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传播主要依赖于空气的运动状态。因此,气象条件成为制约污染物在大气中输送扩散的重要因子。为了分析某一地区污染物在大气中的稀释扩散规律,必须研究该地区气象条件的变化规律。虽然国内外已进行过许多污染气象的观测研究,但由于受现有技术条件的限制,已有资料的质量和数量不能很好地满足各种研究的需要。因此,通过低空探测来研究葫芦岛地区的污染气象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资料来源我们于1998年2月20日至3月1日在葫芦岛市环保局大楼顶上进行了低空气象观测。观测内容:设1个低空探测点,施放小球测量大气边界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研究各种条件下污染物的输送扩散 ,提出不同大气扩散模型的差别 ,给出选择大气扩散模型、参数、气象条件的要点。并对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计算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临沂市冬半年大气污染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4~1997年冬半年临沂市大气SO2浓度观测值与同期气象资料,着重分析了临沂市大气污染特点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总结了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指出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适当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可大大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评价中大气扩散模型应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研究各种条件下污染物的输送扩散。提出不同大气扩散模型的差别。给出选择大气扩散模型、参数、气象条件的要点。并对在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计算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在“杭州齿轮箱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中,我们根据《国家标准》规定,讨论了常年频率最大风向(NE风和SW风)、平均风速(2.8米/秒)情况及静风情况下该厂周围地区大气扩散规律及CO地面浓度分布。然而,由大气扩散理论知,微风(风速为0.5~1.5米/秒)情况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和稀释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微风条件又常常与大气层结状态的比较稳定相伴随。因此,在这种气象条件下,污染源所排放的污染物在大气中造成的污染危害  相似文献   

6.
姜平  史润选 《贵州气象》1994,18(2):39-44
1前言为开发贵州省六盘水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地区经济,就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电能优势,提高贵州省西部地区供电的可靠性,水城电厂拟扩建2×200MW发电机组工程,烟囱高度180米.为了预测扩建工程排放大气污染物对该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以便确定合理的烟气控制目标和制定综合的污染治理方案,需要根据该地区的地形、气象条件分析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扩散规把,进而对污染物的时空分布进行定量描述。水城电厂位于六盘水市境内钟山区北两,扩建工程建在东一西走向的狭长山谷之中,山谷南北两侧高山陡峻,山峦重叠,山谷内与南北…  相似文献   

7.
从污染源排出来的有害物质对大气的污染和居民等的危害,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大气本身的扩散方向和能力,而此与局地气象条件关系密切,尤在复杂地形下。随着厂矿企业的大量兴建,局地地形与大气扩散规律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众多学者对山区作了大量研究。然而,平原地区的孤丘对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的观测实例尚不多见,本文就此提供一些观测结果,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城北高架点源对西湖风景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伟平  苏高利  杨海鹏 《气象》2002,28(1):13-17
运用高斯扩散模式和实测扩散参数,计算了杭州市城北工业区几个高架点源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西湖风景区的影响及其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城市高架源排放的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对西湖风景区空气质量有影响。控制和减少城北高架源的排放有利于西湖风景区空气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大雾日大气污染状况及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46,自引:2,他引:44  
孟燕军  王淑英  赵习方 《气象》2000,26(3):40-42
雾是北京地区秋冬季节常见的一种灾害性天气 ,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极其不利。该文着重分析了 1 998年北京地区出现大雾天气时的污染物浓度变化以及形成大雾的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10.
宝鸡市是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市区工厂林立,人口密集,大气污染问题已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大气污染程度与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同样的污染源在不同气象条件下所造成的地面污染程度千差万别。因此,研究分析大气污染物的扩散、稀释规律,寻找地面污染物浓度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对防止和控制污染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随着城镇工业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增多,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废气集聚在近地大气层中,给人类环境造成污染;而排入大气层中的污染物质的稀释扩散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其中尤与温度层结状态的关系最密切,因为它是大气铅直运动稳定度的标志.当温度层结不稳定时,大气铅直运动强,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稀释;当温度层结稳定时,大气铅直运  相似文献   

12.
湿沉降是使大气颗粒物浓度减少的途径之一。该文利用2013年6月南京市逐日PM2.5浓度资料,及同期降水、风速和相对湿度的数据,分析了南京夏季PM2.5与气象条件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低风速、高湿度、污染物不易扩散条件下,降雨并不能有效降低当日PM2.5浓度。而在风速较大的条件下,污染物在随风扩散稀释的同时,降雨对污染物的湿沉降作用促进了PM2.5浓度降低。建议在采用人工增雨方法清除PM2.5时,要考虑气象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周至2012年1月1日—2017年9月30日气象观测资料及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分析了近五年周至地区污染特征及冬季重污染天气过程中气象条件的影响,结果表明:周至地区冬季空气污染情况最为严重,五年来重度污染等级以上(包括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日数(简称重污染日)共计119d,重污染天气频发。该地区冬季重污染日气象条件:以静稳天气为主,风速较小,主导风向为偏西北风,这使得大量外来污染源在本地堆积;低于冬季平均值的气温使得大气逆温现象更易发生,大气层结稳定;高于平均值的相对湿度使得颗粒物吸湿增长加剧,重污染日前连续无有效降水使得空气中的污染物得不到有效冲刷,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使得重污染天气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4.
张贵昌 《湖北气象》2006,25(4):23-25
使用兴山县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空气质量监测资料以及同期的温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资料,从影响空气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着手,采取统计学方法,对影响兴山新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的气象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新县城空气质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主要污染物为悬浮颗粒物,其污染状况与大气稳定度、近地层风、降水和空气湿度等气象条件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所控制。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影响背景条件下,四川盆地的六项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较往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区分这些变化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各自的影响程度,开展了气象条件变化对四川盆地污染物质量浓度影响的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1~6月整体空气质量优于2019年同期。主要影响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参数中,成都平原、川东北地区平均风速与往年相当,川南地区平均风速低于往年。从2020年3月开始,盆地各个城市的总降水量明显偏少,其中5月降水偏少情况最为严重,对应的相对湿度在5月同比较低。平均温度2020年高于2019年,尤其是5、6月平均温度较往年偏高大约4~5°C。月日照总时长从3、4月开始明显长于往年。用固定污染源,改变初始气象条件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PM2.5和PM10相似,1、2月模拟结果低于2019年,3、4月高于往年,5、6月同比偏低,主要偏差区域在川南城市群。SO2 在1、2月气象条件有利于扩散,3月川东北不利扩散,其余月份差距不明显。NO2在2月气象条件较为不利,CO不利的月份为4月。4月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扩散,而5、6月盆地气象条件对O3污染过程起了较强的推动作用。定量分析各个城市污染物浓度贡献率表明,受疫情影响,除臭氧外的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在1~4月人为排放贡献为负,5、6月由于全面复工复产,导致盆地的污染物浓度也有所上升,人为排放贡献率也大幅增加。O3由于人为排放增加与不利气象条件叠加,导致盆地O3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大庆地区冬、春、夏季逆温特征入手,得出了大庆地区冬季逆温频率最高,厚度大,强度大。春季次之,夏季最弱,即冬季是最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稀释的季节这个结论,同时利用实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资料分析了逆温与大庆地区大气污染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逆温是制约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气象条件之一,逆温持续性、强度和层高对大气扩散影响存在着正比关系,即逆温频率越高、厚度越大、强度越高,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的规律;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庆地区防治大气污染的六项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采暖期间区域气象条件与天津大气污染概率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2002~2005年11、12、1月冬季采暖期NCEP气象分析资料和同期日空气污染物监测资料,在开设的关键区、识别区内,分析区域污染气象特征,探讨区域气象条件对天津大气污染的影响.采暖期大气污染高发是与冬季的污染气候特征和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的,区域污染环流特征、大气动力特征、热力条件对污染物的扩散、积累、输送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区域大气环流由北到西北气流向西到西南气流转换时,大气稳定度逐渐增加,区域大气扩散能力随之减弱,天津大气污染概率增大.另外,区域风速与天津污染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北区域污染对天津污染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61—2017年的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等数据,采用大气自净能力指数(ASI)建立了重污染气象条件等级判别方法。通过对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气象条件的长年代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大气重污染气象条件多年平均水平来看,山西晋城从发生频次到极端性均为最高,北京、河北廊坊和河南郑州多发,河北保定、石家庄和衡水极端性较高。自1961年以来,虽然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气象条件在历史上均有发生,但发生次数在2010年后显著增加,这是导致大气重污染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相比2013—2016年,2017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大气对污染物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好,虽然北京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仍然多发,但极端性明显降低。20世纪80年代和2010年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气象条件发生频次均较多,这受到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冷空气强度和大气滞留条件变化的明显影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城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西安泾河站气象观测资料和西安空气质量指数、污染物质量浓度等,对2014—2016年春节期间西安市空气污染特征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夕夜间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导致PM10和PM2.5质量浓度短时内骤增,但对SO2和NO2质量浓度影响不显著,春节期间空气污染主要是由细颗粒物(PM2.5)造成。气象条件对空气质量有明显影响。在静稳天气下风速小,湍流弱,贴地逆温持续存在,大气扩散能力差,春节期间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强污染源和大气扩散能力差是春节期间出现空气重污染的主要原因;而冷空气来临时,大气相对湿度降低,风速增大,湍流增强,大气扩散能力增强,加上降水的沉降作用,是空气质量改善的主要气象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存在四个雾霾严重的地区,分别是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川渝一带,而自贡市是四川雾霾最严重的区域,研究自贡雾霾高发原因十分必要。文章以2005~2016年自贡地面观测数据为基础,以2017年12月21日~2018年1月3日自贡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为例,借助空气质量数据、地面气象要素、高空观测数据,分析了地形、气象因素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自贡为偏东偏北气流时,污染物在风的输送作用下易在山前的平原地区汇聚,再加上四川盆地南部易形成气旋式流场使大气污染物难以远距离扩散输送并形成涡旋,自贡恰处于污染物滞留中心区,造成市区污染物累积浓度升高。自贡受到本身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特征的限制,气象条件先天不足,大气环境承载力低,大气自净能力不强,容易出现雾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