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序列衰减与余震激发研究进展及应用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着重于序列衰减与余震激发,系统介绍了修改的大森公式、ETAS模型及BASS模型的最新理论研究进展及应用成果。修改的大森公式是迄今为止对序列衰减的最好描述,据此可对序列衰减特征进行定量表述。大森公式本质上是一种典型的现象统计模型,但由于其参数少、计算简单,并且确实能够反映序列衰减的总体特征,因而在实际中应用广泛。ETAS模型考虑了具有统计自相似特征的次级余震激发问题,次级余震激发强度与父地震强度有关,这在物理过程方面对大森公式进行了大大的拓展。由于考虑了次级余震的激发问题,ETAS模型不但在余震序列研究方面比修改的大森公式有了明显的进展,而且在诸如平静检测、余震群集剔除、背景地震活动评估、外因触发地震活动检测等方面也有诸多应用。BASS模型遵循修改的Bath定律,而ETAS模型遵循的是与父地震震级有关的相似率,这是BASS模型与ETAS模型的最大区别,因而相对ETAS模型而言,BASS模型是一种完全自相似的理想化模型,但目前基于BASS模型的应用研究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2.
最早大森在研究余震频度衰减时,采用了双曲线公式。 n(t)=A/t+c (1) 式中n(t)是:时刻t时,单位时间内的地震频度。 宇津德治在研究余震时采用公式  相似文献   

3.
介质黏滞性质对余震活动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定主震破裂面上残余凹凸体的破裂导致余震,残余凹凸体尺度符合分形分布,在破裂面上随机分布,残余凹凸体破裂/失稳强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以岩石圈下部粘弹介质震后应力松弛作为导致残余凹凸体破裂的动力输入,加载应力按负指数形式衰减;以库仑破裂准则作为失稳判据,考虑残余凹凸体破裂对附近区域的应力加载,在不同条件下模拟生成包含时、空、强三要素的人工"余震"序列。通过G-R关系及修改的大森公式,检测模拟输出与实际余震活动统计特征的吻合程度,以此作为进一步调整模型参数的依据。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介质黏滞性质对余震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表征岩石物理特性的黏滞系数对余震活动持续时间、衰减快慢起重要的控制作用,黏滞系数与衰减系数之间显示负指数的相关关系。余震序列G-R关系与黏滞系数关系不大,主要受控于残余凹凸体的尺度分布,即与构造不均匀性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4.
1985年8月23日新疆乌恰7.4级地震前地震窗口网的异常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雪明  王桂岭 《内陆地震》1990,4(2):161-164
早在七十年代,王泽皋、姜秀娥等人在研究邢台地震的余震频度衰减规律时发现,余震频度在大致遵循大森—宇津公式随时间衰减背景上的增高,往往对应华北地区的大地震,于是提出了余震窗的概念。八十年代,我国不少研究结果相继指出,某些特殊构造部位小震活动频度的增高,与短期内附近地区发生的大震有关,进一步验证和发展了王泽皋等人关于余震窗的研究结果,并且认为,这些特殊构造部位小震活动频度的变化,可以作为监视区域构造应力场增强或减弱情况的“窗口”,又简称“窗”或称“前兆敏感点”。  相似文献   

5.
主余震作用下,断层距(RJB)和余震次数的不同对结构造成的损伤也大不相同,进行主余震序列下桥梁损伤评估时需要考虑断层距、余震次数等影响因素。基于OpenSees平台,以一座连续梁桥为例,根据人工主余震构造时不同的影响因素,选用余震衰减和PGA调幅的人工主余震构造法构造主余震序列进行结构损伤分析,并与实际主余震事件的损伤结果作对比,研究人工构造主余震序列预测结构损伤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基于PGA调幅构造主余震的方法,当考虑余震衰减时,能够较好模拟出结构在实际主余震地震作用下造成的最终损伤,能够较合理的预测结构在实际主余震序列中的损伤指标;对区域主余震作用下的桥梁进行损伤评估时,需要考虑断层距和余震次数影响因素,桥梁距断层距RJB越近时结构的损伤状态越严重,余震发生次数越多则结构的损伤增量就越大,并且结构在人工主余震作用下RJB越大的地方,结构损伤增量误差程度越小,预测的损伤状态就越接近实际的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6.
前震的一个标志—地震频度的衰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中,作者从茂木清夫修改了的大森余震衰减公式及古登堡震级—频度关系式 lgN-a-bM出发,得出了以下结果: (1)当h≤1时,相应的震群为前震群;当h>1时,相应的震群为正常衰减,其后无更强的地震。 (2)当h>1时,余震的总次数为时间t以后的余震次数为n_1为大震后24小时内的余震数。 (3)最大余震的震级式中M_1为参加统计的地震中最小地震的震级。 (4)余震截止时间作者将以上结果用于云南的通海、龙陵、永善——大关等64次震群,作出了5~7级地震的震例,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补充遗漏地震事件后的地震目录和修正的大森公式,对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余震序列时间域衰减特征进行了分析.鉴于主震后短时间内目录遗漏的余震较多,首先利用岷县台连续地震记录波形的高频包络差,检测主震后3h内目录遗漏的地震.经检测在主震后3h内共发现目录遗漏的ML1.0以上地震139个,最大震级为ML3.6.主震后1000s内检测到遗漏地震69个,约为目录给出余震数量的6倍.而后使用补充遗漏地震的目录,基于修正的大森公式分别拟合余震频度和余震地震矩随时间的变化.结果显示拟合p值约为1.07,表明岷县漳县地震余震序列衰减速率与全球平均水平接近,而未补充遗漏地震的频度拟合会造成余震序列衰减速率的低估.利用高频包络差直接计算地震频度曲线,通过三种衰减模式对地震频度曲线拟合参数比较,未观察到岷县漳县地震主震后存在早期余震缺失现象.分析认为,加入遗漏地震可以提高余震频度拟合估计衰减速率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度,若缺少遗漏地震检测结果,则使用地震矩拟合所得衰减速率结果准确度较优,但需充分考虑其精度上的误差.在分析余震序列衰减特征的实际研究工作中,需根据地震目录完整性选择适当的拟合方法.  相似文献   

8.
唐山中强余震前震中附近的地震衰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观测事实出发,给出了1980年以来唐山四次中强余震前的余震分布特征,表明中强余震前震中附近存在余震空段和余震强度衰减现象。并对造成余震空段和强度衰减的原因进行了讨论。认为上述现象是由于中强余震前,震中区形成构造闭锁段引起的。因此,余震空段和余震强度减弱现象与中强余震的孕育、发生存在着密切联系,可作为前兆信息。  相似文献   

9.
用不同余震的衰减函数模拟了1968年到1976年在内华达试验场爆炸的7次大核爆炸的余震。也研究了该区的4次天然余震序列。核爆炸余震不同于大多数天然余震,因为它们衰减比较快,并用常常用指数类函数拟合它们的衰减。核爆炸余震的震源深度一般比天然余震的浅,与核爆炸深度相对浅一致。在内华达试验场附近也观测到天然地震浅源余震的快速衰减,这说明余震震源处的条件影响余震随时间的衰减。Dieterich(1994)提出余震衰减理论预示深度浅的余震衰减更快,提供了对观测结果的一种可能解释,由于核爆炸余震的衰减快,目前在内华达试验场观测到的活动很可能已经过充分衰减了,所以目前的活动水平将持续到将来。  相似文献   

10.
将地震动参数理论预测公式拟合为工程地震工作中常用的地震动衰减关系形式,并将地震动参数(PGA,PGV)理论衰减关系与美国西部以及用转换方法得到的中国东部地震动衰减关系、唐山和海城地震余震的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震动参数理论预测公式应用到工程地震工作中是可行的,而且也是需要的  相似文献   

11.
多次透射公式在衰减波场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少林  廖振鹏 《地震学报》2003,25(3):272-279
在多次透射公式的基础上,引进一衰减系数,用来模拟外行的衰减波,将透射公式推广到考虑衰减波入射时的情形;并对衰减波入射时两种极限情形下(理想稳态和理想暂态情形)的反射系数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多次透射公式对弱衰减波仍可适用,对于强衰减波则需应用加衰减系数的多次透射公式进行透射.最后,通过两相介质两个数值实验, 验证了该边界条件在模拟衰减波时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信息量与分维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从C.E.Shannon的信息量公式出发,定义了地震序列信息量公式,推导了关于b值的地震序列信息量公式,並以门源地震的余震序列为例,计算了余震的实际信息量和理论信息量,同时将二者进行了对比,得到了H(ΔM)=α-β1nΔM的结果,由此得出了地震序列的信息维数值。本文还计算了海城地震前震和余震序列、参窝水库和隆尧震群序列、唐山和门源余震序列的信息量和信息维的时间扫描值,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 余震的信息维是随时间波动、衰减的;(2) 强震前信息维降低。  相似文献   

13.
爆炸余震波形持时和余震事件频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封闭爆炸发生后常常产生大量的余震事件,本文对3次爆炸余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结果显示,余震波形持时很短, 70%以上的余震波形持时在2~7 s之间,持时频度衰减指数约为-1.6. 幂函数模型较好地描述了余震序列频度的整体变化特征, 爆炸后约两星期内,余震序列的频度衰减较快,衰减指数约为-1.0. 早期余震以群发式为主,后期余震以单发式为主. 对于同强度的爆炸, 因介质和地质构造的差异产生的余震数量相差几倍; 对于一次里氏震级为5.5级的爆炸,爆炸后约一个月内, 余震事件频度就接近了本底,此后仍有少量的余震发生.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6.5级地震早期余震序列中因波形叠加而遗漏的地震进行了检测,并基于修正的大森公式对序列时间域衰减特征进行了分析.首先利用巧家台连续地震记录波形的高频包络差检测主震发震至当日24点约7.5小时内目录遗漏的地震事件.检测到目录遗漏的ML2.0以上地震159个,最大震级为ML4.2,其中ML4.0以上遗漏地震1个,ML3.0以上遗漏地震3个.主震后1000秒内检测到遗漏地震37个,约为目录给出余震数量的1.76倍.使用补充遗漏地震的目录,基于修正的大森公式拟合主震后10天余震频度随时间的变化.增补遗漏地震后拟合p值由0.85上升至0.99,c值和K值无明显变化,表明鲁甸地震早期余震序列衰减速率高于仅依靠目录得到的结果.遗漏地震检测对于估计早期余震序列衰减速率估计影响较大,早期余震的缺失易造成序列衰减速度的低估.  相似文献   

15.
新丰江地区近年来有感地震频发,为了震后应急的需要,文中统计了1980年以来该区域M≥3地震后序列的特征。得到以下结论:该区域40次M≥3地震后30天内仅1次发生比主震更大的地震,其余震的衰减时长相比K-K法给出的时间窗长要短很多。按照余震衰减的大森公式,新丰江地区p值偏高。统计得到的这些规律以及拟合的曲线可以为我们在震后快速的对后续余震特征做出初步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较大的余震可能造成额外损失并有二次触发建筑物受灾的风险。为研究余震序列衰减规律,文章尝试采用指数衰减模型拟合分析5个不同地区余震序列,并借助修正赤池信息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与调整后R2,分析其与传统余震衰减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指数模型描述余震序列衰减规律的能力与修正的大森余震模型、修正的拉伸指数模型接近。尤其对于四川长宁MS6.0余震序列和云南彝良MS5.7余震序列,指数模型表现优于其他两种模型。指数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参数A与r之和能够准确代表强震后的实际初始余震数,5个余震序列初始余震数偏差均小于1.70%;参数k可作为反映余震序列衰减快慢的特征值,k值越大则余震序列衰减越慢,其值与主震震级呈反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17.
晚期强余震往往会使曾经历过主震破坏后重建的地区再次遭受预想不到的损失。本文在较系统地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初步获得中国大陆主震后10年内强余震活动的部分统计特征,并初步尝试利用主震后1个月的资料,运用推广的贝叶斯公式对主震后2月—10年期间是否会发生强余震进行判别。同时,分析了强余震与主震空间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主震后10年内有强余震的占总数1/3,主余震型地震超过总数1/4,强余震频次随时间衰减很快。②以主震后1月内的强余震资料用推广的贝叶斯公式,可以判别出2月—10年期间是否会发生强余震。③上述方法的Wallcn评分结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18.
震级和震中烈度的关系,人们通常采用李善邦研究中国近代地震时给出的公式M=0.58I_0+1.5,以及考虑了震源深度的影响后,付承义和刘正荣给出的公式M=0.68I_o+1.39Logh-1.40,这两个经验关系在中国地区一般是适合的。 可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对于一次大地震之后的余震包括晚期余震,又有可以察觉到这个关系式有系统的差别。本文研究了近十年来中国华北地区的几次大地震后的余震资料,分别计算了考虑震源深度和不考虑震源深度两种情况下的余震震级和震中烈度的关系。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给出 M=(0.69±0.09)I_o+(1.00±0.64),和采用二元线性回归求解得 M=(0.72±0.09)I_o+(1.03±0.93)Logh-(0.45±1.45)。 对比可见,显然余震有其本身的震级与震中烈度的关系式,和一般地震的这个关系不尽相同,即在震级相同的情况下,余震震中烈度偏低约半度。本文从余震发生的应力状态、介质特征以及余震活动的分布特点等方面,给予了初步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9.
1970年通海地震序列与1976年唐山地震序列的对比表明,两次地震的余震衰减,余震强度和频度,余震分布区的形状等有区别.对此提出了一种解释:若余震分布区域的长轴长度a与短轴长度b之比a/b越大,则震源体越接近于一个面,在一个面上进行的调整过程应当比较简单,余震的衰减比较快,强余震比较少而小;反之则震源体越表现出一个体的形态,在一个体内进行的调整过程应当比较复杂,余震衰减比较慢,强余震比较多而大.对于那些在主震后能够很快进行定位并勾画出余震区域轮廓的情况,可以尝试利用a/b快速判断后面强余震的多少以及余震衰减的快慢.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1966年东川地震的宏观考察资料为基础,着重介绍了6.5级主震的烈度分布和衰减特征;初步探讨了多次地震积累破坏效应,并根据同一自然村在主震和两次强余震时的实际震害资料,以积累破坏程度作为两次强余震烈度评定的宏观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