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冬梅  徐恒力  梁杏 《地球科学》2006,31(6):885-890
运用地下水系统分析理论, 以山西省太原盆地东西山地区为实例, 利用GIS技术对区内岩溶大泉地下水系统进行了圈划.运用岩相古地理、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分析方法, 首次提取了研究区岩溶含水系统的区域隔水底板等高线、边山断裂两壁投影图及岩溶水系统图等定量或半定量水文地质信息, 圈划出了东西山岩溶水系统的局部饱水带、饱水带和碳酸盐岩非饱水带.研究结果表明, 西山地区兰村泉、晋祠泉属于同一个岩溶子系统; 西冶泉岩溶子系统是相对独立的岩溶水系统; 东山基岩山区大部分属于娘子关泉岩溶子系统, 且东山岩溶水子系统与盆地地下水有密切水力联系而与兰村泉-晋祠泉岩溶子系统无直接关系.这些为模拟盆地地下水系统和评价北方岩溶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对前人就太原盆地边山岩溶水系统边界的确定和内部结构的划分提法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现代岩溶学地位与创新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之淦 《中国地质》2000,(10):35-37
当前岩溶学发展正处在第二次“范式”更替的历史时期,从这一认识出发比较容易找到现代岩溶学在新的“地球系统科学”知识框架中的地位和探讨如何组织岩溶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3.
章程 《中国岩溶》2022,41(3):378-383
岩溶动力学理论的核心是碳水钙循环,强调系统思维和全球视野观,提出了岩溶动力系统概念模型、结构与功能。岩溶动力学研究产生的新的学科生长点,对现代岩溶学形成与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岩溶形态组合”概念的提出为岩溶不均一性研究、岩溶类型与形成环境划分奠定了完整的方法体系;将岩溶学研究成功引入全球变化领域,由此开辟了岩溶碳循环与碳汇效应研究,为重新认识岩溶作用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地位打开了窗口;将岩溶地球化学研究延伸至无机与有机过程的融合研究,为脆弱岩溶环境修复与保护提供了更加清晰的思路与方法。岩溶IGCP项目的执行,体现了岩溶动力学理论为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的指导意义,同时,岩溶动力学理论为我们自觉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和“双碳”目标等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   相似文献   

4.
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作用及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作用可发育溶蚀孔洞或具有规模的溶洞,这对于认识我国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内幕岩溶区孔洞成因与分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然而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在我国现代岩溶发育较少,研究程度低。文章通过总结国外在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形成机理及孔洞发育特征的研究成果,探讨早成岩岩溶的油气地质意义:(1)成岩早期碳酸盐岩胶结程度差,岩石疏松,孔隙度、渗透率极高,介质空间较均匀;(2)早成岩岩溶作用与海平面升降具有明显的关系,尤其海岛或滨岸地区的淡水-海水交互带,以混合水岩溶为特征的岩溶作用较强烈;(3)早成岩岩溶孔洞发育分布具有一定特点,岛屿岩溶以发育侧面边缘洞穴为特征,而滨海岩溶以发育混合带管道为特征;(4)孔洞的发育主要受淡水中CO2含量、水流通过混合过渡带的水动力及海平面变化速率控制;(5)早成岩岩溶为研究我国地质历史时期碳酸盐岩短期暴露岩溶作用提供借鉴,对其孔洞发育分布特征的认识,将促进碳酸盐岩内幕区孔洞型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研究,指导内幕区孔洞储层分布预测和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5.
岩溶动力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袁道先  章程 《地球学报》2008,29(3):355-365
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的研究群体自1990年以来连续成功实施了3个国际岩溶对比计划项目,包括IGCP299、IGCP379、IGCP448,在岩溶形成、碳循环、岩溶生态和水资源等领域,为国际岩溶学术界提供了共同解决岩溶地区资源环境问题的机会,将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引入现代岩溶学,建立岩溶动力学理论,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岩溶学科的发展.目前正在执行的IGCP513"岩溶含水层与水资源"项目继续引领国际岩溶地质研究方向.相关成果为在中国桂林建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IRCK)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回顾了20多年来岩溶动力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概述了其主要的科学成果和应用前景.指出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引入、全球视野的研究和及时将理论用于解决岩溶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在现代岩溶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经过20余年的不断探索,形成了岩溶动力学理论的基本思路,并创造性地总结了一套捕捉碳、水、钙循环的行踪的工作方法.通过全球对比,提出"岩溶形态组合"概念,将岩溶形态组合与岩溶形成环境条件建立对应关系,解决异质同相、同质异相这一令岩溶学者迷惘的问题.将岩溶学引入伞球变化研究,一方面把岩溶作用与全球碳循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过对CO2H2O-CaCO3系统(岩溶动力系统)的定位观测,发现全球最大的碳库-碳酸盐岩体在伞球碳循环中仍甚活跃;另一方面,岩溶动力系统(KDS)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响应及时,其相关沉积物可记录全球变化.将岩溶地质过程与生态学联系在一起,将现代岩溶学理论的研究推向应用,与生产实践结合.在岩溶动力系统运行机制和运行规律、我国岩溶动力系统的类型划分和分布规律、在表生岩溶系统碳循环与大气CO2源汇关系、利用石笋记录重建古气候、古环境变化过程及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研究等方面均获得了突出成果,如首次估算了我国和全球因碳酸盐岩溶蚀回收大气CO2的量,中国为1.774×107t/a,而全球为6.08×105t/a;证实了西南岩溶区典型表层岩溶泉水化学的季节、日变化与暴雨动态,表层岩溶泉水化学取样的频率需要重新审定,而且水文水化学的连续监测对于岩溶作用强度和岩溶作用碳循环的高精度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要了解岩溶系统水化学的变化,仅考虑水-岩相互作用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重视CO2气体对岩溶系统中水化学变化的影响,即岩溶系统水化学动态的变化是CaCO3-H2O-CO2三者相瓦作用引起的,水-岩-气相互作用的概念必须引入岩溶水化学的研究中;揭示了过去0.16 Ma来亚洲季风和低纬度地区降雨变化的特征,说明太阳辐射强度增高,驱动了盛间冰期的出现,重建了荔波地区2.3 ka来古气候环境的演变历史,贵州董哥洞石笋提供了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可较好定年,更接近水汽来源区的古气候变化的替代指标;石笋记录发现末次冰期以来存在有多次冷事件-Heinrich冷事件H1~H5跃变事件,新仙女木事件在我国南方的洞穴沉积物中具有显著的反映.对西南8省区市岩溶县、石漠化严重县统计和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研究表明地质地貌条件对岩溶区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具有制约作用,认为西南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首先要在岩溶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结合气候、水文和社会经济状况,才能深入分析岩溶区石漠化的成因、危害和类型.划分出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区域8大区成为"西南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大纲"编写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我国岩溶研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6,自引:12,他引:4  
袁道先 《中国岩溶》2009,28(4):329-33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岩溶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根据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分析了我国岩溶研究所面临的形势与机遇,认为进一步加强岩溶基础与应用问题研究,尤其是岩溶发育的气-生-水-岩的相互作用、油气富集与深层岩溶发育机理、岩溶作用对全球碳汇的影响,以及西南岩溶石漠化综合治理、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岩溶地区社会经济的持续、和谐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岩溶研究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湘西地质公园岩溶峡谷分布面积约1 162 km2,岩溶峡谷200多条,密如蜘网分布,是世界上最密集的岩溶峡谷群分布区。湘西岩溶峡谷形态上分为线型峡谷、“V”字型峡谷和箱型峡谷,其间分布岩溶台地和峰丛山地,岩溶峡谷两侧岩溶洞穴、瀑布和石柱发育,景观奇特壮观。相间分布的硅质碳酸盐岩和泥质碳酸盐岩、密集分布的地质构造及高角度节理裂隙、地块掀斜式抬升和强的岩溶水动力为岩溶峡谷群的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岩溶峡谷群的形成经历了地质构造抬升、河流峡谷形成、岩溶峡谷发育三个阶段。与世界其他岩溶区峡谷对比,湘西岩溶峡谷群是世界地质公园中分布规模最大、峡谷最密集、岩溶发育最典型的岩溶峡谷区。湘西岩溶峡谷群不但具有重要的岩溶学研究和地质历史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地质景观和地质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8.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是一座高外水压力、大涌水量的岩溶越岭长隧。建设中遇到了隧道岩溶水防治世界级难题。目前引水隧洞施工在即。本文对40多年来锦屏引水隧洞涌水预测、施工地质预报、治水三方面成果和思路的演变进行了总结。强调锦屏防治水思路的历史演变是在工作中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一个健康发展过程,既及时吸取了国内岩溶区越岭深隧建设的成功经验,也为我国岩溶地区隧洞施工防治水技术开发和不断发展做出了贡献。基于当前最新认识,认为只要在建设中认真开展信息化动态设计和施工,引水隧洞的顺利施工是有充分技术准备和保证的。  相似文献   

9.
长治盆地岩溶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耀军  武强  李树文 《中国岩溶》2003,22(2):96-102
用历史的观点,研究了长治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发育规律,系统地分析了岩溶水赋存及盆地岩溶水系统特征。研究表明,长治盆地属辛安泉岩溶水系统部分,是其西部一个相对独立的岩溶水子系统。该盆地岩溶水受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蓄水构造控制。单斜蓄水构造及地垒蓄水构造是建设集中水源地的理想地段,各煤矿矿井用水可在背斜蓄水构造中就近解决。根据各蓄水构造的岩溶水文地质特征,合理布置水源地、科学确定取水量是岩溶水合理开发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蒲俊兵 《中国岩溶》2022,41(3):429-440
作为现代地球科学学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岩溶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地质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之间的交叉、边缘学科,并未建立起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面对全球岩溶地貌分布广泛、生态环境脆弱及问题复杂多样且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等情况,文章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岩溶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对近三十年国内外岩溶研究相关学科发展情况的分析,以地球系统科学、岩溶动力学理论为指导,讨论构建现代岩溶学学科体系这一重要问题。文章围绕岩溶动力系统的四大功能和岩溶区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实际,从地质学、地理学、地球化学、生态学、环境学、水文学等与现代岩溶学研究相关的学科出发,尝试构建现代岩溶学学科体系,其主要的学科分支包括岩溶地质学、岩溶地貌学、岩溶水文地质学、岩溶环境学、岩溶工程地质学、岩溶生态学、岩溶资源学、全球变化岩溶学、洞穴学等九个分支学科,并简要阐述了各分支学科的科学内涵和定位。分支学科的构建,体现了国际岩溶科学研究中相关研究方向和学科发展独立性和交叉性的统一,体现了国际岩溶学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于国际岩溶科学的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喀斯特天坑略论   总被引:26,自引:11,他引:15  
上世纪80 年代, 人们知道我国四川省兴文县的石海洞乡(石林)风景区有个“ 小岩湾” 的大型喀斯特漏斗, 但多少年来并未引起喀斯特学术界的重视。近年来, 随着这类喀斯特形态在我国南方喀斯特区的一系列重要科学发现, 为我们对这一现象的一般性研究提供了机会。在初步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 应该将这类形态从大型漏斗中分离出来, 并命名为“ 喀斯特天坑”(karst tiankeng)。本文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初步小结, 内容包括:国内外天坑的现有发现;喀斯特漏斗与天坑、天坑定义;天坑的成因类型、形成条件与发育阶段;天坑在科学研究及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岩溶和古岩溶地球化学概念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古岩溶地球化学是古岩溶与地球化学相结合的产物。本文在详细评述了有关古岩溶研究现状(包括概念、研究进展、存在问题等)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古岩溶地球化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认为岩溶岩是其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岩溶岩地球化学信息来解释和恢复古岩溶发育环境是其概念的基本内涵。研究方法是以数理统计为基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分析、综合解释为主。最后对古岩溶和古岩溶地球化学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根据岩溶地下水的运动特征,提出了岩溶地下水压力波形成与传播的概念模型,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岩溶地下水的水文模型,包括泉水流量对降水量水力响应时间的求解方法及泉水流量对降水量的响应模型,并以山西柳林泉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泉水流量对泉域内不同区域降水量的水力响应时间求解模型。结果表明,泉域南部岩溶裸露区的水力响应时间为1年;泉域北部岩溶覆盖区的水力响应时间为7年,所得结论与泉域地质构造一致。基于南、北二区的水力响应时间,建立了带有时滞的描述泉水流量与降水量关系的GM(1,3)模型,模型回代检验的平均误差为6.05%;模型预测检验的平均误差为12.19%。研究证明,岩溶地下水的运动过程是压力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泉水流量是地下水系统对大气降水的响应;水力响应时间是反映岩溶地下水压力波特性的主要参数,通过它可以实现对岩溶地下水过程的定量化描述和含水层的非均质性识别,基于岩溶地下水压力波传播原理建立的泉水流量对泉域内降水的响应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模拟泉水流量,为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Subterranean rivers contain much of the groundwater in karst and supply many local people in southwest China. The quality of groundwater in subterranean rivers is of concern because of its sensitivity to anthropogenic activity. Groundwater samples in a rural catchment were collected at the discharge point, and the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ions including potassium, sodium, calcium, magnesium, chloride, sulfate, nitrate and bicarbonate were analyzed in this study. Rainfall and discharge were also observed at the same time. It could be concluded from the data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sulfate and nitrate had a peak in the rainy season when the concentrations of sodium, calcium, magnesium and bicarbonate were low. The concentrations of potassium and chloride changed randomly throughout the year. The concentration of major ions in flood process was not completely controlled by discharge. Only the concentrations of nitrate and sulfate had obviously increased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It was believed that dilution, eluviation, karst erosion and anthropogenic activity can explain the ion variations and hence this study helps to underst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karst.  相似文献   

15.
The excellent topographic condition of the limestone canyons for dam construction may be rejected if they are karstified. Karst features cause the reservoir not to be impermeable enough to permit the water to fill it and leakage occurs and often increases with time. Moreover, karst features may involve the stability of the dam itself. A few operated dam sites at the Zagros Zone encountered a leakage problem. Furthermore, more than 30 dams are presently under study for construction in the Zagros Zone. Karst conditions and leakage potential were investigated at an under-study site (Khersan 3 Dam) for assessing the general methodology for the study of leakage potentials.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studying karst features, geological mapping, geomorphology and extensive borings were applied before the dam was constructed. These methods are not efficient enough to precisely reveal the karst structure, especially hidden and paleokarst, nor the hydrological behaviour of the karst structure in different settings of groundwater flow. Based on the present case study and previous applied approaches by other author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ology by means of karst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approaches at local and regional scales that cover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overcome their shortages.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should be applied before construction of a dam and should include three steps (a) recognition of geological and hydrogeological settings, (b) delineation and functioning of the karst system related to the future reservoir, and (c) assessment of the leakage potentials. Following this methodology, the most probable leakage zone(s) and path(s) at the dam site can b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奥陶系灰岩岩溶研究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定龙  王桂梁 《世界地质》1997,16(1):60-65,100
讨论了华北地区奥陶系马家沟灰岩岩溶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包括沉积期岩溶、暴露期岩溶,埋藏期岩溶,现代岩溶及本区特殊的岩溶现象“陷落柱”等,指出了沉积岩溶,暴露岩溶洞穴不要存或保存甚少,但对后期的岩溶发育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埋藏岩溶可分为完全埋藏和局部埋藏两个阶段,其中后者是现今奥灰岩溶面貌的定形期,陷落柱是该期岩溶的典型标志,最后提出了今后奥灰岩溶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峰林喀斯特的若干问题讨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学稳 《中国岩溶》2009,28(2):155-168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参考了大量的相关文献,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峰林喀斯特概念的起源、命名、研究简史与研究现状;回顾了“峰林喀斯特同时态系统演化论”的内容与提出过程;阐述了峰林喀斯特的鉴别标准、形成条件,并提出了“喀斯特生成系统”的新概念。尽管峰林与峰丛喀斯特术语从上世纪70年代起便在学术界广泛使用,但到目前为止,其科学概念似乎还不够严谨。为此,在分析喀斯特系统形成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从形态特征、生成条件、水文地质属性和分布与生成系统关系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与综合识别的意见,并建议以“喀斯特生成系统”观来深化带有主观意识的“个体形态组合”。与此同时,就我国在峰林与峰丛喀斯特之间的生成关系及其演化认识上仍以Davis的循环论为主导的学术现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在多数情况下,峰林与峰丛是在不同空间与地域上由喀斯特能量(主要是降水)作用的方式(入渗、地面水流)、量级(强、弱)与效果(峰林方向或峰丛方向)分异的结果,二者多具生成系统关系。峰林与峰丛地貌的年青与年老,仅仅表现在形态上,而非在实际年龄上。   相似文献   

18.
西南岩溶区生态旅游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南岩溶区高品位旅游资源丰富且种类齐全,但其独特的岩溶地质环境对旅游开发建设、旅游接待经营响应十分敏感。本文立足于“人地共生”的生态旅游理念,以污染、风险、干扰、垄断四大指标为依据,选取了12项评价因子和5项修正指数,构建出PRIM标靶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可计算出生态旅游指数进而定量化评价岩溶区旅游开发项目的生态旅游开发态势;还可根据四大指标在标靶模型中的收敛程度和极轴分布,判定评价目标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笔者结合路南石林、桂林漓江和福建天鹅洞三个案例,对PRIM标靶评价模型进行验证,评价结果显示,路南石林、桂林漓江生态旅游指数稳定,属于标准的生态旅游景区,但垄断指标较高,后期需要调整旅游收入再分配比例;福建天鹅洞属于准生态旅游景区,在旅游安全措施、开发垄断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9.
岩溶水径流路径非常复杂,而隧道疏排对岩溶水的影响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长期观测数据以及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重庆东温泉山既有隧道疏排对岩溶水的影响,总结出水平流动带内隧道疏排岩溶水形成的降落漏斗一般可达到隧道标高附近,岩溶裂隙水带内隧道疏排岩溶水形成的降落漏斗仍保持在隧道上方一定高度,渗透性是隧道疏排对岩溶水影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描述岩溶多重含水介质存在非达西流问题,研究管道流CFP模型在岩溶区数值模拟中的应用。在分析管道流CFP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概念模型算例(5个管道,上下临界雷诺数分别为2 000和4 000),探讨不同管道水文地质参数对出口流量及水流状态的影响,并对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最后将CFPM1模型应用于广西寨底岩溶地下河系统,探讨在实际应用中的管道流模型适用性。概念模型结果表明,参数敏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管道直径、水力梯度、管道渗透系数、弯曲度及粗糙度,流量与雷诺数随管道参数增大而增大,水流状态从层流变为紊流。寨底岩溶管道流模型中3个观测井及地下河出口实测流量表明CFPM1能较好地模拟出岩溶地下水水位变化趋势。得出结论:CFPM1管道流模型允许岩溶管道与基岩含水层进行水流交换,能够较好地刻画岩溶区管道介质非达西流特征,但管道参数获取较为困难,且不能刻画岩溶管道形态变化。该方法具有一定通用性,可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