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分化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陈传康 《地理学报》1994,49(3):226-235
现代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层的“地体”与“地象”的区域特征和地域分异的时空发展规律。以食品和菜肴为“地体”,与餐饮有关的文化作为“地象”出发,本文通过饮食文化的地域分异、菜系的形成,中国四大菜系的比较研究,阐述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特征和地域分化的时空发展规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有着悠久的历史,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是我国四大名菜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粤菜发源于岭南,由广州菜、东江客家菜、潮州菜(也有被归入闽菜)发展而成,是起步较晚的菜系,但它影响深远,在世界各地粤菜与法国大餐齐名。粤菜集南海、番禺、东莞、顺德、中山等地方特色,兼京、苏、淮、杭等菜品之所长,融为一体,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3.
张雅宁  张旭 《热带地理》2022,42(11):1890-1903
选取厨师创意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年《国家名厨》入选厨师流动轨迹数据的收集,借助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等方法探究厨师创意群体的空间分布和流动网络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岭回归分析方法揭示影响名厨在中国不同城市流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中国名厨的出生地和现居地呈现差异化分布特征,不同菜系名厨均在菜系发源地周边形成一定的地域集聚,但部分菜系名厨呈现全国扩散趋势,反映地缘文化和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2)名厨流动网络空间不均衡性明显,并且不同阶段的流动网络存在一定差异,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现象突出,核心名厨群体表现出更高的地方“嵌入性”。3)建立在“学徒制”之上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影响名厨空间流动的最核心要素,其次是城市餐饮业、服务业和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而基础设施和文化娱乐设施等因素影响并不明显,反映厨师群体特殊的社会网络结构、工作性质和文化水平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形甚为复杂,试由扬子江溯流而上,在下流可见广大之冲积平原,在中流多为海拔五百公尺左右之邱陵地带,在贵州云南二省有一千公尺以上之高原地带,至上流西康省境内则为三千公尺以上之高山地带,几可尽中国地形之大观。中国民族亦由多数种族混合而成,而同化异族之原动力,即为以平原为发祥地之汉族,此项建设伟大民族之工作,今已十成其九。中国人口大约为四万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之地理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地形甚为复杂,试由扬子江溯流而上,在下流可见广大之冲积平原,在中流多为海拔五百公尺左右之邱陵地带,在贵州云南二省有一千公尺以上之高原地带,至上流西康省境内则为三千公尺以上之高山地带,几可尽中国地形之大观。中国民族亦由多数种族混合而成,而同化异族之原动力,即为以平原为发祥地之汉族,此项建设伟大民族之工作,今已十成其九。中国人口大约为四万  相似文献   

6.
韩博 《西部资源》2023,(4):181-183
《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能源矿产》是自然资源领域“十三五”重点项目《中国矿产地质志》之《中国矿产地质志·云南卷》系列成果之一,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地归纳总结云南省能源矿产情况的专业志书,编辑出版的难度较大。本文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总结了专业编辑在加工《中国矿产地质志》系列丛书中各省能源矿产志书及各省卷能源矿产部分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地名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用来识别不同地区的语言符号,是人们对一定的地理位置、地理实体、行政区域、居民点所赋予的名称和开展社会交往的必要工具。在中国,“地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夏官司马·形方氏》:“原师,掌四方之地名。”地名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最近《舌尖上的中国》在全国热播,引起大家对饮食文化的关注。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形态各异的美食趋之若鹜,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各大菜系的地理差异,领会饮食所蕴含的民俗风情?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随着移民的扩散而遍布世界各地,对世界饮食文化影响很大。一、中国饮食文化的起源中国饮食文化起源于烹饪诞生之时,远古时期燧人氏钻木取火,随即有传说彭祖为尧帝烧制"雉羹"(鸡汤),到商周时期烹调的原料已经非常丰富,有  相似文献   

9.
由郭来喜、R·霍夫帕尔、E·麦金太尔三教授联合主编的《中美人文地理学研讨会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SINO-AMERICAN SYMPOSIUM ON HUMANGEOGRAPHY)一书1988年12月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集了中美人文地理学研讨会(1985·西安)中方学者10篇论文,美方学者9篇论文,后经作者各自加工改写而成,由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学苑出版社2002年出版发行的《现代中国地理科学家的足迹》迄今已过了12年,该书基于《地理知识》(现《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当代地理学家专访栏目"汇编成集。岁月流转间,其魅力历久弥新。品读该书,不仅可以感受到老一辈地理学家们的高风亮节,而且能够窥见源远流长的中国地理科学是怎样追赶上世界潮流而屹立于世界科学之林的壮阔历程。  相似文献   

11.
佛教诗歌——禅诗,是中国诗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缘起就是“心缘”俱合而成,是既讲究韵律、音韵美;又是融禅理、禅趣、禅境于一体的诗歌。其终极关怀是明心见性,其哲思追求是佛禅感悟,是既有禅味,又有诗味的。禅诗往往写得清静空寂,自然自化,或妙喻空灵,随缘自适,这既是种禅悟后“人境俱不夺”的圣境,又流动着禅门慈航普渡的大悲之情。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诗歌是中华文化的代表性形式。《尚书·虞书·舜典》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永者,咏也。发心声以文字,即为诗;谐声和律,歌之以咏志"。而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之中,其心声、心志必然受到该  相似文献   

13.
苏奇 《中国地名》2014,(3):22-24
苏菜,即江苏地方风味菜,是我国四大菜系之一。具有用料广泛,以水产品为主。烹调方法多样,擅长炖焖煨焐。追求本味,清鲜平和;菜品风格雅丽,形质均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黔驴技穷     
《中国地名》2009,(3):28-28
出处 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日;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嘲,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相似文献   

15.
坐落在营口开发区的中国营口望儿山,是一座承载着绵绵母爱的文化名山,素有“天下第一拜母圣地”之称。为了营造和谐、平安的治安环境,以文明、进步的社会风尚迎接四海宾朋,开发区公安局在2007年“五·一黄  相似文献   

16.
《西部资源》2014,(6):75-75
<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明确记载石油产地的是《汉书·地理志》。秦汉时期的高奴县(今延安一带)人民,发现延河的支流洧水的水面上有可燃烧的液体,便"接取用之"(《水经·河水注》)。东汉时候,人们又在酒泉延寿县南山流出的泉水中发现了石油。由于这种液体装在器皿中"始黄后黑",有如漆状,所以当地人叫它"石漆"(张华:《博物志》,《续汉书·郡国志》引)。这种"石漆"不仅"燃之极明",而且"膏车甚佳",可以作车轴的润滑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革命中最惊心动魄的搏击。莫过于蒋介石的“围剿”与毛泽东的反“围剿”。 1927年4月12日得手以后,蒋介石没有想到对付共产党人还需要“围剿”。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的“围剿”。后三次不得不亲任总司令。连“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都无暇顾及,一心一意,专心致志地“先安内而后攘外”,“攘外必先安内”。最后一次不得不动用其所能动用的全部力量。直到被张学良“兵谏”于西安。闹到如此之大不可收拾的局面,还感叹最后就差两个星期。“剿共”不成。对蒋来说确实是痛惜之情溢于言表。这些“围剿”都是围绕中央苏区——瑞金展开的。  相似文献   

18.
《西部资源》2012,(6):36-37
中国古代有比较系统的探矿理论。最著名的是战国时期的《管子·地数篇》。它总结了一些矿床中矿物的分布规律,指出可以根据矿苗和矿物的共生关系来寻找矿床。书中说道:"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上有鈆(‘鈆’是铅的异体字——引者注)者,其下有银;一曰上有鈆者,其下有鉒银;上有丹砂者,其下有鉒金;上有慈石者,其下有铜金。此山之见荣者也。"又说":上有丹砂者,下有黄金;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者,下有  相似文献   

19.
无锡都市地理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无锡………运渠区域之标式城市我国都市之类别凡三:一为华式都市,是由我国之城市发展而成,我国之大部都市均属之;二为华欧型都市,凡都市之有租界区域者,均呈此型,上海其例也;三为欧式都市,聚落之构造,俱行欧化,青岛属之。无锡为华式都市,分布於长江三角洲之运  相似文献   

20.
无锡………运渠区域之标式城市我国都市之类别凡三:一为华式都市,是由我国之城市发展而成,我国之大部都市均属之;二为华欧型都市,凡都市之有租界区域者,均呈此型,上海其例也;三为欧式都市,聚落之构造,俱行欧化,青岛属之。无锡为华式都市,分布於长江三角洲之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