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东亚北部地区现代板块构造的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原欧亚板块划出阿穆利亚微板块,并建立一个包括太平洋、北美、欧亚、鄂霍次克及菲律宾海等板块在内的6板块系统,利用地震滑移矢量,转换断层走向,洋中脊扩展速率,以及最新的GPS观测资料,采用Monte-Carlo盒子法,反演得到该6板块系统的欧拉运动矢量.本文得到的有关欧拉矢量为:AM-EU(60.42°N,123.25°E,0.025°/Ma),AM-OK(53.20°N,141.95°E,0.476°/Ma)以及AM-PH(50.84°N,158.13°E,1.204°/Ma),AM-EU的欧拉运动极点位于贝加尔隆起的东北及斯塔诺夫山脉的西北,并给出在贝加尔隆起有0.4-0.7mm/a的扩张,与从地质学证据得到的估计结果一致;由AM-OK及AM-PH欧拉运动矢量可以分别得到日本海东缘的6-15mm/a及日本南海地槽带的51-66mm/a收敛速率,与最新的GPS观测结果并不一致.因此,东亚北部地区存在独立的南中国微板块及其它亚尺度的微板块,可以更好地描述该地区现今板块构造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2.
根据德国卫星激光测距(SLR)数据分析中心GFZ对1980年1月-1991年7月获取的SLR观测数据处理后得到的41个SLR站的站速度,解算了北美、欧亚、太平洋、南美和澳大利亚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欧拉矢量,得到了第1个SLR实测的板块运动模型SPMM1.与地学板块模型RM2和NUVEL-1的比较指出,SPMM1大体上与地学模型一致,与NUVEL-1更为接近;SPMM1的欧亚与北美板块相对运动欧拉极与NUVEL-1的相应极很接近,但旋转速率明显偏小.还分析了各板块上SLR站的局部形变特征.欧亚板块东部和西部存在10-20mm/a的相对运动;板块边界附近SLR站的残差站速度基本上反映了该边界的构造形变特征.  相似文献   

3.
根据关东-东海地区1980年1月至1993年4月期间的地震资料,描绘出了菲律宾海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目前地震平静的边界。关东-东海地区的大多数地震,不是发生在上覆板块(欧亚板块)之内,就是发生在俯冲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之中,其震源深度不到30km。  相似文献   

4.
我们使用了全球定位系统(GPS)4年的大地测量资料计算了:(1)6个主要板块之间的运动;(2)板块边界带上10个点的相对板块运动。大地测量速率与刚性板块之间的统一性的标准误差,对水平速率(一维)约为2mm/a,我们根据GPS估算结果描述成对板块之间运动的15个角速度中的每一个角度,与全球板块运动模型NUVEL-1A中的响应角速度无明显的不同,而后者是取过去3Ma的运动均值。观测到太平洋板块相对于欧亚板块和北美板块的运动比采用NUVEL-1A预测的要快得多,支持了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得到的太平洋板块运动在过去的若干Ma中加快的结论。欧亚-北美的转极处于NUVEL-1A的北端,与这样的一种假设是一致的,即:极点最近向北穿过东北亚朝勒拿(Lena)河三角洲(俄)附近迁移,位于卡斯凯迪亚消减带的主要冲断层上的维多利亚,以消减板块速度的30%作相对于主要板块内部运动,支持了冲断层在大陆架和陆坡下面被锁住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用菲律宾海板块上7个站ITRF2000的速度建立了菲律宾海板块的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 结果认为菲律宾海板块的现今运动是顺时针方向旋转,与NNR_NUVEL_1A估计的旋转方向一致,但与NNR_NUVE_1A估计的旋转极位置和旋转角速度有较大差别. 本文模型与Sella等建立的刚体运动模型相比能更精确地描述菲律宾海板块的现今构造运动与板内形变. 菲律宾海板块内部存在强烈的形变-应变场. 在板块上存在一致的向东形变,形变速率在中央构造线附近小,东、西边界附近大,南、北两端小,中部大,在Mariana弧上向东的形变速率达到484 mm/a. 板块上南北方向的形变,东、西部存在明显差别,东部的南北向形变速率很小,西部在Manila海沟附近南北向形变速率较大,北端向北的形变速率为113 mm/a,南端向南的形变速率为293 mm/a. 板块的中央构造线把板块的主应变场分为东、西两个区. 东区存在非常强烈的张应变,压应变则很弱. 主张应变为近东西方向,从中央构造线向东主张与主压应变率逐渐增加,板块东南边界附近(148°E,15°N)主张应变率最大为858×10-8/a. 在西区,存在很强的主压应变而主张应变则较弱,主压应变为NW-SE方向,主压与主张应变率呈现从中央构造向西逐渐增加的特征,在板块西北边界(122°E,23°N)附近,主压应变率最大为571×10-8/a. 菲律宾海板块主应变场的空间变化与板块内部及周围的构造背景密切相关,是构造应力场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关于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0VEL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最新的国际地球自转服务(IERS)发布的国际地球参考架ITRF2000速度场,建立了一个独立于任何其它模型、安全基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实测结果的现今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0VEL,较百万年平均地质模型NNR-NUVELIA更能真正反映全球板块现今运动特征,相比ITRF96,晚接近于百万年地质模型NNR-NUVELIA,而且ITRF2000参考架在定向、原点和尺度的定义较ITRF96和ITRF97参考架有了改进,但ITRF200VEL模型存在诸多问题:总角动量|L|=0.127,即不为零,与协议参考架(CTRF)不符,存在整体旋转,并建立无旋转NNR-ITRF2000VEL模型,台站不均匀分布全球板块、部分板块界线不明确以及有的板块不满足刚性特征等,这些对ITRF2000的高精度应用和长期维持、地球自转参数的长期变化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Ligi  M 《世界地震译丛》1998,(4):81-83
3个岩石层主要板块-南级,南美和非洲板块,交汇于南大西洋中的布韦岛附近。中大西洋海岭(MAR)、西南印度洋海岭(SWIR)和美洲南极洲海岭(AAR)恰在这一区域向快速演变的板块三连点会聚,最近巨大的岩浆冲击已经形成新的西南印度洋海岭膨胀弓形体,它以4 ̄5cm/a的速率正向大中洋海岭扩张,瓦解着先前的海岭-海岭-海岭(RRR)三连点。新的三连点可能在未来1Ma之中在北边大约70km处形成,西南印度洋  相似文献   

8.
1991年4月22日哥斯达黎加拉埃斯特雷拉谷地震(Ms=7.6)是一次与中美加勒比板块下俯冲有关的背弧俯冲事件。主震后在哥斯达黎加南部架设了一个由三台便携式PASSCAL型地震仪组成的台网,监测余震活动2-6周。根据这些三分向长周期的波形记录资料,采用线性矩张量反演方法,获得了15次小余震(震级在3.2到4.4之间)的震源信息。在如何获得震源参数方面我们做了几次实验,研究了定位不准和未知构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COARSE-PARTICLETRANSPORTINAGRAVEL-BEDRIVERWilliamW.EMMETT1,RobertL.BURROWS2,andEdwardF.CHACHO,Jr3.(1U.S.GeologicalSurvey,Wate...  相似文献   

10.
利用ISC地震资料研究了台湾南部~菲律宾群岛的地震空间分布和m_b≥5.0的机制解,讨论了俯冲带的形态和地壳及俯冲带上的应力状态,并结合地质和地球物理的研究结果,认为南海次板块的东部边界是由台湾西南俯冲带、马尼拉俯冲带、内格罗斯俯冲带、哥达巴都俯冲带组成,菲律宾海板块的西部边界由东吕宋海槽俯冲带、菲律宾海俯冲带组成。菲律宾群岛是一个形变过渡带,由于该过渡带的存在,南海次板块俯冲于菲律宾群岛之下,菲律宾海板块对南部的影响很弱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台湾以东地区地震矩张量研究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长周期P波波形反演方法,推断了1986年10月至1991年期间发生在中国台湾岛东部及其附近海域中8次中强地震的矩张量.矩张量解揭示了发生在这一区域边界处的地震震源性质的规律性变化:沿西部边界的主旋错动,沿北部边界的右旋错动,西北角花莲地区的逆冲断错及显著的体积收缩分量.这一结果表明,台湾地区是菲律宾海板块与欧洲大陆板块边界中的一特殊地段,海洋板块的俯冲在这里受阻.随着菲律宾海板块向西北方向的相对运动,在花莲地区发生了强烈碰撞.  相似文献   

12.
张虎男 《华南地震》1996,16(3):38-45
在新的地震活跃期中,台湾海峡7.3级地震和北部湾两次6级地震的发生,标志着华南弧岛系统相应了进入了强烈活动阶段,它们虽然都受控于太平洋板块(包括菲律宾海弧块)的西向挤压,但由于块体运动的主支与被动,作用力量级的不同和地质构造的差异而存在强度和诸多参数的差别。尽管如此,两处地震无疑都属于板内地震,利用它们和板缘地震的关系,可宏观地观测华南大陆的地震活动趋势。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台湾约75台地震仪组成的一个密集的短周期地震台阵的走时和波形资料,我们研究了菲律宾海板块西南缘上地幔P波速度结构。从39个浅源地震图中,我们作出了深达4000km的合成地震剖面。利用初动走时我们建立了一个Vp平滑变化模型作为静态改正。通过带通滤波和反褐积去掉振源时间函数和衰减影响,并考虑上地幔不连续性的约束,我们模拟了波形和走时。最后将全部观测波场向下延拓处理得到区域模型TS.406。这个模型在105~190km处出现低速带,然后VP逐渐增加到406km深处。过了406km间断面,VP增加了5.5%。在过渡带中P波速度呈线性变化,一直持续到662km深处的过渡带基底,变化梯度为0.0027/s,VP累计增加了5.4%,同菲律宾海地区其它模型和全球平均模型相比,TS.406模型在300km深处上方的速度较低,  相似文献   

14.
刘卫华  魏东平 《地震》2006,26(2):45-53
中国西部的青藏和新疆地区现代构造变形活动非常强烈, 业已证实该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塔里木、 阿拉善、 天山、 柴达木和西藏5个活动地块。 利用GPS观测资料得到的中国大陆地壳水平运动的速度场, 借鉴全球板块运动模型的建模方法, 将其视为刚性的地块系统, 反演得到各地块相对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矢量, 进而求得各地块两两之间相对运动的欧拉矢量, 并计算出沿地块边界的相对运动速率。 结果显示, 与地块边界上的地震滑移矢量, 由地质学资料得到的滑移速率, 以及GPS数据本身均有较好的一致性, 从而也说明了将该地区划分为若干活动地块并视为刚性地块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欧亚东边缘的双向板块汇聚及其对大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3 Ma至现今,在欧亚东缘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以较大速率朝NWW方向运动,并沿海沟向欧亚大陆俯冲;同时欧亚板块以较小速率朝SEE方向移动,构成双方向的板块汇聚格局.沿日本岛弧东侧,海洋板片以较小的倾角插入欧亚大陆下面,在浅部产生的挤压变形扩展到日本海东边缘.琉球岛弧的中、北部,菲律宾海俯冲板片的倾角较大,其西南段由NE向转变为EW向,正经历活动的海沟后退与弧后扩张.台湾是3种板块汇聚的交点:欧亚沿马尼拉海沟向东俯冲,吕宋弧与台湾碰撞,使台湾岛陆壳东西向缩短与隆升,形成年轻的造山带,菲律宾海板块沿琉球海沟的西南段向北俯冲到欧亚下面.位于南海与菲律宾海之间的菲律宾群岛是宽的变形过渡带,两侧被欧亚向东、菲律宾海向西俯冲夹击,中间是大型左旋走滑断层.总体上,现今时期的太平洋、菲律宾海板块的西向俯冲运动所产生的变形主要分布在俯冲板片内部及岛弧,未扩散到弧后地区,可能这种俯冲运动产生的水平应力较小,不能阻挡欧亚大陆的向东移动,对大陆内部的现今构造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程宗颐  朱文耀 《地震学报》2001,23(3):268-279
使用伪无基准(pseudo nonfiducial)算法、利用GIPSY软件,归算了APRGP97、APRGP98 和APRGP99的GPS资料.对大多数站所得解的站座标的精度:南北分量是1~2mm,东西分量是2~5mm,垂直分量是5~10mm;并初步获得亚太地区84个站在ITRF97中的运动速度,其水平方向的精度约为1~4mm/a.基于ITRF97速度场建立一个新的现今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97VEL,由此获得这些站相对于该模型的现今形变速度,并对这些站相对欧亚板块的运动情况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中国大陆东南部的边缘海动力学,基于中国大陆和福建区域的GPS观测网 以及环绕中国大陆的IGS(International GPS Service)跟踪站在1994—1997年间的测量数据, 建立块体运动和块内变形两种力学模型,研究了福建及其邻近海域现今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 和应变率场.结果表明:无论在中国大陆还是在中国大陆周边框架内,或相对于台湾而言,福 建及其邻近海域均整体地向着东南或东偏南方向,即指向海洋的方向作水平运动.运动平均 速率为11.2±3.0mm/a(福建网)或14.0±4.0mm/a(全国网).然而在福建区域内还存在着 一种由海洋指向大陆内部的北西向运动,其运动平均速率为 3.0± 2.6mm/ a.区域应变率场 主压应变方位为NW(NWW)-SE(SEE).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通过中国大陆内部各 块体间的侧向传递和菲律宾海板块对台湾(欧亚大陆东南沿)的仰冲与挤压,同时作用到福建 及其邻近海域。此种联合作用现今仍在继续进行中,前者的影响比后者更强烈,但前者形成的 速率场均匀,而后者不均匀。  相似文献   

18.
郯庐断裂带北段的形成时间及其动力学特征(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瑜  窦立荣 《地震地质》1997,19(2):90-192
郯庐断裂带在中国东北地区延伸,切过辽河盆地东部坳陷后分为依兰-伊通、密山-敦化和四平-长春三条断裂。在依兰-伊通断裂带内利用40Ar/39Ar法测得断层岩(云母石英片岩)中黑云母单矿物的年龄为(100±2.3)Ma。同时测得断裂带内辉绿岩的Rb-Sr全岩等时线年龄(100±5.9)Ma,辉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05Ma。从依兰-伊通断裂错开中生代花岗岩体、古生界地层、白垩系泉头组的露头对比,以及断裂带内应变测量等获得区内断层的走滑距离为4km左右。断层切过下白垩统泉头组(122Ma,K-Ar法)并被上白垩统嫩江组所覆盖。这段走滑断层的活动对邻近盆地产生了影响,造成盆地中的反转构造。该走滑断层是在中国东部地区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运动基础上形成的,并与俯冲的西太平洋板块及其引起的上地幔物质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利用几个典型全球板块相对运动模型的欧拉矢量,计算沿这些模型板块边界段的两两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据此进一步计算一定时间尺度内这些板块边界段的面积变化. 并依据已有对相应各边界段性质-包括张性、压性及走滑性质的研究,设定组成各边界段的两个板块如何分别承担其面积变化的情况,得到各模型中每个板块的面积变化和全球表面积变化总量. 结果显示,在近100万年时间尺度内,地球南半球表面积增大、北半球表面积减小,地球总表面积变化为2.9万~3.6万km~2. 如果假设地球表面积的增量完全由体积膨胀引起,这将对应地球半径160~250 m的增加. 以NUVEL-1模型为例,全球14个板块中,非洲、 南美与南极三个板块的面积持续增大,其余11个板块的面积在逐步减小;不过,非洲、南美与南极这三个板块面积增大部分之和,能够完全抵消掉其余11板块面积之减小,而且使全球总体表面积增加. 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一些其他因素,例如俯冲带前进与后退等影响地球表面积变化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现代板块运动的测量和研究:地球物理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简要阐述了用地球物理手段测量和研究现代全球板块运动的理论和方法、现状和发展。结合最新地学板块运动模型NUVEL-1,着重介绍了最近十几年来全球板块运动的研究进展,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