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资源-经济管理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提出了以"两个耦合"为基础的水资源-经济管理模型,并介绍了该模型中的两个基本约束条件--水均衡约束和投入产出平衡约束.然后以唐山平原为例,阐述了建立水资源-经济管理模型的具体步聚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水资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地区水资源总开发量最大为优化目标,以人工开发利用水资源量为决策变量,以地下水位为状态变量,将水资源系统的模拟模型作为约束条件集,嵌入到水资源系统的优化模型中,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量化模型。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量化模型为核心,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开发出城市水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集成技术将多个应用软件的功能模块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以邯郸市为例完成了对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量化模拟、优化计算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3.
牛玉国  张学成 《水文》2005,25(1):34-36
以黄河流域水文监测特点为例,在分析生产实际需求、传统水文监测局限性的基础上,根据现代水文学理论,提出了建立基于水循环的水资源监测系统的可行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4.
玛纳斯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转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玛纳斯河流域属内陆盆地,水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密切,是两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又相对独立的水资源子系统,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原则,通过建立地下水模拟模型,研究了水资源不同开发利用方案下的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工业用水优化配置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工业部门内部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经济效益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其与国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因素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通过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分析,给出了工业内部各行业综合影响系数的计算公式,建立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综合效益数学模型。以山东省高密市为例,在收集分析了各行业的用水量、产值、利税等基本资料的基础上,以每个行业的历史用水量为样本,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推求出行业需水量上、下限,并利用综合效益模型,以1989年7月这一最枯月份为例,对工业内部各行业进行水资源重分配,结果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薄层含水系统水资源优化管理研究——以延吉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延吉市为例,针对薄层含水系统,利用分布参数响应系数法和单元均衡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单元管理模型。在优化管理方案中提出,对河水和地下水实行分质供水,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安徽省水资源分布和供需平衡概况,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及人类活动影响对其开发利用的不利方面,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出了见解。作者认为,应加强领导,依法治水,并做到开源节流、治理污染,以达到水资源量入为出,收支平衡,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力保护水环境,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文章依据城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指出了延吉市地下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广辟水源、防治污染、节约用水、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等对策建议,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北方岩溶地下水,多数是以泉域水资源系统为单元进行循环的,各岩溶地下水系统以规模大、系统结构复杂为典型特征。在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中,如何兼顾各开采水源地的开采量、井采与泉水流量问等关系,以避免出现水文地质环境问题,是多年来水文地质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将水资源系统与供水系统相结合,采用优化技术建立了娘子关泉域岩溶地下水评价管理模型,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多种开发方案,为类似地区的地下水评价与开发管理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0.
水资源使用权分配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有效控制水资源使用的不断扩张和无限需求,需要建立水权制度体系。水资源使用权制度是水权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必须在初期加以建设和制定。在对国内部分专家学者提出的水资源使用权分配原则进行分类筛选后,确定生态用水保障原则、占用优先原则、基本用水保障原则、公平性原则和高效性原则为水资源使用权分配的具体原则,以这些原则为基础建立水资源使用权分配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以黄河流域为例,分析算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应用模型分配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并与“87分水方案”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1.
闫星 《地下水》2003,25(4):268-270,282
陕西省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省份,如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水资源特点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煤炭、水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洪烈 《中国煤田地质》2003,15(6):30-33,64
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具有质量优良及资源相对集中的特点、研究西部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对建立我国合理的能源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西北水资源和煤矿供水的一些特点,在分析了煤矿开发对水资源的需求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煤炭开发的水资源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选择9个典型城市进行城市水资源精测,评价与系统分析工作。通过精测与调查收集城市水资源本纱,并用城市水平衡方法检验。提出了城市水资源系统的特性,分析了城市用水系统的各项定额与指标,基于大系统理论建立了城市水资源系统模拟模型与优化管理模型,发展了城市淡资源评价方法。具有理论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蓓  刘玉甫  魏光辉 《地下水》2008,30(3):78-80
分析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在塔里木河水资源管理中推行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价制度;并建立塔里木河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北方水资源及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真  刘平贵 《地下水》2002,24(2):63-65
以北方各地区平原、盆地等典型地段为例,研究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的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我国北方水资源形成的气候环境、水环境和社会环境,指出影响水资源馈乏和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相应对策,认为加强水资源的管理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西部开发的关键。本文就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问题,从西部水资源对于全国的意义、西部水资源及利用现状两个方面论述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重要性;提出将水资源评价纳入不同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最后提出包括建立有效的水资源财产权结构、进行水资源价值核算、实施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和水资源补偿在内的可持续管理对策及有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流域科学与水资源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是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单位。基于水资源文献的综合分析,讨论了自20世纪以来水资源管理概念、目标及途径的变迁,提出建立流域科学,以流域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流域生态水文过程的客观规律为前提,采用现代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应用先进工程技术手段优化配置水资源,满足人类活动及生态系统的多种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指出流域科学的内涵应包括:①水资源的调查、监测和模拟;②水资源利用多目标设定;③水资源分配机制;④水资源管理指标的确定与评价;⑤水资源管理决策机构;⑥水资源管理反馈分析与人类活动调控。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刍议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水资源及其基本特征分析入手,系统阐述了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及其影响因子,提出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分类体系与概念模型,为建立水资源可再生性维持理论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水资源质量的富营养化程度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鑫 《水文》2004,24(2):51-54
通过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对山西省水资源质量影响的范围、强度及发展趋势,在以营养盐为富营养化控制性指标的基础上,引入水生生态治理的概念,提出了建立一套包括水质和水生生态等富营养化综合治理措施,对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进行多目标防治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珠江水资源预警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水资源预警的基本概念出发,提出建立流域水资源预警体系的思路和预警指标的选择原则.根据珠江的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特点以及存在的水资源突出问题,设计了一套适合于珠江水资源顸警的指标体系.建立了珠江4个重点区域的干旱预警体系,并在珠江枯季水量调度工作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为珠江的水资源调配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