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于频率分布密集或受频带较宽的地震激励的结构,其响应不再以某一单一振型为主,须考虑采用多点控制。本文对受TMD多点控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文中建立了带有多个子结构系统的以模态坐标和子结构自由度为未知量的统一运动方程。针对所得方程为非对称质量、非对称刚度、非经典阻尼的情况,本文给出了使用直接法求解的格式。地震随机响应分析采用了虚拟激励法,可以考虑各振型之间的耦合项,计算量小且精度高。本文的方法适用于带有多个子结构的系统的一般性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线性二次控制算法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了通过振型分解,赋予各阶振型不同权重,优化选择线性二次算法加权矩阵的方法,并采用回路传输恢复技术,设计了运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主动减振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高频噪声对输出控制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地震作用下结构振型组合自校正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了结构振型组合的自校正控制方法,这使文献〔1〕提出的自校正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结构控制中,为结构的抗震控制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控制律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设有液质量控制系统的底层柔性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证明了设有液压 质量控制系统的底层柔性结构控制体系近似存在经典振型,其阻尼阵满足正交性条件,所以,可用振型分解法计算受控结构的地震反应。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和刚性地基上高层建筑结构的振动台模型试验成果的对比分析,研究了相互作用对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使结构频率减小,阻尼增大;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型曲线与刚性地基上结构的振型曲线不同,基础处存在平动和转动;在地震动作用下考虑相互作用的结构加速度、层间剪力、弯矩以及应变通常比刚性地基上的情况小,而位移则比刚性地基上的情况大。  相似文献   

6.
采用频域分析方法考虑了(TMD)在结构中的位置和结构振型特征,推导了具有单个调谐质量阻尼器(STMD)和多个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的多自由度结构受控振型广义坐标的频率响应方程,同时还相应给出了具有STMD和MTMD的非广义单自由度结构的频率响应方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重要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种基于位移的改进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静力弹塑性分析作为一种新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近些年得到很大的推广。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一种基于位移控制的多阶振型组合的静力推覆分析,采用自适应的水平加载方式,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对一中等高度的结构进行推覆分析,结果表明,与采用不变的水平菏载分布形式的一般静力推覆分析比较,基于本文Pushover分析所得的结构响应与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所得结构的响应更为近似,尤其在受结构高阶振型影响较明显的结构层间位移角及层间剪力方面,其结果同动力时程分析所得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地震多点激励结构随机分析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多点地震激励简化为平稳向量随机过程,地对其时-空相关特性,采用两步相关谱展开,使相关向量随机过程转化为正交向量随机过程,通过结构振型分解法直接求得结构随机响应;进一步可计算各种响应功率谱密度。本文方法不仅考虑了结构的多点激励及行波效应,而且考虑了结构振型之间的相关性,计算过程简单,是结构随机振动分析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结构振型参与系数和振型贡献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求解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时,为了在满足所需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减少工作量,需要对振型数量进行合理的选择,而振型数的确定主要取决于结构各阶振型对总体反应的贡献。通过数学推导,对振型贡献及振型数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讨论了振型参与系数的性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能够反映结构振型贡献参数的数学表达式,对这些参数的力学含义进行了解释,并给出了相关证明;其次,对有效质量法、振型位移控制法等基于不同振型贡献标准的确定振型数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了其合理性和不足。本文研究对进一步理解结构振型贡献和振型数的选择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础隔震结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的复模态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对多自由度基础隔震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建立了运动方程,然后用第一振型将上部结构展开,针对所得方程为非经典阻尼、非对称质量和非对称刚度情况,用复模态法解耦,获得了以第一振型表示的结构地震响应的解析解,对单自由度体系,此解即为结构响应的精确解,从而建立了两自由度体系在任意非经典阻尼与非对称质量和刚度情况下随机地震响应解析解分析的一般方法。本文方法也可用于带TMD减震结构、无损伤“加层减震”加固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分析与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简要概述了联合结构实际应用的意义,对联合结构减震控制的国内外研究和应用作了综合论述,并提出多结构联合减震体系领域尚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TLD结构减震体系的简化计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提出了TLD结构减体系的简化计算方法,并与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通过对TDLD结构系振动控制仿真计算结果的分析, 结论;两种计算方法的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3.
In most of the research work on structural vibration control only two‐dimensional plane structural modelling has been considered, although only a few practical building structures can be modelled as planar structures. Therefore, these methods are not directly applicable to the majority of the practical building structur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a multiobjective optimal fuzzy logic controller (FLC) driven hybrid mass damper (HMD) system for seismically excited torsionally coupled building structures. Floor acceleration and velocity information have been used as feedback to the fuzzy logic controller. A three branch tournament Genetic Algorithm has been used for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al design of the FLC driven HMD system, where the minimization of the non‐dimensionalized peak displacement, acceleration and rotation of the structure about its vertical axis, have been as the three objective functions. The proposed multiobjective optimal fuzzy logic controller has been verified for an example problem reported in the literature. This HMD system consists of four HMDs arranged in such a way that the system can control the torsional mode of vibration effectively in addition to the flexure modes of vibration.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4.
某全钢结构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和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体型不规则的全钢结构建筑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这种结构体系是由内椭球塔与外框筒连接而成的特殊结构体系。地震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结构体系仍然以主振型为主,内椭球塔与外框筒连接方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文末采用SAP2000程序对结构模型进行三维受力分析,沿最不利加振方向的理论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显示该结构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A sliding mode fuzzy control (SMFC) algorithm is presented for vibration reduction of large structures. The rule base of the fuzzy inference engine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sliding mode control, which is one of the non‐linear control algorithms. In general, fuzziness of the controller makes the control system robust against the uncertainties in the system parameters and the input excitation, and the non‐linearity of the control rule makes the controller more effective than linear controllers. For verification of the present algorithm, a numerical study is carried out on the benchmark problem initiated by the ASCE Committee on Structural Control. To achieve a high level of realism, various aspects are considered such as actuator–structure interaction, sensor noise, actuator time delay, precision of the A/D and D/A converters, magnitude of control force, and order of control model. Performance of the SMFC is examined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of other control algorithms such as Hmixed 2/∞, optimal polynomial control, neural networks control, and SMC, which were reported by other researcher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 SMFC is efficient and attractive, since the vibration responses of the structure can be reduced very effectively and the design procedure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Copyright © 200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半主动TLCD对固定式海洋平台的离散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半主动调液柱型阻尼器(TLCD)对固定式海洋平台的离散神经网络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平台结构-TLCD控制系统微分方程及其离散化状态空间表达,然后阐述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基本算法和控制策略,最后应用该神经网络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对一个已建成的实际海洋平台结构的TLCD半主动控制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的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结构参数非匹配不确定性问题的滑动模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结构参数非匹配不确定性问题,采用简化滑动模态控制方法.即在滑动面的没计中忽略非匹配不确定性的影响,对一个顶层放置AMD系统的五层弹塑性建筑结构进行了主动控制数值分析.考虑了结构层屈服位移的不确定,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简化方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结构参数相对于期望值的变化幅度为-40%至40%时.简化方法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设计实现了分层土-基础-高层框架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再现了地震动激励下上部结构和基础的震害现象和砂质粉土的液化现象。通过试验,研究了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动反应的主要规律:由于动力相互作用的影响,软土地基中相互作用体系的频率小于不考虑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的结构频率,而阻尼比则大于结构材料阻尼比;体系的振型曲线与刚性地基上结构的振型曲线明显不同,基础处存在平动和转动。土层传递振动的放大或减振作用与土层性质、激励大小等因素有关,砂土层一般起放大作用,砂质粉土层一般起减振隔振作用;由于土体的隔震作用,上部结构接受的振动能量较小,各层反应均较小。上部结构顶层加速度反应组成取决于基础转动刚度、平动刚度和上部结构刚度的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19.
基础滑移隔震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基础滑移隔震体系等代模型自振特性的分析,就多自由度剪切型隔震结构振动特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从而为滑移隔震结构的动力计算建立了合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谭平  周福霖 《华南地震》2007,27(2):1-10
设计出一种新型主动变刚度阻尼装置,该装置可向受控结构提供两种等效刚度,使受控结构能主动地避开地震动卓越频率而永远处于非共振的状态。基于变结构控制理论的滑动模态控制算法,推导了该新型阻尼器的两种开关控制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型主动变刚度阻尼器的减震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可取得明显优于被动控制的减震效果。两种控制律中,连续型滑动模态控制律可以更充分地发挥该新型阻尼器的性能,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