迹种。在系统描述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遗迹化石的习性类型解释。这些习性类型包括觅食迹、牧食迹、居住迹和游泳迹。  相似文献   

11.
遗迹化石研究具有多方面的意义,而对沉积环境的解释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在天山南侧的诸多新生界剖面上首次发现了大量遗迹化石,为地层界面的认识和进一步分析当时的生物面貌、沉积环境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发现了3个遗迹化石相,即Scoyenia(斯柯茵迹)遗迹相、Skolithos(石针迹)遗迹相Glossifungites(舌菌迹)遗迹相,共计有10余个遗迹化石属,这在以陆相为主的地层中是不多见的。另外,在一些剖面上还发现了大量哺乳类足迹化石,对确定当时生物群的面貌和生态环境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黔南望谟县桑朗区(图1)马岭岗上二叠统剖面和水电站中上泥盆统剖面中有比较丰富的遗迹化石。根据采得的材料统计,共有7个属10个种(包括未定种),其中有两个新属和四个新种。在描述这些遗迹化石的同时,笔者还根据岩石学特征及遗迹化石的组合特征来对当时的沉积环境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额济纳旗早二叠世遗迹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的遗迹化石产自内蒙古额济纳旗南部戈壁滩古硐井下二叠统菊石滩组;产遗迹化石的地层剖面,位于酒泉以北约250km,沿酒泉至额济纳旗公路,即到达化石产地古硐井。遗迹化石系甘肃省第一区测队二分队采集,后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金玉玕同志转赠,甘肃区测队李志琛、李大庆等同志提供有关地层资料,作者对以上同志表示感谢! 一、含遗迹化石的地层本区附近出露的地层,在北部有长城系石英岩,南部见有华力西晚期石英闪长岩体,  相似文献   

14.
西宁、民和盆地位于青海东部、甘肃兰州西部,是祁连褶皱东端南侧的山前坳陷盆地,侏罗纪——第三纪陆相地层发育良好。本文是作者近十年来系统研究该区中侏罗世——第三纪地层及介形虫、轮藻化石的成果。文章对西宁、民和盆地中侏罗世——第三纪地层作了简要介绍,分析了化石组合特征及相关地层的时代,对地层中所含的介形虫、轮藻化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鉴定和描述,共得介形虫化石39属、214种,其中包括2个新属、106个新种;轮藻31属、133种,其中包括1个新科、3个新属、66个新种。  相似文献   

15.
壤塘南木达地区中—晚三叠世遗迹化石及遗迹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川省壤塘县南木达地区中-上三叠统首次发现了丰富的遗迹化石,经鉴定有19个遗迹属,26个遗迹种。根据不同遗迹属在不同层位中的相对丰度,建立了3个遗迹组合;Paleodictyon组合;Chondrites组合;Paleodictyon-Impoglyphus组合。这些遗迹组合大致相当Seilachet(1967)的Zoophycos遗迹相和Nereites遗迹相。依据遗迹化石组合进行了沉积环境分析  相似文献   

16.
四川广元地区志留纪晚期车家坝组以碎屑岩沉积为主,产出牙形刺、腕足类、几丁虫、三缝孢、隐孢子、植物类表皮等化石,具有可靠地质时代证据;对该组的进一步研究,为扬子区志留纪晚期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提供了标杆。首次报道了车家坝组下部发现的线形植物化石,确定该植物代表的时代为志留纪晚期。根据扬子区多个产地的志留纪晚期线形植物和虫管遗迹化石,结合岩性变化,认为:在扬子区,野外确定志留纪晚期地层的化石识别标志有2个,即大量虫管遗迹化石和线形植物化石。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的遗迹化石采自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库鲁克塔格山上寒武统和奥陶系.经鉴定计有16个遗迹属,21个遗迹种,其中有4个新遗迹种.这个地区丰富的深海Nereites遗迹相遗迹化石在我国首次发现,这些发现对于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沉积环境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杨式薄 《现代地质》1994,8(4):371-379,T003
本文研究的遗迹化石采自新疆塔里木盆地东北部库鲁克塔格山上寒武统和奥陶系.经鉴定计有16个遗迹属,21个遗迹种,其中有4个新遗迹种.这个地区丰富的深海Nereites遗迹相遗迹化石在我国首次发现,这些发现对于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沉积环境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中描述的遗迹化石是河北区调队1/25万萨噶幅(2001年)和中国地质大学1/25万江孜幅、亚东幅(2002年)野外地质调查过程分别的。遗迹化石的产地和时代是:萨噶和吉隆附近的晚白垩世,冈底斯弧前盆地日喀则群昂仁组复理石(化石点1);和产自康马地区马拉雅拉轨岗日带晚三叠世捏如组,早中侏罗世田巴群,早白垩世加不拉组和晚白垩世宗卓组复理石(化石点2),少量标本产自北喜拉南带岗巴?定日晚白垩世岗巴村口组(化石点3)。文内共计描述上述地区中生代遗迹化石12个遗迹属,14个遗迹种包含4个未定遗迹种其中多数(5个遗迹属,7个遗迹种)为首次在中被发现和描述(包含有两个新遗迹种)。本文详细研究了各遗迹属的行为习性特征,其中数(有9个遗迹属)过去经常产于世界各地中新生代深海复理石内,根据不同的埋和保存环境它们又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浊流形后(Post-turbidite)形成的遗迹,它们都是深海食沉积物动物的觅食(Fodinichnia)和游动的牧食迹(Pascichnia)如Gyrophyllites,Phymatoderma,Helminthoida和Phycosiphon,它们的主要特是都具有主动回填构造(active backfill);另一类为流形成前(Pre-turbidite)形成的雕画迹,它们的主要特征是生活时期形成复的多孔的水道系统,并在其中培养细菌形成园艺式(Gardening)觅食或称为耕作迹(Agrichnia)Megagrapton,Rhabdoglyphus,Helicorhaphe,其中还包括适应低氧环境的化学共(Chemosymbiosis)类型如Chondrites和Cladichnus。在描述的遗迹中还包括住兼觅食(Dwellingandfeedingstructures):Schaubcylindrichnus和Syringomorpha以及一种经常趋向水流的停栖迹(Cubichnia)Sagittichnus。深海相中生代复理石地层(尤其晚三叠世,侏罗白垩纪),在我国除西藏地区特别发育外,内地其他各省区很少发育,因此上述中代遗迹化石资料显得特别珍贵,研它们相信会对今后西藏的地层学,沉积学和岩相古地理学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0.
在青海南部曲麻莱地区二叠纪-古近纪地层中发现动、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多属多种,系统建立了测区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序列;在巴颜喀拉山群中发现遗迹化石33属54种,为深海Nereites遗迹相的典型代表,反映出复理石相深水沉积特征;晚三叠世沉积盆地分属周缘前陆盆地、弧前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第四纪地层中获得了6个年龄数据(7.02~225.81 kaBP),侵入岩中获得4个同位素年龄数据(169~130 Ma);系统的对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进行了研究,表明区内岩浆岩总体显示出弧岩浆岩的特点。区内变质作用以区域变质作用为主,主体属低绿片岩相;并重新厘定了通天河蛇绿混杂岩的物质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