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干旱区人工扰动植被类型花粉组合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类对现代植被的影响已经成为解释过去人类活动及其环境效应的关键问题。对西北干旱区40个农田和荒地表土样品花粉组合的研究表明:农田花粉平均浓度(7227粒/g)明显低于荒地(32704粒/g);农田中农作物花粉含量高于荒地,但并不占绝对优势,农田花粉组合不仅反映农田本身的植被组成,而且还反映地方或区域植被组成状况;农田中灌木花粉含量低于荒地,杂草花粉类型比荒地丰富;藜科、蒿属、麻黄花粉都占有较高比例,普遍呈超代表性;不同的农作物花粉百分比指示该样品所在地或周围不同的农作物类型。聚类分析进一步表明了农田/荒地花粉组合特征的一致性:葡萄花粉在葡萄地的含量均相当高,而在其他植被类型中很少出现,花粉组合特征一致性较好;棉田棉花花粉含量低,其他植物花粉含量高,花粉组合特征与荒地相似,很难与荒地区分开来;如果农田和荒地比较接近,农田农作物花粉含量又比较低,则两种植被类型花粉组合特征就较为相似。  相似文献   

2.
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与生态功能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田排水沟渠作为农业景观中重要的景观单元,能够调节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改变流域水文情势。农田养分可以随排水过程迅速流失,也可以通过沉淀与吸附机制被农田沟渠所截留或者通过植物吸收后收割与反硝化去除等机制脱离农田生态系统。作为农田生态系统边缘的交错带,农田排水沟渠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可以提供动物栖息地和避难场所,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清淤、收割和控制排水等管理措施对于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和生态服务功能有着不同的影响。今后应加强从多个学科研究农田排水沟渠的环境效应和生态功能,探索生态排水沟渠的构建和管理技术,实现农田排水沟渠水利功能和生态功能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半干旱地区农田大尺度土壤水空间变异性特征,文章利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清水河平原105个土壤剖面的6个水平层面的土壤水分进行了分析。发现旱作农田土壤水垂向分布与灌溉农田有较大区别。同一置信水平和精度要求下,同一深度上旱作农田土壤含水量观测试验的合理取样数目明显高于灌溉农田;深层的合理取样数目明显高于浅层。区域土壤水具中等偏弱空间相关性,土壤水高值区与灌溉区具有一致性。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地区,农田类型(灌溉与旱作)是影响农田大尺度土壤水空间变异的重要因素,多年灌溉农田土壤水空间变异性弱于旱作农田;区域土壤水空间变异性浅层弱于深层;土壤水空间分布与农田类型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罗怀良  袁道先  陈浩 《中国岩溶》2007,26(3):230-236
农田生态系统是受人类生产活动影响显著的一种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其演化过程是自然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喀斯特区农田生态系统具有空间分布上的破碎性、受水分限制明显、对外界影响既敏感又脆弱、人口压力巨大等特征。近50年来,南川市三泉镇农田生态系统由单纯的粮食生产系统向多种经营生态系统发展,复种指数不断上升,水田比例不断提高。随着农田生态系统组分的增多,其结构日趋复杂,农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农田生态系统正向良性方向发展。该区今后应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某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元素Pb的累积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金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Pb为研究对象,分别以2004和2012年采集样品的测试结果作为计算农田土壤重金属Pb累积速率的依据,以2004—2012年作为计算时间区间,以农田土壤重金属Pb的累积速率为研究内容,采用对比分析方法,分析区域Pb的累积速率特征,阐明人类工程活动极大地影响着农田土壤重金属Pb的累积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全区农田土壤Pb平均累积速率为31.8mg/kg·a-1。选取选矿厂、冶炼厂、尾矿库、污水灌溉区、车载尾矿弃渣等典型污染源,对周边农田土壤Pb累积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选矿厂对农田土壤Pb累积的影响最大,其周边农田土壤Pb累积速率相当于全区Pb累积速率的4倍,该结论对防治重金属污染及保障人体健康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南川市三泉镇岩溶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库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怀良  袁道先  陈浩 《中国岩溶》2008,27(4):382-387
通过农田样方观测与实验分析获得南川市三泉镇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农作物的含碳率、经济系数、果实水分系数,结合该区近26年来( 1980- 2005)主要农作物产量与耕地面积的相关数据,用农作物产量与碳储量转换模型计算法估算和分析该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库的总量及构成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 近26年来该镇农田植被碳库和碳密度略有提高,具有微弱的碳汇效应。与邻近的四川盆地非岩溶区相比,该区农田植被碳密度较低。针对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库的构成特点和动态特征,该镇今后应进行作物结构调整,适度增加水稻等大春作物的种植和马铃薯、油菜和饲料等小春作物的种植面积,稳定小麦等作物的播种面积; 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生态农业,以进一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库的碳储量和碳密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现状与问题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过近40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与农业高度集约化生产后,我国农田土壤污染与土壤环境质量下降问题逐渐凸显。当前,中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不容乐观,对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和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文章首先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污染特点、农田重金属污染来源及修复技术研究现状等进行了总结。结果显示:(1)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点位超标率相对较高,但以轻度污染为主;(2)污染土壤中主要以Cd、As、Hg、Pb和Cr这5种健康风险重金属元素为主,尤其以Cd风险最高,而以生态风险为主的Ni、Cu和Zn 3种重金属环境风险相对较小;(3)农田土壤污染分布总体表现为南方重于北方,东部重于西部;(4)农田土壤污染逐渐呈现由工业源向农业源、城郊向农村、土壤向食物链转移的发展趋势。基于文献计量方法对我国近30年来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研究的热点与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研究主要始于2000年前后,2009年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监测、土壤环境环境质量评价、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等,近10年来污染土壤修复技术表现为从单一修复技术向联合修复技术发展态势。此外,文章对我国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的一般程序、不同污染程度农田土壤的安全利用技术与高风险污染土壤的管控技术进行了评价,最后,对我国当前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同时针对我国今后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进行展望,提出了基于源头控制与风险管控措施相结合的农田重金属污染防治体系,以期为未来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研究规划以及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的创新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应用时域反射仪测定农田土壤水分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时域反射仪(TDR)测定农田土壤水分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测定农田根系层土壤含水量和一定深度范围内土体贮水量,TDR自动、连续监测土壤水分,用TDR实测土壤水分来估算作物不同生长发育期内农田实际蒸散量以及用于探讨农田水分空间变异性。还对TDR、中子仪和土钻法测定的土壤含水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用TDR测定农田土壤水分要优于中子仪和土钻法。  相似文献   

9.
天然降雨径流是灌区农田非点源氮污染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研究降雨径流中农田氮素的流失规律及模拟方法对中国灌区非点源氮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从农田氮素流失机理、影响因素以及预测方法等几个方面概述了水文过程中灌区农田非点源氮素归趋的研究进展,其中着重分析了水文过程中农田氮素流失预测的"黑箱"法、"解剖"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开展灌区农田非点源氮污染研究的重点,包括典型研究单元选择、尺度界定以及不同水文路径中农田氮素流失的耦合模拟等.  相似文献   

10.
农田水盐调控现实与面临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田土壤盐碱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威胁之一,为创建适应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农田水盐调控方法,在总结农田盐分来源及其累积动力特征的基础上,从土壤盐分影响土壤供养能力和作物生产能力两大方面,分析土壤盐分对土壤-作物系统功能的影响途径,明确农田水盐高效调控方向。根据不同时代的治盐理念,将水盐调控发展历程分成4个阶段,以抑制盐碱胁迫对土壤和作物的危害为切入点,解析水利措施、化学措施、生物措施和农艺措施的作用特点和调控目标及适用范围。根据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与提质增效需求,凝练盐碱胁迫农田控害增效水盐调控理念,提出水盐调控策略,即调控根际水盐传输动力特征,重构农田水盐分布空间格局,提升农业改土促生措施功效;指出农田控害增效水盐调控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总结了创新水盐调控理论有待深入研究的基础科学问题,以期为盐碱胁迫农田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江苏农田土壤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运用地球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农田土壤的生态环境已成为新时期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江苏省1∶25万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的资料,报道了江苏耕作层土壤的部分环境质量现状和有关农产品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的初步研究结果。认为深入开展江苏农田土壤环境调查与评价的意义重大,指出苏南部分地区存在重金属的显著相对富集与土壤酸化、有些地区农田土壤的营养结构欠合理、主要农田土壤中有关元素含量的有效量与总量的关系未准确把握、局部受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调控及生态预警未真正解决、评价方法与标准及其科学指标体系急待建立等是开展农田土壤环境调查评价中必须重视或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2.
依据多目标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已经取得的部分成果(如:国土环境质量状况、农田区土壤肥力和营养状况、规划特色优势农作物产地、部分地方病分布区和影响因素等),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和发展现代化农业等方面提出了深化调查成果的意见和方向。  相似文献   

1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对农村农业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水利工程管理能够让农田的抽水、蓄水等工作的顺利展开,以促进农作物的成长,从而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使农村能够获得更快的发展。小型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农田内作物的供水以及区域内微型水循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也应该引起使用者以及建设单位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规划以及资金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依旧存在着问题,因此导致农田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仍旧有待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为今后农田水利建设质量的整体提升做出必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丁军  王峰 《山东地质》2009,(5):54-55
肥城市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资源有效保护、土地合理利用的关系,通过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扩大容量和开发新量,实现了标准农田和建设用地“双增”、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赢”。近年来,肥城市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已经成为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30强。在加快发展和保护耕地矛盾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不同区域农田养分平衡对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区域农田养分盈亏是驱动农田土壤肥力时空变化的主要因素。对我国6个农业生态试验站(海伦、沈阳、 栾城、长武、常熟、鹰潭)站区农田土壤肥力在近年来时空演变的研究表明,除了海伦站黑土和常熟站水稻土的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下降外,其他站区均呈现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黑土和乌栅土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高,目前农田有机C和N投入水平无法维持其平衡;6个站区土壤速效磷有增有减,而土壤速效钾除了栾城和鹰潭站区域外均呈降低趋势。从站区农田养分的年平衡与土壤养分的年变化量关系看,农田氮、磷、钾的盈亏量决定了土壤养分的变化方向。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初始含量过高(分别超过15.1 g/kg和1.60 g/kg)时,也会导致其年际间的变化方向从增加变为降低。农田氮素盈亏量与土壤全氮变化量之间相关不显著,主要是由于化肥投入和作物籽粒输出的农田氮平衡不能完全代表土壤氮素的真实盈亏情况;而农田磷素和钾素的盈亏量与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年变化量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池红杏 《地下水》2011,(6):136-138
以洛川苹果园与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表层和土壤剖面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差异显著。苹果园表层土壤中Mn、Zn、Cu、As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均高于农田,微量元素的分异类型在苹果园和农田土壤中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在苹果园与农田土壤剖面中,各微量元素的分布规律因元素种类而异。  相似文献   

17.
《地下水》2020,(4)
针对甘肃景电灌区退水水质问题,运用灰色聚类法对一期灌区4个监测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等级均属于于Ⅴ类水,污染较为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黄河作为灌区农田退水的接纳水体,其水体安全势必会受到影响,农田过量施肥是影响农田退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可以通过加强灌区综合管理,大力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化肥的使用量,最终达到改善灌区农田退水水质的目的,减轻灌区退水对黄河水质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刘江  杨淑华  刘萍 《地下水》2007,29(5):105-107
平原井灌区可划分为两类区块:村镇驻地区块和农田区块,两类区块地下水位动态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通常村镇驻地区块地下水位高于农田区块,形成地下水丘;村镇驻地区块地下水位年变幅小于农田区块;村镇驻地区块地下水位变化相对平缓,而农田区块地下水位常有陡坎,呈阶梯状.根据不同类型区块地下水位动态特点,提出了平原井灌区地下水位监测站点代表性的差异,和选取监测站点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胡秀艳  谢红青  景山 《江苏地质》2023,47(4):412-419
选取扬州邵伯地区作为研究区,根据评价标准(GB 15618—2018)对其农田土壤环境质量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研究区农田土壤中8种重金属元素平均含量均低于农用地污染风险筛选值,除Ni外其余7种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含量均超过江苏土壤平均背景值,其中Hg含量均值为江苏土壤平均背景值的2.16倍;通过对比内梅罗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认为综合指数法能更客观准确地反映研究区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结果显示研究区农田土壤轻度污染以上样本占总样本的2.35%;研究区农田土壤属中度生态风险,综合潜在风险指数平均值为200.56,主要贡献因子是Hg。  相似文献   

20.
季节冻土地带沙丘前沿农田地下水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沿辽蒙交界,分布着一片高低起伏的沙丘,俗称坨子(图1),其前沿有肥沃的农田。大气降水大部分渗入沙丘,形成地下水,同时在沙丘内,形成大小不一的泡泽,后者又补给地下水。沙丘低地一般均高出前沿农田数十米,因而地下径流可自沙丘源源流入农田底下或呈地下水露头(泉水)。在农田冻结时,地下水强烈上升,甚至高出地面,土壤含水量随之骤增。春融时,农田一片泥泞,使地温回升迟缓,因而这里的春播时间较高兀地要延迟10—20天,最多者达到30天左右,估计损失积温300℃左右,影响农作物的迅速成长。一旦大雨提前降临、或遇早霜、低温冷害,这些农田就会严重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