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平顺 《内陆地震》1991,5(1):86-91
0 前言 FSQ型自记水管倾斜仪的观测表明,地倾斜的变化与地震活动的增减有关,在中强地震前往往可以观测到倾斜的前兆异常变化。雅玛里克山1988年11月安装了FSQ型自记水管倾斜仪,并投入了正常的观测记录。两年来的观测实践表明,FSQ型自记水管倾斜仪具有稳定性好、易于标定、便于管理、记录连续、东西、南北两分量固体潮汐清晰、仪器所记录的参数物理意义明确等特点。从而填补了我国东经102°以西(除滇西外)4000000km~2余土地上没有高精度自记水管倾斜仪的空白。 然而在FSQ型自记水管倾斜仪观测中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干扰因素。由于原始观测资料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宁蒗5.5级地震前,永胜地震台FSQ型浮子水管倾斜仪的短临异常特征,总结出短临形变异常的几种类型,并得出若干结论。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妖魔山(雅玛里克山)形变台的建设是新疆北天山重点监视区台网优化项目之一,按计划于1988年竣工并安装了高精度(10~(-9))的FSQ型浮子自记水管倾斜仪,自12月投入试记以来,运转正常,仪器记录清晰,己准确地记到固体潮汐。相信该仪器对我区的地震预报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FSQ型浮子水管倾斜仪在楚雄台观测一年多的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考核了仪器的灵敏度及稳定性,对干扰因素进行了初步识别,同时验证了台站基楚条件基本满足该仪器的观测要求。  相似文献   

5.
卢艳清  王贤仁 《内陆地震》1992,6(4):377-382
本文依据弥渡、永胜、楚雄台FSQ型浮子水管仪和个旧台JB金属摆倾斜仪原始记录图形资料,分析了澜沧——耿马大震前在图形上反映出的短临形变异常特征。并把这些特征同震源区岩体变化联系起来,探讨了震前孕震体变化过程与机理。  相似文献   

6.
国产FSQ水管倾斜仪是倾斜固体潮观测中最先进的仪器之一,目前在我国已有二十几个台站安装使用。该仪器精度高,可见性好,能清晰地记录到倾斜固体潮和地震波等。它的使用,开辟了一条提高我国定点形变观测质量的新途径。然而,事物并不是尽善尽美的,必须不断革新,提高观测精度。已经投入观测的FSQ水管仪中,其记录曲线大  相似文献   

7.
杨江  王平 《地震工程学报》2011,33(4):359-362
CCD技术近年来已发展的非常成熟,应用范围广泛.本文介绍了利用CCD技术实现的高精度水管倾斜仪测量系统,其采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降低了测量过程中浮子干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体积小,安装简单,可用于流动观测中.  相似文献   

8.
分析研究了肃南台FSQ型水管倾斜仪2001-2003年的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其潮汐响应函数的测量精度达到了观测规范的要求,对发生在该台附近6级左右地震有一定程度的短临异常显示.  相似文献   

9.
1990年10月20日甘肃景泰Ms=6.2级地震前,兰州形变台水管倾斜仪(FSQ)、水平摆倾斜仪(SQ70B)、石英伸缩仪(SSY-Ⅱ)、和重力仪(GS11-150)的观测结果均有异常显示,本文介绍并分析了这些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甘肃省宕昌形变台FSQ型浮子水管倾斜仪1990.7~1994.3期间的测量结果,分析了该台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和非潮汐曲线及其残差曲线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11.
长沙地震台为国家基准台,目前由模拟观测项目改造为数字化观测项目的有FSQ浮子水管倾斜仪、LN-3水位仪、DN-3气氡仪.通过对长沙台地倾斜、水位固体潮观测的一致性、内在质量的对比研究,认为数字化地倾斜观测提高了观测质量的精度和稳定性,但与模拟观测之间存在较大的系统偏差;而水位的数字化与模拟观测,因其观测的原理存在差异,虽然二者的趋势变化一致、内在质量相当,但其精度和稳定性却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对2002年11月~2003年2月银川基准台DSQ型浮子水管倾斜仪模拟记录潮汐因子的低值变化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核实,并对2002年3月1日~2003年2月28日模拟和数字两套记录系统的整点值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振幅对比分析,认为该次低值变化主要由模拟记录系统故障造成.说明利用数字化记录和模拟记录的并行观测有助于观测故障的排除.  相似文献   

13.
WSQ-1型电涡流自记水管倾斜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长恩  钟菊林 《地震学报》1984,6(1):111-120
为了连续记录地壳长期倾斜运动和进行固体潮的观测研究,我们设计制造了 WSQ-1型电涡流自记水管倾斜仪.该仪器缸体采用浮子--横臂结构,并在设计中考虑了温度补偿.为本仪器专门研制的 WQB-B-1000型电涡流位移变换器是一种非接触式传感器,它具有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宽、稳定性好、对浮子导向要求低等优点.这种传感器的采用,简化了仪器结构,并保证了整机的良好性能.仪器输出两缸体的水位差与水位和信号,前者即测得的倾斜信号,而后者不仅作为整机稳定性指示,而且在利用位于水管中央的标定器进行标定时作为标定信号.测试和试记录证明,仪器格值优于5.10-9rad/mm(水管长度30m),测量水位差范围1mm(不需调整),平均漂移优于310-9rad/日,记录固体潮因子精度达0.003(M2波,88天).   相似文献   

14.
王贤仁  卢艳清 《地震研究》1993,16(4):367-373
本文利用永胜地震台FSQ型浮子水管倾斜仪原始记录图形,分析澜沧、耿马大震前后地形变的特征。以微破裂和粘滑理论等,探讨破坏性大震破裂过程,尤其在主破裂临近阶段,震源区岩体处于极端不稳定状态下极其复杂的地形变现象,FSQ型浮子水管倾斜仪记录到的这些珍贵原始图型,其表现形式:A.粘滑现象;B.瞬间急剧突变;C.固体潮汐曲线畸变;不同方位定点形变台站倾斜最极大差异性等。对震前这一失稳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对今  相似文献   

15.
兰州形变台水管倾斜仪映震能力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兰州形变台FSQ水管倾斜仪1987年以来的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从非潮汐和潮汐两个方面,利用形态分析法、曲线拟合、残差分析、潮汐因子动态分析、半日波大潮椭圆以及潮汐偏角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了观测异常与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该台的水管倾斜仪对邻区的中强地震有很好的中、短期响应。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19年蓟县地震台VP型宽频带倾斜仪和DSQ型水管倾斜仪记录的10个地震事件,基于前兆台网观测数据跟踪分析平台,对比分析2套观测系统的同震响应参数。在分析过程中,以2019年12月15日菲律宾棉兰老岛MS6.8地震为例,进行震相识别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分析,并以2017—2019年日本岛弧地区地震记录为例,对比分析同震形变波振幅与震级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 2套观测系统记录的最大响应幅度、响应延迟时间、响应持续时间具有一定规律和差异性;(2)在频率响应上,VP型宽频带倾斜仪记录波谱信息丰富,可识别P波、S波、面波,而DSQ型水管倾斜仪记录波形频率集中分布在2—32 min;(3)对于日本岛弧地区5—7级地震,VP型宽频带倾斜仪记录的波形振幅A与震级M的指数关系明显,而DSQ型水管倾斜仪对5级地震映震能力不强。  相似文献   

17.
引言在地震前兆观测中 ,正确地认识和排除观测资料中的各种干扰是准确捕捉地震异常信息的前题。红山地震台地倾斜观测资料中较为明显的干扰有风扰 (通过风压使山体产生形变和洞室内气流变化对观测仪器产生的干扰 )、人员进入观测洞室产生的干扰 (由于体重负荷、气流扰动、洞温变化等产生的干扰 )等。我们还发现架设在同一山洞的 SQ- 70型水平摆地倾斜仪和FSQ型长水管地倾斜仪均记录到一种特殊干扰 ,此干扰在两台仪器上表现出时间同步、形态相似 ,且幅度大、持续时间长 ,严重地破坏了正常的固体潮汐形态变化 ,使观测资料的内精度降低 ,给地…  相似文献   

18.
两钵体处环境温度的不同步变化,即温差变化是水管倾斜仪的重要干扰源之一。本文计算了具有浮子——横臂结构的 WSQ—1型自记水管倾斜仪因温差变化引起的输出漂移。计算表明,水比重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是温差漂移的主要原因,它同时引起该钵体中水位升高及浮子在水中的下沉。适当选择钵体材料及尺寸,严格控制钵体内的水位高度,可以得到温差补偿。文中给出了温差补偿条件并讨论了钵体结构及环境温度对补偿条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兰州形变台FSQ—水管倾斜仪1987—1989年期间观测资料的调和分析结果,讨论了潮汐因子的重复性及其对非潮汐变化的监测能力,分析了气象因素对周日波的影响,並将实测潮汐因子与G—B地球模型理论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对鹤岗地震台水管倾斜仪和垂直摆倾斜仪记录到的同震响应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水管仪和垂直摆对不同震中距的地震记录存在较大差异;水管仪稳定性较好,而垂直摆实际灵敏度更高;两种仪器记录的同震响应与震级、震中距及震源深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