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g2000灌浆自动监测系统的组成、特点,并通过其在小浪底灌浆6子标“GIN”灌浆中的实际运用,对系统本身作了进一步的评价,肯定了“一机多控,自动化灌浆系统”在未来灌浆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介绍高压喷射灌浆的三种工法:单管法,双管法和三重管法的灌浆原理,施工机械及工作参数,然后,利用台北二处试灌实例浅层灌浆可获得较大直径的改良桩,在砂土层中采用垂直灌浆效果较好,在粘土层中倾斜灌浆的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3.
针对今后长江中下游流域出现的洪涝灾害,本文介绍了三种经实践证明对固堤防渗行之有效的灌浆工艺及方法,劈裂式帷幕灌浆法,高压填充式灌浆法及低压速凝式灌浆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文中还介绍了二个施工实例。  相似文献   

4.
试论灌浆压力对灌浆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从理论上探讨、分析了灌浆压力对灌浆效果的影响,并根据不同灌浆理论结合地层条件及灌浆目的,合理选择和控制灌浆压力,从而达到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某电站坝基需要灌浆处理和为此所做的灌浆试验工作,包括灌浆试验的目的,设计,工艺及存在问题处理等,提出通过前期的灌浆试验工作,可为后序的坝基处理提供技术和工艺依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固结灌浆煤矿巷道堵水施工的机量,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固结灌浆法煤矿巷道堵水工程实践与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7.
采用防渗帷幕灌浆可以处理基岩中的渗漏问题,对于处理基岩上部覆盖层土层的渗透问题却难以奏效,采用高压旋喷灌浆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煤矿巷道固结灌浆堵水施工的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固结灌浆法在煤矿巷道堵水工程中的实践及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某坝基需要灌浆处理和为此所做的灌浆试验工作,包括灌浆试验的目的、设计、设备、工艺及存在问题等,指出通过前期的灌浆试验工作,可为后序的坝基处理提供技术和工艺的依据。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试验情况的分析,初步探讨了GIN灌浆方法灌浆过程控制与灌浆结束标准的确定原则。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灌浆试验情况的分析,得出了影响灌浆强度数值的各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元线性回归,推出了该值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经验回归公式,供进一步研究和工程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北欧海的锋面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琰  赵进平 《地球科学进展》2011,26(10):1079-1091
利用多年月平均格点数据分析了北欧海主要锋面的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并讨论了月平均数据分析锋面适合使用的方法。月平均数据显示的锋面出现间断或多重的现象是锋面侧向摆动造成的,这是月平均数据的一大特点。北欧海各锋面主要水文和季节变化特征差异很大。东格陵兰极地锋在夏季锋面强度大,锋面较连续完整,而冬季强度小,锋面结构零散。9月由于东格陵兰寒流势力最强,可观察到温度梯度较大且连续的东格陵兰锋。北极锋的季节变化在水平方向呈"哑铃型"分布,中段摆动较南北两端小。由于挪威海流在冬季出现的最大流量引起挪威海流的流幅在该处加宽,莫恩海脊锋冬季向西北移动,对前人文章中基本上没有季节性移动的说法进行了修正和补充。冰岛—法罗群岛锋随深度增加向南移动,锋面强度增强,这是溢流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徐华  李天斌 《探矿工程》2009,36(1):38-42
从我国注浆技术的发展入手,详细地分析和评述了岩土体注浆技术的关键问题:注浆材料及浆液、注浆参数确定、注浆方法、注浆工艺、注浆监控与检测等的研究方法和现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对涉及的技术难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同时,针对目前岩土体注浆技术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了研究思路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屈昌华 《探矿工程》2009,36(1):65-67
通过对响水水库坝区进行灌浆试验,以了解坝区地层的可灌性,确定合理的灌浆孔距、排距、孔深、施工工艺,有效的钻灌方法、灌浆材料等技术参数,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详细介绍了试验区的选择、灌浆试验的设计与施工,并对灌浆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坝区地层的可灌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注浆扩散规律和加固机制,研制了三维注浆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承载试验台、伺服稳压供水单元、注浆单元、多元信息监测单元及图像采集单元组成。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不同岩体介质中参数灵活可调的多孔注浆、多序次注浆模拟试验及被注岩体内部物理场信息实时采集,其主要优势体现在:(1)试验腔设计为组合桶式结构,密封性强,拆卸方便,利于注浆加固体细部研究;(2)多腔气动联合控制水压加载方式可提供持续稳压的地下水环境;(3)多元信息并行实时监测系统可同时采集被注岩体内不同空间位置的总压力、孔隙水压力及位移等信息,实现注浆过程中物理参量时空变化规律的研究。利用该试验系统进行黏土介质单孔注浆和多孔分序次注浆模拟试验,获得注浆压力p变化特征及土体内部力学响应规律:p - t曲线呈多个波峰-波谷旋回,表征劈裂注浆为主的加固模式;注浆荷载作用下,总压力、孔隙水压力、有效应力与注浆压力基本同步变化,注浆结束点达到峰值,其后开始衰减并逐渐趋于稳定;与单孔注浆相比,多孔、多序次注浆可显著提高土体有效应力,黏土逐渐压缩固结,力学性质改善。试验表明,黏土介质以劈裂注浆为主,不同序次浆脉间接触关系复杂,可划分为剪切劈裂、原位顺层劈裂及入侵劈裂3种基本模式;采用多孔、小注浆速率试验方法,可减小围岩扰动,增大注浆量及土体压缩固结程度,提高注浆加固效果。研究成果对揭示黏土介质注浆机制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罗长军 《岩土力学》2005,26(5):739-744
针对闸坝接头段粘土心墙质量不合格、存在大量裂缝等问题,拟采用充填式灌浆法进行处理,但充填式灌浆试验结果表明:灌浆压力太小,不能灌进浆液。根据闸坝接头段粘土心墙中有2道刺墙、坝基为红色砂岩、溢洪道左侧闸墙等特殊情况,通过白氏“孔底注浆、全孔灌注”劈裂式灌浆的反复试验,表明在常规灌浆压力条件下,对坝体粘土心墙中下部段亦无法灌进浆液;在加强各项观测工作,严格控制坝顶劈裂缝某点最大宽度,使之等于4 cm(规范规定为3 cm之内),且回弹比大于80 %的条件下,进行了大幅度提高灌浆压力的试验,最终确定中部灌浆段施工灌浆压力为0.15~0.23 MPa,下部灌浆段为0.25~0.40 MPa。结果表明,灌浆效果很好。其一,灌浆1年半后,所灌浆液充填、固结较好,且与周边土体胶结较好,灌浆后粘土心墙质量有所改善;其二,灌浆后至今7年多,经多次洪水考验,闸坝接头段无异常。  相似文献   

17.
粉细砂地层加固处理工作一直是工程界研究的重点课题,采用传统注浆工法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针对此种情况,近年来提出振动注浆法,然而目前的振动注浆模拟试验与实际工况有较大出入,故创新设计了试验装置,可以满足自由调控振动频率,且振动效果与实际工况接近。通过室内静压注浆试验及声频振动注浆试验,对比注浆效果,得出以下结论:压力相同条件下,相比静压注浆,振动注浆可以有效增大注浆量且加固效果更优;振动频率的适当增加可以有效加快注浆速度,增大注浆量,这对于工期紧张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但频率过高并非完全有利于注浆效果,要根据实际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声频振动钻进系统共振机理及能量传递规律研究”(编号:41672366);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声频振动钻进工艺技术研究”(编号:2013D009015000002)况选择最优注浆频率;高频振动下,振动时间的延长对注浆效果的增益较小。  相似文献   

18.
土坝坝体底部劈裂灌浆加固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锋  张顶立  姚海波 《岩土力学》2010,31(4):1187-1192
介绍了传统堤坝劈裂灌浆工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灌浆起始劈裂点的力学求解,分析了劈裂灌浆浆液扩散规律;提出了坝体底部首先劈裂的灌浆工艺。以山东某水库堤坝劈裂灌浆工程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方法分析了坝体底部劈裂灌浆引起坝体的应力和变形特征。结果表明,采用应变软化模型能有效的模拟土体材料的弹塑性力学行为,反映灌浆完成后浆脉的固结和周围土体的湿陷作用,即“浆坝互压”的作用机制,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同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为劈裂灌浆防渗加固工程的施工和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吴顺川  金爱兵  高永涛 《岩土力学》2007,28(7):1353-1358
注浆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岩土工程施工方法,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工程应用。在简要分析袖阀管注浆原理及注浆机制类型的基础上,采用岩土颗粒流程序,从微观上模拟了单孔条件下不同注浆压力对土体改性效果的影响,认为随注浆压力的提高,土体出现显著的压密效应,拉应力增加且范围扩大,并产生劈裂注浆效应,尤其是注浆孔周围土体,空间置换率较大;同时模拟了多孔状态下浆液扩散、土体压密及劈裂效应产生的过程,认为对于土体改性存在一合理的注浆压力,浆液挤压土体并在土体中产生劈裂缝,在多孔之间贯通、交叉,形成网状浆脉,土体得到整体改性。模拟结果与现场注浆试验取得了较为一致的结果,土体改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李娟 《探矿工程》2014,41(4):82-84
盾构是城市地铁最为有效的施工手段,在施工掘进参数设置合理的情况下,其关键技术之一是掘进过程中的同步注浆,通过设置合理的同步注浆参数,可以有效降低对地表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同步注浆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提高盾构施工参数控制水平,所得的结论可以应用于依托工程,并可为其他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