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以海水为基体的痕量金属(Cu、Pb、Cd、Cr、Zn)标准物质的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经试验,在一年零三个月时间内各元素的浓度值为Cu5.0±0.4、Pb10.0±0.6、Cd1.00±0.06、Cr5.0±0.4、Zn70±3μg/kg。  相似文献   

2.
海陵湾沉积物重金属与粒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 2001 年 12 月 (枯季) 和 2002年 6 月 (洪季) 首次在粤西海陵湾附近海域开展的沉积物地球化学性质调查研究研究资料,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 Cu, Pb, Zn, Cd, Hg和有机碳、硫化物以及粒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沉积物的组成洪、枯季变化不明显;表层沉积物中 Cu, Pb, Zn, Cd 和 Hg 总平均浓度分别为 ( 32.1±17.5, 36.1±10.0, 107.0±37.4, 0.26±0.15, 0.109±0.073) ×10 ;有机碳和硫化物的总平均含量分 -6别为 (1.33±0.53 ) %、( 140.13 ±136.42) ×10 ;表层沉积物类型主要为粘土质粉砂和砂,其平均粒径为 -6(4.62±2.36) φ,变化范围为 0.52 φ ~ 7.55 φ;Cu, Pb, Zn 和 Hg 浓度之间及其与有机碳含量和沉积物粒径之间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海洋调查监测用痕量金属铜、铅、镉、铬、锌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以及各元素的定值方法。该标准溶液稳定期一年以上,贮存期内各元素的保证值为Cu100±3μg/L;Pb30±2μg/L;Cd10.0±0.5μg/L;Cr30±2μg/L;Zn800±24μg/L。文中还介绍了供作稀释剂用的基体海水的制备情况。  相似文献   

4.
我们为了明确Rockall海槽中海山的成因,于1998年夏季在海山翼部进行了拖网取样。在Anton Dohrn 海山周围5个不同地点拖取的岩样中发现了4个不同时期的火山幕(即70±1 Ma,62±1 Ma, 47±1 Ma和41±1 Ma)。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次得到的北大西洋火山区晚白垩世岩浆活动的可靠的岩石年代证据,与Anton Dohrn海山东翼和Rosemary海岸海山顶部的白垩纪化石年代相一致。在Hebrides阶地海山拖取的岩样的年代指出了3个火山期,即62±1 Ma,51±1 Ma和48±1 Ma。 Anton Dohrn海山也发生过其中的第一和第三幕,而在Rosemary海岸海山西北翼取…  相似文献   

5.
南极阿德雷岛湖泊沉积物Sr/Ba与B/Ga比值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试了南极企鹅聚集区阿德雷岛湖泊沉积物Sr、Ba、B、Ga的垂向含量变化,阿德雷岛湖泊沉积物元素平均含量为:Sr为1 069.36±422.10 mg/kg,Ba为213.84±39.48 mg/kg,B为6.89±3.79 mg/kg,Ga为16.65±3.91 mg/kg,阿德雷岛湖泊沉积物Sr/Ba比值为4.92±1.53,B/Ga比值为0.43±0.26,Sr/Ba比值远大于1.0,而B/Ga比值小于3.3,这表明在特殊的生态环境下Sr/Ba比值不能用来判别沉积物的沉积相,南极阿德雷岛湖泊沉积的Sr/Ba比值异常是通过企鹅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沉积改造而引起的,受到企鹅粪沉积影响.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E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不同VE含量的饲料投喂试验研究,以观察其对红螯螯虾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螯螯虾雌虾增重率、性腺指数、单个虾抱卵卵重、单个虾抱卵数量、单个卵卵重及孵化率均以饲料3组最高,以上指标分别为(30.42±1.55)%、6.55±1.10、(2.86±0.11)g、(563±18)ind、(5.08±0.09)mg/ind和(45.53±3.88)%。各组受精卵中,必需氨基酸的总量、总脂的湿重和干重也以饲料3组最高,分别为(37.23±0.0207)%、(18.55±1.14)%和(31.69±1.04)%。无论中性脂还是磷脂中,各组受精卵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均以C16∶0、C16∶1、C18∶1ω9和C18∶2ω6为主;另饲料3组中C20∶4的含量较低,而C20∶5ω3和C22∶6ω3的含量较高。说明饲料中VE含量为(0.0192±0.0023)%时可明显提高红螯螯虾的繁殖性能。VE主要是通过提高红螯螯虾受精卵的质量,而进一步提高胚胎发育的成活率和孵化率。  相似文献   

7.
锯缘青蟹不同器官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和SOD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生化测定的方法,对锯缘青蟹的鳃、肝胰腺和肌肉等不同器官组织中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器官组织中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各异.总抗氧化能力由强至弱依次为肝胰腺>肌肉>鳃,分别为71.16±17.75U/mg蛋白,28.55±4.45U/mg蛋白,19.82±3.20U/mg蛋白.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由强至弱则依次为肝胰腺>鳃>肌肉,分别为38.62±5.24 NU/mg蛋白,27.08±4.79 NU/mg蛋白,6.33±1.54 NU/mg蛋白.统计分析显示,各器官组织间的总抗氧化能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这与不同器官组织的生理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8.
王桂忠 《海洋通报》1998,17(3):39-44
从抱卵雌虾腹部剥离的东方扁虾胚在四组恒温水浴(22℃±0.2℃,250℃±0.2,28℃±0.2,31℃±0.2)下进行的离体培养实验取得成功。通过监测以胚胎眼指数来指示胚 育进程,建立了四组温度下眼对时间的直线回归图。  相似文献   

9.
我国沿海三个文蛤地理群的RAPD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RAPD技术分析了我国沿海辽宁、江苏、广西省3个文蛤地理群的遗传变异,总共用6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RAPD扩增,其中50个随机引物得到了扩增产物,选取其中15个随机引物的扩增图谱进行相似性系数和遗传距离的计算,结果为辽宁(LW)、江苏(JW)、广西(GW)群体内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169±0.034,0.117±0.032,0.108±0.031.LW,JW之间为0.222±0.036;JW,GW之间为0.209±0.043;LW,GW之间为0.316±0.047,同时发现引物s396-900bp的标记为JW和LW所特有;引物s433-250bp标记为JW和GW所特有,由此可作为这3个地理群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0.
对红树科Rhizophoraceae的海莲(Bruguierasexangula)和木榄(Bruguieragymnorrhiza)次生木质部的组织结构和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海莲和木榄的导管分布频率分别为236.80±53.93个/10mm2、230.50±57.75个/10mm2;导管直径分别为75.0±23.5μm、77.6±14.5μm;海莲和木榄的射线分布频率分别为30.5±5.0条/5mm、32.5±5.5条/5mm;海莲和木榄同属于红树科木榄属的植物,它们次生木质部的组织结构较为一致,而且数量特征也差别不大。一般来说,木材结构比较具有保守性,所以同属的不同种之间,木材结构区别较小。  相似文献   

11.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了2015年5月在红海湾海域采集的远海梭子蟹Portunus pelagicus及其潜在食物的碳(δ13C)和氮(δ15N)稳定同位素比值;通过稳定同位素混合模型(SIAR);估算不同食物对远海梭子蟹食性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远海梭子蟹的δ13C值在-18.1‰~-14.1‰之间;δ15N值的范围为9.8‰~13.8‰;平均值分别为-16.9‰±1.3‰和12.1‰±2.3‰。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范围均较大;表明远海梭子蟹食物来源广泛、多样。远海梭子蟹的食物主要由双壳贝类、螺类、鱼类、头足类、虾类、蟹类和藻类组成。SIAR模型计算结果显示:藻类为远海梭子蟹的主要食物;其平均贡献为32.5%;双壳贝类的相对食性贡献为21.9%;虾类、螺类、鱼类和蟹类的平均贡献差异较小;分别为9.7%、9.7%、9.6%和9.3%;头足类的贡献最低;仅为7.3%。此外;根据δ15N值及营养位置的计算公式得出:远海梭子蟹在红海湾海域位于2.91±0.68营养级。远海梭子蟹的7类潜在食物中;藻类的营养位置最低;为1.21±0.58;其次为双壳贝类;为2.00±0.25;蟹类、螺类、虾类和鱼类的营养位置分别为2.85±0.33、2.87±0.26、3.01±0.16和3.08±0.18;头足类的最高;为3.41±0.17。  相似文献   

12.
伯劳特湾的表层海水中,239Pu的浓度为13.0±2.8μBq/dm3,与巴芬湾和拉布拉道海表层海水中的浓度基本相同。其中溶解239Pu的浓度为6.93±1.8μBq/dm3,占海水中239Pu总浓度的53×10-2;悬浮物中239Pu的浓度为6.07±3.3μBq/dm3,占总浓度的47×10-2。底层海水中239Pu的浓度为31.7±4.7μBq/dm3,238Pu的浓度为0.78±0.70μBq/dm3,238Pu/239Pu的比值为0.024,这可能是表层沉积物重悬浮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星康吉鳗(Conger myriaster)精子的超微结构和形态,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星康吉鳗精子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精子由头部、中段和鞭毛3部分组成,有其独特的结构,总长度为35.75± 1.15µm。精子头部为新月形,主要由细胞核构成,细胞核内有核泡,无顶体结构。精子头部的质膜内包含单一的线粒体。精子头部长为3.33±0.16 um,头宽为1.12±0.13 um。在精子头部的凸面上,有4条从中段到头端的条纹。精子中段伸出一支根,支根位于精子的中段末端。精子中段长度为0.55±0.05 um,支根长度为1.38±0.08 um、直径为90.48±6.06 nm。精子尾部鞭毛细长,鞭毛横切面呈圆形,无侧鳍,鞭毛的轴丝结构为“9+0”型;一些鞭毛的末端呈现卷曲状,发育机制尚不明确。精子鞭毛长为31.16±1.51µm,鞭毛直径为0.17±0.01µm。通过比较分析发现精子的这些形态学特征不仅表现在星康吉鳗精子,还表现在鳗鲡目其他属的精子;表明是鳗鲡目精子的共同特征。本研究揭示了星康吉鳗精子的形态结构,为突破星康吉鳗人工繁殖技术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江干流营养盐通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4  
沈志良 《海洋与湖沼》1997,28(5):522-528
分别于1988年2月(冬季)和1986年6月(夏季)利用比色法对长江干流上游至河口水中营养盐进行测定,根据所测定的营养盐含量和长江径流量计算营养盐通量。结果表明,冬季重庆至河口长江水中NO3-N,NH4-N,TIN,PO4-P和SiO3-Si的平均浓度分别为52.2±66μmol/L,51.8±16.9μmol/L,105.3±11.4μmol/L,0.55±0.06μmol/L和75.2±23.6μmol/L.夏季NO3-N,NH4-N,TIN和SiO3-Si的平均浓度分别为69.0±17.0μmol/L,4.0±1.7μmol/L,73.3±15.6μmol/L和55.8±16.4μmol/L。冬季营养盐通量(除NO2-N外)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它们主要来自中、下游流域。夏季NO3-N,TIN和SiO3-Si通量从上游至下游也有明显的增加趋势,NO3-N和TIN,上游和中、下游几乎各占一半,SiO3-Si主要来自中、下游。夏季NO3-N,TIN,PO4-P和SIO3-Si通量明显高于冬季。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工控温的方式, 对构建的31个F1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全同胞家系开展低温胁迫实验, 获得耐低温性状低温累计存活时间(CDH),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分别开展耐低温性状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对每一性状是否需要考虑共同环境效应所构建的两种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 经似然比检验, 最终选用模型A和模型BF进行耐低温和生长性状遗传评估; 耐低温性状CDH遗传力为(0.27±0.08),属于中等遗传力; 体重BW遗传力为(0.36±0.13), 属于中等遗传力, 体长BL遗传力为(0.14±0.06), 属于低等遗传力, 经检验, 遗传力估计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CDH和体重、体长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40±0.22)和(-0.44±0.24), 表型相关分别为(-0.09±0.06)和(-0.16± 0.05), 均为负相关; 体重和体长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92±0.05), 表型相关为(0.80±0.02), 呈正相关且结果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表明, 红鳍东方鲀的耐低温性状和生长性状都具有较好的改良潜力, 考虑到两性状间存在负遗传相关, 在开展耐低温选育时, 对首先不同性状进行品系选育, 然后利用品系间杂交培育出耐高温、生长快的新品种。该项研究首次完成了红鳍东方鲀耐低温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 为制订红鳍东方鲀耐低温选育育种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e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6 mud crab Scylla serrata populations from southeastern China are investigated using allozyme electrophoresis. The mean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population is 1.3 ± 0.1;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ic loci per population is 27.3; the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ranges from (0.195±0.083) to ( 0.241±0.090) and the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ranges from ( 0.105±0.043 ) to ( 0.131±0.047 ). The coefficient of gene differentiation among populations is low (Fst =0.032), indicating that only 3.2 % of the total genetic diversity comes from inter-population, while the remaining 96.8 % comes from intra-population differences. The genetic distance among populations is 0.000-0.008 (the average is 0.002). Gene flow among the populations is large (Nm = 7.56).Genetic structure is very similar among 6 Scylla serrata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17.
低温贮藏罗非鱼微生物学质量变化特性和保藏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进行了罗非鱼在0,5,10,15℃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学质量变化特性和高品质期、货架期的研究,并对其特定腐败菌假单胞菌、细菌总数、VBN与感官评价的一致程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罗非鱼在0~15℃温度区域是淡水鱼中鲜度下降慢的鱼种,在0,5,10,15℃贮藏中,罗非鱼的高品质期分别为11,6,3和1.5d,货架期分别为20,9.5,5和2.5d。高品质期和货架期终点的假单胞菌数平均为(6.27±0.23)Log10cfu·g-1和(7.70±0.11)Log10cfu·g-1,显示了假单胞菌计数与罗非鱼的感官鲜度及保藏期具有较可靠的一致性。高品质期和货架期终点的细菌总数平均为(6.84±0.60)Log10cfu·g-1和(8.08±0.41)Log10cfu·g-1,VBN值平均为(11.8±1.38)mg·100-1·g-1和(20.1±1.66)mg·100-1·g-1,均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细菌总数和VBN作为罗非鱼低温贮藏的鲜度指标与感官鲜度评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黄良民  陈清潮 《海洋学报》1989,11(1):94-101
我所“实验3”号船于1984年6月对巴林塘海峡东部海区的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区的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都比较低,平均分别为0.09±0.06rag/m3和108±16mgC/m2·d,真光层内叶绿素a的现存量平均为10.69±2.03mg/m2。叶绿素a含量在100m水层出现最大值,平均为0.16±0.04mg/m3。平面分布较均匀,25m层变化幅度最大为64%,其他水层均小于50%。叶绿素a含量与现场测定的荧光值呈显著的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9.
陈国根  肖卫兵 《海洋学报》1985,7(3):388-394
参加训练者为4名健康男性饱和潜水员,年龄23.3±0.5岁(均值±标准差,下同),身高173.8±3.9厘米,体重66.1±4.4公斤,体表面积1.75±0.07平方米,有实际潜水经验.训练前经详细临床检查,符合进舱要求.训练在2300型饱和潜水甲板居住舱内进行,分为生活及卫生两舱,总容积25.5立方米,舱内温度控制在30±2℃,相对湿度60-80%.在200米停留的53小时及107小时15分的减压过程中,氧分压分别为0.4及0.6ATA.加压前两周对潜水员进行了肺功能测试方法的训练,使能熟练掌握.在加压前的常压下测试一次,作为对照,在200米高压停留期间测试两次;在减压过程中,分别在127、80及38米深处各测试一次,为避免压力变化对测试的影响,测试时暂停减压;在减压完毕后5小时,在舱内测试一次,以观察减压后的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20.
2002年1~2月,在南极普里兹湾及其北部海区对浮游植物生物量、优势种类组成、细胞丰度、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观测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高值均出现在湾内及湾口陆架区,并且远高于陆坡和深海区.湾内和湾口陆架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均高于1 mg/m3,平均为(2.34±0.85)mg/m3,而陆坡区和深海区平均只有(0.19±0.14)和(0.15±0.05)mg/m3.湾内和陆架区平均初级生产力[(355.8±192.1)mg/(m2·d)]高于陆坡区[(82.0±20.8)mg/(m2·d)]和深海区[(100.5±83.4)mg/(m2·d)].在陆坡和深海区初级生产力的粒级结构以微微型浮游生物(<2 μm)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最大(分别为49.6%和46.2%),湾内和陆架区则以小型浮游生物(为20~280 μm)的贡献为主(66.2%).在湾内和湾口陆架区同时具有较高的新生产力和再生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