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研发和应用现状,并从信息采集的多源化、管理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以及与其他专业系统集成化的角度,分析了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发展的趋势及在数字开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MSGIS2.5)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介绍一种专为煤矿地质测量部门设计和开发的软件系统——地质测量信息系统(MSGIS2.5),着重介绍其专业CAD系统的系统结构、3D地质测量模型和地质测量图形的自动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煤矿地质测量信息分类编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的专业特性及信息表示的几何特征(主要包括点、线、面等),按专题图层对煤矿地质测量的实体对象进行分类与编码,形成了一套基于GIS的煤矿地质测量信息分类编码体系。该体系具有遵循矿山基础信息的相关国家标准,兼顾数字绘图和空间分析原则,便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浅析煤矿地测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伯年  俞显忠 《安徽地质》2008,18(4):314-317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是煤矿生产管理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煤矿生产能力起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煤矿地测信息系统的框架体系及其相关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其中的系统构架设计、数据建模、专业图形的自动化处理及网络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煤矿地质测量网络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是煤矿生产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煤矿生产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煤矿地质测量网络管理系统的框架体系及其相关的关键技术,重点介绍了其中的数据采集、平台设计、专业图形的自动化处理及其3D建模技术.  相似文献   

6.
刘琰 《安徽地质》2007,17(3):237-240
使用ASP.net和Vc++开发语言及SQL2000数据库平台,设计并建立了煤矿地质测量数据库,开发出煤矿地质测量数据库管理网络系统和数据处理中心模块,实现煤矿地质资料的网络化管理及处理.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煤矿地质信息、系统的构成、各模块的性能、功能、自动绘图中各个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和途径以及系统的运行环境。该系统是地质测量信息系统中的地质子系统。它是在现有微机环境下开发的集数据管理、统计计算、制表、绘图、辅助决策于一体的计算机地质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8.
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重要的数据源和成果表达方式之一,在GIS应用系统中开发标准图库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标准矿图库的开发为例,论述了建立GIS标准图库的总体目标、具体内容、管理结构、表示规范及实现过程,获得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对各类应用型GIS标准图库的建立都有一的示范或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尤立明  周荣福 《江苏地质》2006,30(3):223-225
论述了AutoCAD线型定义的原理、方法和关键技术,按照国家能源部制定的煤矿地质测量标准,利用Auto-CAD Express工具建立了煤矿矿图中的特殊线型库,并给出了部分线型的定义。  相似文献   

10.
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GIS)重要的数据源和成果表达方式之一,在GIS应用系统中开发标准图库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CMGIS)标准矿图库(SCMMB)的开发为例,论述了建立GIS标准图库的总体目标、具体内容、管理结构、表示规范及实现过程,获得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对各类应用型GIS标准图库的建立都有一定的示范或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李军政 《陕西地质》2004,22(1):93-100
地理信息系统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技术经过20多年的飞速发展,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方面,促使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并正在逐步成为面向21世纪的支柱产业一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GIS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综合,二是分化。从空间信息处理的角度看,可将GIS的发展分为空间信息的管理、分析、模拟和调控四个阶段。GIS技术的应用表现在一是面向大型项目,二是面向公众。  相似文献   

12.
航测遥感技术在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怀武  韩长青 《铀矿地质》2001,17(6):368-373
本文概述了应用航测遥感测量技术,寻找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及其在铀矿勘查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强调了多元地学信息的融合和互补,计算机数据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及弱信息的增强和提取是该方法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3.
Although there is general awareness that uncertainty,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making are key elements of site investigation, there has previously been little comprehensive attempt to formalize these factors in the site investigation process. In modern design, rock engineering is considered as a system and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key variable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variables within the system as a precursor to design. Then, questions concerning (i) the information required to characterize the system, (ii) the uncertainty associated with this information, and (iii) the influence that this has on decision making, naturally arise and need to be addressed. We consider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heory to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hrough interpretation of informatic concepts in a rock mechanics context. Examples are then given, concentrating on the ideas of information received in sequential phases of site investigation,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rock-mass classification systems, and the information content of scalar and vector quantities using discontinuity frequency as an example. In the concluding section, there are recommendations for making improvements to site investigation using information theory.  相似文献   

14.
我国湖泊环境演变及其成因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湖泊沉积忠实地记录了湖泊环境变化的各类信息.不同时问尺度的湖泊环境变化分别受到构造、气候与人类活动三个方面的驱动机制的影响.影响中同湖泊环境变化的最主要的构造运动是青藏高原的隆升;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是东亚季风系统带来的一系列作用;而人类活动的影响则比较复杂,不仅有流域植被、土壤性质的改变导致输入湖泊物质的变化,也有人类活动直接改造湖泊,如围垦、封堵等.准确地分析湖泊环境变化的各种过程与规律,特别是定量刻画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下的湖泊环境响应过程与驱动机理,是当今科学界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何辉  王林飞  闫红雨  董金明 《物探与化探》2007,31(6):588-590,597
通过对航空物探数据特点的研究,在航空物探数据库系统建设中设计了数据检查规则和检查流程控制方法,通过这种方式来控制数据质量,做到数据不缺失、不冗余,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唯一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6.
李林  李卫林  王振宇  肖建设 《冰川冻土》2009,31(6):1161-1165
利用青藏高原铁路沿线1961-2006年7个气象台站和2003年9月-2004年9月7个野外观测点风资料,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腹地微地形对极值风速的影响. 通过地形因子的参数化处理, 建立了极值风速随海拔和地形参数变化的拟合模型以精确推算复杂地形的极值风速, 并利用临时观测点风资料对其进行了检验. 结果表明,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形参数化处理方法研究青藏高原微地形对极值风速的影响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陈中红  查明 《地球化学》2005,34(1):79-87
利用地质地球化学信息研究烃源岩的排烃行为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东营凹陷较为丰富的地质地球化学信息对研究烃源岩的排烃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东营凹陷烃源岩排烃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排烃行为存在较强的非均质性:单层泥岩边缘地区排烃效率高,内部排烃效率相对较低,这种现象在厚层泥岩中(大于 30 m)表现更为明显,其中通常存在一定的相对"滞排区";不同的压实阶段,排烃效率也不相同,快速压实带较缓慢压实带及稳定压实带排烃效率稍高.东营凹陷存在两类超压体系:一类是相对开放性质的,幕式排烃是其重要的排烃方式之一,其排烃效率较常压系统高,排烃效率平均在 50%左右(常压体系排烃效率一般在 40%左右);另一类是相对封闭性的,为良好的超压"封存箱",其排烃效率较常压系统低,排烃效率平均在 20%左右,其地质地球化学行为显示一定的滞排特征,排烃行为不明显.研究结果认为压实不均衡是东营凹陷形成沙三中异常高压的主要原因,生烃作用是其形成沙四上超压的主要机制,而沙三下同时具备压实不均衡及生烃作用的双向增压效应.  相似文献   

18.
城市管网数据模型与网络逻辑拓扑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明  薛重生  李丹  钟霞  张心彬 《地球科学》2005,30(2):255-258
城市市政网络系统是城市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Arc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 运用Catalog, Geodatabase中间件技术, 构造十堰市燃气管网数据库, 将GIS外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GBMS) 与燃气管网调度管理系统(DMS) 有机地集成在基于GIS空间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平台上, 实现了对管线几何关系数据、逻辑关系数据和实时动态监测数据的统一管理.通过管线要素类和要素集建立市政管网空间数据的几何拓扑关系, 通过Catalog和Geodatabase建立管网的逻辑拓扑规则和准确表征专业管道物理网络的各种连接关系及其流动系统的动力学关系, 在实时监控网络数据接口的支持下, 通过SKADA和RTU系统获取管道流体的物理特征实时数据, 为燃气调度和事故预警提供动态监测空间位置信息和管道维护检修的决策支持信息.系统集成基于C/S和B/S体系结构, 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全国重要矿产预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重要矿产预测评价在借鉴国内外矿产预测经验基础上,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成矿动力学理论和综合信息矿产定量预测理论为支撑的矿床模型综合地质信息矿产预测方法,以成矿系列矿产预测类型为纲,在系统编制建造构造预测底图的基础上,建立矿床综合信息预测模型。通过运用成矿地质体参数法,在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RAS)的辅助下,估算我国铁、铝、铜、铅、锌、金、锑、钨、锰、锡、钼、镍、银、稀土、铬铁矿、菱镁矿、锂、硼、硫、萤石、钾、重晶石、磷23种矿产地下2 km预测资源量,并在此基础上圈定全国层次的3级预测区。科学评价了我国矿产资源的潜力,为国家政府机构和矿产勘查机构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运用信息维的原理与方法对湘中锑矿带断裂构造体系的二维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维较之容量维更能反映断裂体系的结构特征,各矿带信息维值的差异定量地刻画了断裂的相对发育程度及分布特点。结合各矿带内锑矿床的分布特征,可发现信息维值的大小对成矿流体的运移和矿床定位有一定的指示作用,锑矿(点)产出较多、矿床储量较大的地区,其信息维值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