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炳兴 《海洋科学》1992,16(3):70-70
苏东,系指长江以北徐州、淮阴、扬州以东的江苏东部沿海地区。包括18个县和3个市区,面积占江苏省总面积的30.1%;人口占江苏省总人口的29.5%。苏东历史上因自然灾害频繁、淡水资源不足、交通闭塞、资源紧缺等原因造成长期处于封闭贫穷状态,至今在  相似文献   

2.
王铎 《海洋世界》2007,(7):24-28
正像青岛的齐长城一样,青岛的运河也是全国闻名的,一条叫做马濠运河,一条叫做胶莱运河。它们分别多次开凿于中国的春秋和元明时期。并且通过山东境内的内陆河水系,连接着京杭大运河,成为大运河伸向山东半岛的一条漕运大动脉。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拟建胶莱运河工程附近主要发育的海水入侵、风暴潮、水灾和旱灾、地震砂土液化、水资源缺乏、地表水污染等地质灾害与环境问题,探讨了拟建工程可能引发或加剧风暴潮、海水入侵、地下水环境变化、土地盐渍化和岸坡稳定性等地质灾害或环境问题。对工程建设前的预研究内容提出了建议,以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或措施。  相似文献   

4.
侯国本 《海岸工程》2000,19(2):58-58,68
胶莱运河简史 元朝,从元世祖至元17年(1280年)曾利用胶州湾(胶澳)修筑胶莱运河,目的是南粮北运,缩短了里程,并且避开山东成山头恶烈的海况,繁荣了山东东部的经济。当时胶莱运河南起灵山湾,通过马浩沟黄岛西侧进入胶州湾,然后由大沽河至平度县的南村镇,引平度的沙河与沽河合流,入胶莱运河,南村镇为胶莱运河的分水岭。胶州湾的最大高潮位达到南村镇(距胶州湾约30km)。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莱州湾水交换对胶莱运河修建工程的响应,以及为海洋污染治理问题提供参考,以莱州湾为重点模拟区域建立了二维平面潮流和对流扩散模型,利用渤海、黄海、莱州湾地形及海洋环境资料,结合2018年莱州湾海水水质监测结果,初步分析了胶莱运河的修建对莱州湾海洋环境现状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胶莱运河建成后年径流总量约为7.2×109...  相似文献   

6.
根据胶州湾附近2001、1994、1988和1979年的TM影像及莱州湾附近2002年ETM、2000年ETM和1984年TM等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胶莱运河南北入海口附近的地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北胶莱河河口及其西侧岸滩和大沽河河口及其西侧岸滩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如人工养殖、防洪堤坝等)岸线变化显著,而北胶莱河河口东岸和大沽河河口东岸地区岸线无明显变化。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还分析了胶莱人工运河开通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用一、二维耦合模型,考虑季节性风生海流和潮流的作用,对开凿胶莱运河改善渤海水质的效果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海水半交换周期和运河的净流量为衡量的主要指标,进行四种运河规模的模拟实验,评估各种开渠规模治污的效益.模拟结果显示,开凿运河后,运河的流向随潮汐过程变化,但能够形成少量由胶州湾向莱州湾的净流量,通过运河的年净流量与运河规模成正比,为渤海海峡年过水量的1‰-2.5‰.运河规模达到5000m(宽)×20m(深),海水半交换周期仅缩短3%.因此,开凿胶莱运河改善渤海水质的效果不明显,渤海污染治理的关键应该是污染源头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根据胶州湾附近2001、1994、1988和1979年的TM影像及莱州湾附近2002年ETM、2000年ETM和1984年TM等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胶莱运河南北入海口附近的地貌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北胶莱河河口及其西侧岸滩和大沽河河口及其西侧岸滩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如人工养殖、防洪堤坝等)岸线变化显著,而北胶莱河河口东岸和大沽河河口东岸地区岸线无明显变化。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还分析了胶莱人工运河开通后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苏伊士运河的运营已带来一系列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为计划开凿一条长仅15km的巴以隔离沟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认为,隔离沟规模虽小,但也将带来地下水位降低、咸化和土壤盐渍化等环境影响问题。对拟建胶莱人工海河的可行性论证,提出了7个评估工程环境效应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孙伟 《海岸工程》1999,18(4):81-84
运河施工区域多呈带状地形,传统的测量方法,工作量,又繁琐,且精度偏低,如发挥全站仪的优势,在导线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放样诸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其应用前景是很可观的。  相似文献   

11.
巴拿马运河是世界主要运河之一,其扩建对全球航运市场影响巨大。文章建立竞争博弈模型,以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和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为博弈主体,对巴拿马运河扩建后双方运河通行费的调整策略进行博弈模型分析和赋值仿真。研究表明:巴拿马运河扩建后,巴拿马运河管理局应采取通行费小幅降价的策略,以吸引更多船舶通货量,尽快收回扩建成本;苏伊士运河的航运市场份额将有所缩减,但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仍应维持现有通行费水平;双方以长远利益为目标选择策略,才能获得更高收益。  相似文献   

12.
南四湖的形成及水环境演变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重力活塞取样器在南四湖的独山湖和微山湖分别采取了两个湖底沉积剖面的样品。通过对湖底沉积物高分辨率的粒度、矿物、磁化率、有机碳、色素等环境指标和沉积年代学的综合研究 ,结合研究区的历史文献资料 ,探讨了南四湖形成近 2 5ka以来的水环境演变过程。研究表明 ,南四湖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 4个阶段 :初时 ,湖区为古泗水及其沿岸平原 ;西汉时期古泗水中下游段形成分散的湖沼地 ;唐—明代受黄河夺泗入淮和开挖京杭运河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湖沼扩张、合并 ;清同治 1 1年黄河大决于东明后 ,先后出现的南阳、昭阳、独山、微山四湖合并为统一的南四湖。  相似文献   

13.
<正>北起地中海边的塞得港,南止红海旁的陶菲克港,全长190多千米,这条曾被马克思评价为"东方最伟大的航道"为世界所熟知,那就是"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并不宽阔的运河从它诞生之初,就注定成为紧紧扼守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为了把红海和地中海贯通连接起来,公元前1874年,埃及法老苏努塞尔特三世就曾希望利用尼罗河的直  相似文献   

14.
秦始皇巡海·海漕·灵渠 始皇并六国,建立一统各民族的秦皇朝以后,一切从全国统一出发,颁布了“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政令,对全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交通实行全面地统治;用交通作为统一的手段,下令以都城咸阳为中心,修筑“东穷燕齐,南极吴楚”的驰道。开灵渠,整治运河,通海漕,并派徐福东航探险,以期开拓海疆。  相似文献   

15.
陈锡珍 《海洋世界》2012,(11):76-79
我们这艘天津新港船厂制造的万吨船“大冶”号,穿行于世界经济最发达的西欧各大港之间。它的造型与所见到的形形色色的备类新型船只相比稍显老土了些,但直到在伦敦、鹿特丹以及安特卫普卸完了货,也没给我带来任何麻烦,主机及其他机械设备没有掉链子。每当引航员或代理问起它的产地时,我都不无骄傲地大声告诉他们:“大冶”轮产自中国天津。那时,引航员和代理们都会暗自称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