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成矿地质背景卡拉盖雷铜金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伊犁微板块之伊犁裂谷带南缘,那拉提构造带境内西段。那拉提成矿带主体为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北部还包括伊宁部分中央地块。缝合带位于哈萨克斯坦板块及塔里木板块之间,那拉提南、北缘断裂分别为南、北两界。古板块的多次裂解、拼合,形成了成矿带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
<正>吐拉苏-也里莫顿金矿成矿带位于西天山北支博罗霍洛山南坡一带,构造区划上属于伊犁(亚)板块范畴,是伊犁(亚)板块内更次一级构造单元。吐拉苏-也里莫顿火山岩带是西天山地区晚古生代重要金矿成矿区,它严格控制着矿带内金矿床的时空分布。依据金矿分布特征,可分为2个矿化集中区,即吐拉苏矿化集中区和也列莫顿矿化集中区。该近似呈东西向狭长带状展布的火山  相似文献   

3.
西南天山造山带位于伊犁-中天山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普遍被认为是古南天山洋闭合,塔里木板块和伊犁-中天山板块碰撞造山的产物.在西南天山含榴辉岩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中,我们在哈布腾苏和科普尔特2个地区识别出这一套基性-酸性火山岩.在哈布腾苏剖面,该套火山岩以酸性岩为主,在野外作为构造岩片与高压-超高压榴辉岩与蓝片岩相间产出...  相似文献   

4.
加曼特金矿床距尼勒克县城北北西30km,矿区面积11.12km2。区域上位于伊犁亚板块的博罗霍洛古生代岛弧区也列莫顿成矿带,该矿带构造上处于伊犁亚板块北缘的博罗霍洛早古生代岛弧带,其西邻为赋存阿希大型金矿床的吐拉苏成矿带。吐拉苏-也列莫顿成矿(火山岩)带是西天山地区晚古生代重要金矿成矿区,其呈一狭  相似文献   

5.
新疆西天山达鲁巴依蛇绿岩地质特征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杨海波  高鹏  李兵  张勤军 《新疆地质》2005,23(2):123-126
新疆西天山达鲁巴依达坂一带发现的震旦系蛇绿岩,位于塔里木板块北部大陆边缘与伊犁地块的缝合线上,被命名为达鲁巴依蛇绿岩,呈残块状分布于那拉提南缘断裂南侧的构造混杂带中,剖面出露较好,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为大洋岛屿环境,是震旦纪晚期伊犁地块从塔里木板块裂解时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张立飞  高俊 《地学前缘》1998,5(3):76-76
新疆西天山低温榴辉岩带出露于昭苏县以南的西南天山一带,位于伊犁—中天山板块和塔里木板块之间的晚古生代缝合带中。西延出国境与吉尔吉斯国南天山Atbashi蓝片岩带接壤,向东则与天山东段库米什蓝片岩带相连。自发现以来(高俊,1997),有关岩石类型和原岩...  相似文献   

7.
沿中天山南缘缝合带东西向延伸约200km的西天山高压变质带是塔里木板块和伊犁中天山板块古生代碰撞造山作用的产物,多年来为许多学者所关注。笔者在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32240)和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969150301)联合资助的“西天山高压一超高压变质带变质作用与构造演化关系”项目过程中,取得如下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8.
西天山造山带的古生代造山过程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俊  何国琦 《地球科学》1997,22(1):27-32
古生代时期,西天山位于塔里木板块、伊犁-中天山板块和准噶尔板块之间,为古亚洲洋演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构造域,曾经历了“古准噶尔洋(奥陶纪为主)”,“早古南天山洋(志留纪为主)”,“晚古南天山洋(中泥盆-早石炭世)”和“晚古北天山裂陷槽(晚泥盆世-早石炭世)”4个古洋盆演化时期,早石炭世末,天山及邻区的古洋壳已被完全消减掉,塔里木伊犁中天山和准噶尔板块与欧亚大陆拼合,中晚石炭世,天山地区接受陆表海(残余  相似文献   

9.
那拉提构造带位于天山西段伊犁盆地与南天山之间,出露宽度约25km,由早元古代片岩,片麻岩及混合岩,混合花岗岩组成;深层次韧性剪切带及叠加中-浅层次剪切带发育;那拉提构造带南缘断裂明显,南侧为古生代浅变质黑色岩系;构造带北缘韧/脆性剪切带宽度大,两侧岩石劈理化后易于混淆,故界线不明显,那拉提构造带基本地质特征可与邻国中天山对比,存在寻找国外类似大型金矿床的条件和可能。  相似文献   

10.
西天山那拉提-红柳河缝合带构造组合样式与变形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那拉提-红柳河板块缝合带主体构造组合样式为NEE向展布的巨型挤压—剪切构造系统,递进变形过程中逐渐转化为走滑构造系统,主导变形机制为中深部层次的“转换压缩变形”,主变形期对应于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初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伊犁-伊赛克湖微板块与塔里木-华北板块南天山微板块间的斜向陆陆碰撞缝合带内挤压-剪切构造系统经历了3个...  相似文献   

11.
西天山造山带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西天山造山带由伊犁中天山北缘-北天山推覆走滑系统、伊犁中天山南缘-南天山推覆走滑系统和两者之间的伊犁地块组成。伊犁中天山北缘-北天山推覆走滑系统包括北天山推覆构造带、伊犁中天山北缘逆冲带和中天山北缘断裂带。伊犁中天山南缘-南天山推覆系统包括中天山南缘逆冲带、南天山北坡增生楔推覆席、南天山北坡早古生代被动陆缘推覆席、南天山南坡晚古生代洋壳-火山弧-复理石复合推覆席、中天山南缘断裂带和南天山南坡断裂带。区域构造和变形构造的研究表明西天山推覆构造主要奠定于早二叠世早期,走滑运动发生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中新生代,沿古生代构造有进一步的推覆和走滑运动发生  相似文献   

12.
西天山造山带构造单元划分及古生代洋陆转换过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天山造山带位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卡拉库姆—塔里木板块的结合部,是由一系列前寒武纪微陆块、古生代洋壳残片及陆缘弧相互拼贴而成的多聚合带、多成矿带,其独特的造山-成矿过程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构造单元划分与编图,建立了古生代西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格架,认为古生代西天山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依次经历了:罗迪尼亚大陆裂解与北天山早古生代多岛洋盆形成阶段(Z-O_2),北天山早古生代多岛洋盆闭合与南天山洋盆开始形成阶段(O_3-S),南、北天山洋晚古生代洋盆形成与发展阶段(D-C_1),南、北天山晚古生代洋盆全面闭合与天山碰撞造山带形成阶段(C1-C_2)和碰撞后板内演化阶段(C_2-P)。  相似文献   

13.
南天山:晚古生代还是三叠纪碰撞造山带?   总被引:56,自引:42,他引:56  
伊犁-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塔里木-卡拉库姆板块之间的南天山造山带是‘中亚型造山带’的典型代表之一,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与地壳增生过程。传统上,它被视为华力西期褶皱带或晚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但近年来,部分学者提出它可能为三叠纪碰撞造山带。本文在综述南天山造山带的蛇绿岩、高压变质岩、花岗岩类等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讨论了其碰撞造山的时限。我国境内南天山西段碰撞造山可能开始于早石炭世(345Ma),结束于晚石炭世末(300Ma左右)。二叠纪时期,南天山至整个中亚地区进入后碰撞演化阶段。现有资料证实南天山为一晚古生代碰撞造山带,并非一三叠纪碰撞造山带。  相似文献   

14.
岳季  吕增  崔莹 《地球科学》2020,45(12):4617-4629
西南天山造山带是塔里木板块和伊犁-中天山板块聚合碰撞的产物,经历了长期复杂的演化.伊犁-中天山陆块南缘的变质作用研究对于揭示西南天山的地质演化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地区变质岩分布广泛,但目前的变质作用研究主要集中于木扎尔特的高级变质岩,位于同一构造带上其他变质岩的演化和分布特点缺少详细的研究,尚不清楚它们是作为高温变质带的一部分还是来自造山带的其他构造单元.针对该问题,在详细的岩相学分析基础上,利用碳质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RSCM)温度计对木扎尔特东侧的阿克牙孜河下游地区多个剖面开展了变质温度研究.根据结构构造特征将这些岩石分为具有变余沉积结构构造且发生不同程度糜棱岩化的浅变质碎屑岩-碳酸盐岩系列和具有变质结晶结构的片岩-变粒岩系列.RSCM温度计显示前者经历的峰期温度为465~597℃,原岩很可能为卷入造山带的石炭纪地层,抬升过程中局部发生糜棱岩化.后者峰期温度为552~617℃,绿片岩相叠加期间发生C-O-H流体活动,可能属于伊犁-中天山的变质基底那拉提岩群.研究表明,伊犁-中天山南缘的阿克牙孜下游一带的变质岩具有不同的变质演化历史,它们来自不同的构造单元,并不是木扎尔特高温变质带的延续.   相似文献   

15.
西天山的增生造山过程   总被引:63,自引:2,他引:61  
高俊  钱青  龙灵利  张喜  李继磊  苏文 《地质通报》2009,28(12):1804-1816
西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的西南缘,经历了复杂的增生造山过程。它也是标志塔里木地块北部被动陆缘与西伯利亚地块南侧宽阔活动陆缘最后拼合的构造带。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将西天山划分为北天山弧增生体、伊犁地块北缘活动陆缘、伊犁地块、伊犁地块南缘活动陆缘、中天山复合弧地体、西天山(高压)增生楔和塔里木北部被动大陆边缘。同时综述了西天山蛇绿岩、高压变质岩、花岗岩类的年代学新资料,讨论了其增生造山的过程。西天山增生造山与早古生代帖尔斯克依古洋、早古生代晚期—晚古生代南天山洋和晚古生代北天山洋3个代表洋盆的演化相关,增生造山结束的时间可能是早石炭世末。二叠纪时期,西天山至整个中亚地区进入后碰撞演化阶段。现有资料证实西天山为晚古生代增生造山带,并非三叠纪碰撞造山带。  相似文献   

16.
西天山地区是指位于奎屯南的北天山与库车北的南天山间的广大地区。早古生代,该区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东南缘中段与卡拉库姆—塔里木板块西北缘交汇部位,其主缝合带处于长阿吾子—乌瓦门一线。通过各构造单元地层系统及蛇绿混杂岩定年研究,认为本区博罗科洛山南缘霍城—哈希勒根一带为奥陶纪—志留纪的赛里木—准葛尔和乌孙—阿吾拉勒微板块的接合带。塔里木微板块北缘的南天山地区在中奥陶世—志留纪显示多岛洋的构造格局,早古生代板块活动经历了上亿年。晚古生代早期的洋盆较狭窄,生存时间为数千万年。北天山依连哈比尔尕地段隶属于早石炭世微型沟弧盆体系。晚古生代晚期由裂谷转为走滑拉分体制,此时壳—幔岩浆活动及物质交换频繁,为本区主成矿期。中生代进入板内陆块构造堆叠并伴随走滑的动力学环境。新生代受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效应的汇聚作用,导致山体强烈隆升,造就了现今的南、北天山及伊犁盆地相间的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7.
新疆西天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地层系统及其构造演化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西天山地区是指位于奎屯南的北天山与库车北的南天山间的广大地区。早古生代,该区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东南缘中段与卡拉库姆—塔里木板块西北缘交汇部位,其主缝合带处于长阿吾子—乌瓦门一线。通过各构造单元地层系统及蛇绿混杂岩定年研究,认为本区博罗科洛山南缘霍城—哈希勒根一带为奥陶纪—志留纪的赛里木—准葛尔和乌孙—阿吾拉勒微板块的接合带。塔里木微板块北缘的南天山地区在中奥陶世—志留纪显示多岛洋的构造格局,早古生代板块活动经历了上亿年。晚古生代早期的洋盆较狭窄,生存时间为数千万年。北天山依连哈比尔尕地段隶属于早石炭世微型沟弧盆体系。晚古生代晚期由裂谷转为走滑拉分体制,此时壳—幔岩浆活动及物质交换频繁,为本区主成矿期。中生代进入板内陆块构造堆叠并伴随走滑的动力学环境。新生代受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效应的汇聚作用,导致山体强烈隆升,造就了现今的南、北天山及伊犁盆地相间的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18.
卡拉盖雷火山岩型热液铜金矿床位于新疆西天山那拉提构造带境内西段, 赋矿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 含矿岩石主要为玄武质凝灰岩、浅变质岩及隐爆角砾岩。矿体产于隐爆角砾岩筒及构造破碎带裂隙或片理、劈理微裂隙中。硅化、绿泥石化和电气石化是高品位矿石的蚀变标志。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 区内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以钙碱性系列为主, 含部分拉斑玄武岩系列, 富集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K), 相对亏损HREE和高场强元素(Nb、Ta、Ti、P), 具有大陆火山弧亲缘性。综合伊犁—中天山板块南缘的构造演化特征, 认为矿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产于板块俯冲-碰撞后期较成熟的大陆火山弧环境。  相似文献   

19.
袁涛 《地质找矿论丛》2003,18(Z1):88-92
新疆西天山富铁矿成矿带位于伊犁板块东端,火山岛弧带弧间断陷盆内.文章详述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式可布台铁矿床的地质特征,讨论了矿床成矿机制,对矿床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对比.认为铁质来源于海相火山喷气,海解萃取,高密度流体运移,同生断裂提供热液,贮矿盆地下陷接受沉积,最终呈向斜构造.  相似文献   

20.
袁涛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12):88-92
新疆西天山富铁矿成矿带位于伊犁板块东端,火山岛弧带弧间断陷盆内。章详述了莫托沙拉铁(锰)矿床、式可布台铁矿床的地质特征,讨论了矿床成矿机制,对矿床的共性和个性进行了对比。认为铁质来源于海相火山喷气,海解萃取,高密度流体运移,同生断裂提供热液,贮矿盆地下陷接受沉积,最终呈向斜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