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矿床地质特征概况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白垩统林布宗组(K1l)、上侏罗统多底沟组(J3d)和第四系,其中林布宗组以砂板岩和角岩为主,多底沟组以灰岩和大理岩为主,主要的赋矿围岩是夕卡岩。夕卡岩夹于林布宗组与多底沟组之间,矿区岩浆岩主要呈脉岩产出,主要有花岗斑岩、二长花岗斑岩、  相似文献   

2.
“洛阳铲”钻探实质上是在第四系复盖层及其下部基岩风化壳中进行人工冲击钻探的一种方法。1971年,针对施工地区普遍为第四系浮土复盖的特点,我队在低品位可选磷灰石矿地表评价工作中,应用“洛阳铲”钻探取得了一定效果。次年,在某大型膨润土矿勘探过程中,应用“洛阳铲”钻探又获得了显著成效。现已在全队各矿区推广应用。一“洛阳铲”钻探在地质普查中的应用 1.代替大部分槽探用来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工作。在矿产普查评价工作中,每个矿区都不同程度的被第四系浮土复盖着,尤其是第四系广布的薄层复盖区(如某大型膨润土矿,浮土复盖面积约占90%以上)均可用“洛阳铲”钻探代替绝大部分楷探和人工剥土进行大比例尺地质境图工作。据地质图比例尺大小与要求,按一定间距的线和点布  相似文献   

3.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11):415-415
自“国际地层表”(2004)将第四系从“国际地层表”中取消之后,反响强烈。由于国际地科联并没有批准取消第四系,所以有关第四系存在与否的不同意见还在激烈争辩中。2005年9月在比利时召开了国际地层委员会的工作会议,就这一问题再次进行专题讨论,讨论的最后结果有待国际地层委员会正式分布,但似乎已可不必担心“第四系被取消”了。  相似文献   

4.
雷州半岛第四系底界位置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先斌 《广东地质》1998,13(3):25-31
以徐闻前山ZK1孔岩心剖面代表,讨论雷州半岛南部第四系底界位置,该底界位置在望楼港组中下部,与松山/高斯地磁极性界面大致相当,地质年龄约2.48×10^6a。该时气候开始变冷,有孔虫和介形虫数量锐减,暖温带植物显著增加,在雷州半岛北部,第四系底界与湛江组的底界接近,望楼港组和湛江组在雷州半岛有明显穿时特征。  相似文献   

5.
国际地层委员会最新表决通过第四系为系级年代地层单位,它位于新近系之上,底界由意大利西西里岛的Monte San Nicola"金钉子"定义,也就是由定义格拉斯阶底界的"金钉子"来定义,年龄值约为2.59Ma;更新统的底界也下移到这个位置,格拉斯阶划归更新统,长期争论的第四系的地位和定义问题有望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6.
1989年和2000年,国际地球科学协会(IUGS)的国际地层委员会(ICS)公布了一个“全球地层表”,其中,第三系被取消,新生界由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组成。2004年,ICS公布了新的地层年代表,第三系和第四系均被取消,新生界只包括古近系和新近系两个系,将新近系延长到现代。第三系和第四系术语的取消与保留,在国际上形成了赞成与反对两种意见。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地球科学系的Amos Salvador在AAPG通报上发表文章,明确反对取消第三系和第四系。Amos Salvador查询了1980年以来的19种期刊,其中5种来自北美,3种来自拉丁美洲,9种来自欧洲,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第四系“四含”长观孔、“太灰”长观孔、“奥灰”长观孔的水位观测及突水水质的化验,认为皖北矿务局祁东煤矿-420水平3222工作面发生的(涌水量达1670m3/h)特大突水灾害的突水水源应来自第四系第四含水层,其突水通道可能是:①工作面上方隐伏存在古河床切割的深沟,②工作面中存在垂向导水裂隙带,使“四含”水下泻所致。通过采用强排、截流、拔架及堵源的治理方案,恢复了矿井生产。  相似文献   

8.
在煤田地震勘探中,当第四系地层厚度较薄时,从野外观测到资料处理都较难得到来自第四系地层底界的反射波,因此无法解释第四系地层厚度问题,而这一问题又常常是要解决的地质任务之一。并且第四系地层厚度的变化也直接影响了深层反射波的叠加效果和构造形态。就此,文章介绍一种初至折射波静校正方法──旅行时分解法,及其在资料处理与解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第四纪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最新的地质年代,持续了2.58个百万年,以两极发育冰盖、多期次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和人属的出现为特征。第四纪年代地层学研究在建立高精度地层格架、了解地球气候系统演化规律和预测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现今的定义,第四系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而更新统进一步划分为4个阶。其中,杰拉阶底界、卡拉布里雅阶底界和全新统底界全球层型剖面与点位(GSSP)已确立,而更新统中阶和上阶底界GSSP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界线标志已确定。近年来,随着同位素测年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天文旋回理论的普遍应用,第四纪年代地层界线年龄在不断更新,天文轨道旋回控制的万年尺度气候事件可以作为全球对比的标尺。当前国际地层委员会第四系分会的主要任务包括更新统中、上阶底界金钉子的确立、全新统进一步划分和"人类统"概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10.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2004,24(5):481-485
文章详细介绍了最近INUQA组织和INQUA地层与年代学委员会在“Episodes”杂志 2 0 0 4年第 2 7卷第 2期公布的新的地质时代标尺 ,并就关于“第四系”这个地层单位的重新定义问题提出了重要的见解。对于取消“第四纪”(Quaternary)一词 ,发表了意见以及不认同的观点 ,同时文章还呼吁 ,希望更多的从事第四纪研究的工作者踊跃发表意见、积极呼吁 ,使“第四纪”(Quaternary)一词正式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
第四纪代表了地质历史时期最新的地质年代,持续了2.58个百万年,以两极发育冰盖、多期次的冰期-间冰期旋回和人属的出现为特征。第四纪年代地层学研究在建立高精度地层格架、了解地球气候系统演化规律和预测气候变化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现今的定义,第四系包括更新统和全新统,而更新统进一步划分为4个阶。其中,杰拉阶底界、卡拉布里雅阶底界和全新统底界全球层型剖面与点位(GSSP)已确立,而更新统中阶和上阶底界GSSP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中,界线标志已确定。近年来,随着同位素测年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天文旋回理论的普遍应用,第四纪年代地层界线年龄在不断更新,天文轨道旋回控制的万年尺度气候事件可以作为全球对比的标尺。当前国际地层委员会第四系分会的主要任务包括更新统中、上阶底界金钉子的确立、全新统进一步划分和"人类统"概念的提出。  相似文献   

12.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中央底辟带的发现及识别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白云凹陷属珠江口盆地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通过对二维地震剖面上模糊带的分析, 凹陷中心发育北西西向展布、面积约1000km2的底辟带, 底辟幅度最大可达8km.高精度磁力资料显示底辟带为一个低磁异常区.底辟构造包括龟背上拱、弱刺穿、气烟囱、底辟断层(或裂缝)、海底麻坑等类型, 主要发源于断陷期深湖相的文昌组(始新统) —恩平组(上始新统-下渐新统), 其次为坳陷期浅海-深海相沉积的珠江组(下中新统) —韩江组(中中新统) 的两套巨厚富泥沉积层.白云凹陷具有快速沉降、细粒充填为主、以及新生代的右旋张扭性应力场, 共同造就了凹陷中央底辟带的发育.底辟构造的存在反映了白云凹陷中心曾经蕴育着高温、超压系统, 与之密切伴生的大量亮点指示着沿底辟构造的天然气垂向输导, 构成了古近系油气运移到新近系—第四系的成藏动力系统.   相似文献   

13.
周慕林 《地质论评》1983,29(5):459-459
本文对中国晚新生代地层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总结,即上新世与更新世的分界问题及采用冰期,间冰期气候地层原则与生物地层原则,来建立中国第四纪陆相地层序列问题。本文以泥河湾组底部的“南沟冷期”作为华北第四系下限,以三趾马红土(蓬蒂阶)下部的“红崖冰碛层”作为中国晚新生代的  相似文献   

14.
据岩石地层、气候地层、生物地层和磁性地层等方法综合,将上海疏松地层划分为上第三系和第四系。古地磁测量表明,第四系和上第三系之间的界限位于考克斯年表上高斯正极性期凯纳事件或为英斯事件处。这与河北阳原盆地泥河湾、云南元谋盆地、华北平原东部及长江三角洲可以对比。上第三系为中新统白龙港玄武岩和陆相沉积的上新统崇明组组成。第四系划分为四个“统”,十“个组”。  相似文献   

15.
北京小汤山地区第四系深层地下水氟含量普遍超标, 严重制约区域供水。在收集整理基础地质、水文地质、地热地质资料基础上, 开展第四系高氟地下水与地热水之间关系研究工作。研究表明: 小汤山地区位于复式背斜的核部区域, 该区热储层与第四系地层直接接触并形成水力“天窗”, 受构造应力影响在热储层发育大量张性裂隙, 加之上覆第四系盖层结构松散且厚度较薄, 导致该区成为地热富集带; 在高温高压环境下, 地热水中氟化物含量普遍较高, 地热水上涌同第四系深层地下水发生热流-冷流的混合作用, 导致第四系深层地下水中氟化物含量升高, 形成第四系高氟地下水。  相似文献   

16.
贵州第四纪地层及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汝安 《贵州地质》1989,6(1):49-59
贵州第四系发育齐全,并多集中分布于盆地与河谷之中。以前对贵州第四系曾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资料。但在以往资料中,对贵州第四纪地层划分与自然环境的研究仍存在一些分歧,因此应认真贯彻“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深入的讨论,把贵州第四系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边步 《地层学杂志》2005,29(2):108-108
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第四纪的争论一直不断(第四纪算不算一个正式的年代地层单位,它的时限如何),尤其是“国际地层表,,(2004)未将第四系作为一个正式的年代地层单位,引起了激烈争论。为了解决第四系的定义问题,2004年9月国际第四纪联合会(INQUA)主席John Clague和国际地层委员会(ISC)主席F.M.Gradstein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主席Ed de Mulder的支持下决定建立一个第四纪联合任务小组(The ICS—INQUA joint task force on the Quaternary),  相似文献   

18.
北京平原地区第四纪地质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平原地处山前冲洪积扇分布区,区内湖泊密布,河流纵横,沉积环境多样。由于第四系三维结构的复杂性,对第四系进行地层划分有一定的难度。前人根据不同的资料对北京平原第四系进行过地层划分,建立了泥河湾组、周口店组、马兰组等多个岩石地层单位。这些地层单位主要是依据沉积凹陷钻孔岩心中的孢粉、有孔虫、介形虫等化石和少量的古地磁数据划分的,实际上仍是年代地层单位。由于这些地层单位划分依据不统一,识别标志不清晰,因此难以得到广泛的共识。近十余年来,随着资料的积累和对第四系三维结构的认识提高,特别是古地磁测年技术的普及,为北京平原第四纪地层的划分奠定了基础。本文依据40余个钻孔的古地磁测试数据,初步厘定了下更新统底界、中更新统底界、上更新统底界3个等时面。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钻孔、考古发掘和泥炭调查等资料编绘了平原区全新统等厚度图。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淮北平原东部地区第四纪地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淮北平原东部地区,系指颍上—蒙城—淮北市一线以东,第四纪地层分布广泛,厚40—100m,主要是松散的河、湖相沉积。杨钟健、周明镇(1955)首次将淮河中、下游第四系划分为更新统下草湾系、泊岗层和戚咀层。张可迁(1962)划分淮北平原的第四系为中、下更新统下草湾组,上更新统下蜀组,全新统细分为(Q_4~′、Q_4~2、Q_4~3)三个韵律层。1978年周明镇、李传夔订正了对“下草湾系”的误解,明确其时代为中新世中、晚期。1981年安徽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出现是地质史上的重大事件。因此,过去有人曾把第四纪称为“人生代”(Anthropozoic)或“灵生代”(Psychozoic)。这两个名词,虽然没有被广泛采用,甚至被人所遗忘;但许多学者都持有以人类的出现作为划分第四纪为主要依据的观点。第四系(纪)的详细划分,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世界性的统一标准。由于划分的标准取决于实地具体情况,不同的区域可能出现不同的标准,从而也就导致出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