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综述多船台海用微波测距仪海上动态定位精度分析关于PS一60。测深仪在扫海测量中若干问题的探讨谈我国沿海基本比例尺水深测公定位方法的改革差分GPS和广域差分GPS(译)(3一41)资源卫星在海洋测绘中的应用研究“海洋测绘高新技术研讨会”纪要九十年代海洋测绘科技发展动态第七次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交流会暨四届二次专业委员会议纪要关于实时差分GPS测量规范化问题对建立我国海洋测绘GIS数据库的几点设想(1一43) (2一2) (2一3)(3一45)(3一54)(3一58) (4一2)(4一25)海洋专题测量(4一之人7)海洋大地测量卫星测高数据处理中海面地形与大地…  相似文献   

2.
1994年4、5月间,我部会同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在福建某海区,首次使用新近研制的多功能差分GPS测绘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差分GPS系统)进行1:1万沿岸水深测量定位试验,同时投入T2002/DI3000/GRE4a全站式电子速测仪系统(以下简称全站仪系统)配合定位试验。从定位精度、定位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到成果质量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为沿岸测量1:1万乃至更大比例尺的水深图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正如GPS定位系统在中、近海测量和全站仪系  相似文献   

3.
差分导航定位是海洋工程地震勘探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差分导航定位分为局域差分和广域差分,文中分别介绍了隶属于局域差分的信标差分(RBN DGPS)系统和隶属于广域差分的星基差分(SBAS)系统。根据所在测区位置和定位精度要求的不同,海洋工程地震勘探选用不同的GPS定位设备可以接收不同系统提供的差分信号。导航软件也是海洋工程地震作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记录GPS定位设备的数据,还具有测线设计、坐标投影、航行轨迹显示等诸多功能。通过对导航软件的灵活应用和信号变换,导航软件还可以为地震系统提供触发信号。最后给出了一个海洋工程地震勘探实例。  相似文献   

4.
首先阐述了水深测量的两种作业模式:传统人工验潮水深测量和GPS无验潮水深测量,对两种作业方式作了简单的比较。简要介绍了GPS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基本原理,给出了GPS无验潮水深测量数学模型。然后,针对传统水深测量作业模式的弊端,提出采用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进行无验潮水深测量作业,并从静态和动态定位两个方面验证了PPP技术进行无验潮水深测量作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DGPS(DifferentialGlobalPositioningSystem)测量技术即差分定位技术,包括实时差分和后处理差分定位技术,正在远海和近海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后处理差分定位与微波定位及GPS实时差分定位相比,具有作用距离远,不受基准台与船台之问的障碍物影响以及减少基准台等优点。对于近海大比例尺(大于1:1万)测量,可采用实时差分定位的方法,而小于1:1万中小比例尺海底地形图测绘及海上其他工程测量,采用后处理差分定位,既能满足精度要求,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本文主要介绍利用DGPS后处理定位方法,在测绘广西沿海1:5万海底地形图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基于远海测量试验,利用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和单站差分技术进行事后和实时定位,分别利用单BDS、GPS和BDS/GPS组合进行定位试验,对定位精度和算法可靠性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单站差分技术在海上中短基线(≤150 km)的定位中相比PPP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技术可靠性,另外相比GPS,BDS更适合国内近海的导航定位作业,双频观测条件下能实现亚分米级的定位精度。该研究对海上定位理论和BDS的推广应用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GPS测速精度分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出现,为速度测量提供了新的手段。基于GPS测速的基本原理,采用单点定位模式、无线电信标/差分GPS模式和GPS RTK模式,研究了不同模式下速度测量的方法和精度概况,重点分析了GPS RTK模式下的测速精度,并对高精度速度测量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综述海洋并发和海洋测绘学术讨论会纪要上海滩涂测绘成果的开发与应用开展测绘业务训练的几点做法《水运工程测量规范》的编制星载海测技术的现状与未来GPS卫星测量技术的新发展(1一2)(1一12)(1一59)(2一52)(3一2)(4一4)实时差分GPS定位精度分析AROF技术的水域测量测试报告相位与伪距相结合的动态LK;PS算法GPS定位技术的又一里程碑一一RTK差分GPS测量中的载波相位改正方法差分GPS卡尔受滤波技术GPS信号Y码跟踪技术GPs高程订正法的应用卫星遥感测深:建模新机理(译)(3一22)(3一37)(4一11)(4一18)(4一28)(4一32)(4一39)(4一52)(4…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近年来,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准动态测量、快速静态技术、差分伪距、差分相位、动态定位(On The Fly)、实时动态(RTK)和GPS全站仪等方法的提出,使精密快速实时动态定位成为可能。GPS的应用,不仅受到测量、导航、地震学家们的青睐,并已深入应用到农作物估产、抢险救灾、营救人质、飞机进场和公安交通等各个领域中。在海湾战争中锋芒崭露,被誉为兵力倍增器。21世纪GPS/Glonass组合的GNSS将有48颗卫星在太空运行,使选星范围、复盖密度更加扩大。  相似文献   

10.
实时差分GPS在海上动态定位的精度,一直是海道测量工作者关心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利用两台Ashtech M-Ⅻ型GPS接收机进行实时差分定位精度比对的情况。结果表明,这套仪器海上实时差分GPS定位精度达到了3m以内,完全能够满足海道测量的要求。文章的最后还分析了在实时差分GPS作业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远海航渡式水深测量水位改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远海航渡式水深测量作业中的潮汐改正难题,基于全球潮汐场DTU10模型及GPS无验潮测深两种改正模式,通过潮汐场预报精度评估、验潮站实测数据比对分析以及GPS大地高计算潮汐值等多种手段,开展了大范围、长时段、单测线情况下水深测量水位改正研究,形成了一套适用性强的航渡水深测量水位改正方法与流程,为面向全球的海洋水深测量资料处理提供了潮汐、垂直基准和水位归算的方法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利用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定位设备,采集了静态和动态两组定位数据,从静态和动态定位两个方面分析了不同长度基线的解算结果。结果表明:基线长度在40km范围以内,定位结果完全满足无验潮水深测量系统的±10cm的测量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RTK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RTK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水深测量中的原理进行介绍,并且通过工程实例,对RTK应用于无验潮水深测量的作业过程及精度分析详细讲解,针对于不同的误差来源采用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对进一步利用RTK高精度定位技术在海洋工程勘察以及水深测量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远离大陆的海岛礁地形测绘的技术难题,在西沙群岛应用IMU/DGPS辅助海岛礁无控航空摄影技术进行了作业,经实测成果检验,影像精度满足大比例尺航测要求。基于试验分析,对在南海岛礁进行航空摄影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有助于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海岛礁测绘中的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单一移动天线的GPSRTK测试试验,分析了GPSRTK的测试结果。试验表明在一般海况下单一移动天线的GPSRTK是监测测量船实时升沉的又一种有效手段,对提高海上测深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详细分析了IMU/DGPS机载激光定位测量的各种误差,着重讨论了IMU姿态测量误差对机栽激光定位的影响.根据实际可能的误差数据,并联合扫描角误差、测距误差和平台坐标系原点误差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不同的量测误差对目标三维定位误差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角洲前沿的陆地由于受地面沉降的影响,使地面高程不断发生变化.在水深测量中,深度基准面是根据陆地水准点高程确定的,陆地水准点高程的变化影响深度基准面的确定,从而影响水深测量的准确性.又由于黄河海港附近有一无潮点,其附近的潮汐性质变化大,在黄河三角洲前沿大范围水深测量中,根据测区潮位变化设立足够的验潮站及统一各个验潮站的水尺零点到同一个深度基准面上,是保证水深测量结果可靠的关键.通过黄河三角洲前沿陆地高程的变化和验潮获得的资料,介绍了黄河三角洲前沿深度基准面的变化和潮位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8.
自持式浮标地磁日变站的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持式浮标地磁日变站的研究,是以陆用地磁日变站为基础,结合DGPS系统和浮标技术,自行设计开发数据实时采集与传输系统,形成一套可以自动在远海和大洋记录地磁场变化的浮标日变站,从而大大提高海洋地磁调查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海洋航空摄影测量中,由于外业控制点和航线连接点的选取困难,使大比例尺独立岛屿的测量精度无法保证.将IMU/DGPS在海洋航空摄影测量中加以运用,通过无控或稀少控制的辅助空中三角测量解算方法,探讨在大比例尺独立岛屿测量中的控制点布设要求,为海岛(礁)的外业控制点布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